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西永平爆破测震观测与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测定区域地震参数的精度,需要探测本区域的地壳结构。这一工作对于认识浅部与深部地质构造的关系,研究地震成因,认识地球演化,推动地球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当前地球科学正在尽一切可能向地下索取信息,力求对地球内部做出三维成像,以服务于深入认识地质构造运动,认识地震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便于探测地下矿藏、开采石油.地震层析技术是根据医学上的CT原理结合地震波的特点在地球科学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地质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了冯锐研究员和郝锦绮副研究员翻译的Guust Nolet主编  相似文献   

3.
1目的意义利用卫星对地球外层空间进行科学探测,极大地开拓了人类的科学视野和科学实验领域,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的能力.空间科学探测不但推动着空间科学的发展,而且对空间技术提出新的要求、新的启示和开拓新的思想,从而推动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科学探测的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空间科学和技术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星计划主要目的是:探索地球空间的未知,推动我国空间物理和空间环境(空间天气)预报研究的发展;为保障空间活动的安全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对应措施;为发展…  相似文献   

4.
徐行 《华南地震》2021,41(2):1-12
海洋地球物理场是一个四维的动态复杂变化系统,涉及多物理场、多界面和多尺度问题,受内外因素的共同制约.基于海洋地球物理场特征,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是揭示地球内部构造与性质的重要技术手段.通过回顾国内外海洋科学研究历史以及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历程,对我国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发展进行了分析,现今的技术发展受科技进步驱动,反映国家与时代发展的需求.探讨了技术发展与需求之间的关系,依据各种地球物理探测手段及其探测平台的特点,提出了以下技术展望:优化传统的海洋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加速并完善多样式探测平台的建设和科学载荷的研究;构建"空-天-海-潜"海洋地球物理立体探测体系;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地幔电性结构、地幔温度、地幔含水量等参数对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的重要科学意义,综述了近年来利用海底电缆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本文首先介绍了日本利用海底电缆探测地幔深部结构的方法原理与发展历程,然后阐述了该方法的观测方式、观测系统与仪器,综述了国际上近年来利用海底电缆在环太平洋地区海底的观测资料进行地幔一维电导率结构、三维电导率分布的研究进展.基于海底电缆的观测数据进行反演的结果表明,太平洋海域地区地球深部存在410 km,660 km的电导率不连续面,此不连续面与地震资料的波速不连续面基本一致,为地幔不连续面提供了新的地球物理证据.在根据由海底电缆观测数据反演得到的太平洋地区地球内部电导率分布基础上,综述了综合深部地震波速、岩石高温高压实验等,将电导率的分布转换为地球内部的温度场分布、推导地幔过渡带水的浓度进而转换为地幔过渡带的含水百分比(含水量)的方法技术与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夏威夷和北日本海地幔过渡带电导率异常主要受温度控制,菲律宾海域地幔过渡带的电导率异常除了和温度有关外,还受含水量影响,该处地幔过渡带的含水量大约在1%左右.这些研究表明,海底电缆探测方法,在地球深部探测尤其是地幔不连续面的探测、地幔温度场分布与特征、地幔含水量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最后,展望了海底电缆探测方法的研究与发展,这些研究方法及成果对认识中国海域地球内部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厦门城市隐伏断层控制性地球化学探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介绍了地球化学探测方法作为控制性探测隐伏断层的有效手段,在厦门城市隐伏断层的探测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通过地球化学试验探测,可确定地球化学探测的异常下限值,同时在采取了一系列质量保障措施后,增强了判断异常点的可靠性,研究表明地球化学探测异常点呈明显的线性分布。经浅层地震探测验证,地球化学探测解译的断层分布位置与浅层地震探测断点吻合程度较高,表明该方法用于城市隐伏断层探测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南海大陆边缘动力学:科学实验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家彪 《地球物理学报》2011,54(12):2993-300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7CB411700)首次在南海南部大陆边缘及西南次海盆开展长排列大震源多道地震、海底地震仪(OBS)折射/反射地震等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结合地质构造、地球化学、动力模拟等的综合研究,形成如下重要认识:南海海盆新生代发生了早、晚两期海底扩张.早期扩张发生于33.5~25 Ma...  相似文献   

8.
电阻率层析成象理论和方法   总被引:18,自引:7,他引:18  
电阻率层析成象是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球物理探测方法,主要用于对地球浅层精细结构的研究以及工程探测和监测。本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该方法的基础理论、操作原理和解释方法,综述了国外发展的现状。最后着重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反演方法,并讨论了各自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人工源电磁探测技术作为地球物理电磁探测的重要分支,在过去十年中得到快速发展.中国陆续攻克电磁探测方法的基础理论、正反演方法和核心装备技术难题,在地面电磁法、航空电磁法及海洋电磁法等领域的研究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出现空-地-井立体探测和频-时域多尺度电磁探测新技术,实现对地下10km深度范围内目标体的有效探测.为了进一步满足国家在深部地质找矿、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地质灾害探测和监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仍需继续推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的技术创新,发展高效、可靠、经济的新装备.  相似文献   

10.
复杂山区的公路建设运营对地球物理探测提出了巨大挑战.非侵入式微动探测方法无需主动震源,作为地震类方法的一种,其独特的优势已经体现在地热资源探测、城市地下空间精细探测等领域.针对目前山区公路建设运营中对地球物理探测的重大需求,本文研究微动探测方法的应用效果.首先,根据研究区地形设计了十字形与直线型进行野外微动数据的采集,进而利用空间自相关法从微动信号中提取瑞雷波频散曲线,最后获得视S波速度剖面.通过与高密度电法探测结果对比发现微动探测方法在山区可以有效的识别隐伏构造和不同的岩性层、刻画高速异常地质体等.在灵活改变观测系统的情况下,针对山区公路建设对地质信息的要求,该方法可以提供关键的精细地质结构信息.通过本研究,初步证实了微动探测方法在山区探测的有效性,为后续复杂条件下的地球物理探测提供了新的有效探测手段.  相似文献   

11.
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许多特征与地球类似,但在地质特征方面与地球差异较大.本文简单回顾金星探测的主要科学成果,重点综述金星地质研究的主要进展,包括:金星表面的地形构造、重力场分布、内部结构等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提出了金星地质认识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主要有金星表面地形的成因问题、表面年龄及表面更新问题、内部结构模型及内部散热等问题,认为这些都是未来金星探测需要考虑解决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数据类型多样,然而各种探测数据因缺少综合管理和分析平台,使综合分析更加困难,从而限制了考古探测技术应用效果。在了解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技术的基础上,本文对当前遥感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逻辑和业务需求分析,构建基于ArcGIS Engine开发引擎和Visual Studio 2017平台的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数据综合管理系统。系统通过分层次设计功能模块,实现考古探测数据的编辑、解释、分析以及数据之间的交互和管理。实际应用表明,对于遥感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思路和研究,能够提升遥感与地球物理考古探测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促进考古探测技术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3.
防步兵地雷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国内外研究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战后遗留的数百万颗地雷在许多国家带来了严重的人道主义问题.其中防布兵地雷因为其体积小金属含量低,一旦被埋在地下将很难被发现,所以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和发展新颖的探测技术来消除目前国际社会十分关注的探雷问题.而高敏感度、高可靠度和低花费是对探测技术的基本要求.当前正在使用和发展的探测技术包括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非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两大类.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中,正在使用和有发展前景的探测技术主要包括:低频电磁感应、红外成像、核四极矩共振和探地雷达等技术.本文将主要介绍以上几种探测技术的原理、现状,并总结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将几种探测技术有机地结合于一体的复合探雷器是解决地雷探测问题的一个不错的选择和当前发展的一个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的支持下,由中国地震局组织、启动了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首先在我国西南地区的南北地震带南段开展以大型地震台阵观测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工作,并将分区逐步在整个中国大陆开展流动地震台阵探测,以全面认识中国大陆地震孕育的深部构造背景环境和大陆岩石圈的动力学结构,为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和地球科学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5.
调查分析了俄罗斯地球科学特别是地球物理学及相关交叉科学研究开发政策,介绍了目前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学研究机构及其研究方向和领域,具体传述了地震学研究方向领域和项目,引述了院士对诸如地震学世纪发展、地震预报利弊分析、地区发展与城市建设和地震活动与抗震的关系、地震影响和消除地震后果措施、地球深部探测的科学价值以及地震学的应用等方面的述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地震探测的方法获得地球深部精细构造,从而增强深部资源勘探和重大地质灾害预测能力,是目前地球物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深部地震探测研究的历史,分析和解释了在精确深部地震探测中保护低频地震信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地震检波器的低频特性对获取高质量深部地震数据的意义,重点归纳总结了如何利用伺服技术、闭环极点补偿技术以及力平衡反馈技术实现地震检波器的低频拓展,并以典型深部地震探测项目为例介绍了低频检波器在深部探测中的应用及主要取得的成果.最后,结合新型材料和新型加工技术,指出了未来深部地震检波器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地球内部物理学和地球动力学在地球科学研究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为了研究和探索我国大陆不同大地构造单元和板内特异块体与其界带的深部介质属性、结构和深层物理-力学过程,已在我国最先构思、设计、布署并实施了十条人工源深部地震探测剖面.沿这十条第一剖面进行了高精度的地震反射、宽角反射和折射波场观测,进行了数据采集,获得了深部高分辨率的信息.通过数据处理和反演求得了各剖面辖区的沉积建造、结晶基底、地壳与土地幔的差异和层、块精细速度结构,发现、研究和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科学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新认识.为研究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灾,圈层耦合和深化认识地球本体与动力学响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明确指出了其深入研究的内涵和发展导向.  相似文献   

18.
地球深部结构探测是地球物理学的核心领域,而地震体波可以深入地球内部且分辨率较高,是研究地球内部结构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基于背景噪声提取高信噪比体波信号技术的迅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地震学的发展和应用范围,使其在地球深部结构成像、城市浅层空间探测等领域日益发挥出重要作用。本文详细综述了如何利用地震干涉法及台阵处理技术提取出用于研究不同探测尺度(局部、区域、全球)的各类体波信号。其中,地震干涉法通过对地震台站记录到的波形信号进行互相关,抵消掉重合的射线路径,最后得到台站对之间的地震记录;而台阵处理方法是基于接收器台阵发展起来的数据处理手段,该技术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信噪比(SNR),而且能够获得方位信息。一般来讲,背景噪声中包含的体波信号能量远低于面波信号能量,提取难度大。本文着重介绍了Bin-叠加法、双波束方法(DBF)以及相位加权叠加法(PWS),并对3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深地震测深是地球科学中一项基础性研究工作,在揭示地球内部结构及地球动力学过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地壳深部探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含有地壳和上地幔结构信息的地震记录。在这些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得到一批有关地壳结构的有意义的结果,大大地加深了对我国大陆地壳结构的认识,并且在研究大地构造,地壳演化、成矿规律以及地震成因等方面也取得较大进展。然而,对地  相似文献   

20.
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与海底探测声学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海洋地球物理以物理学的思维与方法研究占地球三分之二面积的海洋系统.20世纪地球科学迅猛发展,它的重大进展是海底扩张说与板块构造说的出现和海底大洋的发现,以及前者所引发的地球科学思想革命,从固定论向活动论的思维转变.海底研究对于20世纪地球科学发展的贡献极为巨大,而海洋地球物理是推动海底科学研究的重要原动力.海洋地球物理在20世纪地球科学的发展中有过辉煌的成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的21世纪里,海洋地球物理研究仍然保持着前沿科学的地位,继续推动着地球科学的进展.目前的海底探测主要还是依赖于声学探测技术.水下声学定位技术是实现水下探测系统精确定位和海底高精度探测的基础.传统性的海洋地震探测技术是研究海底构造与海洋岩石圈深部结构和寻找海底矿产的主力技术,它近年来无论在海上采集技术还是数据处理技术方面都发展得很快.多波束测深、侧扫声呐测图和海底地层剖面测量等则是近数十年快速发展起来探测海底浅部结构信息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在当代海底科学研究、海底资源勘查、海洋工程和海洋开发,以及海洋军事活动等方面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