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黔北浣溪铝土矿床为产于石炭系黄龙组灰岩古侵蚀风化面或志留系韩家店组黏土岩、页岩、砂岩等侵蚀间断面之上的一水硬铝石沉积型大型铝土矿床,初步探明铝土矿资源量2000×104余吨。研究表明,浣溪铝土矿床地表矿体质量总体优于深部,地表矿体具有中铁、低硫特征,深部矿体具有中铁、高硫特征。矿石主要化学组分为Al2O3、SiO2、Fe2O3、TiO2及烧失量,占矿石组分的95%~98%,Al2O3与SiO2呈负相关关系;镓、锂是矿床的伴生有益元素。矿床的形成主要受地层岩性、向斜构造、古气候、古沉积环境等因素控制;炎热潮湿的古气候条件和半封闭海湾环境利于成矿。  相似文献   

2.
陕西金堆城斑岩型钼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金堆城钼矿床的成矿母岩是燕山中晚期花岗斑岩类.该岩类为高硅富钾富含H2O、F、Cl等挥发分的壳源花岗岩类, 是区域内含Mo等成矿元素较高的熊耳群安山玢岩类和高山河组石英岩类花岗岩化的产物.岩体和矿体主要受北西向断层控制.矿体中心部位形成气化高-中温以2H型为主的辉钼矿,边部形成中温2H 3R型辉钼矿,造就了斑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3.
广东长埔—吉水门锡矿带内的锡矿床(点)几乎毫无例外地赋存于下侏罗统金鸡群第二亚群中,锡矿带的展布格局和矿体的形态、产状等特征说明,锡矿受地层层位控制。锡矿带受莲花山断裂带的次一级断裂制约,矿床、矿体主要产于NE-NEE向层间滑动断裂及其派生裂隙中,锡矿具有构造定位的特征。矿床一般经历了早、晚两个成矿期,第一成矿期发生于晚侏罗世火山作用之前,第二成矿期形成于晚侏罗世末期至早白垩世。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但主要来自地层。金鸡群地层富含锡等成矿组分,是重要的矿源层。成矿溶液以变质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混入。锡矿床属沉积-变成层控矿床。  相似文献   

4.
一个与火山碎屑岩和热液喷发有关的金矿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泥堡金矿位于黔西南峨眉山玄武岩外缘的凝灰岩分布区,属微细浸染型矿床。文章通过对泥堡矿床的地层、岩石、构造、矿体、矿石等实地调查和综合解析,探讨其主要控矿因素和成矿作用,为今后寻找类似矿床提供参考和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泥堡矿床最主要的金矿体产于茅口组与峨眉山玄武岩组之间的沉积间断面附近,是一个集矿源层、流体通道和容矿部位于一体的极具特色的成矿组合。在该区,P2-3β1-1底部富含有机质的凝灰岩,P2-3β1-1与大厂石英岩之间的热液喷发角砾岩,都是最主要的赋矿部位和容矿岩石。各种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中的硫与玄武岩中的硫可能都来自幔源;富含Si O2和K的低盐度、中低温成矿流体是地表水沿断裂深循环形成的;成矿时代属晚侏罗世(142Ma),是黔西南地区最早形成的金矿床之一。  相似文献   

5.
浙西北寒武系碳酸盐岩内找萤石矿地质因素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在浙西北一带寒武系碳酸盐岩内断续发现新类型萤石矿,矿床严格受围岩的岩性、构造、岩浆岩、矿化蚀变等地质因素所制约;其中寒武系上、中统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灰岩为主要含矿围岩。层间滑动破碎带、岩体接触面和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含矿构造,它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产状。燕山期超酸性、富碱性、富含氟元素的花岗岩"杂岩体"是区内萤石矿床的库源和热源。矿床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少数达到大型,矿体形态以似层状、透镜状为主,部分为陡倾斜脉状矿体。矿床成因具有多期次、多成因、多类型的特点,以中、低温热液成矿期为主,其次矽卡岩期亦是伴生萤石矿成矿期之一,成矿作用具有明显的交代和伴有充填作用的特点。对今后浙西北乃至国内其它地区具备和上述地质背景相似的区域,开展同类型萤石矿普查找矿和寻找深部隐伏萤石矿体具有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6.
湖南大义山西北端的硼矿属接触交代—热液叠加型。矿体赋存于大义山花岗岩体中上石炭统壶天群白云岩接触带中,呈层状、似层状,局部为透镜状,分枝复合明显。矿石组分复杂,结构构造多样。富镁的碳酸盐岩是有利的成矿围岩;富含硼、氟的大义山花岗岩体是成矿母岩;广泛发育的节理裂隙是容矿构造。外围尚有一定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7.
海阳市龙口- 土堆金矿床是胶莱盆地东北缘金矿床的重要典型矿床之一。金矿床位于胶莱盆地东北缘一个微凸起,以NE向断裂面为界。矿体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主要矿体受控于NE走向、SE倾的左行压扭性断裂构造,并在构造的引张和产状变化部位形成厚大矿体;矿床成因为岩浆期后中低温热液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成矿时间集中在119±10Ma。成矿热液中硫源可能与脉岩来自同一或类似源区,在上升成矿过程中又萃取了围岩荆山群中的硫及成矿物质。胶莱盆地东北缘金成矿带成矿流体相似,均为岩浆水混合大气水。主成矿期成矿流体为中高温、低盐度的CO2- NaCl- H2O体系。成矿期次划分为热液期和表生期两个阶段。  相似文献   

8.
大吉山钽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吉山钽铌钨矿位于3组构造复合部位,矿体赋存于燕山期白云母花岗岩中,形态产状与岩体一致,矿石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组分Ta2O5、Nb2O5含量变化简单、均匀,WO3含量变化复杂、不均匀,表现为富矿巢特点.构造控岩控矿作用和燕山期重熔型花岗岩成岩成矿演化是主导成矿作用,与石英脉型钨矿床在成因、时空间密切联系,可概括为"五层楼"加"基座"式找矿模型.  相似文献   

9.
与剪切带有关金矿床成矿流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床是一种重要类型的金矿床,矿床产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碰撞造山带中压性或压扭性的构造环境,赋矿围岩岩性复杂,且普遍遭受了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成矿时代从太古代到第三系。矿床强烈受剪切带控制,以富集Au、Ag、As、Sb、W、Bi、Te等为特征,围岩蚀变以富集CO 2、S、K、H 2 O、SiO 2为特征。成矿流体为低盐度(质量百分含量为 3%~10%的NaCl)的富含CO2(≥5mol%)近中性流体,δ 18 O H 2 O=5‰~12‰,成矿流体来源有岩浆源、幔源、天水源、变质源及混合源等多种来源,对这类矿床进行深入研究对成矿理论及找矿勘探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费利东 《地质与勘探》2012,48(1):110-118
[摘 要] 湖南省永兴县新生矿区锡铜多金属矿床是南岭地区典型的矽卡岩型矿床之一,矿体在围 岩、矽卡岩和岩体中均有产出。矿区内地表无岩体出露,但其存在隐伏岩体,该隐伏岩体在深部可能与 大义山岩体相连。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矿区K/ Rb 值不到100,说明该区岩浆分异作用强烈,易于成 矿;而铝饱和指数和稀土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分布型式图则说明矿区铝岩浆来源比较复杂,既有壳源 的,也有壳源混合源的。研究还表明,矿区及大义山岩体为A 型花岗岩,而非之前所认为的S 型花岗岩。 该矿床的形成除受构造特征的控制外,富含Cu、Sn 等成矿元素及F 等挥发组分的岩浆侵位是本区最主 要的控矿因素。  相似文献   

11.
拉诺玛铅锌锑多金属矿床位于西藏昌都盆地,在吉塘镇北约10 km处.矿体赋存在三叠系上统波里拉组(T36)灰岩的构造破碎带中,是澜沧江沉积岩容矿型铅锌成矿带内的一个重要矿床.该矿床的成矿元素组成与该成矿带内其他铅锌矿床及国内外其他主要沉积岩容矿型铅锌矿床有所不同,以锑铅锌共生组合为特征.矿石成分分析及矿石矿物成分的电子探...  相似文献   

12.
翠宏山铁多金属矿是小兴安岭多金属成矿带上一个典型的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床,产于中奥陶世白岗质花岗岩与寒武纪铅山组(E1Q)海相碳酸盐岩、砂岩北西向接触带中。以接触带为中心,钼钨矿体基本上赋存于白岗质花岗岩体中,铁矿体/铁锌矿体主要产出于接触带一矽卡岩中,铜锌矿体多以铅山组的层间破碎带为容矿场所。各矿体形态、产状变化与矽卡岩带具有宏观上的一致性。白岗质花岗岩、铅山组地层及其接触带构成了三位一体的控矿、容矿体系。研究认为碳酸盐岩地层、白岗质花岗岩、北西向接触带的有机耦合是区内矽卡岩型铁多金属矿形成的主要条件,同时,三要素控矿的综合运用是矿区深部及外围勘查突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新疆阿尼亚拉克钨铜矿区位于柴达木微板块之祁漫塔格古生代复合沟弧带,该带为W-Sn-Pb-Zn-Fe-Cu-多金属矿带。矿床的赋矿地层为蓟县系狼牙山组和青白口系丘吉东沟组碎屑岩-碳酸盐岩建造,含矿岩性一为条带状绿帘石-透辉石矽卡岩及矽卡岩化大理岩;另一种为条带状云英岩化变石英砂岩和变粉砂岩。矿体主要受地层和侵入体接触带的控制,形态多呈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围岩蚀变主要有矽卡岩化(包括石榴子石化、透辉石化、透闪石化、阳起石化、符山石化、硅灰石化、绿帘石化)、云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等。阿尼亚拉克钨铜矿是以蓟县系狼牙山组和青白口系丘吉东沟组为赋矿岩系,以印支晚期二长花岗岩为热动力源,且受岩体与灰岩接触带和近EW向层间构造破碎带控制的岩浆中-高温热液交代充填矽卡岩-云英岩型钨铜矿床。阿尼亚拉克钨铜矿床的发现对祁漫塔格地区钨锡、铅锌、铁、金铜成矿远景区的地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章守成  赵炎 《安徽地质》2016,26(2):99-103
安徽铜陵焦冲金硫矿床位于铜陵矿集区内,矿体主要赋存于二叠系下统栖霞组(P1q)上硅质层。本文基于金矿勘查工作,较系统地研究了焦冲金硫矿床的地质特征,初步分析了焦冲金矿床的成因及找矿潜力,认为该区有进一步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5.
磺厂雄磺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叶云树 《湖南地质》1990,9(2):54-61
磺厂雄磺矿有千余年开采历史,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雄磺-雌磺砷矿床。矿体赋存古岩溶漏斗(垂直溶管)内。矿石类型分块状矿石、角砾状矿石及浸染状矿石三种。矿体(化)与岩溶角砾岩、次生硅质岩关系密切。矿床成因属“岩溶漏斗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并探讨了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坝大型金矿床是产于西秦岭上古生代沉积岩系中类卡林型金矿床典型代表。通过显微镜及选矿实验查定了李坝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矿床金矿物呈微细粒多种独立矿物出现,金的赋存形式多样,显示多期多阶段成矿特点,成为划分类卡林型金矿的重要参考。矿石工艺学的研究对工业选矿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宁芜盆地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芳 《地质与勘探》2012,48(4):760-767
[摘 要] 本文在分析研究卧儿岗铁矿成矿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宁芜盆地卧 儿岗铁矿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方向。卧儿岗铁矿位于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的交汇部位,矿 体主要赋存在浅成、超浅成侵入的辉石闪长玢岩体顶部,严格受岩体制约,认为该矿床属于玢岩型铁矿。 指出在卧儿岗铁矿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在宁芜断陷盆地NW 向和NNE 向断裂构造交汇处,并且发 育有辉石闪长玢岩的部位是寻找玢岩铁矿的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18.
经研究确认,内蒙古查干哈达庙铜矿床属于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该矿床类型的首次确认,为华北陆块北缘寻找古生代块状硫化物型富铜矿床提供了例证。查干哈达庙铜矿床位于华北陆块北缘,赋矿地层(即含矿岩系)为石炭系上统本巴图组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其上为条带状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结晶灰岩。含矿岩系中存在硅质岩、含铁硅质岩、碧玉岩及萤石重晶石矿层。硫化物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流纹质凝灰岩、凝灰质板岩岩层中,产状与岩层产状一致。矿床含矿岩系具有"火山碎屑岩、硫化物矿体、碧玉岩"的"三位一体"特征。矿石具有条带状、层纹状构造。矿石中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有益元素为Au,S,Pb,Zn,铜矿石品位较高,属富铜矿。矿床地质特征表明其属块状硫化物型铜矿床。该类型矿床的找矿标志是,在海相酸性火山岩及碳酸盐岩之间,地表存在与硅质岩共存的黄钾铁矾、铁帽型硫化物氧化带;具有以铜为主的铜、锌组合的化探异常;具有低阻高极化的物探异常。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庐枞盆地黄屯硫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屯硫铁矿位于庐枞中生代火山岩盆地的北东部边缘,矿体主要赋存于盖层龙门院组火山岩系与基底沉积地层接触部位的不整合面及其附近,成矿与次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属于次火山-热液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为热液充填交代方式。  相似文献   

20.
甲马矿床是西藏腹地冈底斯带已投入开采的大型多金属矿床,有关其成因的研究直接影响着该带多金属矿床的区域找矿方向及对冈底斯带地球动力学过程的成矿效应研究.目前对该矿床成因尚无统一的认识,关键在于未获得成矿年龄的可靠结果.本文比较了前人和本文获得的Rb-Sr(260Ma和54Ma)、裂变径迹(>25~22Ma)和Re-Os(模式年龄15.4~15.5Ma,等时线年龄15.18Ma和模式年龄15.23~15.62Ma,等时线年龄15.41Ma)等年龄数据,认为Re-Os同位素年龄数据最为可靠,应作为矿床的成矿年龄.矿床Re-Os同位素年龄与矿区外围花岗闪长斑岩全岩K-Ar同位素年龄一致,显示甲马夕卡岩及其中的多金属矿床为斑岩-多底沟组灰岩接触带岩浆热液交代-充填成因,该矿床属冈底斯中段的后碰撞岩浆热液成矿系统.预计该区深部及外围存在斑岩型-夕卡岩型-脉型含金多金属矿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