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末次冰期年代确定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能被应用于确定事件年代而又大于放射性碳的测定限度的可靠的测年方法太少,最近10-20a来新测试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已加深了我们对晚第四纪事件的了解,然而,对于确定事件的年代和分析这些事件依然受到限制.  相似文献   

2.
中国全新世高温期中的气候突变事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本文通过孢粉、闪芯和古湖泊等研究,确定了高温期起迄时间为8.5-3KbB.P.,恢复了高温期的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作者发现在高温期仍在有7.8,5.3和4kaB.P.等三次具有普遍意义的气候突变事件,其降温幅度甚至可达3-4℃。这些突变事件对人类文明和环境变化起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与它位伴随出现的各种严重自然灾害阻碍和限制了古文明的发展,有时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  相似文献   

3.
美国西部晚更新世冰川作用与北大西洋海因里希事件的相关关系P.U.Clark等笔者提出,美国西部年代明确的地层记录与北大西洋几次海因里希(Heinrich)事件相一致,因此,美国西部气候变化与这些事件有关。里曜岩水化作用数据表明,70-45ka时,黄石...  相似文献   

4.
中更新世撞击事件年龄的高分辨率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ODP 1146B孔位于南海北部陆坡,从孔深115.58~116.09 mcd之间厚51cm层段中采取沉积物样品46个,进行了微玻陨石分析。应用古地磁、氧同位素和生物等地层年代资料,计算了位于孔深115.90 mcd处微玻陨石层的年龄,其中依据磁性地层学事件的年代控制点计算得出的撞击年龄为792.6ka,微玻陨石年龄早于B/M界线12.6ka,晚于氧同位素20.2期约7ka,早于19.1期约5ka,表明中更新世撞击事件与全球冰期和间冰期发生及B/M界线磁场倒转并无明显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厄尔尼诺事件影响下的东中国海月平均海平面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在厄尔尼诺形成和发展期间.海平面下降并出现负距平值.在厄尔尼诺过程温度距平强度指数急剧上升时,海平面下降明显,最后对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和发展与海平面变化的关系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用美国马里兰大学提供的海洋同化(SODA)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际和年代际变率的演化特征,讨论了它们对ENSO循环的影响.结果指出,赤道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年际和年代际变率具相似的ENSO模分布和演变过程,二者均以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显著的异常中心与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温异常中心显著反号为主要分布特征,其演变过程通过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中心沿海洋气候温跃层向东向上传播来完成.赤道西太平洋暖池次表层海温异常年际变率决定了ENSO循环,年代际变率对ENSO循环也有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在中太平洋, 造成ENSO模的年代际变化.当年代际变率处于正常状态时,ENSO循环基本上是东部型冷暖事件之间的转换;当年际和年代际变率位相相同时,ENSO事件强度将会加强和持续,并出现中部型ENSO事件;当二者位相相反时, ENSO事件强度将会减弱.  相似文献   

7.
晚弗拉斯期缺氧事件──弗拉斯一法门阶动物危机的原因?M.M.Joachimski等弗拉斯一法门期(晚泥盆世)动物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主要生物事件中的一次。在此事件中,大约有21%的海洋生物科和50%的生物属消亡。低纬度热带生物礁生态系和浅水海洋动物所...  相似文献   

8.
北美太平洋沿岸海洋阶地珊瑚的铀系年龄以及与末次间冰期海平面历史的关系D.R.Muhs等虽然少数铀系研究在有限的几个地区确定了海洋阶地的年代,但整个北美太平洋沿岸的铀系测年数据仍很缺乏。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们从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下加利福尼亚和南下加利...  相似文献   

9.
早侏罗纪生物灭绝:一次全球性长期事件普林斯巴期末期灭绝事件(189Ma)曾被认为是过去250Ma10次全球周期性灭绝事件中的一次,或小规模局部性欧洲事件。在普林斯巴晚期至托阿尔早期大约7.5Ma时限内,种群灭绝程上升趋势达5个鲕状岩带,在波利尔,特斯...  相似文献   

10.
1关于生物事件年龄的标定十多年来,作为事件地层学主要内容之一的古生物事件地层年龄的确定是与磁性地层学和地层数字年龄研究的横向渗透和相互印证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层数字年龄的确定方法有多种,除沉积速率、化石年轮和日长变化等,最常用的仍是放射性测年法。易言...  相似文献   

11.
泥河湾盆地中部的钱家沙洼洞沟剖面揭露了晚上新世-早更新世(2.90-1.51MaB.P.)的连续沉积,通过对年代地层学、沉积旋回、介形类组合以及碳氧同位素组成的分析,表明晚上新世沉积环境以浅湖和河流交替为特征,之后浅湖环境稳定,G/M界线和0lduvai极性亚时底界处出现明显的地质事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太平洋海温距平场资料,对1986年以来发生的厄尔尼诺过程的开始时间、发展过程及强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上的厄尔尼诺过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90年代是厄尔尼诺事件的多发期,在1991 ̄98年的8年中,间连续发生四次厄经诺事件,其中1997 ̄98年的厄尔尼诺,成为有历史记录以来最强的一次过程。  相似文献   

13.
莱州湾东岸沿海平原区全新世主要地质事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莱州湾东岸Y86孔岩芯,进行岩性、粒度、微体化石、孢粉组合的分析和14C年代的测定,将该孔自下而上划分为五层。在此基础上,详细讨论本区全新世海侵以来三个主要地质事件:8~7ka B.P.全新世海侵层与陆相层之间的不整合沉积间断地质事件;在7~6ka B.P.海侵范围达到最大,气候温暖湿润,称中全新世温暖气候事件;随后,在和4.5ka B.P.左右的明显降温事件。  相似文献   

14.
ENSO知识讲座     
宋家喜 《海洋预报》2001,18(3):65-68
第二讲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监测1 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 美国气象学家 Rasmussen和 Carpenter根据 1949年以后的6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出了一个综合图象。如果再补充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事件,共计有7次(见图 1)。由图1可以看出,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与前6次的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很大的不同。在前6次的厄尔尼诺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在时间上基本是一致的。整个过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前期阶段、爆发阶段、鼎盛阶段和过渡阶段。 澳大利亚气象学家N…  相似文献   

15.
热带太平洋气候变率的三类模态及与ENSO强度变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Kaplan等重建的1856—2001年全球海表水温距平(SSTA)资料,用小波变换分析了热带太平洋SSTA的气候变率,对热带太平洋SSTA分别进行2—8、8—30和30—100a带通滤波,然后进行EOF分解。结果发现,ENSO模态具有5a左右的年际变化和15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2种显著周期,当二者位相相同时,ENSO事件加强,当二者位相相反时,ENSO事件减弱,当年际变化不明显时,显著的年代际变化也可单独导致ENSO事件;热带太平洋SSTA气候态变率以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两侧的热带中东太平洋明显海温同号异常为主要特征,具60a左右的周期,其相位变化与气候跃变及El Nifio事件的类型有密切联系;长期增温倾向加大了El Nifio事件的振幅。文章最后指出,ENSO事件强度变化是由年际、年代际和气候态等3类模态变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在ENSO预报模式中考虑并引入年代际和气候态变化对ENSO循环的影响,是提高ENSO预测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6.
九十年代以来的ENSO事件与我国气候异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英  钱粤海 《海洋预报》1998,15(4):14-23
本文介绍了90年代以来发生的4次ENSO事件,并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和热带环流特征出发对这几次过程,以及ENSO事件爆发当年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我国夏季降水和西北太平洋强热带气旋活动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阐明热带海洋大气异常状况与我国气候异常的复杂关系。  相似文献   

17.
尽管关于北美和欧亚大陆北极区冰川史的研究最近取得了长足进展 ,然而 ,北极第四纪冰川作用的型式和范围还远远没有搞清。末次冰川极盛期欧亚大陆北部冰川最小和最大体积之差超过2×106km3,比现今格陵兰冰盖的体积还大。对过去欧亚冰盖不了解阻碍了我们对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和北极第四纪环境变化的认识。大量地质资料揭示 ,巴伦支和卡拉海南部低地反复被以陆架为中心的庞大冰盖侵占。然而 ,大范围冰川事件的年代尚不确定。多数作者将沿极圈的伯朝拉和西西伯利亚低地边缘冰成地形主带与末次主冰川推进相联系 ,认为其年代为Eemian…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沙海区17957-2柱1.34Ma以来的放射虫定量研究发现,在0.88-0.91Ma和1.14-1.16Ma两个时期放射虫堆积率和丰度突然降到最低值,造成两次丰度低值事件。第一次丰度低值事件与0.9Ma发生的“中更新世革命”事件有关。这两次丰度低值事件可能是由于高的放射虫碎壳率所反映的强硅质溶解作用、含量较高的碳酸盐和火山灰的稀释作用以及较低的表层初级生产力三者的共同作用所造成的,反映了硅质生物沉积过程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9.
本世纪30年代的岩组学,由B.桑德尔和英斯布鲁克学派(The Innsbruck school)应用运动学方法研究岩石组构,他们成功的找出了组构的对称与运动对称关系的同型性。后来岩石变形的物理性状由F.J.图诺(Tunner)的岩石变形实验支持了他们理论的正确性。但是用运动学单一的研究岩石组构的方法,不能解决岩石变形机制,确定不了变形的应力状态。历史继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未来全球变化可能带来极端事件的强度增加、频度提高,加之海面上升加快,给海岸带防灾减灾工作带来更新防护标准的课题。由于台风的器测记录时间较短,需要从其他载体寻找替代指标以延长台风记录的时间跨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估计极端事件的强度一频率关系。陆架泥质区的风暴事件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中的有关灾害记录,是拓展台风记录的两个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台风观测记录与沉积记录的耦合,重建百年尺度东海内陆架泥质区的风暴事件沉积记录,并与气象灾害记载的台风暴潮成灾事件相印证,以期探讨陆架泥对台风事件的保存潜力,及其可能反映的台风信息(如路径和强度)。2018年在浙江温岭近海采集了2 m长的柱样沉积物(J1),通过多指标(粒径分布、D90、Zr/Fe、Sr/Al、Ca)综合识别出台风沉积事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210Pb定年法确定沉积物的年代序列,将识别的台风沉积记录与器测台风记录通过时间标尺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J1的沉积速率约为1.1 cm/a,年代跨度大约是1836年至2018年;整根柱样共识别出25次台风沉积事件,其中气象观测时期(1950-2018年)有10次台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