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山东日照市2种干旱指标的应用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日照市年和各季节的旱涝情况使用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和Z指数旱涝指标2种方法进行了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旱涝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反映旱涝程度较轻。在此基础上,用Z指数指标对日照市1955年以来的旱涝进行了逐年分析,发现日照市年和各季节旱涝变化都具有鲜明的阶段性及群发性特征,总体上旱情重于洪涝。  相似文献   

2.
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Z指数和区域旱涝指数作为旱涝指标,探讨了旱涝灾害对农业产量的影响及旱涝成灾面积与年降水量、区域旱涝指数的关系,并提出了旱涝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3.
广西旱涝指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苏志  李艳兰 《广西气象》1998,19(2):26-28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 ̄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4.
农业旱涝指标及在江淮地区监测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文提出了一个可业务应用的农业旱涝监测预警气象指标———累积湿润指数。该指标以相对湿润度指数为基础, 用作物需水量取代参考作物蒸散量, 并考虑前期旱涝程度对当前旱涝状况的累积影响, 具有农业意义。为方便农业气象业务应用, 采用FAO Penman-Monteith模型的简化方法计算参考作物蒸散量, 用气温资料对简化式进行校准, 将误差减小到可满足应用要求; 通过求算不同区域农田作物系数的加权平均值, 得到宏观农田作物需水量, 并确定了该指标分区域的旬旱涝等级标准。该指标用于旱涝监测, 与土壤墒情的定性符合率为80%~90%, 定量符合率为60%~70%, 在旬时间尺度比土壤墒情指标更符合旱涝实况; 用于下一旬旱涝预警, 尽管受到中期降水量预报准确度影响, 但由于含有前期旱涝实况信息, 预警趋势大体正确, 提高了旱涝预警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38a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标”、“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学者对旱涝指标的研究甚多,但都没有考虑前期降水对旱涝的贡献,为此,本研究从水分平衡方程出发,考虑前期干湿条件,得出了定量的旱涝指标。以长江中下游平原30个站1951—1988年的资料计算并分析了长江中下游平原旱涝的时空分布,并对典型的旱涝年份进行于评价。  相似文献   

7.
利用Z指数旱涝指标,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10年时间尺度的旱涝演变,进行了夏季旱涝趋势拟合,并利用功率谱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夏季旱涝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8.
根探水份平衡原理,在考虑水份供应和植物蒸散的基础上.研究了旱涝农业气候指标。该指标是随作物生长时期不同而动态变化的。用计算机编制了黑龙江省农业旱涝指标分析系统,为制作旱涝区划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9.
春季旱涝对农场播种影响很大,通过对春季旱涝成因分析,找出春季旱涝与上年夏秋降水量关系,划分了预报指标。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广西86个站点1959-1996年的各月降水资料,分别用"干旱指数"、"湿度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Z指数"等4种旱涝指标进行分析,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降水距平百分率"作为单站旱涝指标最优.在此基础上,还探讨了能反映广西旱涝时空分布的区域旱涝指标.  相似文献   

11.
山西是水资源缺乏省份之一。为了较准确掌握旱涝成因,本文对气候旱涝与农业旱涝的不同意义作了分析,并对几种旱涝指标及气候与农业旱涝的差别进行了简述,以进一步发展节水农业,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单站旱涝指标确定和区域旱涝级别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158,自引:9,他引:15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51~1995年各月降水资料,在全国选取8个代表站,测试了3种单站旱涝指标,并作了相互比较,认为Z指数方法最优。在此基础上,以华北地区为例,选取80个站点,探讨了能反映区域旱涝时空分布和强度的区域旱涝指标以及旱涝等级。  相似文献   

13.
1961-2008年新疆地区旱涝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新疆地区53个气象站1961-2008年降水和温度资料,采用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确定各站旱涝等级,然后借助各站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和每年干旱站比例、洪涝站比例及旱涝站比例变化趋势,分析了新疆地区旱涝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同时通过各站48年间的降水温度均一化指标线性变化趋势值、干旱频率、洪涝频率及旱涝频率和相应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4.
简单介绍了气候旱涝分析方法,并选择“BM”方法作为本省气候旱涝定量分析方法。以哈尔滨气候区为例,利用“BM”方法建立了气候旱涝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气候旱涝定量化指标,并进行了动态追踪定量化诊断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后贵州地区降水极端事件频发,旱涝灾害不仅对农业生产、农民收入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旱涝的监测评判也成为气象服务中的难题。该文以贵州省阳河下游地区的岑巩县为例,基于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开展旱涝监测判定方法研究,建立了旱涝监测判定方程和指标,并计算了岑巩县气象站1971—2013年共43 a夏季逐侯旱涝指数和岑巩县11个乡镇2013年夏季逐侯旱涝指数。结果表明:1基于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观测资料构建的区域夏季旱涝指数能较好地反映岑巩夏季旱涝变化,作为贵州特殊地形下的夏季旱涝监测判定指标是比较合理的;2岑巩县夏季旱涝有明显的侯际变化特征,并且旱涝的侯际变化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季节性北跳和西风槽活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旱涝动态监测指标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地面水份平衡原理出发,在分析地面降水承载力和地面水份含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湿润地区旱涝灾害的形成机制。运用WMO推荐的异常度指标和Bhalme-Mooley湿润度指标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个洪涝灾害的动态监测指标。通过对地面水份含量变化特征方程的简化处理,设计了一个干旱动态监测指标。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这一旱涝动态监测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和解除过程。  相似文献   

17.
黄淮平原地区旱涝频率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Z指数法确定了黄淮地区旱涝的7 级指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黄淮地区旱涝发生频率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8.
引言 旱涝是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气候因素,浙江复杂的地理环境引起了本地区降水、蒸发和径流的分布差异,因此对该地区的旱涝区划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在以往的旱涝研究中,通常采用年降水总量作为局部地区旱涝的一种指标,它的标准化距平值常被用来划分旱涝的不同等级。然而由于降水有局地性和阵发性的因素,而年降水总量只是简单的反映年内各月降水量的总和,因而它对该地区的气候湿润状况往往反映地不够合理。最近黄嘉佑提出了一种能反映年内旱涝状况的年旱涝指标,并指出它比年降水总量标准化值有更多的优越性。本文采用年旱涝指数,并通过R型因子分析方法,研究浙江省旱涝的区划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东部531 a夏季旱涝型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中国东部38站531a(1470—2000年)旱涝等级资料,利用EOF展开得到3种基本旱涝型:黄河、长江流域一致型(Ⅰ型),黄河、长江流域相反型(Ⅱ型),黄河、江淮、华南旱涝相间型(Ⅲ型),进而根据各型正负位相给出了6种主要旱涝型的定义。鉴于单个指标存在难以准确刻画旱涝分布的局限性,采用3种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依据最突出特征原则对逐年旱涝分布进行定型,从而得到了新的中国东部夏季旱涝型年表。将6种中国东部夏季旱涝型的年代频次变化与EOF分析的时间系数进行比较,二者变化的一致性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分型结果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20.
聊城近50年夏季旱涝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旱涝指标Z指数和降水距平百分率指标对聊城市1962—2010年夏季单站旱涝和区域旱涝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Z指数能较客观地反映旱涝程度,表明聊城地区夏季气候特征为易旱易涝,干旱灾害略重于洪涝灾害,且存在旱涝临界年,即1981年以前洪涝较多,干旱较少,1981年开始呈洪涝减少,干旱增多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