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有火焰法和无火焰法。火焰法灵敏度低;无火焰法灵敏度高,但是干扰严重。通过化学转变As—AsH_3,称之为氢化物法,已发展成为一个重要分支。原子吸收——氢化物法,近年发展很快,以往此法需要载气,自郭小伟提出“双毛细管”方法后,出现了无载气火焰氢化物法。本文采用一种无载气简易氢化物发生器,以空气——乙炔火焰测定地面水中的砷,灵敏度是0.0019μg/ml,比火焰原子吸收(溶液)方法的灵敏度提高了100倍。本法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灵敏快速,干扰少,易于推广。可在不预先富集水样的条件下,监测地面水中的砷含量是否超标。水样经过适当富集,可准确测定水体中的微量砷。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 锌是海洋环境监测重要项目之一,一般采用双硫腙比色法、原子吸收法等。前者操作繁琐,重复性差,灵敏度低。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根据海洋沉积物中锌的含量范围和污染调查要求,采用HNO_3-HClO_4消解,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本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各种海洋沉积物中锌的测定,其检测限为9.2μg/g,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6—102%,浓度为3.0μg/ml时(n=6),变异系数为2.1%。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铜已有许多报导,然而这些方法都是测定沉积物中铜的总量。双硫腙-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测定铜,虽是测定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铜的方法,并已被编入《海洋污染调查暂行规范补充规定》中,但该法因使用分离富集等萃取步骤,操作比较麻烦,同时也会增加沾污的可能性。本方法用灵敏度较高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生物有效态部分的铜,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铜、锌是海洋环境监测重要项目之一。对海洋生物中铜、锌的测定,一般采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但由于海洋生物样品基体复杂,待测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往往需要分离富集,同时取样量大,操作繁琐费时,容易沾污。为寻找一种较为简便的分析方法,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用硝酸-过氧化氢湿法消解样品,火焰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洋生物中铜、锌,使操作大为简化,也减少了在操作过程中的沾污。本方法应用于海洋生物中铜、锌  相似文献   

5.
采用国产WFX—IB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以APDC—DDTC/MIBK—环己烷萃取,硝酸溶液反萃体系分离富集海水中痕量铜、铅、镉和锌,继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连续测定。提出的方法可用于大洋、河口和近岸海水样的分析。本法检测限铜、铅、镉和锌,分别为0.013、0.022、0.0013和0.051微克/升,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8%,回收率为96—108%。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择酒石酸消除海水基体对铜信号的干扰,用塞曼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铜。从Cu的原子化曲线可知,加入酒石酸后,背景值减小,Cu原子吸收信号增强,且出现时间提前,表明酒石酸是有效的海水基体改进剂。用P.E.Z3030光谱仪测得双蒸水及海水中的元素Cu的特征质量(m。)分别为12.5pg及12.7pg;检测限分别为0.18μg/L和0.19μg/L,表明基体效应已消除,符合海洋监测要求。可用纯Cu标准溶液作校正曲线,以国家海洋局的两个标准海水样品中的Cu评定本法的准确度,相对偏差为0及-4.6%,与经典的经富集后的FAAS法的结果相比,相对偏差在3.0—6.5%范围内。用不同类型的光谱仪测定了30个海水样品,回收率在89—104%范围内。本法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应用石英管原子捕集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铅的测定效果,共存离子的干扰与消除,给出了方法的精密度、回收率及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比测结果。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 铜是海洋污染调查监测重要项目之一。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的报导较多,一般采用APDC/MIBK萃取富集,有机相直接由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此法应用比较普遍。但不足之处是由于MIBK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试样盐度的不同造成萃取后有机相体积不一致,容易引起测定误差。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探讨验证了在酒石酸铵介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采用APDC-醋酸丁酯在小试管中萃取分离富集,火焰原子吸收测定海水中的痕量锌。结果表明,本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稳定可靠。加入回收率在95—106%范围,变差系数在3.5—5.5%范围。  相似文献   

10.
用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痕量Cu,Pb,Cd。实验选定了最佳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在弱碱性条件下,Cu,Pb,Cd能同时被阳离子交换树脂定量吸附。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3﹪,样品加标回收率93﹪~102﹪,检出限分别为Cu 0.06μg/L,Pb 0.06μg/L,Cd 0.005μg/L。本法操作简便、快速、无干扰、无污染,已用于海水中铜、铅、镉的分析,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已发展成为重要的痕量元素分析手段之一。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具有原子化效率高,取样量少,绝对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临床化学、生物样品、超纯金属及海水中痕量元素的测定。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的干扰比火焰原子吸收严重,特别是海水样品基体成分复杂,干扰尤为明显。因此,在测定前必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 本法是把生物样品用硝酸-过氧化氢消化并用稀盐酸提取之后,利用悬汞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直接测定生物体中的锌。为了消除测定时电极上形成铜-锌金属互化物,以致造成铜对测定锌的干扰,在测定溶液中可加入0.5μg镓,使其生成铜-镓金属互化物。该法操作简便,取样量和试剂用量少。本法检测下限为1.0μg/g。含量为92.0μg/g的样品,平行测定六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7%,回收率为102.8—109.4%。  相似文献   

13.
在环境污染检测项目中,铬是需要测定的主要有毒元素之一。铬的测定方法较多,一般如分光光度法,火焰原子吸收法等,其测定天然水及生物材料中的痕量铬,灵敏度不够高。无焰原子吸收法虽然灵敏,但易受基体的干扰,且仪器昂贵,国内生产量少,不易普及。  相似文献   

14.
海水中铅、镉、铜和锌的测定,国外一般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示差脉冲阳极溶出伏安法[1-3],但此二种设备目前尚不易普及,为满足一般海洋调查和研究的需要,我们自制了旋转玻碳电极和直流线性电压扫描装置,与X-Y记录仪组成简易的伏安仪,用它测定了沿岸海水中的镉、铅、铜和锌,旋转玻碳电极比静止汞膜电极检测灵敏度较高,且可在较强的酸性溶液中使用。  相似文献   

1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的铜、铅、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APDC—DDTC/MIBK—环已烷萃取体系分离富集,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海水、河口水中的铜、铅、镉。本法具有取样量少,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结果准确等优点。图2,表6,参考文献8。  相似文献   

16.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的锂时,锂在火焰中的原子化与火焰的氧化性和还原性及其结构、温度分布、流体动力学和热化学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当乙炔速率、空气速率和火焰高度改变时,上述因素都将随之改变,而且在乙炔速率-空气速率-火焰高度-吸光度间的多维关系中存在着较强的交互作用。文献[1,2]曾用二维表法研究了包括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锂的最佳条件,这种优选方法考虑了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但只适用于两个变量的场合,而且实验次数较多。本文提出在计算机上用simplex程序选择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水中锂的最佳条件,不受变量维数的限制,简便、快速,只要较少的实  相似文献   

17.
海水中钾的测定方法颇多,从最古老的氯铂酸钾法到近代仪器分析方法不下十多种,比较而言,以四苯硼酸钾法、亚硝酸钴钠钾法、火焰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等优点较多,但均存在某些缺点,尚待继续改进。海盐和卤水中钾的工业分析通常采用四苯硼酸钠季铵盐容量法。  相似文献   

18.
2016年5月在天津渤海湾近岸海域采集甲壳类、鱼类及软体类动物等生物样品。采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生物样品内的铜(Cu)、铅(Pb)、锌(Zn)和镉(Cd);采用原子荧光法检测了生物样品中的砷(As)和汞(Hg);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了生物样品中的石油烃。结果表明,该区生物体内重金属含量符合《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范》中的"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和《海洋生物质量》评价标准,且石油烃含量较低。但是在部分样品中铜、锌和镉的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BPHA/MIBK—CYCLOHEXANE萃取体系,分离富集和高温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钒。试验证明,本法测海水中钒,不但方法可靠,而且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本法的检出限为0.084ppb。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 目前测定沉积物样品中的铬有比色法、气相色谱法、火焰原子吸收法。这些方法中有的操作比较麻烦,有的灵敏度偏低,而且都只能测定沉积物中总铬。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洋沉积物中的铬,也是测定总铬,而且根据“规范”要求只测对生物有效态部分。本试验在测定沉积物总铬方法的基础上作了改进,对用Mg(NO_3)_2和抗坏血酸作基体改进剂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