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大气运动过程的深入了解,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的业务化,高分辨率的包含复杂物理过程的中尺度业务预报模式已成为1990年以来数值天气预报发展的方向.预报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可参考的指导产品不仅有大尺度的天气形势信息,还包括各种中尺度及地面气象要素在内的大气运动的物理参数,从而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为基础的数值天气预报释用水平也得以提高.这不仅使得预报员能更方便地利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当地的各种天气及要素预报,而且使得气象服务更加准确及时.该文对武汉气象中心数值天气预报释用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开发环境、特点、技术方法和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2.
刘艳华  白钰  王铁群 《黑龙江气象》2020,37(1):33-33,36
1公众气象服务的意义近年来公众气象服务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满足公众需求,气象服务产品的种类也日益增多,从原来日常的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等常规类预报逐渐增加了各类天气预警、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重污染天气预报以及重大天气专报、天气热点评论等。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的发展,当前的预报信息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群众需要更多的专业预报信息。目前,国内外已陆续推出一些内容丰富,品种繁多,适销对路,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气象科技服务产品。例如:天气与疾病预报,花粉过敏预报,紫外线预报,冰淇淋指数预报,高尔夫球指数预报,雷击指数预报,旅游天气预报,樱花天气预报,皮肤干燥指数预报,以及城市空气清洁度预报,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海洋气象导航等等。本文根据广东的具体情况,提出一些特种专业气象服务项目和预报思路,以便进一步扩大气象科技服务市场。1 人体舒…  相似文献   

4.
进入21世纪前的美国气象装备的现代化计划陈奕隆(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大气探测所,北京100081)关键词美国气象装备,气象现代化美国气象局(NWS)目前的气象装备站网密度及预报手段可以提前几天正确地预报大尺度的天气系统,对大尺度天气的3—5天天气预报的...  相似文献   

5.
气象学是以大气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科学,其任务是认识大气运动的规律,预报大气的行为,进而对天气进行人工控制。各国的大气科学研究和气象业务实践,历来都是围绕这些任务展开的。认识大气是完成上述各项任务的前提。耍认识大气,就必须开展气象观测,进行大气探测。能否通过观测、探测获得准确而又足够的气象资料,关系到能否不断改进对大气运动规律的认识;关系到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以及许多应用气象领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民用航空气象观测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民用航空气象观测这一全球大气监测网中的重要观测平台的发展历史,航空气象资料的特点及其在气象业务与大气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详细分析了航空气象资料的获取、优势、存在的局限和未来的改进方向。指出民用航空飞机观测这一常规大气探测手段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气象部门和航空业的共同重视,航空气象资料对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水平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未来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和大气科学研究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史国宁 《气象》1979,5(1):13-16
一、第一次全球试验计划产生的背景—— 世界天气监视网和全球大气研究计划 进入20世纪60年代,由于高速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数值预报方法在日常天气预报业务中有了较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值预报能力,延长预报时效,一个首要的条件是必需获得全球范围的观测资料;另一方面由于气象卫星等先进的观测手段的出现,进行全球联合观测的可能性也已具备。在这种形势下,在气象领域中两个空前规模的国际合作计划就应运而生了。其一是世界气象组织于1962年组织的世界天气监视网计划,英文缩写为WWW;另一称为全球大气研究计划,英文缩写为GARP。它是1965年在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科协理事会共同筹划下产生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促进了粤、港、澳气象界的科技交流和合作。1983年广东省气象局谢国涛局长率团对香港皇家天文台首次进行考察访问,拉开了粤、港、澳气象科技合作交流的帷幕。粤、港、澳重要天气研讨会是三方合作交流的一项重要内容,自1985年在深圳举办第一届研讨会至今,已成功地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它不仅为三方天气预报科技人员对共同关心和感兴趣的天气过程、预报技术提供了研讨、切磋的机会,也增进了各方的相互了解、合作和友谊。研讨的技术方法包括天气学、动力学、统计学,以及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释用、新大气探测资料和气象新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一、一般情况在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试验(FGGE)期间全球试验观测资料的汇总工作已经结束,这些资料提供了过去从来没有的、最完全的大气情况,它给从事旨在改进天气预报及了解气候的气象学家提供了一个不平常的资料库。全球试验的主要目的是: (1) 获得对大气运动的更好的了解,以便发展更加逼真的数值天气预报模式; (2) 估计天气系统可预报性的基本界限; (3) 为制作大气环流大尺度特点的业务数值预报设计一个最优的综合的气象观测系统;  相似文献   

10.
论江西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改革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改革思路、主攻方向和业务分工等方面,对江西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论述,认为预报预测体系是整个基本业务系统的核心,是实现预报预测准确率提高的关键,应按照中国气象局业务技术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结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天气、气候、气候变化、农业气象与生态、大气成分、人工影响天气、雷电等多轨道的预报预测业务,并紧紧依托气象基础业务系统,加强与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合作,围绕提高气象预报预测准确率,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信息处理技术为依托,综合利用多种监测资料和预报预测技术方法,以预报人机交互系统为工作平台,加强雷达、卫星等遥感应用产品对多轨道业务的支持,充分发挥预报员的作用,发展多轨道、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业务,连续滚动制作空间上完整、时间上连续的预报预测产品。  相似文献   

11.
开展精细化天气预报服务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气象预报发展的必然趋势。为满足对中小尺度天气短时预报定时、定点、定量的要求,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必须具有快捷性服务、预报要素更有针对性、预报结果的空间分辨率更高的特点。从奥帆赛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入手,通过分析奥帆赛气象服务的具体事例,浅述精细化产品在气象服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预报模式的改进、观测资料的不断增加以及对这些资料的更有效利用 ,使得数值天气预报的精度稳步提高。这些改进对航空气象预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如改进了高空风的预报以及积冰、颠簸等危及航空安全的危险天气的预报。但是 ,在数值天气预报产品的业务应用中 ,统计方法仍是不可或缺的 ,因为统计方法能充分发挥现有NWP指导报的优势 ,从而为预报员提供更好的参考资料。本文对目前国外航空气象模式输出产品的统计处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1 统计处理方法  目前国外航空气象中模式输出产品的统计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非自适应方法 …  相似文献   

13.
胡争光  魏丽  薛峰  周庆亮 《气象科技》2019,47(4):581-591
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建设是中国气象局承担世界气象组织(WMO)的全球数据处理和预报系统(GDPFS)要求的任务,为全球实时气象预报预测业务提供高效丰富的无缝隙天气气候监测、预报、预测分析指导产品及数据产品服务共享,提高区域性国际天气业务会商交流效率,国家气象中心设计并实现了世界气象中心(北京)全球预报服务共享平台,通过分析全球监测、预报预测等业务数据海量、异构、实时性强等特征,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多层架构和分布式实时处理、任务调度等关键技术实现了全球实况监测、天气模式、气候模式、模式检验数据的高效加工预处理、产品分析制作、产品自动流转、网络服务共享和业务指导等全流程业务功能,并提供了国际天气预报会商等专业化功能。平台自2018年6月6日业务运行以来,已有13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会商用户,超过15万次全球访问量,为全球专业用户高效提供了全球实时天气监测、预报服务产品业务指导,未来将成为中国气象局对外气象业务指导和气象服务的重要窗口和纽带。  相似文献   

14.
杜行远 《气象》1979,5(3):5-8
数值天气预报是使用大型快速电子计算机,通过求解描写大气运动规律的流体力学、热力学方程组,进行天气和天气形势的预报。数值预报工作,是气象工作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天气预报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现就数值预报的几个主要方面以及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等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基于Silverlight的气象信息查询系统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彬  李晓鹏 《气象科技》2016,44(3):369-373
为减轻基层气象台站服务人员在气象数据统计分析方面的工作量,提高天气监测和预报服务核心能力,研究开发了基于B/S结构,通过具有RIA(Rich Internet Applications,富网络应用)特性的Silverlight框架,采用WebGIS技术的昆明市气象信息查询系统。系统实现了对预报服务所需实时地面观测数据、精细化预报产品和多普勒雷达回波产品等进行统计查询以及地理信息可视化显示。应用实践表明,系统在天气实况监测、临近预报与灾害性天气预警业务中为气象服务人员提供了直观的气象信息网络平台,为预报服务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测报是预报的基础,测报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天气预报是否准确。目前PC-VSAT小站均配备到了县级观测站,因此,各地观测站都能通过小站接受到气象卫星下发的丰富的气象信息,如高空、地面常规资料,FY-2C卫星云图,欧洲中心、日本数值中心的数值预报产品,T213数值预报产品等。如果观测员能有效利用这些资料,在每次观测前对影响本地区的天气系统进行跟踪了解,将会大大提高测报技术质量。  相似文献   

17.
大气科学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揭示大气运动的规律和物理过程,监视和预测各种天气系统和天气现象的发生,以便趋利避害,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所以天气预报是大气科学的核心。而天气变化是多种尺度相互作用的产物,尤其是那些水平范围小、生命期短、发生突然的局地强对流天气,常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但又难以事先准确地预报出来,只能运用有效的观测,探测工具和稠密的气象观测网进行严密监视。这样,现时预报便应运而生,其定义为,根据加密观测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手机气象短信业务简介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1 广东省手机气象短信服务的概况1 1 手机气象短信提供的服务内容目前 ,手机气象短信服务提供的主要内容有 :国际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全国主要城市天气预报 ,全省各市、县天气预报 ,全省各市、县灾害天气预警信号。在服务内容上除常规天气情况外 ,还根据每天的天气特点有选择地添加各类气象生活指数预报 :紫外线指数、大气清洁度、人体舒适度、火险指数、霉变指数等 ,并附加气象专家特别提醒和建议。1 2 服务方式及操作方法手机气象短信主要的服务方式有两种 ,一是定制 :即用户选择每天固定时间接收一条所选城市的天气预报信息 ;二是点…  相似文献   

19.
科技消息     
美国大气和海洋管理局的管理人员在美国气象学会第五十九届年会上谈到八十年代天气技术展望时指出,人们在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和气候分析方面的革新工作可以说正处于新的起点。八十年代在天气观测和传播方面的革命性改革将会大大提高为公众服务的短期天气预报的能力。在今后十年内由于新型地面观测设备和遥测技术的应用,在大气观测方面会有极大改善:一、地面红外辐射计能连续测量温度和大气中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20.
青海省气象科技服务中心承担青海省行政区域内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城市环境预报等手机信息服务产品的制作、发布及业务运行的维护与开发工作;指导全省气象部门的气象手机信息服务工作;承接气象部门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