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 毫秒
1.
西昆仑库孜一带长城纪赛图拉岩群为一套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组合,火山岩主体为中酸性岩。通过对该地区长城纪火山岩分布特征、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划分了2个火山喷发旋回。2个喷发旋回岩性无明显区别,均为一套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积岩建造。第一喷发旋回自下而上见7个喷发韵律,爆发指数为41.70%,喷溢指数24.51%,该旋回岩相总体表现为爆发—喷溢—沉积—爆发—沉积—爆发的特点;第二喷发旋回自下而上见4个喷发韵律,爆发指数为46.67%,喷溢指数为18.15%,该旋回岩相总体表现为爆发—沉积—爆发—沉积—爆发的特点,揭示了西昆仑库孜一带古塔里木陆块裂解古洋盆的演化特征,对研究该地区古陆块裂解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三塘湖盆地马朗凹陷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油气藏的分布特征,需对火山岩的旋回和期次进行划分。通过薄片鉴
定、单井喷发韵律识别、电性特征分析和地震反射特征分析对哈尔加乌组火山岩旋回和期次进行了厘定,认为哈尔加乌组火山岩
主要为熔岩类和火山碎屑岩类,发育溢流相、由爆发相过渡为溢流相、爆发相、熔岩与火山碎屑岩或沉火山碎屑岩互层4种韵律类
型,其中溢流相为主要韵律类型。对不同韵律进行组合,可将哈尔加乌组火山岩划分为4个喷发期次,4个喷发期次又可以组合为
2个喷发亚旋回,该时期火山喷发主要呈现出喷发-宁静-喷发-宁静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本区熊耳群可划分为两个喷发旋回及五个地层组。自下而上,第一旋回包括磨石沟组、张合庙组、焦园组;第二旋回包括坡前街组、眼窑寨组。熊耳群古火山岩包括喷发相、火山管道相、次火山相及火山喷发沉积相。其喷发机构中央,发育一个熔岩穹丘带。伴随中央喷发,侧向火山活动环绕中央喷发带产生了一系列不同级别的古火山构造,包括熔岩穹丘、喷发盆地、溢流通道、爆发通道等形式,并形成一个环状卫星式的古火山构造群。  相似文献   

4.
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广泛,发育在早奥陶世阴沟组和晚奥陶世抠门子组。对北祁连阿柔地区奥陶纪火山岩分布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3类火山岩岩相:爆发相、喷溢相、喷发沉积相。并划分了2个火山岩喷发旋回:阴沟旋回和扣门子旋回。揭示了阿柔地区祁连洋(裂谷)演化特征,对北祁连地区火山岩区域对比及火山机构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准噶尔盆地红山嘴地区火成岩岩性、岩相类型复杂且变化快,研究程度低。利用宏微观岩矿分析化验技术,结合地球物理测井、地震及全碱—二氧化硅质量分数分析等方法,开展火成岩岩石学、岩相学及时空展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石炭系发育侵入岩、次火山岩、火山熔岩、火山碎屑熔岩、火山碎屑岩、沉火山碎屑岩六大类火成岩,以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为主;识别爆发相、喷溢相、次火山岩相、侵出相和火山沉积相5种岩相,建立符合岩性岩相识别图版。应用地球物理方法验证火成岩岩性鉴定结果并推广至未取心井,符合率达86.7%。平面上,研究区东部主要发育喷溢相火山熔岩,中西部主要发育爆发相凝灰岩。该结果为红山嘴地区石炭系火成岩勘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西祁连当金山清水沟一带的寒武纪火山岩发育在寒武纪拉配泉岩群火山岩组。对该火山岩分布特征和岩石学特征进行了研究,划分了3类火山岩岩相:爆发相、沉积相、喷溢相,并对火山岩喷发旋回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当金山地区地层演化特征,对火山岩区域对比及火山机构恢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西天山温泉地区广泛发育泥盆—石炭纪火山—沉积地层,布拉格达瓦一带出露的托斯库尔他乌组发育一套由滨海间夹陆相—滨浅海相—浅海相过渡的碎屑岩夹火山碎屑岩的沉积建造,沉积物源主要为中酸性火山岩,碎屑颗粒沉积速度较快,属于近源沉积,蚀源区构造环境具活动性质,形成于未切割的活动岛弧。火山岩呈夹层、透镜体状分布于托斯库尔他乌组地层中,火山作用具周期性间歇喷发的特征,岩相表现为爆发—喷溢—沉积—爆发—沉积—爆发的周期性特点。火山岩属钙碱性岩石系列,火山岩浆对应的俯冲深度为上地幔。火山岩微量元素Nb,Sr,P,Ti,Ba为亏损型,Th,Zr元素富集,与岛弧环境密切相关;Nb/Ta为11.96~15.19,略低于原始地幔值,Zr/Hf为30.17~38.20,与原始地幔值相近。稀土总量∑REE为(186.57~208.58)×10-6,轻重稀土比值为5.38~6.13;(Ce/Yb)N为3.90~4.48,(La/Yb)N为4.67~6.70,δEu为0.28~0.49,属于轻稀土富集型,显示为负铕异常。根据沉积物源区分析及主、微量元素特征,结合区域构造背景,认为晚泥盆世托斯库尔他乌组沉积建造所反映的构造环境为消减带俯冲碰撞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昆仑温泉—独尖山一带发育中下二叠统赛利亚克群火山岩,岩石类型主要以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夹沉积碎屑岩为主,为一套典型岛弧火山岩建造。火山熔岩以安山岩、玄武岩、英安岩为主,岩石SiO2含量介于58.33%~64.73%,Na2O/K2O为0.93~116,样品碱度率AR从1.63~2.24,固结指数7.47~17.84,铝质指数(A/CNK)为0.73~0.98,岩石总体表现为偏铝质钠质钙碱性岩石系列特征;样品富集Th、U、Hf等元素,亏损Ba、K、Nb等,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具弱负铕异常特点,显示出岛弧火山岩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认为,赛利亚克群火山岩形成时代为早—中二叠世,其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但有地壳物质的明显加入,形成于大陆边缘的岛弧环境。  相似文献   

9.
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岩中珍珠岩为火山喷发熔浆型;沸石和膨润土为火山熔岩—再造型或正常火山碎屑岩—再造型和沉积火山碎屑岩—再造型,这些矿产均与侏罗、白垩纪的酸性火山玻璃质岩石有关。珍珠岩、沸石、膨润土与火山活动阶段分异程度密切相关。早白垩世义县旋回岩浆分异最好,故绝大部分珍珠岩、沸石、膨润土矿赋存在此旋回。火山机体构造直接控制珍珠岩、沸石、膨润土矿产,而不同的火山岩相控制着不同种类、不同成因类型的珍珠岩、沸石、膨润土矿产。珍珠岩是酸性岩浆骤冷并在水的参与下形成的。沸石、膨润土成矿是在偏碱性水介质中进行的,重碳酸钠型水的条件有利于它们获得和保存所必须的元素。内陆滞流或半滞流湖盆是沸石、膨润土成矿最有利的古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北祁连是我国西北部的一个重要火山岩带和有色金属成矿带。本文划分出三条火山岩亚带和四个喷发旋回。并以白银厂、红沟、浪力克和桦树沟四个铜、多金属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为基础归纳成矿规律:①矿床赋存具有时控层控特点;②矿床分布有成带性、分段性特征;③火山构造和火山机构是重要的控矿条件;④火山沉积型矿床就位于火山喷发旋回顶部;⑤火山热液型矿床赋存于玄武安山岩的断裂、片理化带中;⑥原生矿化分带规律明显;⑦热液蚀变带、氧化带发育;⑧矿床类型主要有四种;⑨铜、铁共生规律。进而从四大成矿带中划分出十一个矿带,认为火山沉积型、火山热液型、斑岩型和热液型应作为今后找矿的主要类型,并指出了重点找矿地区。  相似文献   

11.
以通化盆地三棵榆树断陷T13、T15和T17井岩心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薄片鉴定及铸体薄片分析,分析岩石学特征、岩石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及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结果 表明:下白垩统鹰嘴砬子组火山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火山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普通火山碎屑岩、沉积火山碎屑岩和火山碎屑沉积岩5个亚类,其中沉积火山碎屑岩体积...  相似文献   

12.
开鲁盆地为陆相火山岩盆地。勘探结果表明,在陆相火山岩盆地中获得了工业油流,为寻找石油油藏开辟了新途径。龙湾筒凹陷的火山岩以火山熔岩、火山碎屑沉积岩为主,根据岩石特征,可划分为三种岩相:溢流相、火山爆发相和火山沉积相。溢流相以熔岩为主,包括安山岩、粗面岩、粗安岩、玄武岩和玄武安山岩;火山爆发相岩石包括火山角砾岩和凝灰岩;火山沉积岩相岩石包括凝灰质砂岩、凝灰质泥岩。依据火山岩相划分,结合火山岩测井和地震反射特征,对龙湾筒凹陷火山岩纵向上的变化和平面上的展布进行了讨论,特别是对储集性能好的溢流相岩石进行了圈定。  相似文献   

13.
辽宁西部地区中生代白垩纪存在两期火山旋回,时代分别属早白垩世早期和中白垩世早期。早白垩世火山旋同即义县组,中白垩世火山旋回本文称为大兴庄火山岩,该期火山岩火山活动微弱,火山岩分柑局限,主要出露于阜新—义县盆地的东侧上齐台一带,以宁静的侵出和次火山岩侵入为主,是早白垩世阜新组沉积之后,中白垩世孙家湾组沉积之前的一次火山活动,它与孙家湾组共同组成一个火山喷发—沉积旋回。  相似文献   

14.
嵩县黄庄—汝阳三屯一带熊耳群火山岩分布区属构造变动强烈的中深剥蚀区。依据岩石岩相标志、断裂构造形迹、火山岩区的产状以及地貌标志等,区内首次识别出了活动于鸡蛋坪期、马家河期的五个古火山口和一个古裂隙喷发带,并对许山期的火山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熊耳群火山活动的早期为北西向的裂隙喷溢;中期以中心式喷发为主,并伴有裂隙式喷发;晚期演化为中心式喷发。区域火山活动表现为自北东向南西由早到晚  相似文献   

15.
临沂方城盆地发育一套粗面质、粗安质火山碎屑岩及熔岩组合,是一套溢流相与爆发相交替的旋回性火山沉积组合,属碱性钾质岩石的钾玄岩,重稀土元素富集,δEu值为0.82~0.93,接近于1,具弱负铕异常,反映该期火山作用是在可能存在山根的条件下,在地幔岩石圈减薄下形成的;该套岩层前人划分为青山群沉积期形成的粗面质潜火山岩。研究发现该套地层与下伏八亩地组安山质沉凝灰岩为喷发不整合接触,界面处存在有短暂的沉积间断,并发育有1~2cm的古风化壳。根据其岩石组合特征,产出层位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将其厘定为青山群方戈庄组。  相似文献   

16.
栾川北部地区熊耳群古火山岩成层性良好.原始喷发单层划分标志清晰.主要有:层状杏仁带、斑晶流层、氧化红顶、冷凝充、古风化层面等.据此,在厚度为6654.3m的熔岩中,划分出507个喷发单层.原始喷发单层的研究及其垂向分带特征.是确定火山喷发次数、判别层序关系、划分旋回韵律、恢复喷发环境.估测喷发强度的基础和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汝阳南部付店地区中元古界熊耳群火山岩遭受多次构造运动和岩浆侵入活动的影响,古火山构造已不易直接确定。依据熔岩中残留的原生构造、古断裂构造及岩性组合特征,识别出五羊垛、西岭、马鞍乔山、段家岭、椒沟等五个古火山口及孟村—合村北古喷溢裂隙。古火山口自然分为两组呈串珠状沿北西向大断裂分布。火山活动的早期表现为北西向裂隙喷溢;中期演化为中心式喷发;晚期又表现为北东东向裂隙喷溢。区域火山活动的相对时间表现为北部早、南部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8.
滇西剑川盆地为青藏高原东南缘的一个新生代拉分盆地,其沉积记录和盆缘构造的耦合可以揭示始新世晚期剑川盆地的环境特征。通过分析剑川组岩石特征,得出其物质来源和形成演化,反映剑川组火山岩是大陆造山后(板块碰撞以后)由陆内形成的岩浆喷发活动;通过分析剑川组的岩相特征,得出剑川组火山记录由强到弱表现为明显的特征,下段为火山喷发期次,上段为火山沉积期次。综合岩性岩相结果,得出剑川盆地始新世晚期板块碰撞后期的火山喷发沉积规律。  相似文献   

19.
在羌塘盆地剖面地质调查基础上,综合区域最新的油气调查及地质进展,采用LA-ICP-MS测试方法,提供锆石U-Pb测年,分析羌塘盆地晚三叠世同裂谷期那底岗日组岩性组合、分布特征、喷发—沉积时限、与下伏地层接触关系及裂陷机制。结果表明:那底岗日组分为两个岩相组合类型,一类是陆上喷发系列,以基性熔岩—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另一类是水下沉积系列,为沉火山角砾岩—沉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泥岩等,具有典型的双峰式组合特征,与其中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的、与裂陷相关的构造背景一致。那底岗日组的分布受上三叠统顶部的裂陷基底控制,与之具有良好的匹配关系;样品年龄分别为(210.5±2.1)Ma和(214.9±1.8)Ma,属于晚三叠世诺利期;那底岗日组沉积超覆于下伏地层之上。羌塘盆地在晚三叠世之前完成南北羌塘、羌塘与北部大陆的拼合,在晚三叠世诺利期—瑞替期结束前陆盆地沉积,伴随南部班公湖—怒江洋再一次打开,开启新一轮裂谷盆地演化,形成同裂谷期那底岗日组火山—沉积序列。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我国火山旅游资源地学特征的探讨,认为我国火山旅游资源主要形成于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不同地质作用时期.古生代的火山旅游资源区以玄武岩为主,中生代主要为中酸性流纹质火山岩和火山碎屑岩,而新生代则以玄武岩和安山岩为主.空间分布上,受岛弧环境、陆缘环境、陆内环境和碰撞造山带环境的控制.火山地貌可划分为火山喷发-喷溢堆积型地貌、侵蚀地貌和构造地貌3大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