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5 毫秒
1.
夏超德 《华南地震》2006,26(3):54-60
宁波地震台地处沿海,受海潮影响较大,地倾斜仪所记的东西、北南向固体潮在同一数量级上,与日月形成的理论固体潮汐、海水潮汐同步变化。用该台的地倾斜资料的分钟值描绘矢量图,发现每日的矢量图规律性强,并且在地震前有一定的异常表现。  相似文献   

2.
沈旭章  梅秀苹 《地震工程学报》2009,31(1):57-60,103,107
尝试利用多台定点地倾斜形变资料构建形变场时空动态演化图形的方法,对中国大陆47个定点形变台水管倾斜仪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构建了地倾斜形变场时空演化分布图像.以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为例,研究了地震前后水管倾斜资料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显示在地震前后较多台站水管倾斜仪的日均值都出现了趋势上的较大变化,东西向日均值、南北向日均值和南北向潮汐因子的空间分布也都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而东西向M2波的潮汐因子没有出现较明显的变化.随着定点形变台站的建设和资料的积累,该方法可以构建每月或者每周形变场的变化,有望用于地震预报工作.  相似文献   

3.
宁波地震台数字垂直摆倾斜仪记录的EW、NS向固体潮在同一数量级,与理论固体潮有较大的差异,且与浙江省其它地区地震台的记录迥然不同。该台倾斜资料与海水潮汐关系密切,用其分钟值绘出的矢量图日规律性较强。本文对此作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4.
将山西临汾中心地震台在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地倾斜形变观测的原始记录图、日均值图、矢量图中存在的地震扰动、同震阶跃等异常形态进行分析。以发现震前的中长期异常,总结规律,提高地震预测水平。  相似文献   

5.
1987年9月19日富蕴台以北40km处发生了5.8级地震。富蕴台地倾斜于震前一年开始出现中期趋势异常,矢量图形态变化明显偏离正常趋势,异常量级为10~(-6)。其观测资料反映了震前形变前兆异常,从而于6月份提出书面预报意见。文中还对地倾斜的物理机理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1989年11月20日重庆江北统景连续发生5.2级和5.4级地震。重庆台JB倾斜仪距震中仅50千米。对重庆台倾斜仪1987~1990年的观测资料进行了整理,分析了有关图件,发现此次地震前,不但有中期异常,而且也有较好的短临异常。NS、EW分量都从1989年2月中旬开始打破年变规律、年变幅超过往年,月均值矢量图也出现中期异常;NS分量从1989年10月18日开始出现倾斜固体潮畸变和不规则波动的短临异常。二、观测资料异常及分析1.中期异常:重庆台从1985年6月恢复观测后,每年的观测值有较好的年变。从图1可以看出,图1重庆合JB地倾斜日均…  相似文献   

7.
列举陕西韩城地震台地倾斜资料对应汾渭地震带上的山西和陕西地区地震出现的震兆反应,表现在地倾斜矢量图有打折、打结和倾斜速率明显改变等异常。对于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地倾斜在震前一、二年出现矢量图变化速率明显改变的特征,认为属于震前异常。  相似文献   

8.
以芦山地震震中距100km内20个台站的60条原始强震记录为依据,采用零交法计算台站处三方向卓越周期,采用线性加速法计算台站处阻尼比为0.05的三方向反应谱,考察反应谱峰值周期、卓越周期和放大系数在各台站位置处的分布以及在断裂上、下盘的均值。通过研究发现:芦山地震动卓越周期、反应谱峰值周期和放大系数在各台站不同方向上的分量不同;各台站处反应谱的计算表明地震动具有上盘效应以及上盘衰减迅速的特征;地震动卓越周期在芦山地震震中100km的上、下盘上差别不大,其中上盘EW和UD向卓越周期均值略小于下盘,而上盘NS向均值略大于下盘,断裂两盘UD向卓越周期总体小于水平向,断裂两盘三方向卓越周期变化范围为0.013~0.275s;计算得到的放大系数表明80%台站NS向放大系数大于EW向,因此NS向放大系数较大可能是芦山地震诱发崩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琼中台电感地应力测量孔位于海南岛中部琼中县城东南2公里,图1、地面标高210米。岩石为中生代印支晚期中细粒花岗岩。孔深71.9米。1979年4月1日开始观测至今资料连续,日均值从未间断过。认真排除一些干扰因素,1982年1月25日崖县4.0级地震有明显的异常反映。经计算主压应力方向355°,最大主压应力为1.7公斤/厘米~2。  相似文献   

10.
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发生MS 6.8地震,2022年6月27日起,丽江狮子山地震台VP垂直摆观测数据出现异常变化,呈转折加速倾斜—转折恢复发震特征。为判断该变化是否为此次泸定MS 6.8地震震前异常,选取2022年1月2日宁蒗MS 5.5和4月16日宁蒗MS 4.6地震,利用曲线图、日均值矢量图等进行分析,结合研究区地质构造进行综合判定,认为该台VP垂直摆数据异常变化与此次泸定MS 6.8地震有一定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1.
赵建政  刘辉等 《内陆地震》1999,13(4):357-361
引言1998年8月2日伽师6.0级、8月27日6.6级地震前,位于震中280km东北方向的阿合奇地震台和乌什地震台的地倾斜资料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前兆异常。尤其是阿合奇台的地倾斜,在两次地震前异常特点明显。笔者应用“八五”攻关成果软件,对这两次地震进行了跟踪分析研究,并对1998年8月27日6.6级地震作出了地震“三要素”预报。1 阿合奇台地倾斜异常阿合奇地震台SQ-70B型石英水平摆倾斜仪于1989年开始投入观测,历年来记录较稳定,对其周围发生的较大地震均有较好的异常对应。1.1 日均值分量异常…  相似文献   

12.
选取2008年1月1日~2014年9月14日云南省前兆台网昭通、楚雄等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数据,通过对比同一台站、不同年份的水管倾斜年变曲线,对这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年变特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昭通、昆明等6个台站的水管倾斜在鲁甸MS6.5地震前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鲁甸MS6.5地震前昭通台水管倾斜EW向和楚雄台水管倾斜NS、EW向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异常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赵庆 《内陆地震》1999,13(3):274-278
前言依据红山地震台石英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作单分量曲线、矢量图并进行分析发现,在多次MS4.5级以上地震发生前,该图出现打破年变、加速,年变转向和时间改变等中短期异常变化。这对于监测周围地区的震情具有一定的意义。1 台站概况及资料简介红山地震台的石英倾斜仪架设在乌鲁木齐市西南雅玛里克山的一个山洞内。山洞进深40余米①,顶部覆盖厚度约为15m,岩性为砂岩,洞内年温差小于0.5℃,日温差小于0.1℃,湿度小于50%。1990年该手段正式投入观测,已积累了连续9年的资料。仪器周期为40s左右,能记录到清晰…  相似文献   

14.
1999年4月8日,宁波地震台DD-1短周期仪较完整地记录了发生在吉林省汪清县的7.0级深源地震。这是该台建台20多年来首次完整地记录到的远距离深源地震。这对于只配备微震仪的台站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宝贵资料。1 台站及震例位置宁波地震台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杭州湾南岸,浙江宁波盆地北部山区与平原交界处的宁波市江北区庄桥镇灵山村(29°58′N,121°31′E),距东海海岸约16km。震例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县与汪清县之间,即北纬43°24′,东经130°18′,震源深度540km,根据计算(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1978)可得震中距为15.1°。2 …  相似文献   

15.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地震局关于地震台站观测规范化的精神,为广东省地倾斜台站从1987年元月一日起正式执行新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作好业务、技术上的准备,局监测处组织了汕头台、五山台、信宜台、茂名台和综合室有关同志在广州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新规范研讨班。研讨班首先听取了1986年9月在上海台开的“《地倾斜台站观测规范》研讨班”、“第三次全国基本台站定点形变连续观测工作会议”及“DQG综合监控仪鉴定会”三个会议的情  相似文献   

16.
张惠玲 《地震学报》1997,19(2):216-219
乾县和西安台地倾斜固体潮分析及其构造解释的研究张惠玲(中国西安710068陕西省地震局)主题词地倾斜固体潮乾县台西安台1台站基本情况乾县台位于西安西80km的石灰岩山上,座落在北东东向断裂下盘,南侧是东西向渭河盆地。洞深60m,年温差小于0.2℃,使...  相似文献   

17.
1985年8月至87年元月,距乌什台370公里范围内,发生了几次中强地震,新疆乌什台压容应变一号元件(N7°36′E)的记录资料,在震前不同程度地出现短临应变异常。本文用三种方法处理资料,对异常进行判断和分析讨论。 1、应变日均值形态 将1986年3至5月的日均值绘制成图,可见曲线从4月1日趋势下降,4月30日下降到最低值、总幅度50~*,4月26日发生哈尔峻5.4级地震。5月1日突跳105,继之下降转平,5月20日发生阿合奇4.9级。  相似文献   

18.
对1931年新疆富蕴地震断裂带及构造运动特征的初步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1931年8月11日富蕴8.0级地震造成的地震断裂带作了较详细的叙述,探讨了发震构造及其新构造运动特征。地震断裂带是在北北西向的可可托海-二台断裂的基础上发展的,南端已超出老断裂范围。全长170公里,总体走向北西342°,断裂面多向北东倾斜,倾角70°左右。从地震断裂的组合形式及山脊、冲沟错动情况,显示出水平运动为主的右旋扭动特征。富蕴8.0级大地震是可可托海-二台断裂新活动的体现,无论在区域受力状况,断裂力学性质和运动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强裂的继承性活动特征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在九江-瑞昌MS5.7地震震中附近架设的丁家山台(DJS)、狮子洞台(SZD)和武蛟台(WUJ)的地震波形资料,采用S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对余震进行了S波分裂分析。结果表明,震中距较小、台站附近断层分布复杂的丁家山台(DJS)的慢波时间延迟相对较大,快波偏振方向不太集中。台站附近断裂分布单一的武蛟台(WUJ)快波偏振优势方向与断裂走向角度相差约35°,与区域主压应力方向也不一致。台站附近无断层通过的狮子洞台(SZD)快波偏振优势方向接近区域主压应力方向。慢波时间延迟大小与震源深度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华北断块东南边沿,有一条划分两大区域断块的深大断裂,即响水口——嘉山地壳断裂带,对该断裂构造的地质研究工作较多,但对其地震活动性的研究却很少。本文仅对其紧靠郯庐深大断裂的交切三角地带——洪泽湖湖域附近作一探讨。洪泽湖地区处洪泽湖断裂上,该断裂是响水口——嘉山地壳断裂带的西端,长约103公里。面积约为七、八千平方公里。见(图1)。从已有的钻探和物探资料分析,该断裂带在重力上表现为一条自嘉山经洪泽湖到响水口的北东向梯度带。在嘉山附近将郯庐断裂带切割。梯度带两侧的钻孔资料表明,胶辽断块和扬子断块以其分界,是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