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勘察设计》2007,(8):14-1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勘察设计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勘察设计的好坏不仅影响建设工程的投资效益和质量安全,其技术水平和指导思想对城市建设的发展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多年来,勘察设计战线上的同志们不懈努力,为勘察设计质量工作和行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成绩.适值《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颁布5周年之际,我们共同对几年来的勘察设计质量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当前勘察设计质量形势和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研究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对于抓好勘察设计质量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从当前的形势和下一步工作讲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强化政府质量监管,规范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质量责任和义务,维护勘察设计咨询市场和建筑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两个条例都确立了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制度,这是勘察设计质量管理的重要改革。在工程建设开工之前,对工程设计施工图进行结构安全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等审查,是政府监管勘察设计质量最  相似文献   

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监督管理,保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5.
《中国勘察设计》2001,(3):13-20
建设[2001]22号 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计划单列市建委(建设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集团公司,总后基建营房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根据<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和设计单位资质管理规定>,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工程勘察、工程设计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结合工程勘察、工程设计技术工作的特点,建设部会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协商研究,同时征求地方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对1992年制定的工程勘察设计资格行业分级标准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6,(11):64-65
近几年来,青海省勘察设计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部《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勘察设计行业改革和发展。使我省的勘察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青海省勘察设计质量现状(一)勘察设计企业现状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国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使青海建设速度加快。同时青海省实施放开勘察设计市场的政策,使得我省的勘察设计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二)勘察设计质量现状及质量监管情况近年来青海省勘察设…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新修订的《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以国务院令第662号发布。原《条例》自2000年9月25日发布至今已15年,对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活动,保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是工程建设中涉及工程勘察设计活动的一部基础性法规,工程建设的各方主体均应共同遵守。依法依规开展工程勘察设计活动,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8.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房屋建筑工程、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管理,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勘察设计》2009,(1):11-11
建质[2008]216号各省、自治区建设厅,直辖市建委(规划委、城乡建设交通委),国务院各有关部门:为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确保建筑工程设计质量,我部  相似文献   

10.
正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以下简称"施工图审查")制度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设立的一项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近20年来,施工图审查制度作为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环节的一个重要监管手段,对于保障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国家工程审批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施工图审查制度也在不断进行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实现控制煤矿井下电磁波无线随钻测井仪器,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煤矿井下电磁波无线随钻测井软件。该软件包括控制软件和随钻监测软件两部分,具有系统自检、数据采集、钻进轨迹偏差计算、电磁波电阻率计算、钻头与顶底板关系判断等数据处理功能。采用MVC对软件的系统构架进行设计。描述了各模块的设计流程,并用C#语言完成软件的开发。实际应用表明该软件现场操作方便可实现随钻测井的实时监测管理。该软件的成功开发,提升了中国煤矿井下随钻测井的能力与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国煤田钻探的泥浆泵安全阀,结构陈旧,零件容易损坏,现场常因泥浆泵无可靠的安全防护,造成机械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在参考国内外各种泥浆泵安全阀的基础上,设计试制成功弹簧滚轮式安全阀。本文就其特点、结构原理及设计计算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变化与勘察设计企业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察设计企业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按照行业发展的需要和变化不断调整的过程。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入WTO促使勘察设计行业在发展变化,主要反映在投资主体和投资方式的改变带来的市场需求的变化;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本组合带来的人才流动的变化;体制改革带来  相似文献   

14.
复合地基中桩土应力比和优化设计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李作勤 《岩土力学》1995,16(4):30-37
回顾复合地基的设计思想。从荷载的合理传递出发,确定单桩的容许承载力,置换率合地基的容许承载力,阐明影响桩土应力比的主要因素,最后,介绍用荷载试验检验应力比的作法。  相似文献   

15.
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设计与开发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郭生练  彭辉等 《水文》2001,21(3):4-7
论述了水库洪水调度系统设计与开发的目标,介绍了洪水预报和水库调度的系统结构和功能,运行环境、关键技术、规范化和标准化设计,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采用软件编程技术,开发出了先进,实用、可靠和界面友好的应用软件,并已在全国31座水库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如何提高岩(矿)心采取率是钻探工程施工中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针对在钻探中经常遇到的岩(矿)心采取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套钻探工程施工用囊袋式双管取心钻具。该钻具能利用双管中的塑料囊袋结构满足在极破碎、易冲蚀、极软弱、水敏性等地层中钻探施工实现高取心率的要求,在进行双管钻进工艺且不需增加其他钻探设备的前提下,实现岩心采取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国勘察设计》2001,(9):32-35
本文通过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工程这一具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国际项目总承包工程从项目来源到签订合同直至工程最后竣工验收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8.
旋挖钻进施工目前是我国常用的桩工施工工法。旋挖钻机施工由于效率高、噪声低、环保、成孔质量高等特点,施工范围极广。但由于施工地层各不相同,需要选择不同形式的钻头来满足不同的施工要求。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旋挖钻头,能够丰富旋挖钻机的施工工艺,拓宽旋挖钻机的施工领域。建立旋挖钻头数据库系统,为旋挖钻头的设计、制造、选型提供数据支撑,满足日益复杂的施工要求。本文介绍了旋挖钻头设计制造数据库系统的设计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Space Dust Databas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pace debris is very dangerous to the security of on-the-orbit spacecrafts, and it is increasing in number at high speed with the expansion of human space exploration. Space debris has become a serious space pollutant noticed by many astronomers. The increase of space dust 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on space dust urgently need space dust data sharing and exchanging.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establish the Space Dust Database to realize the sharing and canonical management of the data. The Space Dust Database (SDD) management system,based on the 3-layer B/S computer mode,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in this paper. The system‘s features includ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runtime efficiency, good scalability and maintainability. The Space Dust Database can pTovide some scientific bases for the study of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mineral composition, origin and sources of space dust, but also provide excellent data services and decision-making support for the protection of space and model construction of space dust.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