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实验初步分析了盐水丰年虫幼体发育的三个不同时期——前期无节幼体、后期无节幼体和幼小成体对Co~(60)γ射线的敏感性,初步测定了γ射线的半致死剂量。 从实验材料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受Co~(60)γ射线照射后,无节幼体和幼小成体的致死情况和致死过程彼此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照射后不少个体失去了趋光的能力;Co~(60)γ射线照射后均没有立即引起个体死亡等。 (2)后期无节幼体和幼小成体,受Co~(60)γ射线30万伦照射没有立即发生死亡。 (3)受较大剂量照射的幼小成体,在死亡前许多个体消化道内有透明的、念珠状的小泡出现。 (4)盐水丰年虫前期无节幼体LD_(504)天约等于10,000伦,后期无节幼体LD_(50/5)天约等于60,000伦,幼小成体LD_(50/7)天约大于60,000伦。 (5)盐水丰年虫幼体的三个不同发育阶段,对Co~(60)γ射线的敏感性是越年幼的幻体对射线越敏感。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观察了大剂量Co~(60)γ射线对海带多细胞雌、雄配子体的致死影响。 从实验的观察和对实验所得的材料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1)12万伦的Co~(60)γ射线没有立即引起配子体在射线下死亡,而仅仅少数个体的个别细胞,色素体开始有微小的变化。受照射各组配子体的死亡均发生在照射后第2天。 (2)海带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的抗性,要比海带单细胞雌配子体强。因为单细胞雌配子体在30天里的致死X射线剂量是6,000伦左右,但是12万伦的Co~(60)γ射线却不能在30天里使多细胞配子体全部死亡。 (3)海带雄配子体要比多细胞雌配子体对辐射敏感。因为受12万伦Co~(60)γ射线照射,在照射后经过12天,雄配子体已经全部死亡,但雌配子体却仅死亡60%。雄配子体对辐射的敏感性大于雌配子体。 (4)受大剂量γ射线照射后的海带配子体,不仅仅引起许多配子体的死亡,而且还严重地影响配子体的进一步发育。这表现在:受照射各组合子和孢子体的形成很少;孢子体细胞分裂不规则等等。并且大多数的合子和几乎全部的幼孢子体均相继发生死亡。 (5)受照射组的配子体细胞、合子和幼孢子体细胞的死亡过程相似。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有关X射线对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的影响以及Co60γ射线对海带配子体的影响都有过报导。本实验在于观察Co60γ射线对海带幼孢子体的影响和目前条件下可能看到的作用机制。正如Gray(1959)所指出:尽管X射线对活细胞的作用问题已有60多年的研究,但对有关的机制还是所知极少。本实验所能探讨的只是一些可见的、也就是属于细胞水平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雌核发育的人工诱导条件。用强度为2561uw/(cm2.s)的紫外线(254nm)照射不同时间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卵裂率、早期胚胎存活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遗传失活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经紫外线照射...  相似文献   

5.
人工诱导香港巨牡蛎雌核发育单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利用紫外线诱导香港巨牡蛎Crassostrea hongkongensis雌核发育的条件.结果表明,在强度为1820μW · (cm2·s)-1的紫外线(254nm)下分别照射精子0,5,10,15,20,25,30,35,40,45,50,55,60,70,80和90s后,照射30s的实验组能够保持较高的受精率(61.6%),该组的D形幼虫发生率为0,出现"Hertwig效应".研究表明,在强度为1 820 μW·(cm2·s)-1的紫外线下照射精子30s是获得香港巨牡蛎雌核发育单倍体的适宜条件.研究还表明受精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随照射时间的增加而下降,遗传失活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后其胚胎发育至D形幼虫前期停止.经紫外线照射的精子授精后所产生的单倍体胚胎发育速度慢于正常受精所产生的二倍体胚胎,各照射组均出现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同位素示踪和γ能谱测定方法,就海水对近岸沉积物中放射性同位素~(90)Sr(~(85)Sr)、~(137)Cs、~(60)Co及~(106)Ru的解吸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海水对沉积物中四种同位素解吸性能的变化顺序为~(90)Sr(~(85)Sr)>~(106)Ru>~(60)Co>~(137)Cs,沉积物吸附的~(90)Sr(~(85)Sr)易被海水解吸,而~(137)Cs和~(60)Co则易被沉积物吸附固定。  相似文献   

7.
利用高灵敏度的Ge(Li)γ谱仪对海洋样品中的~(54)Mn,~(59)Fe,~(60)Co,~(65)Zn进行同时测定。~(54)Mn的分析灵敏度为10~(-11)Ci;~(59)Fe,~(60)Co,~(65)Zn均为10~(-10)Ci。水样中这4种核素的放化回收率分别为96.6%,100%,84.6%,97.7%。抗干扰能力较好。本方法也可用于陆地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异源精子诱导牙鲆雌核发育二倍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紫外线照射处理的石鲽精子和受精后冷休克的方法诱导了牙鲆雌核发育。结果表明:用2只平行的相距15cm的20W紫外灯管,照射距离为10cm,在5~100s时间范围内照射石鲽精子时,受精卵的发育表现了典型的哈特维希效应,照射40s的精子所得胚胎的孵化率达到最高峰(41%),染色体观察结果显示,此照射剂量组的所有胚胎均为单倍体(n=24),表明照射精子遗传失活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如果冷休克处理前受精卵保持在(15.5±0.5)℃,受精卵在一定的休克温度(0~10℃)条件下,用不同休克起始时间(受精后1~10min)及冷休克处理持续时间(15~90min)均能诱导染色体加倍。对冷休克处理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在2~4℃条件下,受精后3min开始、冷休克处理45min时,二倍体诱导率最高,达79.7%。染色体鉴定显示,处理组的正常胚胎均为二倍体(2n=48),未发现单倍体和非整倍体。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光照、温度对小球藻(Chlorella sp.)吸收~(60)Co和~(137)Cs以及对生长的影响。实验是在~(60)Co,~(137)Cs混合示踪条件下进行的,结果表明:(1)小球藻对~(60)Co有着很高的累积能力,而对~(137)Cs的累积能力较低;(2)光照无论对藻吸收~(60)Co还是吸收~(137)Cs的浓缩系数的影响都是全光照>半光照>黑暗;(3)温度升高藻吸收~(60)Co的浓缩系数增大;(4)小球藻在全光照、28℃时的生长最好,而在黑暗、35℃时的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硫氰酸汞铵沉淀海水中。~(60)Co的条件,并以放射性。~(60)Co及罗丹明B为示踪剂、硫氰酸汞铵沉淀、低本底仪测量~(60)Co β放射性的方法,对青岛某海区海水稀释因子作了测定。  相似文献   

11.
紫外线照射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用细胞松弛素B(CB)处理受精卵抑制第二极体释放,诱导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雌核发育二倍体。用强度为2561μW/(cm2.s)的紫外线(254 nm)照射不同时间的精子与正常卵子受精。结果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卵裂率、早期胚胎存活率和小耳幼虫发生率逐渐降低,照射30 s时小耳幼虫发生率降为0。受精后35 min,显微镜下观察到有20%~30%受精卵排出第1极体时,用浓度0.5μg/mL的CB持续处理受精卵20 min,诱导出刺参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雌核发育二倍体发育速度低于正常二倍体。微卫星分析表明,雌核发育二倍体诱导成功率为93.3%。  相似文献   

12.
The mussel (Mytilus virids Linnaeus) were cultured in seawater containing ~(60)Co, ~(137)Csand ~(60)Co plus ~(137)Cs respectively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10~(10)--10~(-6) Ci/ 1) for one month.Then, the loss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n for another month. It was studied that therelation between the accumulation amount of radioactivity in every parts of mussel bodyand pollution amount of radioactivity in sea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0)Co can be  相似文献   

13.
紫球藻胞外多糖抗辐射的生物学活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顾宁琰  刘宇峰 《海洋科学》2002,26(12):53-56
研究了单细胞红藻紫球藻(Porphyridium sp.)对^60Coγ-射线辐射后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紫球藻胞外多糖(Plysaccharide of Porphyridium sp.PSP)在体内对小鼠免疫功能具正调节作用,具体表现为显著提高小鼠脾细胞增殖水平,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杀伤活性和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活性。IL-2可以激活T细胞,增强NK细胞的活性,改善^60Coγ-射线辐射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而对机体造成的不利影响,使小鼠的免疫功能达到甚至超过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同位素示踪和γ能谱分析方法,就近岸沉积物对放射性同位素~(90)Sr((~85)Sr),~(137)Cs,~60Co及~(106)Ru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同种类型的沉积物,吸附分配系数Kd值的变化顺序大致为~(137)Cs>~(60)Co>~(106)Ru>~(90)Sr;对同种放射性同位素,吸附分配系数Kd值与沉积物的粒度系数(Mdφ)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低活度示踪条件下,Kd值不变。实验结果与相应海区的实际调查结果相符,沿岸核企业在设计排污方案时,亦应考虑沉积物对放射性同位素的吸附及其污染影响。  相似文献   

15.
海带配子体和幼孢子体对X射线的敏感性和低剂量X射线照射海带配子体所产生的有利影响,我们曾做了一些观察。由于γ射线与X射线的性质比较相近,我们想了解相似剂量的γ射线对海带配子体是否引起相似的生物学效应,特别是想知道用低剂量γ射线照射海带配子体,能否促进发育?能否促进幼孢子体的生长速度?如果低剂量γ射线有良好的生物学效应,那么,在生产实践上就有积极的意义了。这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途径之一。 另一方面,放射敏感性问题最近曾引起若干遣传学家的注意。他们发现某些放射敏感性的差异跟遣传有关。我们已经有遗传性彼此有所差异的若干海带自交种群可以用来研究放射敏感性的遣传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紫外线照射的方式使精子遗传物质失活,通过细胞松弛素B(CB)的处理来抑制受精卵第二极体的释放,人工诱导紫贻贝(Mytilus gallopovincialis)雌核发育二倍体。将精子在强度为2561μW/(cm~2·s)的紫外线(254 nm)下进行时间梯度的照射,之后与正常的卵子受精,实验发现随照射时间的增加,卵裂率、早期胚胎存活率和D形幼虫发生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在照射55 s时D形幼虫发生率降为0。受精后25 min,用浓度0.5μg/mL的细胞松弛素B(CB)持续处理受精卵20 min,诱导出紫贻贝第二极体抑制型雌核发育二倍体。通过微卫星分析鉴定所得的子代个体均为雌核发育二倍体。  相似文献   

17.
用中心波长为254nm、光照强度为4μW/cm~2的紫外线,照射合浦珠母贝[Pinctada ma-tensil(D_o)]和长耳珠母贝[Pinctada chemnitzi(P_o)]的精子,然后与合浦珠母贝的正常卵授精,在0-150s的照射范围内,从早期胚胎存活率上可以观察到“Hertwig效应”的存在,由此得到的单倍体和非整倍体胚胎在孵化前死亡。精子经120s紫外线照射后,染色体完全失活,但受精作用仍能正常发生。长耳珠母贝精子经 120s照射,异种授精(♀合×♂长)后21min,用浓度为0.4mg/l的细胞松弛素B处理15min,抑制受精卵的第二极体排放,可以诱发合浦珠母贝产生74.0%雌核二倍体胚胎,其孵化率为2.1%。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的人工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外线照射对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精子遗传物质进行完全灭活,灭活后精子与卵子受精获得雌核发育单倍体受精卵,再通过冷休克对单倍体受精卵进行倍性恢复,成功诱导出大黄鱼雌核发育二倍体。实验结果表明:(1)在紫外照射过程中照射剂量与大黄鱼精子和卵子受精后其成活率和孵化率呈现出明显的Hertwig效应,紫外照射时间超过2 min(剂量>2 400 ergs/mm2),可使大黄鱼精子遗传物质完全灭活。大黄鱼雌核发育诱导中精子遗传灭活的最适紫外照射时间为2.5 min(剂量为3 000 ergs/mm2);(2)冷休克法可成功抑制大黄鱼受精卵第二极体排放,诱导效果受处理时刻、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三因素的影响。综合雌核发育二倍体的诱导率、处理后受精卵早期胚胎存活率和仔鱼孵化率等因素,较适合的染色体加倍条件为23℃培育水温下授精后2 min,在3-4℃海水中处理10 min。  相似文献   

19.
长期超低温保存后真鲷精子的质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精子运动率、受精率和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了2003~2009年分5批冷冻保存的真鲷(Pagrus major)精子经1~73个月保存后质量变化情况。冷冻精子在40℃水浴中解冻,大约100~110 s转化为液态后取出,用海水激活后观察精子运动率,人工受精6~8 h后观察受精率,同时精子用2.5%戊二醛前固定,经处理后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精子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冷冻精子的最高运动率(87.67%±2.52%)和受精率(71.33%±8.84%)都是2009年保存1个月的精子,保存1,13,26个月的精子运动率和受精率差异不显著(P0.05),保存48个月后的精子运动率和受精率显著低于保存1个月的精子(P0.05),2003年保存的精子(73个月)运动率(50.67%±5.31%)和受精率最低(39.56%±0.69%)。精子的超微结构损伤主要包括精子头部损伤,线粒体损伤以及精子质膜的损伤。  相似文献   

20.
对60Co-γ射线诱发的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死亡效应随时间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发现在10月份海区培育的条件下辐射诱发的长牡蛎死亡主要发生在处理后的24~36 d之间,在辐射后60 d内存活率达到稳定。同时,修复培育的环境因素对辐射致死效应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