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带调控器人工神经网络的软土路基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珺  邵黎霞  樊琨 《测绘通报》2007,(9):17-19,2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较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和学习能力,提出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高速公路路基沉降预测新方法。建立带反馈调控器的动态BP模型,用调控器进行函数调控;算例表明,该方法可以根据较短预压期的沉降观测资料实现高精度的后期沉降预测,使得及时预报预压时间和预测工后沉降量成为可能。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高、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石武客运专线DK709+981~DK711+200段路基工程施工为例,介绍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观测的目的和内容,沉降观测精度指标与观测仪器的选择,沉降观测路线的布设和观测频度,并总结了沉降观测的观测方法及注意事项。通过数据分析,指导路基填筑速度和改进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和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3.
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减少未来经济损失的重要手段,监测数据分析是变形监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预测变形体未来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沪昆高铁江西段线下工程沉降监测为例,全面论述高铁路基和桥梁沉降监测数据处理、分析的方法和过程,供高铁施工者和监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蒋玉明  胡伍生  张志伟 《现代测绘》2003,26(1):17-18,23
本文通过对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精度分析,提出了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根据路基施工沉降观测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观测措施及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5.
高铁路基需严格控制工后不均匀沉降。鉴于高铁路基沉降预测值精度受观测噪声和预测拟合函数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基于小波函数去噪,对去噪数据进行灰色Verhulst模型预测的方法,并阐述了高铁路基沉降预测评价方法。通过工程实例对比分析了去噪灰色Verhulst模型、GM(1,1)模型、双曲线模型在沉降数据处理中的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GM(1,1)模型拟合精度高,预测精度低,不适用于长期预测;双曲线法预测精度最低,预测曲线不包含路基饱和发展过程;小波去噪灰色Verhulst模型符合高铁路基沉降规律,预测精度高,可以广泛用于路基沉降预测。  相似文献   

6.
上海地区进行大面积地基处理采用真空预压的方法尚属首次,本工程地基处理面积达70万平米,真空预压地基处理监测的主要指标为地表沉降、分层沉降以及孔隙水压力。选择合理的监测方法、布控合理的基准网尤为关键。地基处理过程中数据的变化趋势及与设计值的符合程度对其他类似项目是个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7.
客运专线路基作为轨道结构的基础,其沉降监测及工后沉降预测非常关键。必须对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以预测工后沉降、确定无碴轨道铺设时间。本文以西宝客运专线为例对黄土路基工程沉降监测工作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针对沉降观测智能性分析不足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建设方法,该法以ArcEngine为开发工具,首先将沉降观测数据入库,然后开发出数据分析程序,用以完成观测数据的沉降量变化状况分析。实验表明,这种方法具有入库简单、受限小、速度快的特点,它可以完成常规的沉降观测数据分析,所建立的数据库能为其它类似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依据,不失为一种基于GIS的沉降观测数据处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对大型储罐充水量与罐基础的沉降量关系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采用GM(1,1)模型对储罐在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罐基础的沉降量预测的方法,并对预测模型的进行了检验,证实了GM(1,1)模型在储罐充水预压过程中进行等水位间隔沉降量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苏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塔楼变形测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层建筑物苏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的塔楼进行沉降观测,确定了沉降观测精度,进行了数据分析,提出了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变形监测数据预测的精度与可靠性,提高神经网络预测方法的稳定性,尝试将小波分析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神经网络应用于高铁路基处的沉降监测数据处理中。综合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算法的优点,建立松散型及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预测分析模型。通过实验数据对比分析,验证了采用紧致型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能够较好地用来处理路基的动态变形监测数据,预测稳定性及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地下资源开发地区岩层与地表移动机理,研究了地面沉陷时路基产生的破坏影响,分析、总结了路基沉陷特征,给出了确定路基和矿柱强度及稳定性的验算方法,以及路基出现坍塌或滑坡等灾害事故的评估方法,提出了地面沉陷区路基防治技术,并列举了治理路基沉陷的例子。  相似文献   

13.
南京长江二桥八卦洲引线路基沉降观测和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南京长江二桥八卦洲引线的路基沉降观测,对观测设施的布设、观测的技术要求等各项工作作了必要的介绍,采用统计方法对观测成果进行分析,以确定点位的稳定性,最后运用傅里叶变换方法分析测量数据时间序列在频率域上的变化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可能存在的沉降规律作出分析,目的在于为工程管理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也用于指导类似工程的沉降观测工作。  相似文献   

14.
基于水文泥沙监测的应用需要,采用天宝SX10影像扫描仪进行地形测量,并与传统观测方法进行比较分析,通过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海量点云数据,进而提取断面数据并进行质量监测。项目实施和成果分析表明,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能够满足水文泥沙监测要求,有效降低山区河道作业风险,提高工作效率,技术方案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冷信风  赖祖龙  熊思桥 《东北测绘》2014,(2):180-182,186
结合小波分析的基本原理和MATLAB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与图形拟合能力,采用了小波时间序列预测模型与MATLAB中自带的拟合工具箱来进行沉降数据的拟合,并将该方法应用于黄冈市某大桥软土路基沉降监测的预测工作中。然后,对两种拟合方法进行了预测效果对比。从所得的结果表明:小波处理后的模型具有抗差干扰和粗差探测、剔除的优点,同时使用曲线拟合工具箱的拟合模型比常规模型更方便快捷且预测的效果也很高,两种模型结合使用会较大地增加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测绘技术在公路改扩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对现有公路改扩建中的数字化勘测及数字化设计进行了探讨,首先概述了湖南梅城公路改扩建项目背景,然后对数字摄影测量、GPS-RTK三维路基数据获取以及数字路基模型及与地面模型叠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指出了生成1:2000三维数字地形图用于纸上定线和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能够达到公路改扩建带状图绘测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地研究河流污染、河道阻塞、土壤沙化和湖泊面积锐减等问题,本文采用适宜的分析模型和高分辨率资源一号卫星影像,按照影像预处理、影像分类、矢量提取、特征分析的作业步骤,利用面向对象的遥感影像分类方法进行信息提取,针对夏冬两季的地物特征分别对鄱阳湖地区进行沉积物识别、地物类别判读以及湖泊的面积变化分析。研究表明:夏季鄱阳湖区域水体面积较大,泥沙较少,而冬季湖泊面积减少,泥沙等沉积物增多,并且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高速公路是国家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高速公路的修建及维护变得越来越重要。截至2017年底,我国高速公路里程累计约13.1万千米,居于世界前列。软土路基是一种特殊的路基,其主要特点是压缩性高、含水量大、天然强度低和渗透性差,主要分布于江、河、湖、海沿岸以及多雨的山间洼地等地区,修筑的高速公路如果穿过软土地区,其路基的沉降持续时间更长,变形速率更快,严重影响路面的平顺和稳定,需要进行更加严格的沉降观测和精度更高的沉降预测模型。本文以哈尔滨至牡丹江高速公路(简称哈牡高速)为研究对象,实地采集沉降观测数据,将常用的沉降预测模型结果与组合预测模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组合预测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结论对东北地区软土路基高速公路的沉降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海洋底质三维可视化模拟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海洋因其环境的复杂性和数据的难以获取性,其海洋三维可视化方面的研究多集中在海洋场景和海底地形方面,有关海洋底质的可视化研究有待加强。本文通过建立海洋底质数据库,搭建海底底质可视化的模拟环境;基于水深数据和多波束数据建立基本的三维海底地形,实现多任意等深线的自动生成;依据钻孔数据和地层拖网样品,初步实现海底底质三维可视化。通过系统的集成,建成海底三维可视化模拟系统,为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