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探讨了图解法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的方法。该方法以实地丈量的界址边长及界址边方位变化最小为约束,进行图解界址点坐标改正计算。实例计算表明,平差后的界址边长与实测值一致,并实现了几何图形保真。除界址点坐标精度难以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要求外,界址边长、界址点相对位置关系、宗地面积均能满足地籍调查解析法需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在地籍测量和拨地测量中,经常要计算地块的面积。用坐标解析法计算多边形面积,需要先测算出界址点(或界桩点)的坐标。测量界址点坐标可用极坐标法或导线法。导线法就是沿界址点测闭合导线,经近似平差后推算出界址点坐标。再用解析公式计算多边形面积。  相似文献   

3.
在地籍测量和拨地测量中,经常要计算地块的面积。用坐标解析法计算多边形面积,需要先测算出界址点(或界桩点)的坐标。测量界址点坐标可用极坐标法或导线法。导线法就是沿界址点测闭合导线,经近似平差后推算出界址点坐标。再用解析公式计算多边形面积。 本文推导了不计算坐标,直接由观测边和观测角计算多边形面积的公式;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新一轮土地大调查工程的启动,准确计算各行政区域的面积是一项必要的任务。本文在研究分析地籍测量中用解析法计算宗地面积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椭球面上利用封闭区域界址点的大地坐标精确计算任意封闭区域面积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际数据试算,证明该方法计算模型正确、计算精度可靠,在计算中不存在投影变形误差和邻带坐标换算误差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健 《浙江测绘》1992,(3):18-21
地籍测量的核心问题就是测量各宗土地权属范围的界址点坐标及计算各宗土地的面积。其测量精度最终反映在界址点的点位精度上,而界址点的点位精度直接关系到面积精度,那么界址点点位精神与面积精度之间存在何种关系呢?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EDM(电子测距)边长的精度估算方法;用等权代替法估算界址点最弱点的点位中误差;由坐标解析法界址点与面积的误差传播关系、导出了面积精度估算的具体计算公式。对于实际的房产面积精度的合理估算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地籍测量是测定和调查土地及其上附属物的权属、位置、质量、数量和利用现状等基本状况的测绘工作,其中关键是测定界址点的位置(坐标)。目前,界址点的测定方法一般使用支距法或导线法,测站至界址点之间的距离通常使用电磁波测距仪测定。据笔者了解,一些单位在界址点测定时注意了测角精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测算法机助多用途坐标地籍系统的方法,探讨了野外采集少量特征界址点,通过其相邻点勘丈界址边长,采用整体平差方法进行调整,以其为起始点,接合各宗地草图上勘丈边长,及其图形特点,组成边角网,计算各未知界址点坐标,同时采用地籍码与地形,地物代码并用,经过地籍要素信息及地形、地物图形信息编辑,运行软件包,生成多用途坐标地籍图,宗地图,同时可输出宗地界址点坐标成果,宗地面积成果,且能进行面积统计分类,若与foxbase关系数据库连接,建立地籍数据库,最后接合试验情况,简单介绍本系统应用。  相似文献   

9.
辛星  谷金 《测绘工程》2018,(1):73-76
在GPS-RTK测量界址点时,通过点校正获取坐标转换参数会引起系统性的坐标转换残差;在测定建筑物墙角等界址点时,只能以接收机天线的外缘靠近墙角位置,使得天线中心偏离界址点的实际位置,导致界址点测量偏心差。为此,通过在测区所有已知点上检测其坐标以建立测区的坐标转换残差改正模型,并导出三种基于天线偏心改正的界址点坐标计算及其误差公式,基本消除RTK界址点测量中的系统性误差影响。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原理简单且便于外业施测和编程实现,可提高GPS-RTK界址点测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0.
界址点坐标测定是地籍测量的基础工作。采用实测坐标界址点有利于提高地籍测量的精度。利用CASIO系列计算器对部分界址点采用测边交会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11.
空间信息的更新是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外业采集的宗地界址点的坐标,计算并检核实测界址点和计算机量测点之间的点位误差,更新增加的界址点信息,该更新方案具有操作简便,更新工作量小等优点,但更新后的点位精度低、更新后宗地面积与外业实测面积差值较大。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地籍空间信息更新的改进方案,合理采集外业数据,适当增加多余观测值,确定更为精确的坐标转换参数,在不改变原有工作模式的前提下,提高更新的界址点的点位精度,缩小计算机量取面积和实测宗地面积的差值。对于区域地块、零星地类的信息更新,改进方案是一种实用的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地籍界址点测定的技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克银 《测绘通报》1999,(1):32-35,42
准确地测定界址点坐标是土地产权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在地籍界址点测定的方法选用上,普遍存在着不论界址点设置复杂程度如何,一味追求采用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坐标,而忽视其他辅助定点方法的灵活运用的倾向。本文重点介绍在数字地籍测量中,获取解析界址点坐标的主要方法与公式,特点与适应范围及技术要求,仅供测量时比较,选用。  相似文献   

13.
李健 《浙江测绘》1994,(2):36-37
城镇地籍测量的精度是用界址点中误差来反映,在检测界址点精度时,一般是抽样在控制点上用极坐标法重复测定界址点坐标值,来计算界址点中误差,另一种方法是丈量界址点间距,  相似文献   

14.
准确地测定界址点坐标是土地产权管理的前提,是建立地籍信息系统管理的需要.近年来,在地籍界址点测定的方法选用上,普遍存在着不论界址点设置复杂程度如何,一味追求采用极坐标法测定界址点坐标,而忽视其他辅助定点方法的灵活运用的倾向.本文重点介绍在数字地籍测量中,获取解析界址点坐标的主要方法与公式、特点与适应范围及技术要求,仅供测量时比较、选用.  相似文献   

15.
传统网格法土方测量,在地形图上用手工内插量算格网点地面高程,耗时费力,精度不高。运用解析法进行场地平整测量的方法,可直接依据离散点的坐标解算出各网格点地面高再求得平整土方量,计算效率高,成果精度好。  相似文献   

16.
刘敏 《河南测绘》2007,(1):14-17
地籍测量是调查和测定土地(宗地或地块)及其附着物的界线、位置、面积、质量、权属和利用现状等基本情况及其几何形状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方法很多,按其采用的仪器设备和达到的精度可分为图解法、解析法和部分解析法3种。图解法是通过直接量距并在近期大比例尺地形图上图解定出界址点及地物点位置而形成地籍图,其缺点是精度差,且不便管理。解析法是用较先进的测量仪器(如动态GPS、全站仪等)在实地直接采集或间接求出点的坐标,并依据这些点绘成地籍图。部分解析法是上述2种方法的综合运用,通常在视野较开阔的地区和街坊外围用解析法,而在复杂地区和街坊内部采用图解法。  相似文献   

17.
内插算法用于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时,经常会遇到因病态矩阵和公共点坐标粗差导致坐标转换精度差、甚至转换失败的问题.文章基于双线性内插模型,结合LC曲线及抗差估计法进行抗病态与抗粗差研究.算例研究表明,LC曲线法与抗差估计法能分别克服内插平面坐标转换中病态矩阵及坐标粗差的问题,获得较高精度的转换坐标.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线路工程中断链的知识,描述了自由设站法曲线测设平面坐标计算及竖曲线高程计算原理,利用Java语言编写了Android应用程序,可实现含有断链的线路上任意点坐标和高程的快速计算。  相似文献   

19.
由于我国天文大地网存在较大的局部系统差和累积误差,采用Bursa模型完成坐标转换后往往还剩余较大的残差。为了提高转换精度,可以将转换区域划分为小的格网单元,利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到每个格网节点的坐标转换改正量;再通过格网内插得到其中任意位置的坐标转换改正量,从而完成坐标转换。对同一区域分别用Bursa 7参数法与格网内插法进行了坐标转换,格网内插法的转换精度明显高于Bursa法。  相似文献   

20.
在探讨利用线性内插模型解决平面坐标转换问题的基础上,将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用于内插模型抵抗重合点坐标粗差的影响,讨论了两种抗差算法对粗差的抗差效果。算例表明,抗差估计及拟准检定法均能很好的解决内插坐标转换重合点粗差导致的转换精度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