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改进磁变仪布局的必要性和布局标准,对磁变仪定向及其稳定性、标度值稳定性和分量仪间允许的最小间距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可以提高磁变仪记录质量的改进布局和满足布局全部标准的新布局,改进布局特别是新布局可以显著提高磁变仪保持定向、抗干扰能力,获得记录标度值稳定的较理想的磁照图。  相似文献   

2.
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定向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补偿线圈电流允许误差 ,补偿线圈轴定向应满足的关系式和给出的允许误差 ,研究并给出了实现分量质子旋进磁力仪各定向标准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与定向检查是保证记录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研究表明,失磁下影响的的一般条件下,定向与定向检查均可用”扭头带动镜面法进行,日常可根据定向记录位置n。监 状态。已有精确定向结果的标度线圈用于定向检查与校正操作简便,如果度盘进一步改进,检查精度也可以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影响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质量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水平分量磁变仪定向精确度和准确度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状态函数和经典磁变仪定向状态函数改变的因素,对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状态函数和经典磁变仪定向状态函数及其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高精度电子罗盘、陀螺寻北仪等定向设备的小型化、实用化、便携化,也使之在地震台站仪器定向画线上的使用成为可能,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由于陀螺寻北仪定向画线方法仍然比较原始,就导致了在实际应用中出现定向效率不高等问题。通过设计辅助装置,优化陀螺寻北仪的定向画线方法,可以大大提高陀螺寻北仪的定向画线效率。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影响磁偏角磁变仪定向质量的原因,指出应重视阻尼器影响,提出磁偏角磁变仪以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定向最佳,用扭头带动镜面法定向实用性强,无须做任何改正。  相似文献   

8.
全球Ms≥73/4级地震的定向迁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宗晋  李献智 《地震地质》1994,16(2):127-136
对全球尺度的6条大地震带内1900-1990年中184次Ms≥73/4级地震进行了沿地震带方向定向迁移的分析,获得了全球统一的地震定向迁移规律,总体是由西向东,迁移速度由700km/a变为150km/a,此现象可以作多种暂态地球动力作用过程的推论,如以大西洋脊间歇式张裂引起上地幔软流物质自西向东运动,呈现纵波式的振荡传播;也可解释为非洲板块,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自西南向东北对欧亚地震带依次的推压引  相似文献   

9.
田茂  徐继生 《地球物理学报》1991,34(1):11-19,T001
本文介绍了武汉大学哨声组研制的KDX-87型甚低频宽带定向接收与微机分析系统.该系统适用于测量与分析哨声波传播路径出口、偏振和动态谱.此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制造了小型化天线和便携式接收机,便于携带和架设;合理设计了输入耦合与平衡电路,加上有效的标定方法,使接收系统具有良好的频率响应和通道间性能的一致性.2.实现了数字化宽频带定向分析,有利于减小多路径效应误差,并可获得哨声路径出口与波频率之间的关系.3.利用微机进行哨声动态谱分析,采取了有效的抑制干扰处理,所得谱图分辨率优于普通声图仪制作的谱图.该系统在1988年中日联合哨声定向实验中使用,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磁通门磁变仪定向状态函数对电磁转换函数测定位的影响,指出在利用转换函数分析预报地震时,定向状态函数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地磁测量标准属专业标准。随着地球科学、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发展,都要求地磁台的数据标准化,即地磁台应建立自身地磁测量标准并修正为国际标准。 北京地磁台的地磁场水平分量(H)的测量实用标准是60年代初,由佘山地磁台传递来的。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弱磁场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弱磁场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保存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樱桃沟实验室。 在地球物理、空间科学、地质学、生物磁学等的研究中及一些工业部门往往都需要测量弱磁场。测量的实质是将给定的物理量(如磁场)与取作单位的同名量进行比较的过  相似文献   

13.
The influence of the homogeneous and inhomogeneous ionosphere on the orientation angle of the horizontal magnetic vectors of the long-time geomagnetic pulsations is under consideration in this study. It was realized that this angle is small in the case of the homogeneous ionosphere for both the Alfvén and magnetosonic types of oscillations. An increase in the ionospheric electric field was discovered as the ionospheric conductivity changes during the switch from day to night conditions. It is valid only for the initial Alfvén wave. The ionospheric equivalent current systems excited by the initial magnetospheric waves of Alfvén and magnetosonic types as well as their behavior near the terminator were studied for different seasons. For the Alfvén source, seasonal variations of the orientation angle close to sunrise at the equator depend on the type of source: odd or even modes of Alfvén oscillations excite observable pulsations. It was found that the ionospheric two-vortex equivalent current system of the long-period pulsations arising in high-latitudes in the equatorial region alters not only its direction, but its intensity too. The largest anomaly (\sim25% of the source value) would be expected near the terminator. A new experimental method was suggested to recognize the type of incident magnetospheric waves by implementing observations either at a single observatory or at a couple of observatories. In the case of a single observatory it is proposed to study the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orientation angle of their magnetic components close to sunrise. If the initial wave is magnetosonic, this angle must not be changed as a function of the local time within the wide frequency range of pulsations. When pulsations have an orientation angle sensitive to the presence of the terminator, they may be classified as both Alfvén and magnetosonic. For the Alfvén waves no frequency dependence of the orientational angle is peculiar. On the contrary, magnetosonic waves should be determined as oscillations with an orientational angle proportional to the frequency. These oscillations may be revealed at observatories located on the high-resistance cross sections. The example of the spectral-temporal analysis of pulsation at the equatorial observatory in Huancayo was demonstrated to confirm the proposed experimental technique. A weak dependence of the orientation angle anomaly on the frequency near the terminator was found. The latter is evidence for the dominant contribution of the Alfvén waves to low-latitude and equatorial oscillations.  相似文献   

14.
谢建清 《华南地震》1992,12(1):64-73
本文介绍了有关爆破地震效应工程评价方法及其标准,汇报了观测仪器和得到的不同地区的经验传递系数,同时还介绍了部分振速及爆破地震烈度标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伴随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的颁布施行从无到有取得了跨越式发展。15年来,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监管在人员机构、法律体系、行政管理程序等方面日趋完善,但尚存不足。本文以多方面调研为基础,对制约抗震设防要求监管水平提升的相应问题进行详细剖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进中国数字地震学的发展,有很多工作需要做。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地震观测资料的累积,为用户服务的数据系统的改进,软件开发及中国数字地震台网资料的标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地震标准体系由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构成.目前,我国正在实施的地震标准共计756项,其中,国家标准129项,行业标准299项,地方标准160项,团体标准23项,企业标准145项.从技术角度分类,这些地震标准可以划分为地震基本概念与规定类、地震监(观)测类、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类、地震应急救援与...  相似文献   

18.
水样中氟离子含量很低,选择的氟离子标准序列也很低,每日配制氟离子标准序列时,因为人的视觉误差,对第一序列会产生较大的相对误差。通过氟离子标准序列对比实验认为,配制方法可以从每日进行相同序列配制,改为定期配制、每日观测。从实验数据看,新方法标准序列数据较旧法序列稳定,重复性高,相对误差小。  相似文献   

19.
青海东部地区新生代构造应力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治平 《内陆地震》1990,4(3):247-256
利用地质、地震、测量及地貌资料确定了青海东部地区的新构造应力场的主应力方向,自新第三纪以来,该区地壳构造应力场相对稳定,可能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