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继黄海的多毛类环虫,叶须虫科和鳞沙蚕科(乌沙科夫、吴宝玲,1959)一文后,对金扇虫科、吻沙蚕科和齿吻沙蚕科研究的报告。我们的标本主要是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沿岸的青岛、烟台等地退潮时在潮间带采到的,其中还包括1950年以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沿岸等地陆续采到的一些标本。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游走亚纲研究的增补,报告中所描述的标本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生物考察队于1957一1958年在黄海北部(包括渤海)采到的。这批标本经过鉴定共有种和亚种18个,其中有三个新种和1个新亚种,12 种在中国海为首次记录,此外还发现了1933年Fauvel报告产于黄海而我们过去一直没有采到的长双须虫Eteone longa (Fabricius) 和囊叶齿吻沙蚕Nephthys caeca (0. F. Müller) 。1959年作者曾报告在黄海发现秀丽脆鳞虫Lepidasthenia elegans (Grube),但经过继续深入研究后,确定黄海的标本不是秀丽脆鳞虫,应订正为Lep. ocellata (Mclntosh,1885)。  相似文献   

3.
1957年中苏海洋生物考察队在黄海(包括渤海,以下同此)采到大量的无脊椎动物标本,其中多毛类环节动物由作者及B. B. 赫列勃维奇研究。1957年的标本主要采自潮间带(100个以上的采集点),部分是在青岛,烟台和天津塘沽的潮下带(53个站)采到的,其中一部分是定量取样,因此,对有些种的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可以进行一些讨论。我们研究的标本除了上述所采的以外,还有1957一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黄海北部采集的标本(大约在140个站中都采到多毛类环节动物);和自1950年以来在黄海沿岸采到的标本(主要是在潮间带);以及1958 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莫基叶弗斯基等共同在青岛和大连潮间带所收集的标本。作者研究了上述大量标本,不仅初步阐明了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种的组成和地理分布,同时对生态学也进行了一些描述。 作者在此瑾向所有参加采集调查工作的同志致以衷心的谢意。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的研究工作是在苏联列宁格勒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进行的。沙蚕科是由B. B. 赫列勃维奇和吴宝玲鉴定,其他均由乌沙科夫和吴宝玲鉴定。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游走亚纲我们一共报告了种和亚种112个,其中12个是新种。种的描述见作者等发表的和尚待发表的论文。本文所报告的仅是多毛类环节动物在潮间带和潮下带分布的一般特征及简要叙述动物地理组成上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4.
黄海原环虫的研究Ⅰ——原(虫耑)虫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铃  孙瑞平  陈木 《海洋学报》1980,2(2):132-148
原环虫(Archiannelids)中除去囊须虫属(Saccocirrus)等个体稍大外,余均为小型底栖生物(Meiobenthos).1962年以来,我们在黄海青岛沿岸采到5种原环虫.本文第一作者等曾就其中单殖囊须虫(Saccocirrus gabriellae Marcus*)作过初步报告;这里再根据日本北方的色丹岛、美国旧金山和我国黄海等海区标本,以及室内观察结果,对其不同种群间的变异和个体生殖发育情况作新的介述.很久以来普遍认为原环虫是环节动物门的一个纲,系比较原始的环虫.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的沙蚕科Nereidae标本是1958-1959年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采到的,共计29种(其中包括一些变种,种和变种的总数为37)。除光突齿沙蚕Leonnates persica Wesenberg-Lund 外其余均采自潮间带。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太平洋西北部其他地区潮间带沙蚕科进行比较时,首先看到的是从北向南种数显著增加。北千岛群岛潮间带发现3种沙蚕(1961),南千岛群岛7种(1961),黄海15种(赫列勃维奇、吴宝铃, 1962) ,海南岛潮间带有28种。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与千岛群岛所有区之间完全没有共有种,与黄海的共有种数为6,这6种在黄海仅发现在潮间带,它们是Paraleonnates uschakovi, Nereis oxypoda,N.erythraensis, Perinereis aibuhitensis, P. cultifera 和P. nuntia,这或许是黄海动物区系的热带特征在潮间带比其他带表现的特别显著的例证。 海南岛潮间带沙蚕科大约有一半种属印度西太平洋型,约有1/3是热带和亚热带的广布种。因此海南岛潮间带沙蚕区系根据种的组成应属印度西太平洋区。  相似文献   

6.
黄海西部底栖海藻记录的评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海西部是指北起鸭绿江口,南至长江口(包括渤海)的中国沿岸。这一带的海藻研究,迄今将近百年,目前已掌握的海藻分类研究文献共有45篇。我们在研究和分析这些文献后,把这些海藻记录归的为3类。(1)可以接受的记录:根据我们十多年来在黄海沿岸的调查采集经验证实所记录的产生于黄海西部的海藻,或虽尚未采到,但就目前的资料分析,估计该项记录可能是正确的。(2)待证实的记录:有些海藻记录无法肯定其鉴定是否正确,需待重新检查其原标本后始能确定的。(3)不能接受的记录:这类记录中,有些是已被藻类学家所否定,有些经检查原定名标本后证实是错误的,有些则根据地理分布观点,被认为是不可能生长在这个海区的种类。 根据黄海西部的海藻研究的发展情况,我们把过去的工作划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7.
南黄海北部海域多毛类环节动物生态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节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过去曾做了许多工作,但多限于北黄海和沿岸潮间带区域。我们于1975和1976两年分别在南黄海北部海域进行了36个站的底栖动物采样(图1)。共获得多毛类环虫标本1600号,约占采泥样品的50%。经整理、鉴定为86种,其中有一新属和8个新种。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的标本系195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组成的考察队在海南岛沿岸采到的。其中包括在新盈(海南岛临高县)水深5-11米的8个潮下带拖网站及海口和三亚附近的8个潮间带站。 我们采到的标本中,唇口目(Cheilostomata) 有12种,环口目(Cyclostomata)1 种,共计13种,其中6种在南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关于黄海多毛类环虫裂虫科、海女虫科、白毛虫科、仙女虫科和矶沙蚕科的报告,共计27种。本文与以前发表的三篇黄海多毛类环虫的报告,共记述了黄海多毛纲游走亚纲93种,以前学者所记载产于黄海的游走亚纲环虫仅有3种我们没有采到,截止目前为止黄海多毛纲游走亚纲的环虫已经发现有96种。本文所报告的5科中仅有1个新种——白毛钩裂虫 Ancistrosyllis pilargiformis sp. Nov.,在黄海首次发现的有17种,此外在潮间带呈最大聚集型的种有艳丽裂虫 Syllis decorus(Annenkova),岩虫 Marphysa sanguinea(Montagu),巢沙蚕 Diopatra neapolitana Delle Chiaje和躁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impatiens Claparede。 这5个科的种的组成是南方成分占主要地位,为数较多。属于热带的种有狭叶健足虫 Podarke angustifrons(Grube),小瘤犹帝虫 Eurythoe parvecarunculata Horst,含糊拟犹帝虫 Pseudeurythoe ambigua(Monro),岩虫 Marphysa sanguinea(Montagu),巢沙蚕 Diopatra neapolitana Delle Chiaje,异足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heteropoda Marenzeller,柔弱索沙蚕 Lumbr. debilis Grube,丝线沙蚕 Drilonereis filum(Claparede)和花索沙蚕 Arabella iricolor(Montagu)。北太平洋两岸种有异足索沙蚕 Lumbriconereis heteropoda Marenzeller,双唇索沙蚕 Lumbr. cruzensis(Hartman),圆头索沙蚕 Lumbr. inflata(Moore)和念珠窦维沙蚕 Dorvillea moniloceras(Moore)。与日本海大陆沿岸相同的种有17种,占总数的59%。  相似文献   

10.
小头虫的亚种分化及其生态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宝铃 《海洋与湖沼》1964,6(3):260-27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1950年以来,先后在黄海的大连、烟台、青岛以及东海的浙江大陈岛沿岸进行无脊椎动物调查时都采到了多毛类小头虫科(Capitellidae)的小头虫[capitella capitata(Fabricius)],特别是在污浊水域小头虫占绝对的优势。在国外有关小头虫的报导很多,但在我国迄今尚未见到有关小头虫的任何报告。本文除对分布在中国海的小头虫的形态和生态特点等进行描述外,并根据查看对比苏联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保存的苏联远东海、北极海、黑海和地中海等海区的小头虫标本及参考文献资料,对小头虫的亚种分化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在青岛沿岸采到的多毛类栉(虫耑)虫。这种动物身体结构简单,生殖方式原始,是研究多毛类起源与系统演化很好的材料。它可自由生活,也可与其它动物共生。我们的标本与前人描述略有不同,简单型刚毛的齿数可达6个。栉(虫耑)虫在中国海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2.
1987~1991年在黄海进行小型多毛类调查时,采到的裂虫科小型种标本,经鉴定有18种,其中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3.
日本刺沙蚕Neanthes japonica(Izuka)分布于我用黄海、渤海沿岸;日本的日本海和太平洋沿岸:为中国和日本的特有种。 1908年,日本饭启Izuka首次报导,,定名为日本沙蚕Nereis japonica,并对其生殖发育做了简单记述。1955年,香川义信研究了日本沙蚕成体及幼虫与盐度的关系;1962年赫列勃维奇、吴宝铃报导了我国的日本沙蚕;1964年Imajima和Hartman在“日本多毛多环虫”一书鉴定为杂色刺沙蚕Neanthes diversicolor(O.F.Muller);1972年Imajima订正为现名。  相似文献   

14.
1985-1986年作者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投放于胶州湾灵山岛的人工鱼礁上获得许多苔藓虫标本,从中发现了唇口目(Cheilostomata)三个新种,本文为其描述。其中刺轴缘孔苔虫(新种) Smittina spinigera sp.nov.也发现于山东半岛北岸和浙江沿岸水域。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5.
黄海、渤海铅-210沉积速率的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黄海、渤海17个箱式柱样进行了210Pb放射性活度测定,计算了近百年来210Pb沉积速率,并结合前人资料对黄海、渤海区210Pb沉积速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黄河口附近站位沉积速率最高(>2 cm/a),而在渤海中部、渤海湾以及山东半岛沿岸的站位沉积速率较小(≈0.5 cm/a),部分站位沉积...  相似文献   

16.
何明海  吴启泉 《海洋学报》1988,10(4):490-491
本文材料是1985年1月从福建海岸带底栖生物调查中获得的,共计3条标本.沙蚕科是环节动物门多毛纲中一个很重要的科,有关沙蚕科的分类,过去已报道过40个属,但围口节膨大,扩展为领状的只有环唇沙蚕属,我们的标本围口节与环唇沙蚕属相似,但吻上附属物和刚毛的结构则与环唇沙蚕明显不同(表1),根据上述重要特征的显著差异,我们建立了新属——滑刺沙蚕属Laevis Pineris gen.nov.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黄、渤海浮游动物群落特征, 利用2014年春季在黄、渤海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 对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优势种和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 分析浮游动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间的相关关系, 并划分了浮游动物群落。共记录浮游动物78个种类(南黄海69种、北黄海42种、渤海47种), 浮游幼虫占比最高。研究海域的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3 183.8±7 829.7 ind./m3, 剔除夜光虫(Noctiluca scintillans)后, 平均丰度为537.3±554.2 ind./m3; 平均生物量为409.1±517.5 mg/m3。夜光虫、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和强壮箭虫(Sagitta crassa)是黄、渤海的共同优势种。结合香农-威纳指数和累积优势度曲线分析, 渤海浮游动物的生物多样性最低, 北黄海次之, 南黄海的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表明, 研究海域浮游动物群落可划分为渤-黄海沿岸群落、黄海中部群落和南黄海-东海近岸混合水群落。相关性分析显示, 研究海域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相关性最高的环境因子组合为温度、盐度和叶绿素a浓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海洋渔业资源(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景祺 《海洋科学》1991,15(6):33-35
Ⅱ.4.4.中国对虾 中国对虾大量分布于黄渤海中、朝两国海域。真子渺等(1966)指出,黄海对虾有两大群:一为渤海沿岸群;二为朝鲜西岸群。邓景耀等(1985)根据多年调查研究和标志放流结果,肯定真子渺想法,并提出黄海对虾有两个地  相似文献   

19.
黄、渤海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有较广泛分布,属种较大洋和开阔海少而单调。黄海南部见有14个种,北黄海及渤海海峡4~5个种,渤海沿岸区2~3个种。钙质超微化石分异度D_H以及主要化石种相对百分含量的高值区的主轴线的走向与现代黄海暖流的流路密切相关。得出黄海暖流由南黄海东南部流入北黄海,通过渤海海峡的北侧进入渤海,在渤海中部呈南北向伸展。  相似文献   

20.
应用长时间序列的CORA、COADS、CORE和SODA等高分辨率的海洋和大气再分析资料及区域海洋模式(ROMS),重点研究了中国东海及其邻近海域(简称东中国海)海面高度对1976/1977年前后东亚季风年代际跃变(减弱)的响应.结果表明,1976/1977年前后东亚季风跃变后,东中国海的海洋环流对此有明显的响应,并引起海面高度的明显变化.其中,夏季,中国黄海出现2个反气旋距平环流,东海包括济洲岛附近海域出现3个气旋性距平环流,并通过黄海暖流分支的增强,南黄海和东海沿岸及离岸流的减弱,使水体倾向于向黄海和长江口沿岸输运,这容易使得黄海和长江口沿岸海面高度上升;冬季,中国黄海南部和长江口北侧分别出现反气旋距平环流,东海东北部及济州岛附近海域出现1个气旋性距平环流,进而通过黄海沿岸流的减弱和台湾暖流的增强使水体主要向黄海、渤海输运,从而有利于相应海域海面高度偏高.由此可见,东亚季风的变异可引起东中国海海洋环流系统的异常,进而在东中国海海面高度的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