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胡桃蛤科(Nuculidae)的种类也完全生活在潮下带,与吻状蛤科(Nuculanidae)相比,这一科主要生活在浅水区,也是底栖生物中的重要类群之一。本文记述了胡桃蛤科的种类13种,其中10种在我国是第一次报道,并有一个新亚属。 相似文献
2.
马雷蛤科(Malletiidae)和廷达蛤科(Tindariidae)同是原鳃类中的两个小科。它们大多数种类生活在深水区,潮间带没有它们的分布。这两科动物种类过去在中国海无任何记录,本文报道的6种中,其中金星廷达蛤(tindaria jinxingae sp.nov)是一个新种,其余5种在中国海均为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3.
隔鳃类(Septibranchia)又称孔螂超科(Poromyacea),由孔螂科(Poromyidae)、旋心蛤科(Verticordiidae)和杓蛤科(Cuspidariidae)组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呼吸器官——鳃已经退化,在外套腔中产生了隔膜,隔膜具有一定数量的小孔,呼吸的水流通过这些小孔进入隔膜腔内。鳃的消失也导致食性的改变,多数双壳类以鳃滤取食物,而隔鳃类却都是肉食性者,它们是双壳类在演化上比较特殊的一群。隔鰓类全为海产,在潮间带没有其踪迹,在深水区其种类多、数量大,是双壳类中的主要类群,标本的采集要由调查船进行。本文所鉴定的材料是1957年我国第一艘海洋科学考察船——金星号下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全国海域进行的历次底栖生物调査中所获得。
对中国近海的杓蛤从未有人进行过系统的研究。曾报道Cuspidaria chinensis (张玺、齐钟彦,1960), Cardiomy sinica (徐凤山,1980)产于中国近海,然而我们至今未采到前者的标本。本文记述了14种杓蛤,其中13种在中国近海是首次记录。在这些种中,发现于南海的有7种,东海有9种,其中4种是东海、南海所共有;黄海只发现2种。
杓蛤科,两壳不等,左壳大于右壳,壳的后部通常延伸成喙状。外韧带很弱,内韧带通常附着于铰合部的匙状着带板上,有时有一钙化韧带片附于内韧带上。铰合齿变化较大,但除个别情况外,右壳的后侧齿通常是恒定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沿海片鳃科(后鳃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片鳃科(Arminidae=Pleurophyllidiadae) 是一群营底栖生活的后鳃类软体动物,种类较多,世界各暖海都有分布,常见于潮间带滩涂至潮下带,直至水深260米之间。作者过去在潮间带生态调查和采集中,仅见到少数几种;在整理、鉴定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标本时,发现这科动物在底牺生物拖网样品中比较常见,种类也较多,而且其中大部分种类在我国尚未报道过。作者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以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所获得的标本写成本文。
迄今已知,片鳃科共有4属,我国已报道的仅有2属5种,本文共报告20种,隶属于3属、4亚属,其中有8种是新种,7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在这些种类中有3种广泛分布于印度一西太平洋区,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帘蛤科(Family Veneridae)是瓣鳃纲软体动物种数较多的一科。总共有500多种,分布遍及世界各海洋。中国海的近岸一般深度小、陆棚广阔,帘蛤科的种类较多。现已发现的就有100多种,约占世界总种数的1/5。其中以起源于印度马来的热带种占优势。
本文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十年来在我国沿海陆续搜集的以及全国近海调查底栖生物拖网的标本,共有2,000 号左右。标本是比较丰富的,但对种类繁多的我国沿海来说,一定还会有一些遣漏,尤其是江苏、浙江、福建三省的沿海,采集调查还很不够,标本特别缺乏,加上著者水平低、文献又不够充分,有一些种类一时还鉴定不出来,还有待今后作进一步的补充。 相似文献
6.
捻螺科(Acteonidae = Pupidae)是一群有壳后鳃类软体动物。它们的侧脏神经索在发育过程中没有象其它后鳃类那样再经过逆转,仍然保持着不对称而互相交叉呈“8”形;它们具有螺旋形的外壳,身体能完全缩入壳内,具有角质厣。这些都表明它们在演化上仍保留着前鳃类的特征,所以是一群原始类型的后鳃类。
这科动物在潮间带与潮下带浅水区,直至水深数百米的泥砂质海底营底栖生活。由于它们具有较坚固的贝壳,所以在海底沉积物及地层化石中也常见到。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海域,尤其在印度-太平洋区种类较多。它们大多是暖水性种,有些既是化石种又是现生种。
在我国已报道5属,共14种, 在报道过的14种中有2种——Acteon secale, A. mariae 我们尚未找到标本。
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调查采集、潮下带底栖生物调查及东海地质取样中所获得的标本,选行整理鉴定,共有20种,分隶于5属;其中有2新种,6个新记录。在这些种类中,有5种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坚固蛹螺 Pupa solidula,纵沟蛹螺 P. sulcata,红斑蛹螺 P. coccinata,火焰斑捻螺 Punctacteon flammeus,线红纹螺 Bullina lineata;其余的种均为西太平洋种。同日本共有的种为14种,其中5种是日本-中国特有种:卵圆捻螺 Acteon teramachii,吉良斑捻螺 A. kirai,希氏捻螺 A siebaldii ,宽带斑捻螺 Punctacteon kajiyamai,华贵红纹螺 Bullina nabilis。在这些种类中,仅黑纹斑捻螺可向北分布到黄海、渤海。可见我国的这科动物为暖水性种,在区系上与日本南部关系极为密切。 相似文献
7.
中带蛤科(Mesodesmatidae)是蛤蜊总科(Mactracea)中种数较少的一科。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采到一定数量的标本,经鉴定共5种(其中1新种),分隶于4个属,种名如下:(*为我国首次记录)。
1.环纹坚石蛤Atactodea striata (Gmelin)
*2.扁平蛤Davila planum (Hanley)
*3.反凸息蛤(新种) Anapella retroconvexa sp. nov.
4.中国朽叶蛤Coecella chinensis Deshayes
5.锈色朽叶蛤Coecella turgida Deshayes
中国近海的中带蛤过去报道较少,Deshayes(1854)报道Coecella chinensis产于中国近海; Kuroda(1941)报道产于我国台湾省的C. chinensis, C. cf. turgida和Amphidesma(Atactodea) striatum等3种;张玺等(1960,1961)报道C. chinensis和Mesodesma striata等2种。 相似文献
8.
猿头蛤科(Chamidae)的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利用左壳或右壳固着在潮间带下部的岩石或珊瑚的表面和缝隙中生活,分布深度可达250米。在有强击岸浪的开阔性岩石海岸或珊瑚礁区,猿头蛤的固着基很坚实,贝壳的固着面也大,壳面的棘和鳞片发达,但较钝,其表面常附着海藻和其它生物。在平静的内湾,猿头蛤固着或不固着,壳面披着一层极厚的海藻、苔藓虫或其它生物,原来壳面上的棘或鳞片变得很不规则,甚至被外来物完全披覆。
Lamarck(1818)根据猿头蛤壳顶部的旋转方向,把利用左壳固着、壳顶右旋的称为正规型,而把右壳固着、壳顶左旋的称为反转型。在有些种,同一种中的个体既有用左壳也有用右壳固着者,所以这一分类法没有受到重视。Odhner(1919)研究了猿头蛤的形态和分类的关系,对正规型和反转型的标本进行了比较解剖,他把反转型的种类归并为一个属——拟猿头蛤属(Pseudochama)。Reeve(1847)在猿头蛤的专论中记载55种,其中有75%的种类是左壳固着、壳顶右旋的。Lischke(1870) 发表4个日本海的猿头蛤新种。Clessin(1889)在猿头蛤的系统研究中发表78种。Lamy(1927)在“巴黎自然史博物馆猿头蛤的订正”一文中发表40种和8个变种。Habe(1964)报道日本产的猿头蛤3属16种。
我国沿海猿头蛤的记载较少,Reeve(1847)认为Chama lobata应分布于中国外海;Angas记载过产于香港的Chama fragum; Kuroda报道Chama lazarus,Chama lobata,Chama ostoma, Chama brassica, Chama divaricata, Chama reflexa, Chama jukesi和Chama (Pseuidochama) retroversa等8种分布于我国台湾省;张玺等发表了Chama lobata, Chama lazaru和Chama dunkeri等3种。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于1954-1963年在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采到不少猿头蛤标本,1958年全国近海综合调查又补充了许多南海的拖网标本,共150号。经鉴定共10种,分隶于二个属。 相似文献
9.
锉蛤科(Limidae)的种类既可食用又可做装饰品。它们的贝売大小不一,多呈椭圆形或三角形。两売相等,两侧等或不等。有的种壳质重厚,有的极薄脆。壳背缘直,腹缘呈圆形。壳顶小,略凸,位于背缘中部,其前、后方略具耳状突起;一般前耳小或退化,后耳较明显。贝壳为白、黄、褐等色。壳表具有各种放射肋,肋上有小棘、鳞片和颗粒等。有些种前缘和后缘开孔,足丝孔位于前腹缘。两壳顶分离,其间具有三角形的韧带面,中央有三角形的韧带槽。铰合部一殷无齿,有的只在韧带面两侧有齿状小突起。外套薄、外套触手极发达,少数种具外套眼,无水管,软体部具鲜艳色彩(图1)。
锉蛤科的种类虽不很多,但分布面较广,世界各大洋从潮间带的下区至数百米深的海底都有分布。它们是多能的双壳类类群,既能用足在海底做缓慢地爬行和移动,又能分泌足丝牢固地附着在岩石和其他物体上,而且还能在海水中自由游泳;当它们不活动时,又能以足丝和砂粒等筑造保护自己的巢穴。多数种软体部具色彩,在它们生活时,鲜红的足,朱红的鳃,浅桔红的外套及桔红的短外缘触手和细长的白色内缘触手衬托着白色或浅黄色的贝売,极为美丽。
中国近海的锉蛤科过去只有零星记载,未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中国近海搜集的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共鉴定有13种,分隶于5属及5亚属,其中有5种为我国首次记录,1种为新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中国近海钳蛤科(双壳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钳蛤科Isognomonidae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双壳类,多数种分布于印度-西太平洋区,有的属像丁蛎属(Malleus)则仅分布在印度-西太平洋区。在我国,这一科的种类主要分布于南部沿海,多数种分布的北限在广东沿海,少数种可分布到福建东山。生活于潮间带和潮下带水深100多米以内的浅海。有的种数量较大,生长速度较快。除食用外,贝壳可用做工艺品或烧石灰的原料,有的贝壳内面珍珠层厚而美丽,可考虑做珍珠贝的代用品。钳蛤科与珍珠贝科近缘,形状和习性很近似,但壳形变化大而不规则,在分类上也存在着混乱现象。据记载这类动物出现于中生代的三叠纪和侏罗纪。
关于中国近海的钳蛤科,过去曾零星报道过4属9种(有的只有名录),本文根据我所以往二十多年来搜集的材料研究写成,共有4属11种,有2种在我国系首次记录。文中对其中4种的名称进行了修订和合井,并对其主要特征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11.
鸟蛤科(Cardiidae)是双壳类软体动物中较大的一科,全为海产,但有些种能适应于半咸水,甚至进入河口区。本科大多数属、种均为热带和亚热带型,仅分布于寒带和温带的属、种很少。它们主要生活在潮间带和近岸浅水区,一般不超出大陆棚的范围。潜居于泥砂中,营底内生活,借助于发达的足有时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迁移。
本文所用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近海调查时所采得,其中主要是本所海洋综合调查船“金星”号及全国海洋综合调查拖网采集的底栖动物标本,此外,还鉴定了中苏黄、东海越冬渔场调查由苏联“宝石”号所采集的标本。作者谨向以上对标本采集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致以谢意。
鸟蛤科的属名和亚属名的使用在早期一直是十分混乱的,没有人进行过系统的整理。直到1935年Thiele在他的名著《Handbuch der Systematischen Weichtierkunde》一书中比较详细的总结了这一科动物过去的研究工作,从而第一次提出了比较合理的分类系统。本文主要采用了Thiele的分类系就,并参照了Keen、Kuroda and Habe的工作和作者个人的意见进行了部分的修订。 相似文献
12.
本文系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在我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大量标本加以鉴定研究写成。共报告肠鳃类 Enteropneusta 6种,即黄岛长吻虫 Saccoglossua hwangtauensis (Tchang et Koo),短殖舌行虫 Glossobalanus mortenseni Horst,多鳃孔舌形虫 Glossobalanus polybranchioporus Tchang et Liang,肉质柱头虫Balanoglossus carnosus (Willey),三崎柱头虫Balanoglossus misakiensis Kuwano 和黄殖翼柱头虫Ptychodera flava Eschscholtz。分隶于两科四属。
短殖舌形虫,肉质柱头虫和黄殖翼柱头虫在我国是首次记录,我们均根据其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作了详细描述,并讨论了与前人描述相异之处。到目前为止,多鳃孔舌形除了在我国沿海分布之外,国外尚未见有报道;张玺等在1965年对此种已有详细描述,本文仅对其特征作了记述。黄岛长吻虫是张玺等在国内发表过的,本文进一步对它作了补充描述和修正。三崎柱头虫,过去张玺等没有对它的内部解剖进行过描述,本文根据在我国沿海采到的标本,对它的内部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并与前人描述的某些特征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鳍缨虫属 Branchiomma 物种隶属于缨鳃虫科(多毛纲、缨鳃虫目)。除斑鳍缨虫B.cingulatum (Grube, 1870)和锯鳃鳍缨虫B.serratibranchis (Grube, 1878)外, 黑斑鳍缨虫B.nigromaculata (Baird, 1865)和珠鳍缨虫B.pereraide Silva, 1965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多毛纲缨鳃虫目(Sabellida)龙介虫科(Serpulidae)和螺旋虫科(Spirorbidae)是污损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全国海洋综合调查和作者近年来补充采集的标本,进行系统整理,已陆续报道龙介虫科近51种。本文是第三篇报道,共鉴定龙介虫科8属12种、螺旋虫科7属12种。其中有10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有*者系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中国近海多毛纲、缨鳃虫目、龙介虫科(石灰虫科)分类区系研究的第二篇报道。本科动物除吴宝铃、陈木(1981、1985)报道5种(含2新种),杨德渐、孙瑞平(1988)报道6种,孙瑞平(1998)报道南沙群岛6种(含1新种), Fiege and Sun(1999)报道海南岛22种,以及孙瑞平、杨德渐(2000)第一篇报道龙介虫科的盘管虫属 Hydroides 28种外,迄今国内尚无系统研究。作者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收藏的标本进行了研究,现报道龙介虫科的伪柱盖虫属 Pseudovermilia、龙介虫属 Serpula、半龙介虫属 Semiserpula、半柱盖虫属 Semivermilia、旋鰓虫属 Spirobranchus和柱盖虫属 Vermiliopsis共6属23种(2新种,7种为我国首次记录和1个复合种)。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标本馆,其种名录如下(有*者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中国海双壳类软体动物真瓣鳃目樱蛤总科(Superfamily Tellinacea)的斧蛤科(Family Donacidae)、紫云蛤科(Family Psammobiidae)、匙蛤科(Family Scrobiculariidae))和樱蛤科(Family Tellinidae)。标本主要是海洋生物调查队在黄海(1957)和南海的海南岛采集的,同时也观察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保存的过去采集的标本。共鉴定745号,约4000个标本。 相似文献
17.
关于浙江近海的裸鳃类,过去仅有张玺、齐钟彦(1961)、林光宇(1965,1975,1981,1985)洪君超、尤仲杰(1965,1983)等先后零星报道12种,但尚未进行较系统的分类研究。我们整理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硏究所历年来在浙江近海进行调查所采集的标本和浙江水产学院1961-1985年在浙江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共鉴定出90种后鰓类。本文报道其中的裸鳃类共32种,分别隶属于14科,17属,其中有1新种,6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这些种中,1种是环赤道分布种:海神鳃 Gulaucus (Gulaucus) marinus ;2种分布于大西洋、地中海;太平洋:雪白心海牛 Noumea nivalis,围鳃海牛 Joriana tomentosa;有9种是印度-西太平洋的热带种:双色裸海牛 Gymnodoris bicolor,多枝鬈发海牛Caloplocamus ramosus,草莓叉棘海牛 Rostanga arbutus,网纹舌尾海牛 Glossodoris tinctoria,黑枝鳃海牛 Dendrodoris nigra,溅斑舌尾海牛 Glossodoris aspersa,芽枝鳃海牛Dendrodoris denisoni,红枝鳃海牛 Dendrodoris rubra,白斑马蹄鳃 Sakuraeolis enosimensis;其余是西、南太平洋的热带、亚热带种和少数温带种。浙江沿海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有20种之多,可见两地区系之相似。这些种能向北越过长江分布至黄海、渤海的有9种,向南分布到南海的有13种,其区系性质应为热带、亚热带。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为中国海缨鳃虫科(多毛纲、缨鳃虫目)的麦缨虫属 Megalomma 物种的报道。除模式种麦缨虫 M.vesiculosum (Montagu, 1815)外, 异眼麦缨虫 M.heterops Rerkins,1984和双眼麦缨虫 M.bioculatum (Ehlers, 1887)为我国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9.
20.
西沙群岛潮间带的后鳃类软体动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过去仅有零星报道,计有:张玺、齐钟彦和张玺与本文作者记载的19种。为进一步了解西沙群岛潮间带栖息的后鳃类,给我国沿海软体动物区系和潮间带生物生态的研究提供资料,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6-1958年三次在西沙群岛潮间带调查所获得的标本进行了整理、鉴定,共42种,分隶于14科,25属。其中有2新种,19种在我国为首次记录。
在42种中,属环热带种的2种:黑指纹海兔,斧壳海兔;属西太平洋热带种的10种:凹穴踊螺、枣螺、东方枣螺、卵圆月华螺、美丽全缘侧鳃、条凸卷足海牛、素色舌尾海牛、天青叶海牛、无饰燕尾海牛、多肉翼簔海牛;属印度-太平洋热带种的20种:四带枣螺、柱形阿里螺、阿地螺、隐肺螺、截尾海兔、燕尾海牛、眼斑多叶鳃、缘六鳃、波叶海牛、斑刺海牛、被球片海牛、革质扁海牛、粟斑扁海牛、薄片扁海牛、革皮星背海牛、黑枝鳃海牛、叶海牛、丘凸叶海牛、华贵叶海牛、鸡冠卷足海牛;属我国沿海地方种的4种:西沙凹缘侧鳃、红斑舌尾海牛、西沙舌尾海牛、西沙瘤背海牛。在这些种类中,31种是中国和日本南部沿海的共有种。可见,我国西沙群岛的后鳃类为热带、亚热带区系,与日本南部沿海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这些种类中分布到海南岛的有19种,向北分布到台湾沿岸的仅有4种。可见西沙群岛和海南岛的后鳃类软体动物区系极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