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海参和海胆的疾病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海参的增养殖已在我国开展起来,我国进行刺参(Stichopus japonicus)人工育苗研究始于1954年,与此同时,对刺参的生态习性及放流增殖等,也进行了试验。到70年代初,河北、山东、辽宁等省也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1978年全国已有6省26个单位,进行了海参的人工育苗和增殖工作,研究对象不仅是单一的刺参,还有梅花参(Thelenota ananas)、绿刺参(Stichopus chloronotus)、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海参做为一种名贵的海产品,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据报道全世界有海参约1100种,我国发现有100  相似文献   

2.
廖玉麟 《海洋科学》1986,10(6):55-57
近几年来,我国的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在中国水产科学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和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等单位的努力下,发展很快,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并相继召开过“刺参人工育苗技术鉴定会”。特别是1985年,黄水所在蓬菜海珍品增殖中心的192m~3的水体中,育出幼参323万头,平均单位  相似文献   

3.
以刺参幼参为试验对象,在其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对照)、0.2、1和5g/kg的微生态制剂作为免疫增强剂,进行28天的养殖实验,研究其对育苗水体中氨氮和亚硝态氮浓度及刺参生长、消化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8d时,微生态制剂对于刺参养殖水体氨氮和亚硝态氮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P0.05);对刺参生长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1g/kg组幼参特定生长率最高,但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处理组的消化酶(淀粉酶、蛋白酶)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免疫酶(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的提高(P0.05)。该免疫增强剂添加量为5g/kg时,对降低育苗水体氨氮浓度和亚硝浓度及增强刺参幼参消化和免疫活力的效果最佳。本研究的结果可为微生态制剂在刺参育苗与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道了刺参池塘养殖的研究成果。本试验在水深80cm、日换水率在3%以上、面积为3.91亩的养虾池中进行。在虾池内建造人工海参礁;往虾池投放体长5—7cm的参苗1249头和体长1cm左右的参苗2500头;不投任何饵料。经过1年半饲养,刺参有147头(约4%)长到商品规格,平均体重达179.6g,有600头平均体重达到50—120g。 本项试验的意义在于:为刺参的人工养殖开辟了新的途径,对刺参要求的环境条件提供了新的依据,同时为生物净化养虾池创出了新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5.
海参是底栖棘皮类动物,味道鲜美,干品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6%以上,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硫酸软骨酸以及其它营养成份,是不可多得的名贵海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十分畅销。 在天然海参资源持续减少的情况下,诸多水产养殖专家都将目光投向海参养殖技术的革新上,并不断推出新的技术成果。从60年代初我国海参育苗成功,70年代利用天然海域投放参苗人工增殖,80年代大水体高密度人工育苗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高温和强降雨频发天气导致的养殖池塘持续性的高温和低盐环境给刺参池塘养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为了研究刺参对高温和低盐环境的生理响应,本实验分析了高温和低盐协同胁迫对刺参幼参生长及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置4个温度梯度(16℃、20℃、24℃和28℃)和3个盐度梯度(22、27和32),共12个不同的胁迫组。经过40 d的长期胁迫,研究发现,随着温度的升高和盐度的降低,幼参的体重增加量减少,并在高温、低盐组出现体重负增长。长期胁迫提高了刺参幼参的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对极端天气的抵抗能力。同时,高温下盐度22处理组刺参幼参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的表达量较盐度27条件下低。双因子方差分析结果显示,高温和低盐对幼参特定生长率和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并且盐度对诱导型hsp70和hsp90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的影响。因此,相较低盐,高温对刺参幼参的影响更大,可作为刺参育种的选择压力。在高温期应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海水温度,并防止极端天气造成的养殖水体温度分层。该研究丰富了刺参生理生态学理论,可为刺参良种选育工作提供思路,并为指导极端天气下刺参生产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刺参人工种苗放流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5年11月上旬于辽宁省长海县海洋岛后大套海底,放流当年人工培育的幼参35.3万头。放流前、后对放流区的环境概况、刺参的资源量及其变化等进行了调查;对放流的幼参在放流后所形成的群体进行跟踪调查,获得幼参放流1.5周年成活率为55.3%的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刺参 Apostichopus japonicus(selenka)人工育苗时,目前多采用亲参自然产卵、排精而获取受精卵。在高温季节,如亲参排出的精卵过多,会引起水质的败坏,致使受精卵不能正常孵化。因此,研究精子浓度对卵受精与孵化的影响:研究卵排出后其持续时间对受精、孵化的影响等将对完善刺参育苗工艺、搞好受精、孵化提供重要依据。 菊地等在研究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的采卵技术时,研究了精子浓度及卵持续时间与温度的关系。二岛研究了  相似文献   

9.
采用静水试验法,以四种典型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磺胺甲恶唑和诺氟沙星)对刺参幼参分别进行了单一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四环素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675.96、574.12、407.79、319.32mg/L;土霉素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390.81、311.97、262.88、224.88mg/L;磺胺甲恶唑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569.64、478.10、399.00、296.89mg/L;诺氟沙星对刺参幼参的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164.88、63.26、45.19、37.65mg/L。另外,四种抗生素对刺参幼参的安全浓度(SC)分别为31.20mg/L(四环素)、22.49mg/L(土霉素)、29.69mg/L(磺胺甲恶唑)和3.77mg/L(诺氟沙星),按照水生生物毒性分级,诺氟沙星对刺参幼参为中毒物质,其他三种抗生素药物对幼参为低毒物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热带6种海参骨片的种类和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菁  张吕平  胡超群  沈琪 《海洋学报》2009,31(2):139-145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6种热带海参(蛇目白尼参、玉足海参、花刺参、梅花参、子安辐肛参和巨梅花参)背脊部骨片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蛇目白尼参骨片有3种类型的花纹样体和1种杆状体;玉足海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和1种扣形体;花刺参骨片有2种类型的桌形体、1种C形体和1种花纹样体;梅花参骨片有4种类型的杆状体;子安辐肛参骨片有1种花纹样体;巨梅花参骨片有1种杆状体、1种拟桌形体和1种颗粒体。结果显示,与之前学者光镜下观察的结果存在差异,玉足海参桌形体底盘中央是单孔而非4孔;花刺参桌形体立柱之间没有横梁连接。并发现了新的骨片类型:蛇目白尼参Ⅲ型花纹样体和杆状体;玉足海参顶部周缘小孔桌形体;花刺参顶部5簇小齿桌形体;梅花参Ⅱ型、Ⅲ型、Ⅳ型杆状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