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关于晚古生代冰川遗迹,在我国虽有过某些线索,但尚未见正式报道。 1973年9月在吉林省南部通化地区石炭系中统底部“砾岩层”中发现了冰川遗迹,并以金坑岭一带出露较好,暂命名为《金坑岭冰碛层》。兹将初步观察的实际资料归纳整理,并加以初步分析与讨论。错误之处,敬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2.
陕西礼泉县唐王岭震旦纪晚期冰碛砾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唐王岭位于陕西省礼泉县,耸立于渭河平原之北(图版Ⅰ-1)。其主峰为一套砾岩。1965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地质物探队认为,唐王岭砾岩具“似冰碛层性质”,时代暂定为震旦纪。1970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十三地质队认为唐王岭砾岩为“一套滨海相陆源碎屑建造”,划归下奥陶统。1972年,陕西省地质局第八地质队将其划为中、下奥陶统。1974  相似文献   

3.
川东地区中石炭统碳酸盐岩自产气以来,随着钻探工作迅速进展,揭示出它是一套多孔、多变的角砾状碳酸盐岩层。这些特点在四川众多的碳酸盐岩中是突出的。它之下与志留系,之上与二迭系皆为假整合接触。由于上、下都为侵蚀面,超覆、剥蚀程度不一,残厚变化大,以雷音铺到卧龙河、西至大池干井一带厚度较大,钻厚0—65米左右(图1)。  相似文献   

4.
区内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海陆交互相地层,集中分布于吉南弧形构造的通化——长白弧形拗褶带及靖宇——和龙弧形隆褶带的抚民屯陆盆内。尤其是在浑江流域的通化、鸭园、冰湖沟、菰园、五道江、道清、大通沟、金坑岭、咋子、八宝、苇塘、湾沟及松树镇一线,地层大致呈北东向分布,发育良好,所含植物化石非常丰富。地层面貌具有华北地台型晚古生界的基本特征,是研究晚古生代石炭二叠纪地层的重要区域之一。该地层富含焦煤、铝土矿、耐火粘土及建筑材料等矿产资源,对它的深入研究,直接关系到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近些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查及煤田预测工作中,发现和积累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安徽南部贵池一东至地区上石炭统一下二叠统中首次发现丰富的有孔虫化石,经系统研究在上石炭统建立了两个组合,下二叠统建立了三个组合,并与国内相应地层有孔虫组合进行了对比。从而填补了该区晚石炭世一早二叠世有孔虫生物群的空白,丰富了生物群的内容,并讨论了隆林阶在该区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中部明城、吉昌、土顶子、石溪河一带石炭纪地层发育,动植物化石丰富,为探讨中、下石炭统的分界提供了方便。它们的研究历史可远溯到本世纪三十年代,但是其中有植物化石的发现是在五十年代末,而利用它们来研究地层的时代和对比则至今尚未见到论著。吉中地区石炭系层序(表1)是长春地质学院师生自1959年以来建立的。在此之前日人凑正雄(1942)把鹿圈  相似文献   

7.
西藏八宿来姑中上石炭统似冰碛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炳蔚 《地质论评》1982,28(2):148-151
晚古生代的冰川沉积在南极洲、南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以及北半球的印度次大陆有着普遍的分布。它是这些所谓原来统一的冈瓦纳大陆所特有的沉积物组合。近年来,中外地质学者对喜马拉雅地质的研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兰溪县马涧的普查钻孔中,于中石炭统黄龙灰岩中部见到一段煤系——炭质泥岩夹煤层,真厚4.86米,其中煤层1.46米,煤层顶底板均为炭质泥岩,与上下石灰岩层成整合接触。这一发现为浙江省在中石炭系寻找煤系及煤层开阔了眼界,对上古生界含煤时代、煤系地层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张利伟  姚建新  牛永斌 《地质通报》2017,36(6):1056-1063
豫西地区刘家沟组中下部发育多层砾岩,其中扁平砾石与球形砾石共生,扁平砾多顺层排列,球形砾常具圈层结构。因该砾岩层发育普遍,特征明显,成为刘家沟组的区域划分对比标志之一。但迄今为止,其成因众说纷纭、未有定论。通过砾岩发育层段的野外观察,结合刘家沟组的沉积环境分析,认为宜阳地区刘家沟组砾岩层的砾石不是单纯的物理成因,其形成可能与微生物繁盛的席底底质有关。微生物席的存在使沉积物表面具有一定的粘性和韧性,在动荡水流的作用下,部分破坏作用形成的微生物席碎片卷曲、滚动,形成具有圈层结构的"砂球",在湖泊重力流作用下,扁平的微生物席碎片与"砂球"被搬运至较深水区域,形成特征明显的扁平砾石砾岩层。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东部石炭-二叠系伊利石的成因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东部石炭-二叠系主要是一套泥质岩石, 其详细深入的矿物学工作尚不多见。利用JSM-6700F场发射电镜及INCA能谱仪,研究了伊利石的显微形貌和微区成分。采用D/max-2500 X-射线衍射仪,研究了伊利石的结晶度、多型和b0值。结果表明:研究区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6~0.77,平均值为0.44;伊利石(白云母)多型有3种类型,分别为1Md型、1Md+2M1混合型和2M1型;伊利石(白云母)b0值为8.996~9.045,平均值为9.007Å。石炭系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6~0.50,平均值为0.35,主要呈2M1多型,b0平均值为9.011Å,主要是低级近变质带的产物;二叠系伊利石结晶度变化于0.26~0.50,平均值为0.42,主要为1Md+2M1混合型多型,b0平均值为9.004Å,主要为晚期成岩带的产物。  相似文献   

11.
西藏羌塘南部地区的冰海杂砾岩及其成因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层、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代表着冈瓦纳大陆上塔尔切尔冰期所影响的和空间,除“标准型”冰海杂砾岩外,羌塘腹地发现了蛇绿质和钙质冰海杂砾岩。  相似文献   

12.
青藏高原及邻区广泛分布的漂砾层、杂砾岩、含砾板岩是一种特殊的冰海相沉积岩,称为冰海杂砾岩(Ice-seaMix-conglomerates)。它们和一起产出的冷水型动物群、耐冷植物群视为这一地区冈瓦纳相最典型的标志,代表着冈瓦纳大陆上塔尔切尔(Talchir)冰期所影响的时间和空间。除“标准型”冰海杂砾岩外,羌塘腹地发现了蛇绿质和钙质冰海杂砾岩。这两种冰海杂砾岩的发现,不但丰富了冰海杂砾岩的家族成员,同时也为冰海沉积、物质来源问题、冈瓦纳大陆北界及特提斯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信息。经研究,冰海杂砾岩中的砾石来自印度半岛──冈瓦纳大陆本体,以冰筏为载体融冰落石成因。  相似文献   

13.
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下石炭统杂多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南部治多-杂多-带1/25万地质填图中,对杂多群进行了重新划分,自下而上分为下碳酸盐岩组、碎屑岩组和上碳酸盐岩组。下碳酸盐岩组为深灰色中层状生物屑灰岩、鲡粒灰岩夹泥岩、细粒石英砂岩,属于台地边缘浅滩相;碎屑岩组为灰色中层状细粒石英砂岩、泥岩夹灰岩、玄武岩,属于三角洲相、陆棚相和台地边缘浅滩相;上碳酸盐岩组为灰色中厚层状生物屑灰岩,见燧石结核和条带,为陆棚相和台地相沉积。丰富的筵类、非筵有孔虫、珊瑚化石,表明杂多群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大塘期-德坞期。根据岩性组合、生物群面貌杂多群与青海南部杂多-囊谦地区杂多群、西藏东部昌都地区马查拉群可很好地对比。  相似文献   

14.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砾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中—上部产出一套呈囊状、透镜状分布的砾岩层。对大厂层砾岩沉积序列、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序列为"反粒序",砾岩成分单一,基本为玄武质,是由峨眉山玄武岩直接改造而成,未发育河道相沉积特征;大厂层砾石具特殊的"泥化边"构造,是玄武岩在海水中大量水解的直接证据,填隙物中的青磐岩化矿物组合表明砾岩遭受了低温热液的改造。填隙物具有接近凝灰岩的Zr/Hf(30.7~43.4,均值38.0),揭示玄武岩在改造形成砾石的过程中有火山碎屑(火山灰)参与成岩;砾石和填隙物相对玄武岩贫Na(Na2O)富K(K2O),三者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REE呈规律性变化(玄武岩最高,砾石次之,填隙物中最低)。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峨眉地幔柱作用使地壳发生了差异抬升,抬升一侧暴露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相对沉降一侧继续接受沉积,大厂层正是峨眉山玄武岩前锋带在局限海盆边缘(沉降侧),于茅口灰岩之上继续沉积的产物。大厂层砾岩形成机制是:炽热玄武岩流在海水中急剧爆裂,同时火山碎屑参与沉积,形成的玄武岩前积层(淬碎熔岩角砾)及凝灰岩,沉积在茅口组灰岩之上;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炽热玄武岩冷凝收缩,柱状节理发育,在潮汐流和沿岸流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磨蚀形成大厂层砾岩。  相似文献   

15.
新疆柯柯亚地区上石炭统(柳树沟组、齐家沟组、奥尔吐组)硅质岩分布广泛.通过野外地质填图、剖面测制和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这些硅质岩是海底火山喷发多次活动结果研究区硅质岩具高TiO2 、富Ni、贫Co,低K2O、P2O5,Al2O3与TiO2呈正相关,在TiO2-Al2O3双变量图解中,属火山成因硅质岩,δCe与陆缘硅质岩非常接近,形成于大陆边缘环境.  相似文献   

16.
余志伟 《沉积学报》1988,6(3):60-69
本文主要讨论了萍乐坳陷西部中石炭统黄龙组白云岩的成因,着重对白云岩的成因类型及成因模式进行探讨,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具有明显的不同,通过镜下鉴定、氧碳同位素值及微量元素--锶的变化特征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白云岩属交代成因的而不是原生白云岩;白云岩的成因类型可划分为准同生白云岩和成岩白云岩;白云岩的成因模式分别为超咸水白云岩模式和混合水白云岩模式。  相似文献   

17.
吕士英 《地质论评》1965,23(6):481-482
王曰伦在1963年提出分布在河北省石家庄一带的头泉组底部砾岩为冰碛砾岩。认为具有下述特点:砾石成分复杂;砾石大小无定,滚圆度不同;砾石被刻蚀成锯齿状,带压坑及擦痕和砾石压入下伏基岩面中。并以该冰碛层为标准,将头泉组与三峡群相对比,进而推之“相当于下寒武统之下及震旦系(里菲系)之上的头泉群(组)只能以  相似文献   

18.
Siphonophyllia在中石炭统本溪组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学光 《地质论评》1982,28(5):492-493
管漏壁珊瑚(Siphonophyllia)以往被视为岩关期晚期至大塘期的标准化石。本文描述的分别采自辽宁本溪及安徽萧县的两个新种,其时代则为莫斯科期初期。鉴于这两个种的发现对该属的地理分布、地层垂  相似文献   

19.
研究表明新疆富蕴盆地早石炭世黑山头组、南明水组主要为一套滨、浅海相沉积,地层之间发育多套砾岩层,呈透镜体状,横向上延伸不远,为河流入海时形成的一系列水下河道沉积,而并非前人所认为的萨吾尔造山运动形成的构造底砾岩。砾岩层横向特征的对比及交错层理、波痕等古流向数据,表明地层沉积时期水体古流向总体自北西向南东(介于93°~125°),物源区位于盆地北西方向。研究区内黑山头组与南明水组之间为连续沉积,整合接触,并非准噶尔地块与西伯利亚板块的碰撞形成的构造不整合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茶尖岭矿区M28异常分布区的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及一些元素比值、微量元素及数值等特征的综合分析,结合有关岩矿鉴定等资料,认为M28异常分布区二叠系下统范家屯组地层岩石属于沉积成因.该地层在沉积成岩时,有机碳吸附了大量金属元素,以致范家屯组地层中银多金属具有较高的初始含量,为该异常区银多金属的成矿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