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昆仑克里阳地区钾镁煌斑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西昆仑克里阳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学特征及源区性质进行了详细研究 ,并同国内外钾镁煌斑岩及其他超钾质岩石作了对比。该钾镁煌斑岩富 Al2 O3、贫 Ti O2 ,不相容元素相对亏损 ,为不含金刚石类型。其源区富集程度不高 ,交代作用较弱 ,且起源深度较浅 ( >1 1 5km)。高的 C、Sr、Pb同位素组成表明该钾镁煌斑岩可能受到了壳源物质的混染。这些特征暗示西昆仑地区有其他含金刚石源岩的存在。  相似文献   

2.
因在黔东南镇远马坪地区钾镁煌斑岩中发现我国第1个原生金刚石岩体,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新发现的黔东南施秉大坪、镇远马坪及麻江石板寨地区钾镁煌斑岩地球化学主微量元素特征分析,对本地区地幔源区性质、构造演化特征及大陆动力学特征进行探讨.结果 表明,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其SiO2、Al2O3、CaO、Na2O、K2O和P2O5含量均归属典型钾镁煌斑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各岩体强烈富集高场强元素(Th、Nb、Ta和U),并明显亏损大离子亲石元素(Rb、K、Sr)和Ti;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稀土总量相对较高(∑REE=797×106~1488×106),且具有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和重稀土元素亏损特征((La/Yb)N=112~254).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对比值显示,岩石在形成过程主要经历母岩浆的分离结晶作用,岩浆在上升过程未受到明显地壳混染作用影响,岩浆源区为大于100km的石榴子石二辉橄榄岩地幔.地球动力学分析显示,黔东南钾镁煌斑岩产于稳定的克拉通非造山的大陆动力学背景下,受到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在奥陶纪末—志留纪发生板内造山作用,再在中二叠世一晚二叠世,经历东吴运动的影响,再经历燕山运动期江南造山带之燕山期板内造山亚带和特提斯域地质构造演化的共同影响.本区具备金刚石稳定生长的条件:1)有稳定的构造单元(扬子古陆与华夏古陆);2)钾镁煌斑岩成岩深度达到了金刚石稳定深度;3)区域上有深切岩石圈地幔的大断裂作为岩浆上升的通道.但有利区可能遭受剥蚀,后期找矿过程中重点关注剥蚀程度较小的断裂的下降盘或未经抬升的加里东期的古地面等区域.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地台南缘发现钾镁煌斑岩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赵磊  杨万志 《现代地质》1998,12(4):555-558
首次在塔里木地台南缘皮山县境内找到钾镁煌斑岩,它们呈脉状产出,围岩为白云母石英片岩。该钾镁煌斑岩的岩石化学成分与亚洲钾镁煌斑岩的平均岩石化学成分接近,与澳大利亚西金伯利地区钾镁煌斑岩一致,稀土元素及其配分模式位于世界钾镁煌斑岩的范围之内,其中大多数标本具有已知世界钾镁煌斑岩的共同微量元素特征:具Ba、K、La和Ce的正异常及Ta、Nb、Sr和Ti的负异常。该钾镁煌斑岩的发现对研究区金刚石找矿和深部地质过程研究均具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黔东南钾镁煌斑岩岩石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慧 《地质与勘探》2018,54(4):702-710
黔东南地区位于扬子地台东南缘与江南褶皱系西缘的过渡带。本文以黔东南马坪、麻江地区发现的钾镁煌斑岩体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地质特征、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研究,认为马坪地区金云钾镁煌斑岩具基性-超基性岩的标型元素Cr、Ni、Co含量较高,不相容元素总体富集,稀土元素配分模式为右倾型且分异程度较高,与典型钾镁煌斑岩(西澳含金刚石矿钾镁煌斑岩)在岩浆来源、地球化学特征上具有较大的相似性;麻江地区钾镁煌斑岩Al_2O_3、K_2O含量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稀土特高,其岩浆形成温度、地球化学成分上与典型钾镁煌斑岩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讨论川滇西部地区钾质煌斑岩的矿物岩石学简要特征、产出构造背景及 其与西澳大利亚、贵州的钾镁煌斑岩对比,以判断扬子板块寻找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的有利 地区。 西澳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为板内岩浆活动产物,富含Ba. K, Rb, Sr、挥发份和轻稀 土,K20/Na2,O比值>10, K2O/Al2O3比值≤1.2, Ti02(2.64 ~ 8.12%)含最高,属高钾、贫铝、 贫钠、富钦的超钾质岩系。爆发速度快,属未分异的高爆发特点的火山角砾凝灰质橄榄钾镁煌 斑岩类。 川滇西部地区不含金刚石的橄辉钾质煌斑岩类为板块边缘岩浆活动产物,产于造山带和推 覆构造环境,为K2O/Na2O. K2O/Al2O3,比值低(表1),钾、钦含量中等,钠、铝弱饱和的钾 质岩系。挥发分含量低,熔岩喷发速度慢,属分异的超浅成相钾质煌斑岩脉类,只有少量爆夏‘ 火山角砾凝灰岩类。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川滇西部地区钾质煌斑岩的矿物岩石学简要特征、产出构造背景及其与西澳大利亚、贵州的钾镁煌斑岩对比,以判断扬子板块寻找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的有利地区。 西澳含金刚石的钾镁煌斑岩为板内岩浆活动产物,富含Ba、K、Rb、Sr、挥发份和轻稀上,K2O/Na2O比值>10,K2O/Al2O3比值≤1.2,TiO2(2.64~8.12%)含量高,属高钾、贫铝、贫钠、富钛的超钾质岩系。爆发速度快,属未分异的高爆发特点的火山角砾凝灰质橄榄钾镁煌斑岩类。 川滇西部地区不含金刚石的橄辉钾质煌斑岩类为板块边缘岩浆活动产物,产于造山带和推覆构造环境,为K2O/Na2O、K2O/Al2O3比值低(表1),钾、钛含量中等,钠、铝弱饱和的钾质岩系。挥发分含量低,熔岩喷发速度慢,属分异的超浅成相钾质煌斑岩脉类,只有少量爆发火山角砾凝灰岩类。  相似文献   

7.
最近的研究表明,金刚石来自金伯利岩、钾镁煌斑岩类、碱性煌斑岩和超镁铁质煌斑岩。本文指出,像钙-碱性煌斑岩一样,这些岩石也富含金。煌斑岩中全的平均丰度似乎比一般的火成岩至少高一个数量级,而许多单个的分析值则要高100—1000倍。这种高金含量可能反映了两个因素:(1)煌斑岩来自地球的极深部位,在那里不仅金刚石是稳定的,而且金也比其它火成岩源区要富;(2)由于煌斑岩岩浆中有高含量的CO_2、H_2O、F、K、Rb和Ba  相似文献   

8.
有关煌斑岩分类的建议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简介了Rock(1987)的煌斑岩分类,并根据我国资料参考世界煌斑岩的特征提出了新的初步分类方案,共分为:超镁铁质煌斑岩(UML)、(钠质)碱性煌斑岩(AL_(Na))、钾质碱性煌斑岩(AL_K)、(钠质)钙碱性煌斑岩(CAL_(Na)、钾质钙碱性煌斑岩(CAL_K)、超钾质煌斑岩(UPL)、过钾质煌斑岩(PPL)、钾镁煌斑岩(LL)等8类。应用SiO_2—K_2O图解、K/A1一K/(K+Na)图解,并结合矿物共生组合可将煌斑岩作出划分。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了大同采凉山饮牛沟钾镁煌斑岩地质学、岩石学、岩石化学、地球化学与矿物学特征及其形成的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世界典型地区及其它地区的钾镁煌斑岩进行了对比,并探讨了其找矿意义。山西大同地区沿采凉山深断裂分布两个金伯利岩带,一个位于采凉山深断裂北部,与钾镁煌斑岩和煌斑岩共生;另一个位于南部与碱性玄武岩共生,饮牛沟钾镁煌斑岩由六种岩石组成;金云母透辉透长钾镁煌斑岩、霓辉金云透长钾镁煌斑岩、钾碱镁闪石金云钾镁煌斑岩、钾碱镁闪石透辉透长钾镁煌斑岩、金云透长钾镁煌斑岩、金云透辉白榴钾镁煌斑岩。饮牛沟钾镁煌斑岩的主要成分为金云母、单斜辉石、钾碱镁闪石、假象白榴石和透长石,岩石含TiO_2低(0.98%~1.29%)、K/Na(3.18~6.05)和(K+Na)/A1(0.88~1.13)高,Rb、Sr、Ba、Zr含量高,饮牛沟岩体多数岩石为与世界各地相似的钾镁煌斑岩。  相似文献   

10.
钾镁煌斑岩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火山成因或浅成的超基性岩,是一种重要的深源岩石,是深源岩浆活动的标志性产物,可作为了解地幔信息的窗口,也作为继金伯利岩之后的另一种金刚石寄主岩被持续关注.全球最优质的金刚石产于钾镁煌斑岩中,主要分布于西澳阿盖尔等地.中国钾镁煌斑岩主要分布于黔湘一带、山西饮牛沟、山东大井头、湖北大洪山和西昆仑克里阳地区,综合分析认为,钾镁煌斑岩主要分布于深大断裂附近,中国钾镁煌斑岩受江南台隆西缘的都匀—贵阳—铜仁—怀化深断裂、常德—安仁深断裂以及郯庐断裂带等深大断裂带控制;贵州镇远马坪、湖南宁乡云影窝、山东平邑大井头等钾镁煌斑岩有原生金刚石产出,钾镁煌斑岩的金刚石成矿潜力仍然有待深入研究,尤以湘黔钾镁煌斑岩带、郯庐断裂带大井头等地可望突破.钾镁煌斑岩的标志性矿物有富钛贫铝金云母、钾碱镁闪石、镁橄榄石、镁铝榴石、铬尖晶石、铬铁矿等.其中S1、S2组贫铝富镁铬铁矿对钾镁煌斑岩中金刚石的形成有指示意义.中国钾镁煌斑岩活动具多期性,其中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47—100 Ma)时期属于中国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和相关的金-稀土等金属矿产的重要成矿时期.  相似文献   

11.
柴达木冷科1井不同沉积环境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科1井 3000~4418m泥岩的元素分析数据表明:不同沉积环境中形成的泥岩,其元素的含量明显不同。微量元素 Mn、Rb、Ni、U、V、B、Co、Th和 Ga在湖相泥岩中含量明显增高,而在辫状三角洲及河流泛滥平原泥岩中含量较低。常量元素 Ca、K和 Mg在不整合面附近及泛滥平原泥岩中含量较高,湖相泥岩中含量低且变化小,其中 Ca、Mg表现的尤为明显。沼泽相泥岩中所有元素含量均最低。冷科 1井该段的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说明元素地球化学方法可作为层序界面识别的一种依据。   相似文献   

12.
峨眉山玄武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峨眉山玄武岩的微量元素丰度显示区域性差异,西岩区(盐源—丽江拗陷)玄武岩总体上比中、东岩区(康滇隆起和滇黔拗陷)玄武岩富相容元素而贫不相容元素,主要是因为它们的母岩浆经历的结晶分离的程度不同。比较演化的石英拉斑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往往富放射成因锶,反映其成因还涉及一定程度的地壳混染。相对主体拉斑玄武岩,东川碱性火山岩贫REE特别是LREE,推测源区发生过先期熔融事件。主要元素和REE的模拟计算表明,二滩粗面岩可以由玄武质母岩浆经分离结晶衍生,最可能的主要分离相是该区似层状辉长岩的矿物组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复杂构造地震勘探,常规正演模拟算法存在精度和计算效率低的问题,笔者研究并提出了基于逐元算法的高精度谱元法数值模拟方法。基于波动方程强、弱形式,推导二维波动方程的谱元解法,进而利用逐元算法,无需形成全局矩阵,仅对于独立的小规模单元结构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率,减少存储空间消耗。应用基于逐元算法的高精度谱元法对复杂金属矿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出本方法计算精度高、数值频散小,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黄沟金矿床中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从而探讨太华群地层对于该区金矿床成矿的作用。研究表明(1)本区的片麻岩原岩主要为火成岩,属高钾钙碱性系列,且金矿石一般都明显贫钠而富钾、富钙,SiO2含量普遍较高,Au品位随SiO2的含量增高而呈正相关变化;(2)微量元素特征表明矿石样品以Rb、Ta、Ti等元素强烈亏损,Ba、Sm和Y元素强烈亏损为特征,与太华群片麻岩和熊耳群安山岩的标准化分布曲线型式接近,说明金矿化可能与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具有成因上的联系;(3)稀土元素特征表明多数金矿石的轻稀土略亏损、重稀土略富集,弱负铕异常与矿区出露的各类岩石的稀土元素标准化分布曲线(右倾型)不同,而具深源特性;个别金矿石的标准化曲线形态一定程度上具片麻岩或(和)安山岩的特征,呈弱负铕异常的右倾形态,暗示了太华群片麻岩和(或)熊耳群安山岩也贡献了部分成矿物质。  相似文献   

15.
沈步明  周德进 《岩石学报》1996,12(1):99-114
本文提出了稀土配分分形结构因子概念和计算方法。利用这个新方法,计算了中国东部新生代玄武岩中稀土配分的分形结构因子。研究了这些因子与玄武岩主元素、稀土元素、分散元素和同位素之间的关系,并求出了其相关性参数。利用这些参数,求出了两个端元玄武岩的主元素和稀土元素含量;提出了五大莲池地区玄武岩可能与富钾交代地幔部分熔融作用有关,其它玄武岩的形成与软流圈地幔或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有关;玄武岩同位素的比值不仅受玄武岩浆地幔源区本身的特征制约,还可能受地幔岩部分熔融程度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成都市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赵琦  李萍  周平 《四川地质学报》2002,22(4):231-235
成都平原多目标地球化学调查表明,成都市区土壤Hg、Ag、Pb、Cu、Zn、Sb、P、S、Se、C、Sr、Mo、Na2O等13种元素和河流水系沉积物P、Hg、S、Zn、Pb、Cu、Mo等有机质、N、Cd、Cr等11种高含量元素,土壤中主要污染元素Hg、Pb、Zn、Cu的含量,在浅层样中较高,其污染状况市区内及工厂区比城郊严重,府河,南河的污染比沙河严重,但其污泥可以综合利用,研究表明,东部龙泉山区深层样丰富的农业有益元素为水果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万小乐 《江苏地质》2022,46(4):436-440
采用ICP-AES法对金属硅中的B、P、Al、Mn、Ca、Mg、Fe等28种微量和痕量元素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制定预处理方法,优化ICP-AES光谱仪测试样品的最佳工作条件。在缺少金属硅标准物质的情况下,选择硅含量较高的国家一级岩石标准物质(GBW07106)进行试验,该标准物质的回收率在95.0%~104.4%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21%~4.01%之间。实际分析工作表明,该方法准确、快速,符合DZ/T 0130—2006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自然灾害风险的分析要素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苏桂武  高庆华 《地学前缘》2003,10(Z1):272-279
灾害风险是由风险源、风险载体和人类社会的防减灾措施等 3方面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们不能确切把握且不愿接受的、一种具有不确定性特征的灾害系统状态。因此 ,用系统学理念来研究灾害风险就需要从灾害风险的成因性要素、影响性要素、描述性要素和评判性要素 4个方面入手逐步地加以系统分析。文章认为 ,风险源及其危险性、风险载体及其脆弱性和人类社会的防减灾措施及其防减灾有效度等 3类要素是灾害风险的成因性要素 ,这些要素首先决定了灾害风险是否存在 ,然后影响灾害风险的类型、特点和大小 ;风险载体的“价值”属性、讨论问题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等 3类要素是灾害风险的影响性要素 ,这些要素虽然不是决定灾害风险是否存在的必要条件 ,但却对灾害风险的形式、特点和大小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 ,从发生学角度 ,在理论上对灾害风险的完整描述应是以上述这 6类要素为变量的某种 6维多变量函数 ;但在具体工作中 ,一般用类型、特点和大小等来刻画灾害风险即可满足实际的风险管理需要。文章最后简要分析了灾害风险的评判性要素—灾害风险的评判标准 ,认为灾害风险的评判标准是正确评价风险和制定对策以便合理调控风险的基本参照。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分量式钻孔仪记录同震应变阶跃时常出现的ΔεⅠ+ΔεⅢ与ΔεⅡ+ΔεⅣ观测值不等, 无法自检, 且观测到的应变/应力阶跃大于理论计算值等现象, 利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可能的原因, 建立不同围压和地震波应力扰动条件下的多种模型, 运用各向同性“杀死单元”和横向各向同性"杀伤单元"法, 模拟分量式钻孔仪的金属外壁和固结水泥环之间产生张裂隙或剪切滑动的情况。计算结果显示, 若钻孔内的金属圆筒和水泥环之间发生剪切滑动, 基本不会影响到观测; 然而两者之间发生张裂会使得ΔεⅠ+ΔεⅢ与ΔεⅡ+ΔεⅣ出现较大差异, 严重影响到同震阶变的观测。今后在井下安置探头时应该尝试新的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0.
On the basis of the one-dimension infinite element theory, the coordinate translation and shape function of 3D point-radiate 8-node and 4-node infinite elements are derived. They are coupled with 20-node and 8-node finite elements to compute the compression distortion of the prestressed an- chorage seg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when the prestressed force acts on the anchorage head and segment, the stresses and the displacements in the rock around the anchorage head and segment con- centrate on the zone center with the anchor axis, and they decrease with exponential forms. Therefore, the stresses and the displacement spindles are formed. The calculating results of the infinite element are close to the theoretical results. This indicates the method is right.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a new way to study the mechanism of prestressed anchors. The obtained results have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re- search of the anchor mechanism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