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芳 《地下水》2019,(1):224-225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小(2)型水库,水库建成于1967年1月,由于修建时间久远,现阶段水库在运行管理方面问题较多,严重影响水库的正常运行。针对欧力版水库在运行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制度不完善、节水建设滞后、用水效率低和居民生活污水直排等问题,提出应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节约用水管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完善库区水质监测体系和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工作等措施,保护下游人口和耕地,提高区域水环境、水生态管理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王高强 《湖南地质》1998,17(2):119-122
湘乡桃林水库左坝肩的渗漏,是地层岩性、断层构造、变质作用与风化作用等内外营力综合作用的结果。笔者认为,其岩强风化带、崩塌岩块的松散堆积体为主要渗漏带,并提出了该水库的主要渗漏途径及其治理方案。治理后,经汛期水库高水位运行检验、止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三峡库区侏罗系顺向岸坡堆积体滑坡众多,其滑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首先统计分析了192个三峡库区侏罗系层位发育的堆积体滑坡滑体及碎石土的工程地质性质和强度参数。在此基础上,运用数值分析软件对堆积体厚度变化引起的滑坡变形机制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堆积体厚度范围在15m及以下滑坡会沿着岩土界线面滑动、15~35m时滑坡会沿着层内剪切面滑动;厚度范围在35m以上时,堆积体滑坡内部可能存在着多层滑带,即滑坡可能沿着层内剪切面滑动或者沿着岩土界线面滑动。堆积体厚度范围在15m及以下时滑坡的治理措施可采用布置抗滑桩;厚度范围15~35m时可采用排水+布置抗滑桩的滑坡治理措施;厚度范围在35m以上时,可采用滑坡前期监测预报+后期根据滑坡发育情况相结合的滑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丹巴县莫洛村滑坡的地质成因与稳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洛村滑坡位于大渡河左岸猴子岩水库库尾的梭坡堆积体前缘,是丹巴县古碉的集中分布区之一。由于古碉群独特的历史、人文和旅游价值,其稳定性不论是对古碉群保护,还是对水库蓄水位选择均十分重要。在简介滑坡区域地质环境的基础上,基于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资料,分析了堆积体与滑坡地质成因与稳定现状,同时采用三维强度折减法和二维极限平衡法预测了不同蓄水位与水库运行方案对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梭坡堆积体是冰川作用形成的;莫洛村滑坡是堆积体前缘近3 300年来蠕变和局部解体形成的,总方量约为4 000×104 m3;导致滑坡变形的原因是1983年后向坡体引水,坡体地下水位抬升;现状下滑坡的二维极限平衡法和三维强度折减法安全系数分别为1.048和1.07,处于临界稳定状态;不论是1 842 m还是1 852 m水位方案,水库蓄水与运行对滑坡稳定的影响均很小;排水是维持滑坡稳定和保护古碉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水库蓄水极易诱发库区地质灾害,所以研究水库库岸堆积体边坡在蓄水前后的变形特征及其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现场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监测资料,分析了堆积体边坡的结构特征和变形特征;在此基础上,对堆积体的形成和变形机制进行了探讨;最后,采用离散元数值计算方法,对堆积体边坡在蓄水前后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堆积体形成于古滑坡,水库在短时间(两个月)内大幅度抬高水位近40.00 m,从而激活了古滑坡,导致变形的产生;排水洞和排水孔的施工有效降低了坡体内地下水位,有效减缓了变形的发展,部分测点变形有收敛趋势,但仍需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6.
湖北省秭归县头道河Ⅲ号滑坡治理工程是三峡库区三期地质灾害防治应急项目.通过抗滑支挡、地表排水和监测等综合防治措施在该滑坡治理工程中的应用实例,介绍了该滑坡的地理环境及滑坡特征,抗滑桩和排水沟的施工工艺以及控制要点等,重点论述了如何准确的判识滑坡带以及常见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为堆积体滑坡治理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常宏 《华南地质》2023,(3):428-444
在三峡水库蓄水20年且正常蓄水位运行10余年之际,有必要回顾与审视以堆积体复活为主要对象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的成效,探讨面向未来的监测体系优化和策略调整。本文在前人科研、监测与统计分析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在三峡和清江地区的勘查经验,通过对三峡库区影响较大、经过勘查且非工程因素直接诱发的堆积体复活实例的研究,从极端降雨与排水、河流地貌部位、堆积底面形态和地表形态、堆积体地质成因和结构及稳定性、堆积体剩余势能和透水性等方面,初步梳理和归纳堆积体复活失稳的宏观判据体系,并与峡江地质背景相似的清江库区实例判据进行对比,为三峡库区后续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体系优化调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3)
碱锅水库以农田灌溉、城市供水为主,兼有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综合性中型水库。水库经过多年的运行存在着诸多问题,急需除险加固,文章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施工期和运行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从分析看出碱锅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期间产生的不利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可以得到减免和改善,并随着工程运行逐渐消失;工程运行后效益显著提高,对水库两岸生态环境无实质性影响,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岷江某水电站库区1#滑坡,系白水寨古地滑堆积体下部,受1933年叠溪地震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老滑坡。2001年水库正常蓄水(1475m)后,滑坡出现明显变形迹象,2003年初,库水位下调至1470m,滑坡变形开始趋缓。笔者根据滑坡区地形地质条件,结合现场调查访问、监测资料分析,认为水库蓄水所引起的孔压(浮托力)增加是古滑坡复活的主要动因。二维FLAC数值模拟表明,在库水位由1450m(蓄水前)1475m1470m的变动过程中,滑坡变形呈现出相对平稳急剧增加增速减缓的特征,证实了上述认识。稳定性计算表明,在蓄水1475及暴雨或地震条件下,滑坡稳定性系数为0.90~0.99,即该滑坡将失稳。为使水库恢复至正常蓄水位,对该滑坡进行治理非常必要,治理方案建议以抗滑支挡为主,排水措施为辅。  相似文献   

10.
黄河小浪底水库抗震安全监测预测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小浪底工程的实际特点 ,本文提出了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施工和运行期间抗震安全监测预测的一条思路。并对人工水体出现前、震情平稳期间、出现水库诱发地震期间、近场发生强烈地震期间等各阶段的工作提出了具体设想 ,准备在小浪底水库遥测地震台网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边坡挡土墙设计失误、基础施工影响及原事故处理不当等原因,造成施工地段桩基-地基土-挡土墙体系超量位移,从而导致桌坡顶住宅楼开裂。通过在相应部位施工钻孔灌注桩,完善相关排水、隔水系统等措施,使住宅和边坡达到稳定。由此,应引起工程界对坡顶建筑-基础-地基土-边坡支护体系相互作用机理相关问题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汶川八级地震触发何家沟碎屑流滑坡基本特征及形成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地震造成大量次生斜坡地质灾害,包含崩塌、滑坡及泥石流等灾种,其中以滑坡分布最为广泛、破坏力最强,且多以高速碎屑流为表现形式,何家沟滑坡即是其中典型例证。滑坡距发震断裂——映秀-北川南枝断裂不足5km,震前斜坡为双向临空的单薄山脊,其走向与断裂走向小角度相交,岩层走向与坡面斜交,中风化基岩结合紧密,结构面延伸性较好,强风化基岩较破碎,浅表部残坡积物较为松散。调查分析表明:残坡积物与强风化基岩是碎屑流滑坡的物质基础;中风化基岩面构成碎屑流滑坡滑床;斜坡临空面是滑坡产生的地形条件;高强度、长历时强震是导致滑坡产生的根本因素。滑坡的形成经历以下4个阶段:强震导致坡体表层残坡积物与强风化基岩松弛和解体;在强震作用下滑体从高位整体下错;松散物质沿中风化基岩面溃滑形成碎屑流和碎屑流堆积阶段。碎屑流产生后,受地形限制,停积于沟床内,在随后的“9.24”特大暴雨过程中进一步转化为泥石流次生灾害。  相似文献   

13.
凤滩水电站扩建工程进水口边坡为厚层反倾结构边坡,岩体完整性好,由于边坡及进水口段洞室开挖未及时支护,导致进水口段上部边坡岩体产生轻微倾倒变形。本文描述了该进水口部位的地质条件,分析了进水口隧洞上部厚层反倾岩体稳定性。研究了施工过程中岩体发生轻微倾倒变形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加固处理方案,通过现场监测证明处理后边坡岩体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4.
地质雷达在湖南邵阳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江水库坝体隐患探测中,使用地质雷达发现坝体的主要隐患来自坝体基岩的溶洞和因断裂、裂隙等渗漏通道在残坡积土层中所成的土洞。水库水位浸润线标高和残坡积土与基岩接触界面标高较接近,而使此高程的防渗能力更加薄弱,这也是此坝体的隐患之一。同时,根据地质雷达影像特征可探测灌浆工程的灌浆深度和水泥浆扩散半径,提出它可作为水利部门堤坝灌浆工程质量无损检测的一种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分析研究四川某公路深挖路堑边坡的稳定性 ,研究表明边坡整体及部分块体在边坡开挖后均处于基本稳定状态 ,为边坡的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简称汶马高速)沿线发育大量的千枚岩堆积体,施工开挖形成的千枚岩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显著影响着该公路施工及运营安全。以往对千枚岩堆积体的研究多将其视为均质碎块石土边坡,较少关注其特有的结构特征——千枚岩岩块的定向性,导致工程实践中边坡的失稳破坏。千枚岩为片理构造的变质岩,岩块具有显著的扁平化特征,沿坡运动后以一定的方向性停积。野外调研表明,堆积体中扁平状岩块的倾向与边坡坡面倾向相近,将此称之为岩块定向性,并认为该定向性是影响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以汶马高速千枚岩堆积体为研究对象,设计物理模型试验研究千枚岩堆积体岩块定向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开展考虑岩块定向特征的堆积体大型直接剪切试验,探索岩块定向性对千枚岩堆积体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坡度及堆积体中细颗粒含量对岩块定向性有显著影响,坡度为20°~30°时,定向性最明显,且随细颗粒的含量增大而增大;边坡稳定性分析时的潜在滑面抗剪强度由于岩块定向性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7.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稳定性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朱继良  黄润秋 《岩土力学》2005,26(8):1318-1322
某水电站坝前堆积体边坡的稳定性关系到该大坝的建设与运营。野外工作发现,它是深切冲沟型崩塌式堆积体,由下伏基岩和松散的堆积物组成。在1 360~1 450 m高程之间堆积体有一个较为明显的收口转向特征,这有利于增加其稳定性。在野外工作的基础上,采用目前较为通用的两种三维有限元软件(3D-Sigma和3D-Flac)对其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1)堆积体的应力场主要表现为以自重应力场为主,其应力分布主要受岩性控制;(2)堆积体的潜在滑动面为堆积体与其下伏基岩接触部位的一定范围内;(3)堆积体的位移表现为向坡外(临空面方向)滑移,且中前缘的位移量相对较大;(4)堆积体前缘的收口效应改善了其应力状态,增加了稳定性;(5)堆积体的整体稳定性较好,在1 472~1 610 m高程之间的堆积体有可能发生局部的中浅层破坏。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典型塌岸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三峡库区塌岸地质条件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的岸坡结构,蓄水后库岸的变形破坏形式塌岸模式,往往差别较大。本文根据现场调查成果,结合室内分析,总结归纳出三峡库区几种典型的塌岸模式,即冲蚀磨蚀型、坍塌型、崩塌(落)型、、滑移型和流土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塌岸模式的发展演进过程、发育分布特征,以及塌岸与岸坡岩土结构、地形地貌等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研究,提出了三峡库区典型塌岸发育的一般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专业三维地质建模软件GOCAD(Geological Object computer Aided Design),通过野外实测离散的工程勘测数据拟合和插值,建立了该边坡(含地形、地层分界线等信息)的三维地质模型,把地质结构信息通过三维可视化具体体现,并且可以任意切割剖面加深对地质结构的认识.由于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一方面为地质工程人员进一步分析研究桥基边坡稳定性及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提供一种新的手段和方法,另一方面为非地质工程人员对边坡三维地质结构直观认识均具重要工程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川藏公路是一带一路南亚通道的主要干线,其藏东段地质灾害频发,如何有效治理、保障安全畅通意义重大。文章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取得的藏东段沿线所有边坡数据进行统计及特征分析,利用随机森林理论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判模型,根据计算出的影响因素重要性大小对边坡的稳定性进行判别,模型检验表明其准确率超过94.44%,同时结合实地验证,对边坡的治理提出了可行性建议,为川藏公路藏东段的有效治理提供实用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