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欣嫣 《地球》2010,(1):6-11
大多数人认识他,并不是因为他是中国最大的蛋糕连锁店好利来公司的掌门人,而是在喧嚣嘈杂、熙来攘往、焦躁无奈的北京地铁里,在等下一班地铁的间隙,在墙上一堆广告中发现一些特别的摄影作品,非洲肯尼亚纳库鲁湖的火烈鸟、马赛马拉的角马、乞力马扎罗的太象、纳米比亚埃托沙的长颈鹿、斑马还商美洲豹、犀牛、羚羊、鹅鹊、企鹅……在这些充满视觉震撼的作品旁边有一行并不显眼的小字,写着作者的名字:罗红。  相似文献   

2.
洱沥 《地球》2015,(4):84-89
<正>天上有流动的云云边有游荡的鹰炙热的海水吞吐着轻烟沙滩拥抱着岩石厮守了一百万年的光阴丛林深处有黑色的旋律在月光下幻变距离太阳最近的土地灵魂寄居的非洲草原这里没有历史这里就是历史去南非之前,非洲只是照片和荧屏上的一些静止图像。去南非之后,非洲的景象印在了脑海深处,就像一部生动的电影,在每一个乏味的夜晚循环上映,反复撩拨着内心那一根麻痹已久的、渴盼自由与飞翔的感性神经。  相似文献   

3.
《地球》2017,(3)
<正>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公里,比黄河(5464公里)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  相似文献   

4.
《地球》2012,(3):2-2
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就是其他物种几千年来的灭绝史。这不是一句危言耸听的话,也不是信口雌黄。人类的所谓文明,即是建立在其他物种的痛苦之上。最近的考古发现证明,人类在至少40万年前,当还是"直立人"的时候,发生过一场"动物脂肪补给"危机。这场危机从非洲的某一个地方开始,很快波及全洲。毫无争议的考古证据证明,那个时代的人,脑容量还很小——这句话在现在主要用于骂人,但那个年代,确是事实。有一天,从肯尼亚图尔卡纳盆地某个洞穴中,一个  相似文献   

5.
罗红 《地球》2010,(1):22-23
纽约时间6月4日晚19:00.由联合国环境规划着主办的“共同的命运——从非洲到北极的野生动物”摄影展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大楼参观大厅开幕。这次展览是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纪念活动之一,也是我第二次在联合国举办摄影展(上一次是在内罗毕UNEP总部)。这次,一共展出了33幅作品。  相似文献   

6.
地台循环演化的观点可能有一种解释,它与板块动力学有关,并作为两个主要参数——板块扩张速率和旋转极变动的函数。这些由研究南大西洋的其他作者定义的动力学参数,看来与南美及非洲的地台活化脉冲有相互密切的关系。在冈瓦纳发展的历史中,在其瓦解  相似文献   

7.
朱娟英 《地球》2011,(9):100-101
象牙专指大象的门牙,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由磷酸钙和有机体构成的类似骨的材质原料。象牙的硬度在4.85左右,长度大小不一,据说最长的象牙可达九尺。象牙根据象产地的不同又可分为非洲象牙和亚洲象牙。其中非洲象牙硬度及质量较亚洲象牙略高,亚洲象牙色泽较白,较之非洲矛不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8.
一九四九年九月底的一个夜晚,英吉利海峡的朴次茅斯港口,有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国人,快步踏上了一艘开往法国的渡海轮船。当他穿过英伦海峡的迷雾,迎着海风走上甲板的时候,可以看见他的脚步稳重、矫健;他每一步的跨度,总是○点八五米——这是他多年从事地质工作、长期在野外考察养成的习惯:他平时迈开的每一步,实际就成了测量大地、计算岩层距离的尺子。  相似文献   

9.
程木林 《地球》2010,(3):42-43
作为非洲最大的湖泊之一,基夫湖可能面临着像一个晃动过的巨大可乐瓶打开盖后般的爆发。这种爆发可能会危及到200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组瑞士的研究人员给卢旺达政府提出的报告中所发出的警告。  相似文献   

10.
《地球》2015,(6)
<正>2014年的11月25日,时值初冬,但在丹霞山地质公园里却依然酷热难耐,没有一点"冬"的感觉。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去丹霞山了,不知为何,竟没有故地重游的感觉。也许是因为我亲耳聆听了丹霞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功臣——彭华讲解丹霞山,使我对丹霞山有了新的认识。彭华与丹霞在这里,我不得不说说彭华这个人。他是安徽省砀山县人,现任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11.
初识李平 ,是在 1 997年。那天 ,在飞往罗马的班机上 ,走来一位浓眉大眼的年轻人 ,对我注视片刻后 ,伸出右手 :“你是吴忠良吧 ?我叫李平。”在随后的 3周里 ,李平、高荣胜和我一直吃住在一起。工作之余 ,便听他们海阔天空地神聊。在我的印象里 ,李平总是在笑。前几天 ,整理照片时 ,竟找不到一张他不笑的照片。无奈 ,只好让李平在他的遗像里也露着灿烂的笑容——也许这更是李平的真实的形象。李平对生活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至今记得在威尼斯他竟向我们说起他和他的爱人互相帮着挖耳朵眼的故事。我是个粗心的人 ,出差在外 ,常常连个…  相似文献   

12.
1850多年前,在中华大地上生活着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就是举世闻名的地震仪之父——张衡.张衡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历法、数学,也擅长文学,历任郎中、尚书侍郎,两度任太史令,前后凡14年.公元132年,张衡在洛阳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测量地震的仪器——候风地动仪,这比欧洲的地震仪早1700多年.此外,他还创制了最早的用水力推动的天文观测仪器.他创立的系统的完整的天文学说——“浑天说”,提出宇宙是无限的见解,对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有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3.
赵小双 《地球》2014,(2):98-101
“达尔文一生有四大怕:一怕触犯宗教,这是为什么他写出《物种起源》之后,等了20多年才发表的原因;二怕妻子,他的妻子艾玛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结婚之前他跟艾玛说我不信仰上帝,艾玛说只要我们相爱就行,但是我们今后不会在天堂相见,正因为如此,达尔文不想触犯宗教,落得伽利略的下场,也不想伤及艾玛的宗教情感;三怕与人争论、陷入旷日持久的论战;四怕是最莫名奇妙的,他没有经济安全感,但他是富二代,家里钱多得不得了,他让大儿子学金融,让他管家投资。  相似文献   

14.
罗红 《地球》2010,(1):20-21
明天就要启程前往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了。这是第10次去非洲,却无法像前几次那样轻松。 上个月,接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的邀请,正式通知我参加今年世界环境日的纪念活动.在内罗毕办一个个人摄影展。搞了10多年的摄影,这还是头一次办个人展,而且没想到一办就办到联合国去了,实在是兴奋,也实在是紧张。  相似文献   

15.
地壳上部的应力特征 1958年,瑞典学者哈斯特首次报道了采用套心法在瑞典等地测量地壳应力的成功试验。随后,他在欧洲、非洲等地进行了测量,试验证明,这种方法是可靠的。哈斯特对各地测量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地壳中的水平应力大于垂直应力,某些地区甚至大于垂直应力几倍到十几倍。这一结论与当时流行的传统观点恰恰相反。因此,学术界对这一发现产生了强烈反映。  相似文献   

16.
Carl F Braun工程学荣誉教授乔治&#183;w&#183;豪斯纳(George W.Housner),在距98岁生日仅差几周经历了短短的病痛之后,于2008年11月10日逝世。他当时住在他生活了几年的帕萨迪纳退休公寓。对于所有我们认识他的人来说,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相似文献   

17.
留言节选     
《地球》2015,(3):112
<正>两会正在进行,国家一定会对环境、土地、资源问题提出更加给力的解决方案,让我们拭目以待吧!希望这一次能真的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来!——靳剑来信节选贵刊2月号杂志关于河北雾霾的报道很给劲,在我们单位被好多人传阅,身为土生土长的河北人,我真的感到既烦恼又无奈,尤其担心孩子的健康,我们河北省的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百姓的最大的心病。——戴上口罩  相似文献   

18.
警校毕业时,他琢磨着只要混上公务员。就是扫厕所都干。结果他“连扫厕所都没抢上”,当上了一名城管。如今,干了3年城管的他将工作里的酸甜苦辣写成网帖,并迅速走红。有人评价其“不美化。不抹黑。在愤怒的口水中打捞城管”。还有人称他为——  相似文献   

19.
<正>著名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汉斯·贝克海默(Hans Berckhemer)教授于2014年7月21日逝世。贝克海默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他在那里长大并在斯图加特大学接受大学教育——1951年获得物理学学位,1954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德国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的科学生涯以斯图加特地球物理状态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开始(1951—1963),重  相似文献   

20.
一一一”],—。——“-ItyW一、、一 /.、j u一一 一 人。V一仆L八-H、从一长十卜灼民JJ。V、。-上七。小厂。;‘。,。,人——-卜-。-----。i} ::;;j4。U4 JT-/Li.];,:【 冈哪蛔溉脉地_~Z_》Lj厂—,_/钾。。,_。、、二宁:。以g桩盛溯溯、…、9 炯黯戳。/磐””“删y扭呷炒跋卿吵购帅\卜的松 玉一一 颇厨一、。。,。——硼——也山西省防震减灾宣传工作会议剪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