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9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我们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谋划"十三五"气象改革发展,重要的是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1要深刻认识五大发展理念的  相似文献   

2.
余勇 《广东气象》2010,32(1):1-4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认清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的方向和任务,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谋划发展、优化发展、科学发展,为广东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排头兵提供一流气象服务,扎实推进广东气象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科技的快速发展,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机遇和新挑战,气象事业的发展需求迫切、形势逼人、机遇难得、不进则退。为加快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步伐,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式发展,受国务院委托,中国气象局牵头组织来自社会、经济、政治、国防、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40多个学科的众多专家和学者于2003年开始展开了为期一年多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工作,确立了21世纪头20年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战略思想、战略目标、战略方针和战略布局。战略思想的核心是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新理念,这必将对中国气象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首先,从改革开放40年来深圳气象事业发展变化入手,分析了深圳气象发展四个阶段的特点。其次,形成了融入式发展、创新式发展、开放式发展等可推广的气象发展与改革的经验,并总结梳理了在立体观测、精细预报、协同防灾、气象服务、信息发布、科技创新等六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全国气象部门提供了特殊改革样本。最后,从强化气象履职、优化顶层设计、发展智慧气象、应对气候变化、扩大改革开放等五个方面提出了适应"人人共享的新型城市核心愿景"的未来发展展望,保障城市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省级气象事业发展计划编制方法的研究与实践杜顺义宋宏(山西省气象局030002)气象事业发展计划是对一个阶段气象事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建设重点、保障措施等的远景设想和总体发展蓝图。因此编制气象事业发展计划,不但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建设任务,而且要采用...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科学自身的发展等等对气象事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从这些方面就气象服务体系、信息加工系统、信息获取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及气象资料的组织、管理工作等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提出了以“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为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保证。气象科技服务要依托气象业务、科技、信息资源等优势来发展,其本质是一个科技问题。在新的发展时期,气象科技服务作为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三气象”理念,在做好公益服务的同时,大力推进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发展中需要正确处理好科技服务与基本业务、深化与发展、部门内与部门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近30年中国天气预报业务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我国天气预报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在大气探测技术、数值预报及可视化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我国传统的天气预报向定量、定时方向发展,并系统阐述了天气预报业务发展过程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对我国天气预报业务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各种近缘学科的渗透关系愈来愈密切,一种学科的进步和发展,除了依赖于基础科学(数学、物理学)外,往往还寄托于另一种或几种近缘学科的 发展上。例如,医学的发展寄托于生物学的研究发展上;农学的发展离不开地质、水文、气象学。而海洋水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气象学的关系就极为密切。以海洋生物养殖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区域经济合作、城市经济群发展的背景下,对省会气象的概念、内涵、功能进行了描述,论证了省会气象发展的机遇和条件,提出了发展思路、发展布局,对省会气象组成的功能体系进行了探讨。以济南市气象局为例,提出了相关的具体工作措施,为省会气象的合作、深化与提升、发展提供了一种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无摩擦、绝热条件下,西南低涡的发生、发展问题。结果表明,在潮湿不稳定层大气中,惯性重力内波的不稳定发展是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一种物理机制。非线性作用对低涡发生、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考虑非线性作用所得结果与西南低涡发生、发展的天气事实更接近。  相似文献   

12.
群言堂     
用战略成果指导“十一五”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制订基层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成果,当务之急是制订好“十一五”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1)确立制订“十一五”地方气象事业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科技兴气象战略、拓展领域战略和人才强局战略。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坚持服务是宗旨,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坚持依法行政,建…  相似文献   

13.
黎健 《浙江气象》2010,31(4):3-8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十二五”规划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题,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低碳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模式,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科技、环境乃至国际合作诸多领域的系统性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危机的根本出路,解决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是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原则。构建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关键在于制度保障,当前应特别强调和发挥经济政策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气象局关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的意见(气发[2007]477号)指出:发展现代气象业务要面向国家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为宗旨,以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和服务能力为核心.遵循“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依靠科技创新,按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总体要求,着力推动现代气象业务发展,全面提高气象业务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同时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科学技术的飞跃。我国农业气象业务工作的发展,也正是按照这样的规律产生、发展、壮大的。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生产力不断发展,农业气象业务及其体制已远远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根本不能适应当前农村经济的发展。那么,怎样来适应、促进、推动它的发展呢?怎样才能适应 21世纪经济发展的需要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探索。 1 历史的简要回顾 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 1954年开始创建农业气象工作,中间经历了几起几落。如 1960年调整下马; 1967年以后撤消改…  相似文献   

17.
国家海洋局于2010年5月11日发布了《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总结分析了中国海洋发展的国内外宏观环境、海洋事业发展的形势和现状、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未来十年中国海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气象科技服务渗透到国民经济建设各个领域,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在气象事业结构调整、气象业务服务领域拓展、改善职工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的需要繁荣了气象科技服务,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又促进了气象科技总体水平的提高,气象科技服务已成为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对新时期气象事业发展进行了战略定位,提出了"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方向.新的历史时期,在"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框架下,气象科技服务面临着新的机遇,同时也会遇到巨大的挑战.如何面向国家需求、社会需求和事业发展需求,加快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值得认真研究.本文在分析近20年四川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力求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对新时期气象科技服务的发展思路、战略、措施作一些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汪之义 《气象》1981,7(11):9-9
一、气象站预报服务工作的发展 四川省的气象站,自1958年开展补充订正预报以来,服务内容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只做12—24小时的短期补充订正预报,现已发展到做短、中、长期的关键性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同时还结合农业生产需要做春播、夏收夏种、汛期旱涝、三秋等专题天气预报。服务手段也从送预报单子发展到使用电话、有线广播、黑板  相似文献   

20.
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对成功经验、存在不足及新形势下的挑战进行了归纳,从公共气象服务和科学发展的角度论述陕西气象科技服务工作今后发展的战略思考以及夯实基础、发展五大项目、实现四个转变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