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日春风有时好 ,春日春风有时恶 ;不得春风花不开 ,花开又被风吹落。”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早春的天气特点描写得惟妙惟肖。春季气候的特点是冷热多变 ,气流不稳。虽然“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新春气象代替了严冬的萧条 ,气温回升了 ,棉衣穿不住了 ,但早春气候似孩儿面 ,一天变三变 ,“花开又被风吹落” ,也才有了“春天冻人不冻水”的谚语。春天是冷暖气团的过渡时期 ,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势力还很强 ,二者互有进退 ,导致了春天多变的天气。由于春天的“风硬” ,人体的热量散失快 ,人也就显得更加寒冷。而早春地面的冰雪融化因吸收大量的热量…  相似文献   

2.
“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义被风吹落。"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早春的天气特,一点描写得维妙维肖。春季气候的特点足冷热多变,气温不稳,且多水。"有时好"指的是"红禽枝头春意闹"的新春气象代替了严冬的萧条,气温回爿了,"一股暖气直透胸背",棉衣不用穿了。但早春气候似孩儿面,一天变三变,寒流仍频."乍暖还寒",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风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将风邪列为外感病因之首,称“风为百病之长”,并认为风邪引起疾病以春季为多。的踊,看香是当风的季节,尽管有些风的声波频率很低,但人体仍能感受到。春季百叹起寒风,则对人陈刺激要大,往往会因风的袭击引起感冒部真地病症。晋年人因m营者们,有时会引起脑出血;患有天气管炎、风湿关节炎的病人,往往会旧病复发。邪风伤人还和风问有关,风向对人体影响最明显的是春季。其原因是我国大陆的春季冷暖气团、乐西气流交替频繁,尤其在北方,气温得不稳定,时而冷,时而热;忽而干燥,忽而阴湿;气…  相似文献   

4.
且听风吟     
有人说“风情万种”,就“风”而言,有些夸张,但就大连来说一年四季中的“风”会给人四种感受:春风如酒(柔和醉人);夏风如茗(清爽宜人);秋风如烟(浓烈呛人);冬风冷酷无情,虽不太好,可也是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5.
霍寿喜 《贵州气象》2001,25(5):48-48
“气象变化”与感冒医疗气象学家研究证实 ,感冒与气象要素的变化关系最大。例如 ,感冒发生的机率与一天中的平均气温有关系 ,且与一天中气温的日较差 (即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 )关系更大。临床实践也表明 ,每每发生一次“天气突变” ,感冒的人数常常也就随之突增。“天气突变”主要表现在气温、气压、降水、风、湿度等气象要素的剧烈变化上 ,一般都是由“锋面”天气系统带来的 (“锋面” ,即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 ) ,尤其是冬春季 ,北方冷空气不时南下 ,锋面活动更为频繁 ,常常诱发人体感冒或出现其它病症。 1 994年冬季 ,凡锋面通过…  相似文献   

6.
从无锡地区的天气谚语中,有许多反映前后期天气相关的谚语,几乎全年各季皆有,如:“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伏里西北风,腊里船勿通”、“九里一场风,伏里一场雨”、“九九南风伏里旱”、“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清明桃花水,立夏田开裂”、“惊蛰闻雷,小满发水”、“清明无雨旱黄霉”、“小暑凉飕飕,大暑热煞鳅”、“九后一次雪,百天要发水”、“霉里  相似文献   

7.
农谚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天气的客观规律。几年来我们对一些农谚进行了验证和使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群众中广泛地流传着:“上午阴霜下午开,下午不开有雨来;下午阴霜有雨来。”的说法。这条谚语我们经过验证和长期的使用,认为对做冬、春季节的短期天气预报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刘景涛  孟亚里 《气象》1988,14(3):25-28
冬春季,在特定的温压场形势下,有时可出现斜贯亚洲的西北风急流。它是贯穿对流层的大尺度现象。在这支西北风急流控制时期,如无扰动发展,天气一般晴好。然而当西北风急流调整到某一特定位置,且在其上游有不稳定小槽发展时,则可造成内蒙古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5,(6):33-34
群众经验“春风唤秋雨”、“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反映了天气演变存在着180天、150天的韵律关系,采用这种韵律关系,关键在于确定冷空气活动过程的预报指标。群众看天经验有很多是以风报雨,我们受到启发,采用了一月中最多风向作为预报因子,点绘最多风向曲线图,配合高空风时间剖面图、地面要素时间剖面图,构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人体舒适度计算方法及其预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有时,公众对天气预报中的气温值与人体的实际冷热感觉不太一致感到困惑,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不了解"体感温度"和气温之间的区别.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人体对冷热的感觉(也就是"体感温度")受许多气象因子综合影响.其中,气温对人体冷暖感觉的影响最大,同时其还与大气湿度、风等气象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1.
《辽宁气象》1998,(2):3-3
又是一年一度春风起。1998年的春天,天是那样的蓝,花是那样的鲜。因为在碧空中有9210工程托起的银色电波,花海中我们气象工作者用汗水浇灌过的9210工程高科技之花在争芳斗妍。我省的9210工程建设在中国气象局和省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创一流”精神鼓舞下,  相似文献   

12.
旅游是一种陶冶情操、解除疲痨、增长知识的休闲方式。但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经常伴随着环境的改变,这种环境的改变,当然包括气象环境(如自然气候、室内小气候等)的变更,而人体对于气象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容易诱发形形色色的“旅游病。”车厢、船舱内的精神障碍症汽车、火车、田防是长途旅行中最普通最自通的交通工具,每年的冬春季好,因天气气候寒冷,车厢和船舱一般都处于关闭状态。因而室内空气相当混浊,使得旅客身心无比使劳积压抑,加上空气不流通,大脑缺氧,从而极易诱发特殊的精神障碍症。其王要表…  相似文献   

13.
荸荠又名马蹄、地栗、属莎草科,多年生水生植物。它不仅是冬春季的大宗水果,制罐的佳品,同时也是上等的菜肴佐料,生食对治疗便秘、中暑、腹泻有显著疗效。台州一带素有“黄岩蜜桔红彤彤,店头荸荠三根葱”之说。可见,“店头荸荠”与黄岩蜜桔争相媲美。由于荸荠生育期较短,产量高、经济效益好,是粮上双纲、钱超千元,水田实行“粮、经”连作的好茬口。研究荸荠的气候生态条件,强化“名、优、特”产品的优势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14.
玉山地区终年四季多刮偏东风,风后多半下雨。群众谚雨有:“风是雨的头”、“四季东风四季下,只怕东风刮不大”、“东风吹、西风顶,不下雨不得行”,“风过午、连夜吼”等等。这些关于测风报雨的谚语,向有经验的老农访问学习,经过我哨几年来的反复实践验证,不断总结,初步摸索出风  相似文献   

15.
春日遐想     
高原的春季总是比气象学意义上的春季来得要迟。若跟着日历走,这里的春季正是风季。风季风沙多。双休日遇到风沙天气,只能缩在房子里与电视和报纸为伴。不经意间看到“和谐”两字反复出现,其频率之高,完全可以与“与时俱进”那四个字相媲美,于是引起诸多遐想。  相似文献   

16.
祖国医学名家自古就非常重视气象变化与人体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认为’人与天地相参’.并将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归纳为”风、寒、暑、湿、燥、火’六要素。对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而言,其主受气候特点是冷空气活动频繁,天气寒冷。如果冬季不注意防寒,就难保健康无恙。那么,寒冷到底常会诱发或国加重哪些疾病呢?在寒后的刺激下,人体已糖胺排泄减少,在体内相回眉苦,这在使得共扫中寻短D厦m大的同的。必环使风湿性失B炎m重。冷空气过院的,由于医喘病患者温度调好n染较差,美支气管对到病细菌晨袭的损抗为国弱.易使@喘病发作组m…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广汉机场2010~2014年遥测地面风场资料,分析了春季地面风的年变化、月变化以及日变化特征,讨论了地面风对飞行训练的影响。结果表明:广汉机场春季盛行偏北风,此外主要还受到北西北、北东北风的影响,飞行训练易遭遇左侧风;4~5m/s以及6m/s以上的地面风日数年变化不大,但春季最大风速的年变化差异较大;3~5月月平均地面风速呈递增特征,从3月到5月主导风向由北风顺时针变化为东北风,东东南、东南、南东南风频率逐渐增加,左侧风以及逆风影响增大。地面风速的日变化呈现出“一峰一谷”的大陆型变化特征,即白天风速大,夜间风速小,午后风速最大,4~5m/s的风受日变化影响大,6m/s以上的风主要受天气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六淫”致病的科学性及定量标准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帝内经》将气象学中的风、寒、暑、湿、燥、火(热)6种气象现象的太过、不及或非时之候而影响人体病变的发生,又将人体疾病症候状况分成上述6种类似气象现象的类型统称“六淫”。前者为外感疾病病因分类,后者为症候分类。于是,“六淫”就 有了双重含义。对“六淫”的科学含义及其定量标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长期天气预报中韵律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但是不同的作者对其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弄清楚什么是韵律,以及在预报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韵律按其性质可以分为三类;天气韵律,环流韵律与气候韵律。我国广大台站的预报员经常应用150天,180天韵律来做预报。这些韵律关系往往通过一些谚语的形式来表达,如“不得春风,难得秋雨”,“雪水120天回头”,“初雷120天”等等。这一类我们可称之为天气韵律。预报员利用三线图上气压和温度的峰值与谷值,或剖面图上的一定模式,查看若干天后是否经常有一次天气过程(一般指一次降  相似文献   

20.
人们心目中的太阳是圣洁的。人类无时无刻不在赞美太阳,因为太阳给地球上的万物带来了生机。若从人类健康的角度来讲,阳光还可促进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改善新陈代谢;同时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杀灭皮肤表面的细菌或病毒。可兑,阳光对人类健康是有益的。然而,过量的日晒也会给人类带来危害。原来,人的皮肤中有一种防止紫外线穿透的“屏障”即黑色素。因中国人属黄种人,其皮肤中的黑色素沉积很少,因此,防紫外线穿透的能力也较弱,过量的日晒常会导致一些疾病,如日光性皮炎(日晒病)及其它光感性皮肤病等,有时还可能诱发或加重红斑狼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