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温家宝 《地球科学》2019,44(5):1439-1440
今年是马杏垣先生诞辰一百周年.我以这篇文章,纪念我的老师马杏垣先生,以表达我对马先生以及原北京地质学院所有老师的感念.1960年秋,我在北京地质学院开始了五年的大学生活.那时的院长是高元贵,他和何长工、刘型都是有着革命的经历,又懂得教育的领导.马杏垣先生是副院长,他和袁复礼、冯景兰、张席禔、王炳章、尹赞勋、袁见齐、杨遵仪、傅承义、王鸿祯、秦馨菱、池际尚、凃光炽、张炳熹、郝诒纯、高平、潘钟祥、王嘉荫、薛琴舫、周卡、苏良赫、陈光远等一大批学术大师汇聚于北京地质学院,构成建院之初最宝贵的师资力量,使北京地质学院的教学工作从建院开始就有了很高的起点,使学院在20世纪50年代培养出一批像赵鹏大、翟裕生、殷鸿福那样的优秀人才,为学院后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球科学》2015,(1):168
<正>马杏垣院士是国内外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家、地震地质学家和地质教育学家之一,曾长期担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兼地质研究所所长.他在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坚持实践第一,勇于开拓创新.他在科学研究和治学领域,学风严谨、为人师表,培育了几代地质学者,为我国地质研究和教育事业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2019年5月将是马杏垣院士百年华诞的日子,为了  相似文献   

3.
安芷生 《第四纪研究》2007,27(6):908-909
值此恩师刘东生先生诞辰九十周年之际,作为他的第一个研究生,向恩师表示深诚的谢意,感谢他多年来对我的严谨学风教育和始终如一的关怀;感谢他引导我走上了科学研究之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参加国际科学的竞争;感谢他教导我们为科学做出自己应有的奉献,为祖国、为人民、为国家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6月,在成都召开的工程地质年会期间,正逢张咸恭先生90大寿。工程地质专委会为先生组织了祝寿庆贺会,会议安排我们原北京地质学院首届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系到会的学生致祝贺词。讲话后,肖树芳,杨华琨,周柔嘉和我起立,向张先生和师母深深行了三鞠躬!表示要在先生一百岁大寿之日,去北京为他祝寿。不曾想到先生竟然提前离我们而去!我想通过祝贺会上我们的一些讲话来寄托我们的哀思与怀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 11月22日是刘东生先生的生日,在先生离开我们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时刻在怀念他。这里我们刊登了刘先生的密友之一、瑞士的Heller教授的短文,怀念与刘先生一起研究黄土磁学的点点滴滴。本文是Heller教授为刘先生的纪念文集撰写的,但因故未及在文集中刊出。现在本刊补登,除了表示对先生的深切怀念,也表示对Heller教授的感谢和歉意。  相似文献   

6.
《中国勘察设计》2009,(5):12-13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开幕了,我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对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的主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建筑节能”,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各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还在蔓延和深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举办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在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一九九六年八月四日北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前来参加这次国际地学界空前盛会的各国和各地区的地质学家,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8.
在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的开幕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李鹏(1996年8月4日北京)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对前来参加这次国际地学界空前盛会的各国和各地区的地质学家,表示热烈...  相似文献   

9.
黄润秋 《工程地质学报》2012,20(6):1083-1086
今天,工程地质大家庭又一次盛大的聚会第九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在美丽的青岛隆重开幕了。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向各位领导和代表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也提议,我们大家庭的每一位成员,大家共同一起,为我们这次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也向应邀前来参加这次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这次盛会的承办方,中国海洋大学、国土资源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青岛第一海洋研究所为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所付出的艰辛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0.
    
张培震 《地质学报》2022,(10):3281-3282
<正>今年是中国地质科学史上非常有意义的一年:中国地质学会迎来100周年诞辰。100年前成立的中国地质学会为地质学家们提供了用知识报效祖国的舞台,在中国地质学发展的各个阶段,构造地质学家都发挥了重要的开拓和引领作用。随着学科的发展,诞生了一大批世界著名的构造地质学大师,如李四光先生、黄汲清先生、张文佑先生、李春昱先生、陈国达先生、张伯声先生、马杏垣先生,等等。这些灿烂的群星辉煌了我国的地质科学事业,为我等后辈树立了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王鸿祯先生今年九十高龄。他依然心态平静、思维敏捷、精神愉悦、兴趣广泛。我们能不时听到他的教诲,也感受到他对时事、校务、学界、友人和弟子们的深切关注之情。他是一位健康、睿智、和蔼可亲的长者,我们向他表示衷心的祝福。从1948年我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起,他作为我的启蒙老师,长期以来一直是我敬爱和尊崇的师长。他博学多才、严谨求实、勤奋耕耘、开拓创新、成就卓著。他是杰出的地质学家,深入到古生物学、地史地层学、古地理学、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等学科的多个领域并取得了系统的开创性成果,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他是热忱的教育家…  相似文献   

12.
编者的话     
马杏垣教授是著名的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国际岩石圈委员会执行局委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原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副院长,现中国地质大学顾问和名誉教授。马杏垣教授1938年开始从事地质工作,就读于西南联大地学系;1948年在英国爱丁堡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长期在北京大学、北京地质学院、武汉地质学院任教和担任领导工作,为我国培育了几代构造学人才,为学院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期间,马杏垣教授还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特别是嵩山重力构造研究,成为我国地质科学园地里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马杏垣教授1978年参加“科学大会”后调国家地震  相似文献   

13.
宇宙间是个大的引力场,在地球上来源于地心的引力,就是重力。“它使地壳类似穹形,因之这个地球体本身就是大地构造研究的起点。在研究构造运动的驱动力以及重力与构造的关系方面,马杏垣教授近期发表了精辟的论述。 我们居住的这个天体还具有一个大的应力场,李四光教授在他青年的时候曾经将他的论证建立在假没地球转速的变化上,他所创建的构造体系在组合分析时,对受力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涂光炽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地球化学家和矿床学家,他毕生为我国的地学发展、矿业开发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大贡献。现仅就先生的治学精神谈一点体会,以表示对先生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相似文献   

15.
李连捷先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我国土壤科学的教育家,为土壤科学发展的地学理论基础和生产应用做了大量工作。我作为李连捷先生的研究生,有幸在先生身边度过了10年,切身体会到了他对研究生的关心和培养。他不仅教我学业,而且教我做人。他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胸怀和幽默的谈吐让我难忘。他注重调查研究,力求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他不墨守成规,注重创新发展;他精益求精,不畏困难,不怕挫折,乐观地面对人生都给我留下了终生受益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吴根耀  关静 《地质科学》2005,40(3):414-414,438,456
著名构造地质学家马杏垣先生的遗著《解析构造学》,2004年11月由地质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63页,885千字。解析构造学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马杏垣先生在总结自己和研究集体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建的。之后,在他的领导下,他的学生们在各自的研究岗位上做了许多工作,既丰富和完善了解析构造学的理论和方法,也使解析构造学在我国学术界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解析构造学的形成与发展,构造解析的原则与方法,中国前寒武纪构造、大陆伸展构造、重力作用与构造运动、中国大地构造发展的基本样式与地壳构造演化,地学断面研究、中国地震活动与现今地球动力学研究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各位领导、各位理事、同志们:根据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协会章程的规定,今天在这里召开我协会第二次理事会。首先,我代表国际工程咨询协会和合作司向到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这次理事会是在全面落实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精神、经济体制及外经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召开的。部领导给予很大关怀和支持,亲临会议作指导,让我们对此表示衷心  相似文献   

18.
忆明镇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1998,18(3):193-193
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周明镇院士(1918~1996)逝世两年多了。大家都很怀念他对中国第四纪研究的积极倡导和热情的支持。谨写一点往事作为对老友的敬意。明镇和我,家庭、学历、情趣和风格都不一样。他是一个潇洒的人,我重苦于;他很聪明我则迂缓;他从不勉强人,对人不疾言历色,我往往控制不住自己。但明镇和我的性格互补,使我们很谈得来。这也可能是我们年龄相仿,走过的历程有许多相同之处的缘故吧!50年代中国第四纪研究委员会的建立和以后的工作中他曾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这时他已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工作,成为杨钟健先生十分得力的助手。在50年代到60年代,他业务精进,关于早期哺乳  相似文献   

19.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今天,"2008中国老年住宅论坛"在这里隆重举行.这是全国老龄部门和建设部门就老年住宅问题首次联合组织的高层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对这次研讨会的召开致以热烈的祝贺!向前来参加本次研讨会的各级领导,各位专家、学者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关于中条山前寒武纪地层问题已经争论了好几年了,马杏垣、王植、张伯声和孙云铸等人都持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我们1954年参加马杏垣所领导的中条山综合科学研究队构造组的工作,1955年为了蒐资毕业论文的资料,又先后在中条山做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