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氮硫杆菌同步脱硫反硝化技术的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在厌氧条件具有的脱硫反硝化生理特性,提出同步脱硫反硝化技术的思路,推导出脱氮硫杆菌(Thiobacillus denitrificans)氧化硫化物为单质硫的化学计量式,并通过间歇试验考察同步脱硫反硝化技术的关键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硫氮比(S~(2-)/NO_3~-比值)和硫化物浓度是同步脱硫反硝化技术的关键因素,两者分别控制在5/3和低于300mg/L的水平可以获得较好的脱硫和反硝化效果,在此条件下,单质硫转化率最高达94%,且随着硫氮比的降低而升高。  相似文献   

2.
十红滩铀矿床中微生物种类多样性及生态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学方法对新疆十红滩砂岩型铀矿各亚带矿石中参与C、N、S、Fe、O等元素循环的主要微生物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铀矿床中赋存着硫酸盐还原菌(SRB)、铁细菌(IB)、硫杆菌、硝化细菌、亚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芽孢菌等各类细菌.其中sRB种类较多,主要为脱硫弧菌属、脱硫肠状菌属、脱磺单胞菌属、脱硫杆菌性等.IB主要为鞘铁菌属、球衣菌属、瑙曼氏菌属和赭菌属.硫杆菌包括氧化硫硫杆菌、氧化亚铁硫杆菌、排硫硫杆菌、脱氮硫杆菌.硝化细菌主要为硝化杆菌属.亚硝化细菌主要为亚硝化单孢菌属.异养反硝化细菌为施氏假单胞菌和类鼻疽假单胞菌,自养反硝化细菌为脱氮硫杆菌.芽孢杆菌包括巨大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侧孢芽孢杆菌、蜂房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实验证明:各类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在铀矿床的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一定的规律性对铀矿床的地球化学分带性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高含硫量煤中硫的形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饶竹  梁汉东等 《岩矿测试》2001,20(3):183-186
利用超声提取、高速离心分离和加入助分散剂等手段,实现了中,高含硫量煤中单质硫,硫酸盐硫,硫化物硫,有机硫等主要形态硫的分步提取和顺序测定。所建分析方法测定了国家一级标样,统样样品和部分有分析结果的样品,其主要形态硫的加和与标准样品参考值,统检样品定值,原样品的总硫分析结果相符,RSD(n=3)为0.80%-4.23%,方法可用于煤中各主要形态硫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利用硫氧化细菌改良盐碱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硫氧化细菌具有氧化单质硫及硫化物,生成硫酸的特性。根据硫氧化细菌的这种生物特性,使其在盐碱土中发生生化反应,将硫磺粉氧化生成硫酸,中和盐碱土中的OH-,从而达到改良盐碱土的目的。在实验中,土样分为吹填土、盐田土、农田土、绿化土4组,将一定体积的氧化硫硫杆菌、排硫杆菌菌液和硫磺粉加入到各土样中,每12 h观测一次土壤上清液的pH值和电导率。实验结果表明:氧化硫硫杆菌和排硫杆菌对降低土壤pH值有明显作用,使土壤pH值由7.5降低到7.2,对改良碱土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夏塞银多金属矿床中硫化物和硫盐系列矿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典豪  胡世华 《矿床地质》2000,19(4):363-375
夏塞矿主档是大型的热液脉型银多金属矿床,通过对大量矿石光(薄)片观察和电子探针分析表明,除主要(方铅矿、富铁闪锌矿)和次要(黄铁矿、毒砂、磁黄铁矿、黄铜矿等)硫化物外,硫盐毓硫物十分发育,主要有Cu-Sb-Ag硫盐(黝铜矿、含银黝铜矿和银黝铜矿)、Sb-Ag硫盐(深红银矿、辉锑银矿)、Pb-Sb硫盐(脆硫锑铅矿、硫锑铅矿)和Bi-Pb硫盐(斜方辉饿铅矿)。此外,尚有少(微)量黄锡矿、锡石、自然饿和银金矿等。银的硫盐硫物和硫化物(辉银矿)乃是获得银的主要工业矿物,这些硫盐毓矿物常与硫化物伴生,多沿方铅矿、富铁闪锌矿、黄铁矿等的解理、裂隙或粒间产出,这些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矿化作用过程,而且为矿床评价,组分综合利用和选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古交矿区8号煤在不加催化剂和加催化剂两种条件下的实验室热解脱硫试验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加催化剂时,升温速度为5~10℃/min脱硫效果最好,脱硫率大于40%;当在原煤中添加催化剂AlCl3和NH4Cl时,有较好的脱硫作用,焦炭中灰分也没有明显提高,而当添加催化剂CuCl2和CaO时,不能脱除煤中硫。并据此提出了建议脱硫方案。  相似文献   

7.
一种新的、快速的碳、氮、硫同位素测定手段──EA-IRMS连线分析技术储雪蕾(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关键词元素分析仪-同位素比值质谱仪,连线分析碳,氮,硫同位素碳、氮、硫三种元素的稳定同位素在地学、生态学、环境科学等领域受到了重视,...  相似文献   

8.
生物技术在煤炭脱硫过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沈阳红阳三矿的煤样为研究对象,用氧化亚铁硫杆菌对其进行了生物直接浸出脱硫和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煤样含硫(全硫)2.30%的条件下,用细菌浸出20d,可以使煤样的含硫量下降到1.20%,脱硫率达47.83%,当对煤样进行生物预处理浮选脱硫时,氧化亚铁硫杆菌菌液可明显改善脱硫效果,在适宜的菌液用量下,经过3~10min的预处理,可以使脱硫率比不经预处理时提高10%左右。  相似文献   

9.
福建碧田铜金银矿床的金属矿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碧田矿床是成因上与燕山晚期次火山岩有关的以银为主的大型铜金银矿床。金属矿物种类复杂,除常见的黄铁矿、黄铜矿、斑铜矿外,还有多种铜铋硫盐矿物(锌砷黝铜矿、铋砷黝铜矿、铋锑黝铜矿、针硫铋铅矿、硫铋铜矿)、钨锡硫化物(硫铁锡铜矿、硫钨锡铜矿)及多金属硫化物。金银矿物除辉银矿外,主要是Au-Ag系列的自然金、银金矿、金银矿及自然银。这些矿物形成于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大多数铜矿物、铜铋硫盐矿物和钨锡硫化物是在中高温(260—380℃)条件下、硫逸度较高(lgfS2=-8.74—-12.06)、流体盐度高并处于沸腾的状况下形成的;而多金属硫化物和金银矿物则主要是在中低温(120—260℃)条件下,硫逸度较低(lgfS2=-11.6—-19.5),流体盐度也较低的状况下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水体中三氮转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城市污染水体为对象,研究了水体中氨氮(NH3-N)、亚硝酸盐氮(NO3^--N)、硝酸盐氮(NO3^-N)的转化及去除规律。结果表明,温度对水体中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去除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夏季实验中三氮的转化及去除速率明显高于冬季;而在温度相似的情况下,光照则成为影响三氮转化去除速率的决定因素,还发现,在黑暗条件下,水体中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出现明显的累积现象,而在光照情况下则没有。由此推断,在光照条件下藻类生物的同化作用在三氮转化和去除中起了主要作用,藻类生物同化导致的三氮转化和去除速率明显高于硝化-反硝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硫同位素研究在喀拉通克岩体的地壳物质混染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块状和浸染状矿石、斑点状和脉状矿石以及围岩中硫化物进行硫同位素测试,分析了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的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状态,探讨了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地质意义。结果表明:块状矿石的同位素测定值与标准值之间的千分偏差δ(34S)为(-1.30~1.84)×10-3,浸染状矿石的δ(34S)为(-2.50~0.85)×10-3,脉状矿石的δ(34S)为(-1.54~3.00)×10-3,围岩中黄铁矿的δ(34S)为(-7.8~-3.3)×10-3;硫同位素在硫化物中的富集从大到小依次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说明硫化物之间基本达到了硫同位素平衡;喀拉通克铜镍矿床的硫主要来自于地幔,只在岩浆熔离作用形成的浸染状矿石和岩浆后期热液阶段形成的脉状矿石以及晚期黄铁矿中有少量或局部地壳硫混染的痕迹;地壳硫的加入没有在岩浆源区发生,可能发生在岩浆上升并发生硫化物就地熔离的局部过程中,几乎不对硫饱和及硫化物的熔离产生影响;岩浆在地壳深部发生的橄榄石、铬铁矿等矿物的分离结晶作用,有可能是促使硫饱和与硫化物熔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广东长坑金银矿床的成矿地球化学——硫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张生  李统锦 《地球化学》1997,26(4):78-85
长坑矿床金、银矿石硫化物的δ^34S分别以高离散的负值和相对较集中的正值为特征。在主要成矿阶段硫同位素基本达到平衡或近平衡分馏条件下,采用大本模式分析表明,硫同位素分布特征可能与成矿流体物理化学条件不同有关,即形成金矿石的热液偏酸性、fo2较高,而银矿化期的流体近中性、fo2较低;此外,伴随硫化物沉淀的储库效应对此也有一定的影响。热液的总硫同位素组成可取为4‰-7‰,应主要来自围岩中的沉积硫。成矿  相似文献   

13.
江苏六合新生代玄武岩中地幔捕虏体的硫化物相研究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徐九华  储雪蕾 《岩石学报》2000,16(4):492-498
江苏六合一带碱性玄武岩中的出露有以尖晶石二辉橄榄岩为主的地幔捕虏体,这些地幔矿物中普遍有硫化物相出现:(1)被寄主矿物捕获的早期硫化物颗粒。(2)产于矿物晶粒边界或次生裂隙充填物,(3)硫化物包裹体,包括单相硫的包裹体、硫化物-玻璃两相熔体包裹体和CO/2-硫化物-玻璃(含硅酸盐子矿物)的多相包裹体,电子探针分析表明,硫化物包裹体比例隙中硫化物具有更高的相对Fe和S含量,较低的Ni含量。硫化物包裹  相似文献   

14.
研究工作表明在粉未压片试样中,由于不同价态的硫所发射的X射线谱(SKα和SKβ)发生位移,Kα/Kβ谱线强度比不一致;以及粉未压片-XRF测定硫的结果随保存时间的增长发生变化,导致了分析地质试样中全硫时的测定误差。提出采用熔融粉末压片法制样,试样中硫全部转化为硫酸盐硫,克服了谱线位移和试样不稳定问题,提高了全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呷村银多金属块状硫化物矿床银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大量岩石、矿石光(薄)片观察鉴定、电子探针分析、首次查明呷村海相火山岩型银多金属状块硫化物矿床有硫砷铜银矿和硫砷铜矿两种硫盐矿物。研究表明,除硫化物外(主要为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其次为黄铜矿,毒砂,斑铜矿,铜铜银矿,螺硫银矿,磁黄铁矿等),硫盐矿物十分发育,主要有黝铜矿、车轮矿、硫砷铜矿、硫砷铜银矿等。该矿床中的银主要在喷流-沉积成矿阶段富集。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韩国14个金-银矿床硫化物矿物硫同位素比值。尽管这些矿床的δ^34(CDT)显示了-0.2‰~+9.8‰的一个相对较宽的范围,但是90%的δ^34S值落在1‰~7‰范围内。单个矿床的硫同位素值的变化范围通常小于3‰。这样小的偏差范围和观察到的硫化物矿物之间的分馏作用表明了它们的沉淀主要来自平衡条件下的H2S。连同从前资料中获得的数据,得出了不同地质环境,形成时代和有用金属组分的矿床之间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低温热液金矿床可分成硒型和碲型2种类型。硒型金矿床赋存在沉积岩和火山岩中,而碲型金矿床则产在火山岩中。硒型由Ag、Pb、Zn和Mn矿化伴生,而碲型则与Cu和Bi、以及极少数与Hg和Tl共生。并且硒型以出现大量的冰长石、绢云母和碳酸盐,缺少重晶石为特征。碲型则以碲型金矿床中普遍存在有铜矿,象硫砷铜矿(还有铋矿如辉铋矿)为特征;但是在硒型金矿床中,铜矿稀少且没有铋矿。在碲型金矿区,绢云母蚀变是普遍的,而在硒型金矿区是以绿磐岩和钾蚀变为主。流体包裹体数据表明,碲型和硒型的形成温度分别为200-300℃和150-270℃。硒型和碲型硫化物的硫δ^34S分别为-8‰-+5‰(平均0‰)和-3‰-+7‰(平均+2‰-3‰)同时表明碲型硫化物硫的火成源和硒型的火成源和沉积源。碲型硫化物硫的δ^34S范围为+18‰-+29‰,同时提出一个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碲型矿化流体硫和氧活度一直比硒型的高,而碲型矿化流体的pH值则一直比硒型的矿化流体低。这些地质、矿物学、地球化学上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同由低温热液矿化相伴生的那些活动地热系统的比较指出:(1)硒型和碲型存在于相同地热系统中不同的2个部分;(2)碲型形成比硒型更紧靠热源;(3)碲型形成矿化地点比酸-亚硫酸盐型远离火山中心;(4)火山源的SO2气体的分布和主岩的类型是重要的因素。矿体流体化学性质(氧活度、硫活度、pH值、硫同位素成分)的不同导致了日本含碲和硒低温热液金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淡水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硫的固定作用及C/S比值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取自阿尔卑斯山边湖泊(苏黎世湖和日内瓦湖)的两个沉积柱的对比分析,阐明了硫在淡水沉积物中的固着途径。尽管这两个湖泊中湖水硫酸盐浓度相差三位以上,但固定在沉积物中的硫含量是相等的。沉积硫的最大深度达1%(干重),与现代近海岸相沉积物的硫含量相似。也表现在C有机/S总比值上,该比值较低,为2.5-8。对硫储体的分析表明,有机硫化合物是沉积硫的主要成分,在苏黎世湖和日内瓦湖中分别占总数的80%和  相似文献   

19.
兖州矿区山西组 3煤层中微量元素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对兖州矿区山西组3煤层21个样品中全硫、硫化物硫、有机硫和具有环境意义的微量元素Cu、Pb、Zn、As、U、Th含量的测试,分析了微量元素在研究区煤层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及主要形成原因,并发现煤层中所选的微量元素、硫化物琉及全硫在煤层顶、底或煤层夹矸样品中含量相对较高。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全硫的相关系数表明,所研究的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硫和全硫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而且研究区3煤层中全硫的含量取决于硫化物硫的含量。同时还研究了原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灰产率的关系,并将研究区微量元素同世界和中国同类煤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周小力 《岩矿测试》1994,13(2):118-120
介绍了以空心阴极灯代替连续光源,确定了硫化铝双原子分子吸收光谱法测硫的最佳条件,方法的灵敏度(0.0044A)为3×10 ̄(-9)gS,测定含S10g/ml试样10次,其RSD为3.3%,标准加入回收率在99%~104%之间。用所拟方法测定了大气硫酸盐化速率,结果与比色法符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