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土石坝裂缝分析的变形倾度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翀  张宗亮  张丙印  袁友仁 《岩土力学》2013,34(5):1453-1458
土石坝张拉裂缝一般由坝体的不均匀沉降变形引起,是土石坝破坏的主要诱因和表现形式之一。将基于现场沉降监测资料的传统变形倾度法进行了扩展,通过在有限元计算程序中嵌入变形倾度计算模块,发展了基于有限元变形计算的变形倾度有限元法。该方法简洁实用,方便与常规有限元变形计算相耦合,可作为在工程设计阶段分析和估算土石坝是否会发生表面张拉裂缝的实用方法。应用所发展的变形倾度有限元法,以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工程为例,进行了坝体后期变形引起坝体表面发生张拉裂缝的敏感性计算分析,探讨了高土石坝变形倾度的分布规律以及与坝体后期变形的关系,发现对糯扎渡高心墙堆石坝,坝顶后期沉降最大值小于坝高0.39%,可作为防止发生坝顶横向张拉裂缝的控制工况。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说明提出的方法可用于高土石坝的裂缝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2.
缪协兴 《岩土力学》1995,16(2):24-34
本文针对软岩工程中围岩流变大变形问题,以有限变形力学理论为依据,采用更新拖带坐标法编制非线性大变形有限元计算程序,对软岩巷道流变大变形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在计算中,选用了适合描述软岩流变大变形的物性方程,并考虑了锚杆和拱两种支护方式。结合表明,本文采用的理论和计算方法合理,计算程序具有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等优点,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预测和控制深基坑变形的抗隆起稳定系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了在软土基坑工程设计施工中所涉及到的抗隆起稳定系数的合理计算方法;通过对大量上海深基坑工程的计算分析并结合现场实测数据论证了利用抗隆起稳定系数进行基坑变形预测和控制的合理性,并提出了适用稳定系数法控制基坑变形的设计计算预测公式:δh/H~Ks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应力路径对基坑工程变形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各向等压固结轴向加载三轴压缩试验和等应力比固结侧向卸载三轴试验获得的土体变形参数,对一个工程实例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等应力比固结侧向卸载三轴试验获得的土体变形参数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比较吻合。故为了准确地分析土体在各种工程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情况,有必要在试验时尽可能模拟土体的实际加载路径。  相似文献   

5.
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采用莫尔-库仑屈服准则和非关联塑性流动法则分析了轴对称软岩巷道的变形规律。从轴对称平面应变问题的基本方程出发,导出了软岩巷道弹塑性变形的位移理论解答,并给出了现有应力与位移理论解的适用条件。通过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得出的位移理论解与有限元数值解相当吻合。  相似文献   

6.
谢宁 《岩土工程师》1995,7(2):13-19
本文对土的蠕变特性及蠕变的卸载特性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分析,并根据土蠕变的卸载特性对土的蠕变变形进行了不同的划分,讨论了不同蠕变变形特性的在模型理论中的反映。提出了土的最一般的粘弹性流变模型。  相似文献   

7.
弹性地基梁理论在锚索抗滑桩计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锚索抗滑桩的内力计算通常未考虑滑面以上桩身与岩土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而将滑面以上桩身按一般静力结构或有限次超静定结构计算的现状。本文根据弹性地基梁理论,考虑锚索与桩的变形协调,将初参数法运用到锚索抗滑桩的计算中,通过选取合理的初参数作为未知量,得到了锚索拉力以及桩身内力的计算过程。并结合皖南地区某处产生滑移弯曲变形的顺层滑坡治理工程进行了分析,与传统方法计算结果相比,本方法所得内力值较大,偏于安全,桩身内力分布规律与传统方法所得结果较吻合。  相似文献   

8.
基坑边坡变形的理论计算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Mindli。应变解,推导出土质直坡和斜坡侧向与竖向变形的理论解。通过计算分析,讨论了影响边坡变形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边坡支护和加固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基于多孔介质理论的地基土变形模量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发云 《岩土力学》2004,25(7):1147-1150
土的变形模量是基础沉降弹性分析理论所必需的基本参数,而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一般并不提供土的变形模量。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总结分析,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并考虑土的泊松比、孔隙比及土体扰动等影响因素,笔者提出了一种根据土的压缩模量估算变形模量的方法,对于应用弹性理论计算基础沉降和充分利用已有研究资料都具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已有组合梁刚度计算方法的分析研究,建立了不同剪切连接程度简支组合梁变形的简便计算方法。并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吻合良好。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可对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抗弯性能的进一步研究及理论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BP神经网络在基坑变形预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提出了基坑变形预测与分析的BP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基坑变形预测分析的模型,应用MATLAB语言编制计算程序进行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监测值进行比较,从而验证了神经网络在基坑变形预测分析中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尹跃进  刘明寿 《湖南地质》1999,18(2):167-171
通过分析鱼潭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松动圈、块体塌滑,应力变化和收敛位移等特征,揭示了本工程裂隙层状围岩变形破坏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土体变形破坏与基坑失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分析了基坑土体变形破坏与基坑失稳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土体变形破坏在分布及大小的不均一性,指出了突破点形成、转移及控制的概念。最后针对桩后裂缝的形成,简要分析了突破点转移在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不同于一般的库岸变形,库盘变形、谷幅变形是水库蓄水引起的新的工程地质问题,直接关系到水库大坝的安全运行。监测发现,已建的多座水库在蓄水过程中库盘出现下沉或抬升变形。本文以库盘变形较为典型的溪洛渡、铜街子、江垭、锦屏一级、小湾几个水电站为例,基于水电站所处的地质环境,从水库蓄水引起的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角度分析库盘变形的地质成因条件。研究发现,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是发生库盘、谷幅变形的内在因素,而水库蓄水位、蓄水过程是诱发库盘、谷幅变形最重要的外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研究成果将为在建、待建水电工程建立正确的库盘变形、谷幅变形物理模型,准确计算、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库盘、谷幅变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软土基坑周围地表沉陷变形计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小青  王朋团  张剑 《岩土力学》2007,28(9):1879-1882
在分析总结基坑周围地表沉陷变形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软土基坑变形规律,按指数曲线拟合基坑周围地表沉降变形,推导出在软土地区深基坑开挖中由支护结构变位引起周围地表沉降变形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比较,预测地表沉降,对于周围环境要求严格的基坑工程提供了较可靠的计算方法,对于基坑周围环境保护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变形构造分析的定量化与摩尔圆的引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世纪60年代,与板块构造学说建立的同时,在构造地质学中还有一项革新,就是变形构造分析的定量化,从定性描述走向定量计算。定量化的重要标志就是将力学中的摩尔圆引入构造地质学,并且使其改进和发展,在构造地质分析中建立了有限应变摩尔圆,适应了大变形的分析,又建立了极摩尔圆,适应一般剪切的分析。我国地质学家在其中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与有限元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坑变形影响因素是其变形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自制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优化设计及其有限元数值模拟系统(SDCDEFEM)的基础上,重点对影响基坑变形的各因素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实测和计算的基坑周边最大沉降、支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和坑底最大隆起及其位置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了简明估算基坑最大变形及其位置的统计关系式,提出了经济有效的变形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构造应变场的概念出发,对河北省的构造变形进行板内构造的变形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板内变形速度、板内变形量、板内变形时间及板内应变速率等问题。将印支晚期以来河北省的构造应变场划分为六期,利用271件火山岩和岩浆岩常量元素化学全分析资料进行了Sugisaki(1976)研究创立的石英指数公式计算,进而确定出板缘变形速度。构造应变场的基础仍然是纷繁复杂的构造变形(断层和褶皱),构造现象的客观分析和正确认识对构造应变场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具空间约束效应边坡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边坡的变形不仅受底部边界约束而且还受侧限作用时,其稳定性计算按平面问题简化常存在较大的误差。本文通过李家峡电站导流洞进口边坡的实例分析,旨在对此粗具空间约束效应边坡的生分析问题进行一个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深基坑支护结构分析的共同变形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基坑工程通用弹性地基梁法优缺点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结构变形与土体相互作用的共同变形法计算模型及分析程序。通过分析及计算比较认为,运用共同变形法计算时,可采用与通用弹性地基梁法相同的地基反力系数,文中讨论了土体水平地基反力系数的取值方法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变形法在实践中是可行的并较通用弹性地基梁法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