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理国情普查中容易混分地表覆盖类型定量统计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国情普查是新形势下测绘地理信息领域一项新的重大工作,开展地理国情普查可以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成果之一。本文针对目前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实际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混分问题,广泛收集了地表覆盖分类方面的典型样例和问题,从一级类内部混淆和跨一级类混淆两个方面统计和分析了容易混分的类型,探讨了容易混淆地表覆盖类型形成的原因和规律,并给出了提高分类精度的建议。本文研究结果可直接服务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开展,为提高地表覆盖分类精度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更新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基于遥感影像,实现变化信息的快速提取是一个热点。本文以句容市为研究区域,充分利用2018年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与2019年遥感影像数据,通过棋盘分割法得到规则的影像,共选取植被、构筑物、水体样本134.32 m^(2),利用监督分类中最邻近分类法对影像进行分类,并通过2019年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精度评定,符合率为79.5%。实验结果表明,棋盘分割与监督分类结合可有效提取地表地物的信息,遥感影像变化检测技术可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更新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韩尚 《东北测绘》2014,(6):15-17,20
地表覆盖是地理国情普查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地表覆盖分类的第一步是基于影像的分割,准确的分割结果有助于提高分类的正确性。本文结合福建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项目,通过选取大量样本实例,对地表覆盖影像分割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研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相似文献   

4.
曾波  赵展 《测绘通报》2015,(1):95-98
地表覆盖分类是我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地理国情普查要求的地物类别非常细致,对影像分类技术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总结了山西省地理国情普查试点中的实践经验,结合面向对象分类技术、人工实地采集分类样本及分层次分类的思想,并加入适当的人工干预过程,提出了一个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国情监测影像分类的方案.试验表明本文方案能够兼顾作业效率和分类精度,为我国国情普查的工程化作业提供了一条可行的备选技术路径.  相似文献   

5.
以四川省丹棱地区地理国情普查生产为例,阐述了基于高分辨率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利用机载SAR处理技术提取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分类要素与地理国情要素的过程与方法。研究表明,机载SAR技术在多云雾地区地理国情数据获取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6.
张熙  鹿琳琳  王萍  周春艳  冀婷婷 《测绘科学》2016,41(3):100-103,90
针对山区植被分类受地形复杂、植被类型多样、验证数据获取困难等因素限制基于多光谱数据的亚热带山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存在困难,探究利用物候信息对亚热带山区植被实施分类的效果。综合运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比值植被指数(RVI)、归一化水指数(NDWI),同时考虑到海拔高度对植被类型的影响,建立决策树模型。该模型基于多时相Landsat TM影像,利用了不同地物类型的物候特征和光谱差异,将漓江上游地区分为8种土地覆盖类型。实验结果表明,分类结果总体精度达到86.40%,Kappa系数为0.83。  相似文献   

7.
李博 《东北测绘》2014,(6):188-189,194
地理国情外业调查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是保证地理国情普查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外业调查是对采集的地理国情要素和解译的地表覆盖分类成果以及内业无法定性的类型、边界和属性进行实地调查,同时采集遥感影像样本数据,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成果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获取地理国情信息是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选取QuickBird、WorldView和资源3号等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在研究无或稀少控制及不同DEM数据对影像纠正精度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地理国情普查DOM生产技术方法,供缺少地理信息数据资料的普查区域进行DOM纠正时参考。  相似文献   

9.
《测绘》2016,(3)
四川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在对卫星影像进行正射纠正前,需要对不同精度的DEM进行接边处理。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中一种DEM接边的流程,获取了大范围且精度较高的DEM数据,能够为后续卫星影像DEM处理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地物分类是地理国情变化监测的关键技术,选用福州仓山主城区两个时期的高分辨率影像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利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进行地表覆盖分类并生成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方法和流程。同时,探讨了基于不同时期地理国情普查数据的空间分析统计结果,揭示地理国情变化规律及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地理国情普查主要是查清我国地形地貌、地表覆盖等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建立普查成果数据库,为开展常态化的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正确理解吉林省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设计和作业指导书,以及国情普查的内容与指标,进行外业核查与遥感影像解译样本采集工作,为最终形成地理国情要素数据、地表覆盖分类数据和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库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是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要内容,遥感影像分类技术为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本文基于GF-1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建立了沿海地区地表覆盖分类系统,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自主研发的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和软件进行了地表覆盖分类。通过对某试验区进行分类试验,并结合该区地表覆盖标准分类图进行精度评价,验证了基于高分辨率影像,面向对象GLC决策树分类方法在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上的有效性及优越性,其总体分类精度和Kappa系数分别为87.201 8%、0.840 6,均高于SVM分类法。最后提出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沿海地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流程。  相似文献   

13.
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君颖  田庆久 《遥感学报》2007,11(2):221-227
以南京市区的植被覆盖为研究对象,基于IKONOS遥感影像,采用决策树分类算法,根据各种植被光谱特征建立知识库,提出基于光谱信息的植被分类方法,继而结合高分辨率影像特有的纹理特征引进局部一致性指数对该方法进行改进,提出结合纹理信息的高分辨率遥感植被分类方法,分类总体精度从仅利用光谱信息的83.16%显著提高到91.89%,Kappa系数达到0.8886。采用Quickbird遥感影像对该方法进行验证,分类总体精度为91.94%,Kappa系数为0.8783,表明该植被分类方法能有效地对植被进行分类与识别,精度较高,且对于不同数据源的植被分类具有一定的普适性,为实现植被的自动化提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有效的方法途径。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范围、短周期卫星影像获取覆盖的难题,本文提出了分区影像统筹的方案。采用影像获取难易程度分区及统筹学的思想,设计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标准时点核准影像获取及覆盖方案,实现对普查标准时点核准遥感影像任务区的优化覆盖。基于影像获取覆盖的实施结果表明:分区统筹的思想可以针对不同地区制定适宜的影像获取方案。该思想可以应用于新型基础测绘、地理国情监测等测绘任务的影像获取保障工作。影像统筹的方法可以最优化满足任务区的影像需求,最大限度挖掘可用卫星影像资源。  相似文献   

15.
1.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 统筹国内外航空航天遥感影像数据获取能力,获取满足要求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包括航空航天光学遥感数据、SAR数据、机载LiDAR数据等,为开展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数据. 2.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 整合、分析现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专业部门数据,开展地形地貌、地表覆盖、地理界线等重要地理国情信息普查.形成重要地理国情普查成果,构建统一时点、标准一致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基于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进行地理国情普查信息统计分析与汇总,为重要地理国情信息全国性监测和典型地理国情信息监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6.
航空影像农田类型分类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航空影像的植被信息提取是遥感影像分类中的难点,仅利用光谱信息难以提取农田类型。本文以江苏农田为主要覆盖的典型区域为研究对象,选择航空影像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提取不同的农田信息。本研究采用多尺度的分割方法,面向对象实现特征信息提取。根据光谱、纹理以及几何形状特性筛选出较为合适的特征作为参数,利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植被二级分类,分类精度达到84.60%,KAPPA系数为0.753,可为地理国情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地理国情普查最主要的内容是地表覆盖分类与重要地理国情要素,其中地表覆盖主要基于遥感或航空影像影像进行分割、分类,解译出地表覆盖物的类型,以便从地理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大比例尺地形图具有地表覆盖物与地理要素丰富信息的特点,本文结合生产实践探索出一套大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应用于地理国情普查的有效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8.
eCognition影像自动解译及精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甘肃省白银市WorldView-2多光谱波段遥感影像,经预处理后采用eCognition软件通过影像筛选、多尺度分割、解译规则集建立、成员函数运算,自动解译了9种不同的地物类别,分别为旱地、无轨道路路面、水面、低矮房屋建筑区、硬化地表、天然草地、乔木林、工业设施及温室大棚。通过目视解译及野外实地验证对自动解译结果进行了精度评价,并与传统分类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基于eCognition的影像自动解译效果较为理想,解译总体精度达到了79.88%,Kappa系数为0.747,与人工目视解译相比大幅提高了解译效率,相对于传统分类方法大幅提高了解译精度。本研究在进一步改进地理国情普查及国情要素动态更新的方法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结合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在贵州山区进行生产作业的特点,利用自行研究设计的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全景影像采集系统,大量、快速地获取了用于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核查的全景影像数据,为外业核查作业人员提供了真实可靠的影像参考资料,将部分外业工作转移到内业完成,减少了外业工作量,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了外业核查的工作效率,生产出了符合国家规范要求的成果数据。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全国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基础是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的采集工作,同时也是开展统计分析的前提。本文以辽宁省朝阳市基于遥感影像的地理国情数据采集工作为例,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地表覆盖数据和地理国情要素的内容及指标进行数据采集研究。采集的基础指标包括范围、位置、属性、面积等,利用清华山维EPS2010软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建库、数据检查和时点更新等工作。详细阐述了在辽宁省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中的工作流程,总结出一套稳定、高效、可靠、因地制宜的数据采集方法,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省)情监测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