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国古建筑的防震思想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通过翔实的历史,考古资料,和许多现存古建筑的地震经历,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防震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许多龄逾千年,屡历大震而仍然安全的大型古建筑中蕴涵的防震措施与我们现代隔震,减震,控震方法相吻合。尤其,诸如“刚块叠置”,“控制高宽比”,“摩擦滑移”,“柱侧脚生起”等简洁有效的措施在古代大型建筑中的成功应用,为我们今天解决隔震,控震结构问题开辟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合理途径。  相似文献   

2.
一、充分认识捕捉临震异常的重要意义。 1966年邢台7.2级地震后,我国陆续发生了1969年渤海7.4级,1970年通海7.4级,1973年炉霍7.9级、西藏7.1级,1974年昭通7.1级,1975年海城7.3级,1976年龙陵7.5、7.6级、唐山7.8、7.1级、松潘7.1、72级等强烈地震。从地震预报的经验教训中,使我们深刻地认识到捕捉临震异常的重要性。做好中长期预报很重要,而做好短临预报则是取得防震抗震胜利的关键。今年和林格尔(6.3级),唐山地震都是没有发现前震的地震,“小震闹大震到”的经验对这类型地震是不适用的。没有发现前震,大震就发生了,人们感到突然,甚至怀疑地震能不能预测预报?这是由于对地震认识不足而产生的消极情绪,说到底是“不可知论”的流毒没有肃清,既使没有前震的地震,它也是地壳  相似文献   

3.
引言 日本是多地震国家,长期的防震、抗震以及震后救灾等为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他们具有一套良好的防震抗灾体系,大大减少了震灾带来的损失。这一体系由政府、学会、建筑单位及居民共同参与形成,是从政策制度到施工、监察的完整体系。这一体系是以能积极发现问题,有效解决问题为主的防御型抗地震体系。  相似文献   

4.
1975年2月4日在中国辽宁省南部发生的海城7.3级地震,是该区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这次地震作了较成功的预报,并采取了某些预防措施,使地震灾害大大减轻,人员伤亡大大减少。本文在“地震区域背景、地震参数及灾害情况”一节中指出了地震所处的活动构造背景、地震情况、震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密度以及灾害损失。在“震前对策”一节中说明,确定地震危险区后,如何组织监测、预报系统,怎样发布预报和采取防震措施。在“震时应急对策”一节中阐明,如何对待这种突然事件的发生,争取时间自救、互救,减少人员伤亡。最后三节概述了震后早期、震后晚期的抗震救灾对策,以及海城地震预报、预防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地震局和福建省晋江地区地震办公室于1983年10月编辑了《石结构建筑物防震抗震科普画册》,已于1984年初出版。该画册为16开本,共约50页,图文并茂,印有110余幅图,其中彩色照片和水彩画约40幅、黑白照片约20幅、图画约70幅。该画册从房屋结构抗震的角度,较全面地收集介绍了古今各种石结构房屋和其他建筑物的资料,展现了1604年泉州海外8级大地震和1918年广东南沃7级强地震的历史背景。内容分为三个部份:第一部份是“古建筑”,包括:“经受8级大地震考验的宋代石结构建筑”,其中有余敏的“玄妙壮观的泉州东、西塔——兼议建筑结构抗震》,介绍安平桥、姑嫂塔、日湖塔和崇武古城等的“抗震史话”;还包括陈泗东、琴簧的《从震后重修重建的部份石结构古建筑看古代劳动人  相似文献   

6.
作者在今后第11期《地震科技情报》上发表了题为《1999年9月21日台湾地震及地震研究工作综述》的文章,本文是该综述的全面补充,文中刊出了台“行政院”公布的地震中伤亡人数和财产损失,介绍了国际援助行动和抗震救灾的进展情况,并简述了地震中的建筑质量和防震标准问题,以及地震学家对这次地震成因的分析与评论。  相似文献   

7.
为交流汶川大地震的震害调查及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实际震害探讨提高工程防震能力的对策,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中国建筑学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工程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5月9日在成都举办了纪念汶川地震一周年地震工程与减轻地震灾害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工程抗震研究所、四川省地震局、四川省建设厅联合承办。  相似文献   

8.
强化地震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于防震减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引言1995年9月20日山东省苍山县发生5.2级破坏性地震,这是继1983年山东荷泽59级地震后又一次发生在山东省内陆地区的一次中强地震。围绕着苍山地震突发事件,山东省地震局情报资料室开展了一系列的情报资料服务,强化地震科技情报工作,服务于防震减...  相似文献   

9.
1981年11月在中国河南省洛阳召开的“全国地震群测群防业务技术讨论会暨中国地震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的发言之一,在引言中结合福建省的特点说明开展地震知识和防震抗震常识普及教育的必要性,此外,还介绍了该省开展地震科普教育所采取的经常性、多样性等多种方式,最后概述了在地震科普教育中群测群防工作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到目前为止,虽然准确地预报在何时何地发生地震还是不可能的,但是估计潜在地震对城市造成的影响可能有助于防震,从而减少地震对城市造成的破坏。根据全国地震研究委员会的研究小组的一份新报告,由地震学家、工程师和紧急事务管理官员进行的震前研究,是“在一些有严重地震威胁但未引起重视的地区开始实施有效计划的一项重要措施。”这些“估计地震损失”的研究,是对某个特定地区的假设地震的影响的预测。万一发生地震,这些研究还提供对伤亡、财产损失、工业能力和应急设施损失的估计,以及对无家可归者和从事防震的社团经济影响的估计。根据1983年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的一份报  相似文献   

11.
以徐州为例初探城市社会因素地震易损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立功 《地震学报》1985,7(1):110-117
徐州是我国震害预测试点城市之一。影响城市震害的主要因素是城市所处的地质背景——地质因素和城市现状——社会因素。本文以现场调查资料为基础,以宏观震害经验为依据,考虑建筑物结构类型、建筑质量、建筑密度、人口、空旷场地、道路和危险工业等社会因素,运用多因素易损性(vulnerabiliy)分析法,完成了徐州市社会因素地震易损性分析,指出了该市抗震的薄弱环节和薄弱地区,为抗震防灾提供了依据。 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果是地震易损性分析图,总的易损性指数M是编制易损性分析图的依据。在总的易损性指数M中,建筑物易损性指数b占60—70%,其为建筑物易损性趋势矩阵A乘以建筑物组成矩阵B的转置阵矩阵BT所得矩阵C的迹。   相似文献   

12.
汶川8.0级特大地震汉源县震害特点与烈度异常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汉源县地震灾害调查的基础上,通过收集前人在该区已取得的成果资料,采用综合分析、类比等方法,对汉源县地震烈度异常区震害及造成异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汉源县建筑物破坏形式以水平地震作用造成的“X”型剪切破坏为主,竖向地震造成的破坏较少。地震波传播路径、场地土层条件和地形地貌条件三者的耦合是造成汉源县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其中场地土层中占优势厚度的砾石层是造成场地地震波放大的主要内因。本文取得的初步结论为更加深入地科学研究本区地震烈度异常的原因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2013年7月22日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本文主要介绍了沿临洮-宕昌断裂带一线因地震产生的滑坡、崩塌等地震灾害特征和农居震害特征,分析和总结了震害特点及其成因,最后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相似度量及地震事件的建筑物破坏相似因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相似度量的建筑物地震倒塌率的预测函数.最后,以历史地震事件统计数据为基础,根据假设检验理论得出了预测误差与相似度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M6.5地震的地震波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美国地震学研究联合会(IRIS)的地震能量查询网站公布的地震波辐射能量和能量震级数据,2014年8月3日鲁甸M6.5地震的宽频带(0.5~70 s)能量震级为6.4,2013年4月20日芦山M7.0地震为6.7,相差0.3级,而高频(0.5~2 s)能量震级分别为6.7和6.9,相差0.2级,即芦山地震释放的高频地震波能量为鲁甸地震的2倍。本文根据这些数据对鲁甸地震的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从地震监测的角度,在地震发生后,尽快给出地震波释放能量估计,对于及时确定大地震应急响应级别和采取相应减灾措施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After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the assessment result of seismic intensity is an important decision-making basis for emergency rescue, recovery and reconstruction. This job requires higher timeliness by government and society. Becaus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is not affected by the terrible traffic conditions on the ground after the earthquake, large-scale seismic damage information in the earthquake area can be collected in a short time by the remote sensing image.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plays a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role in rapid acquisition of seismic damage information, emergency rescue decision-making, seismic intensity assessment and other work.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method to assess seismic intensity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image, i.e. to interpret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of a residential quarter after an earthquake by high-resolution remote sensing images. If there already are detailed building data and building structure vulnerability matrix data of a residential area, we can calculate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under any intensity values in this residential area by using the theory of earthquake damage prediction. Assuming that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interpreted by remote sensing is equal to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predicted by using the existing data, it will be easy to calculate the actual seismic intensity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in this earthquake event. Based on this idea,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tandard specifications issued b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unctional models, such as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building collapse rate based on remote sensing, the data matrix model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structure, the prediction function matrix model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collapse rate and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collapse rate. A formula for calculating seismic intensity by using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of collapse rate is also proposed. To test and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this paper takes two neighboring blocks of Jiegu Town after the Yushu M7.1 earthquake in Qingha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The building structure matrix of the study block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pre-earthquake 0.6m resolution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image(QuickBird, acquired on November 6, 2004), post-earthquake 0.2m aerial remote sensing image(acquired by National Bureau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pril 15, 2010) and some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in the two blocks was calculated by using the interpretation results of seismic damage from the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Coordinating Group of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The seismic damage matrix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Yushu area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abundant scientific data of th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team of the project “Comprehensive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Yushu M7.1 Earthquake in Qinghai Province” of China Seismological Bureau. On this basis, the collapse rate prediction function of different structures in Yushu area is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ion function of collapse rate and the building structure matrix of the two blocks,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under different intensity values is predicted, and the curve of intensity-collapse rate function is drawn. By comparing the building collapse rate interpreted by remote sensing and the intensity-collapse rate function curve of this two blocks,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both blocks are calculated to be the same value: Ⅸ degree,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field scientif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arthquake. The validation shows that the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nfluence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 of seismic performance of buildings and accurately evaluate seismic intensity when using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 The method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for earthquake emergency work.  相似文献   

17.
汶川地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启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汶川大地震造成了大量房屋建筑的破坏。本文通过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砌体结构的震害研究、非结构构件的震害分析以及典型震害进行的调查归类分析,探讨了此次地震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启示,总结了经验并给出了以下相关的建议:(1)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2)房屋建筑设计要更好实现“强柱弱梁”机制:改进加强楼梯间设计:进一步研究非结构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3)进一步推广隔震技术。  相似文献   

18.
2018年9月8日10时31分29秒,云南省墨江县(23.28°N,101.53°E)发生M5.9地震。根据现场调查情况,详细阐述地震灾区房屋建筑结构特点、房屋建筑及生命线工程震害特征,给出房屋建筑震害矩阵,对其震害成因进行分析,并与省内近年相似震级的地震震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地震波及范围广、总体震害轻、无人员死亡、地质灾害轻。  相似文献   

19.
叙述了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6.8级地震的基本情况(地震基本参数、余震目录、震源机制解、震害等),认为,新疆巴楚-伽师南北两侧同时受印度板块和西欧板块的挤压及处于塔里木盆地与柯坪块体的交汇部位是该区多发强震的地质原因,该区的房屋建筑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震害严重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对汶川地震中极震区的现场震害调查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混结构、底框架结构3种结构形式的破坏特征和受损原因。分析表明,经抗震设防的房屋震害明显低于未经抗震设防的房屋,实现了预期的抗震设防目标;在经抗震设计的房屋中,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现是最好的,其次是砖混结构,表现最差的是底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