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我国海洋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现状 我国漫长的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国人民在很早以前就已知道了海水晒盐、采捕贝类鱼类生物资源和利用海水行舟楫之便利等,并形成了盐业、渔业和运输业等传统海洋产业。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本世纪中叶以来又促进发展了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水资源的利用及海滨旅游业等新兴海洋产业。如今,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这个海陆相互作用相当微妙和人类经济活动十分频繁的海岸带区域实施综合管理这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然趋势。县级海岸带作为国家海岸带实施综合管理的一个基本单元,其海岸带综合管理如何,将直接影响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任何一种管理职能的实现均需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来保证,而管理运行机制又受到体制的制约,直接影响管理目标的控制和监督。因此,县级海岸带综合管理职能的实现与其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密切相关,有关县级海岸带综合管理我国研究甚少,本文就此方面作一探…  相似文献   

3.
孙清 《海洋信息》1994,(7):26-26
1993年11月,国际海岸带管理大会在荷兰的诺得维基市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20多个国际组织及23个民间组织的代表出席了本次大会。 本次大会是“世界21世纪议程”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其宗旨是评价沿海国家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需求程度并推进海岸带管理规划的实施。  相似文献   

4.
区域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现与运行机制:玉环县个例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张灵杰 《海洋通报》1999,18(3):68-76
ICZM是为满足对沿底资源近期利用的需求与资源的长期供给而设计的一种管理体制,已被确定为实现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以县域空间尺度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玉环县实施ICZM的基础条件,例举了近年来开展ICZM活动有关的计划、手段、对策等方面的具体运行,并运用现代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对ICZM体制的管理模式、机构设置、组织形式(包括地位与基本任务)、管理体系作了初步研究;系统地阐述了ICZM运行机制的  相似文献   

5.
海岸带开发的可持续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建军 《海洋科学》1998,22(5):39-41
以海带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影响岸带环境系统可持续性的相关因素,在将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纳入统一的海岸带生态系统范范畴的前提下,提出了海岸带开发的可持续性判定因子。指出,实现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树立新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观,以海岸带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基础理念,实施一体化管理,依赖科技进步,确保环境资源的消耗与补给达到动态平衡,通过动态规划和及时的反馈调整,最终走出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关于海岸带湿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海岸带湿地资源持续利用的几点思考吕彩霞(国家海洋局综合管理司)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有18000公里的海岸线和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如何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尤其是海岸带资源,改善我国居民的食物结构和文化生活环境,这对我国这样一个以世界上6.97...  相似文献   

7.
海岸带是一个国土单元,包括向陆部分、大陆架被淹没的底土及其上覆水域。我国海岸带位置优越,资源丰富,面积辽阔,约35万km~2。强化对海岸带统一管理的研究,对于调整自然体系的相互关系,拓宽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空间,开发农业资源潜力,加速工业化城  相似文献   

8.
9.
海岸带资源性资产计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资源产业化理论要求把资源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自然资源进行实物量和价值量的计算。 海岸带资源是一项特别重要的自然资源。在我国,通过海岸带资源调查,海洋功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实施海岸带资源资产化管理的初步构想框架。按照“三路并进,软硬兼施,分步到位,梯次推开”的工作方针,采取“宣传落实结合,虚实结合,远近结合,内外结合,取予结合”的工作方法,通过资产化管理使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实现“变资源浪费型为节约型,变资源无价为有价,变开发无序为有序,变资源无偿为有偿”这四个转变,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永续利用,保值增值,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积累,促进社会生产之目的。  相似文献   

11.
海岸带钻孔数据的可视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组件式GIS软件MapObiects和面向对象编程工具Visual Basic对海岸带钻孔数据的可视化技术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此,参照国家标准建立了相关图式库,实现了矢量钻孔图层显示与查询、单钻孔柱状剖面图和多钻孔剖面对比分析图的自动绘制等功能,并对其对比分析的算法作了讨论。结果表明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海岸带钻孔数据的分析及可视化工作。  相似文献   

12.
13.
海岸带作为社会经济地域中的“黄金地带”,由于经济的开发与人口流入,面临越来越多资源和环境问题。如何解决海岸带地区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现海岸带地区的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海岸带地区发展不容忽视的问题。文章通过构建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AHP法与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在此基础上利用变异系数协调度对山东省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确定了评价标准。从省级尺度上,纵向研究了山东省2009—2018年的海岸带协调发展水平的演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水平近似“M”形曲线,大致上呈现波动上升趋势,经历了不太协调阶段(2009年)、比较协调阶段(2010—2011年)和协调发展阶段(2012—2018年)3个发展阶段,并在测度结果基础上从环境治理、资源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4个方面提出了山东省海岸带地区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已经成为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回顾海南岛海岸带保护利用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阐释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基于海岸地质和海岸动力对海岸线的控制机理,深刻剖析海南岛海岸带独特而脆弱的生态特征、人类活动影响以及丰富的旅游资源,揭示海岸动力过程和海岸带的重要性以及大气、海洋、陆地如何相互作用;提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新概念,构建海南岛海岸带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的顶端战略模型。为促进海南岛海岸带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必须以生态平衡为本,加强对海岸动力过程的调查研究,科学评估旅游地的承载能力,适时开展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启动海南岛海洋类世界自然遗产申报及建设工作,探索以“立法先行、统筹规划、宏观调控、科学支撑、财力保障、统一管理、公众参与” 为核心的“海南模式”。  相似文献   

15.
影像图谱特征包括光谱特征和图型结构特征两个方面。基于Landsat 8,GF-1,ZY-3和SPOT-5等光学卫星遥感影像,本研究分析了河流/沟渠、水库、湖泊/坑塘、盐田、养殖区和近岸海域等海岸带水体的影像图谱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海岸带水体的光谱特征很相似,但它们的图型结构特征差别较大,结合两者则可较容易地提取出各类海岸带水体信息。研究结果可为海岸带区域的水体遥感监测提供技术支撑,进而服务于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调查。  相似文献   

16.
海岸带边坡防浪林消浪理论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建民 《海洋通报》2008,27(2):16-21
在海岸边坡上种植防浪林是一种新的护岸形式,应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验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波浪在斜坡上传播的控制方程及边界条件,应用摄动理论求解非线性解,得到了一阶精确解和二阶近似解.在模型实验中,确定几何比尺为 1∶10,选取桧柏树枝作为防浪林模型,根据量纲分析,确定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海岸边坡坡度、波高、波周期、水深与防浪林树宽.实验结果表明,防浪林宽度与岸坡坡度对消浪效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目前的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已不能满足海岛海岸带监测中不断提高的现势性和分辨率的要求,而具有高灵活性、高时效性、高分辨率、低成本的低空无人机遥感则能很好地满足其要求.基于此,利用无人机遥感系统的优点,本文归纳总结出了无人机遥感影像获取和处理的一般流程,并通过海岛(田横岛)及其海岸带监测的应用实例,展示了无人机遥感在海岛海岸带监测应用的可行性,进而能够实现海岛海岸带地区大比例尺的地形测绘.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遥感技术获取了大连市2016年滨海湿地基本状况信息,通过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基本摸清了研究区水鸟及栖息地概况,收集整理了研究区开展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工作情况,简要阐释了当前滨海湿地管护工作中存在的功能退化等问题,辨识性分析了引发问题的填海造地、建设力度与保护经费不足等驱动力因素,提出了应从健全滨海湿地管理与保护制度机制、加大新建保护区与已建保护区管护工作力度、开展生态修复工作、开展滨海湿地生态补偿工作、严格自然滨海湿地开发利用管理和加强滨海湿地调查监测6个方面加强滨海湿地管护工作的对策及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9.
航摄仪与机载激光雷达等新型航空遥感测量装备发展迅猛,航测与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在海岸带遥感监测中的应用日益深入。总结分析了国内外上述装备的海岸带遥感应用现状,比较了国内外应用研究方向差异,结合海岸带特点,指出该领域发展趋势,为促进航空摄影测量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海岸带测绘中的应用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20.
苏北滨海湿地不同植被带沉积物粒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洋港滩涂上由海向陆设置断面,共采集8个沉积物柱状样(0-40 cm)和14个表层土样(0-20 cm)并对其进行粒度分析,以探讨新洋港滨海湿地沉积物的粒度分布特征以及植被对沉积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光滩沉积物粒径(4.60)明显大于各个植被带(5.10-5.78),各植被带间粒径无明显变化。在互花米草滩沉积物颗粒迅速变细,分选变差。2)光滩沉积物中砂和粉砂分别占34%和56%,粘土极少,互花米草滩沉积物中砂降至5%,粉砂和粘土分别增加至70%和25%,互花米草滩成为植被演替序列中沉积物粒度参数的突变点。3)植被发育演替改变了潮滩表层沉积物粒度分布格局,对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物沉积过程具有明显的改造作用。随着植被类型和滩面高程变化,沉积物粒度分布特征也相应发生变化。4)光滩、互花米草滩沉积物在垂直方向上粒度参数变化较大,盐碱滩和芦苇滩垂直方向上无明显变化。潮流作用、潮滩不同部位的水动力差异以及不同植被的作用是造成垂直方向粒度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