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继“西沙、中沙群岛附近海域浮游硅藻类分类的研究”之后,作者又对西沙群岛所属岛、礁附近海域的羽纹硅藻进行了初步整理,共鉴定出羽纹硅藻11属27种及其变种(其中8种是我国首次记录)。本文对首次记录的种类进行了比较详细的说明和绘图。某些在我国其他海域已有报道的种类,如光辉针杆藻、串珠梯楔形藻、海生斑条藻、琴状舟形藻、流苏胸隔藻、双标胸隔藻、钝端双眉藻、细纹斜盘藻等,以往的描述较简单,并且与西沙群岛标本的形态也不完全雷同,为了便于应用和比较,本文根据西沙群岛的标本,又进行了较详细的描述或补充说明。对有图而无说明,或仅有名录的种类的国内资料,在地理分布内注明。为了保持西沙群岛所属海城硅藻分类研究的连续性,本文仍采用 Hendey 提出的分类系统排列。 为便于读者査找,每一种名下列出其同物异名。 标本多用小型浮游生物网采得,有些则取自珊瑚表面。插图均用描图仪描绘。  相似文献   

2.
角藻是甲藻门、甲藻纲、多甲藻目、角藻科的一个大属,在世界上已记录约120种,除个别种外,都是海产,主要分布在热带大洋及其附属海域。它们中的大多数对环境条件要求相当严格,因此其区系分布和生态特点在海洋学上具有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已发表的一些世界大洋的角藻分类和生态报告,除印度洋调査外,其余大都未涉及其边缘海域。在国内,曾报道渤海、厦门和海南岛水域的角藻32种,其调査区或在内海或距岸较近。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的角藻则尚未见记载。 随着我国海洋调査范围向东部和南部外海发展,我们采到许多角藻标本。本文根据1974年5-6月和1975年3-4月,在西沙、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15°28''-17°30′N,111°10′-114°50′E)42个测站上,用网目为68平方微米的小型浮游生物网,自水底至水表垂直拖网所获得的材料,先报告角藻31种,其中有20种和4変种是我国初次记录(包括新订正的一个变种),其余种类以后陆续报道。 在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的角藻中,除极少数可见于温带外,绝大多数都是热带海域的习见种;还有圆头形角藻(Ceratium gravidum Gourrct)、剑锋角藻(C. incisum (Karst.)(?rg)、曲肘角藻(C. geniculatum(Lemm.)Cleve)等世界罕见的狭热带性种,锥形角藻(C. schroeteri Schr?der)、梭角藻针状变种(C. fusus var.seta(Ehr.)J?rg)、偏转角藻(C.deflexum(Kof.)J?rg.)、毕氏角藻(C. bigelowii Kofoid)等热带印度-西太平洋特有种,以及深水产的嗜阴性物种,如脑形角藻(C.cephalotum (Lemm.)J?rg.)、长头形角藻(C. praelongum (Lemm.) Kofoid ex J?rg)等。它们分别代表着西沙、中沙群岛海域生物地理学和海洋生态学的特点。 本属有些种的形态变化很大,无论在文献或我们的标本中都出现许多这种现象。因此在本文中对一些多型种标本进行了详细测量,以便与其近缘种比较。J?rgensen曾提出本属的分类演化系统, Sournia对此也进行过讨论。目前我们对本属全部种类的形态和生态变异认识还不全面,故本文对每亚属内的物种暂按种名字母顺序排列描述,以后再进一步讨论其演化系统。  相似文献   

3.
囊甲藻属是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的一类发光甲藻。早在1872-1876年“挑战者号”航海调查(“Challenger”Expedition)中,Murray即建立了囊甲藻属,并注意到这些囊甲藻个体能产生明显的燐光,其后的调查也多次证明本属中的大部分种类都明显发光。截至目前,在世界上已记录囊甲藻12种、2变种和1变型(包括生活史还未完全了解的种类)的形态和分布。近十年来,对本属种类的亚显微构造、生活史和分类地位等也陆续作过一些研究,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要澄清。 本文是根据1974年5-6月和1975年3-4月在我国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以网目边长为64微米的浮游植物网所采得的资料进行研究的,共报告囊甲藻属5种、1变种和1变型。截至目前,国内对本属尚无报道,本文中论及的种类都是我国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4.
根据1957~1987年期间采自浙江和福建沿岸的仙菜科海藻标本,初步鉴定有7属14种。分两次报道,首先报道其中的5屑7种:复羽多孢藻Pleonosporiumvenustissimum、日本对丝藻Antithamnionnipponicum和卡洛绢丝藻Callithamnioncallophyllidicola为我国首次较全面描述和绘图记录;赫勒对丝藻Antithamnionhubbsii为浙、闽海域首次报道;而如下三个种纵胞藻Centrocerasclavulatum、日本凋毛藻Griffithsiajaponica和对公藻Antithammioncruciatum在浙、闽海区早有报道。  相似文献   

5.
南海鳍藻科三个属的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鳍藻是一类在热带海洋广为分布的甲藻。其发达且美丽的边翅使藻体形态特异。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引起了学者广泛的兴趣。Kofoid,Tai和Skogsberg等人对其形态特征,甲板组成和分类系统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本文为海南岛和西沙、中沙群岛邻近海域鳍藻科三个属的分类研究结果,共记载了14个种,其中除二个新种外,异帆藻属Parahistioneis和其余12个种均为我国首次记录。本文采用标本系在1933—1934年、1975—1976年分别采自海南岛以及中、西沙群岛邻近海域的定性标本。  相似文献   

6.
2009年夏季乐清湾网采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9年8月(夏季)采集于乐清湾18个调查站位的浮游植物样品,对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优势种及丰度分布、多样性和均匀度等群落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乐清湾海域鉴定出的浮游植物共65种,隶属于2门27属,其中硅藻门为23属57种,甲藻门为4属8种。硅藻门以圆筛藻属Coscinodiscus种类为最多,其次为角毛藻属Chaetoceros、根管藻属Rhizosolenia、菱形藻属Nitzschia、斜纹藻属Pleurosigma;甲藻门以角藻属Ceratium种类为最多,其次为多甲藻属Per-idinium。优势种均为硅藻,包括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虹彩圆筛藻Coscinodiscus oculus-iridis、琼氏圆筛藻Coscinodiscus jonesianus和辐射圆筛藻Coscinodiscus radiatus,其中中肋骨条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分布不均匀,湾内部西岸、灵昆北堤附近和大门岛南部的浮游植物丰度较高,湾内部东岸和乐清湾向东海开口处的浮游植物丰度较低。乐清湾夏季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主要受硅藻丰度分布的影响,其中湾口向东海开口区域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受中肋骨条藻丰度分布的影响,湾内浮游植物丰度的分布主要受圆筛藻属丰度分布的影响;甲藻的丰度分布基本上不影响浮游植物丰度的水平分布格局。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平均值为2.429,均匀度指数(J′)平均值为0.638,两指数均高于2008年夏季杭州湾水平,表明夏季乐清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组成优于杭州湾。  相似文献   

7.
蓝东兆 《台湾海峡》1994,13(2):176-189
南海北部深海平原边部KL29柱样中共鉴定出硅藻169种和变种,隶属于53属,依据硅藻种类的含量变化,自下而上划分为三个硅藻带,其中Ⅰ带划分出5个亚带,Ⅱ带划分出8个亚带,文中讨论了各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化,文中讨论了各硅藻带的古温度和古地理条件,并依据结节圆筛藻壳体大小的比值变,确定出该柱样的地质年代:Ⅲ带属于全新世沉积,Ⅱ,Ⅰ带均属于晚更新世的沉积。  相似文献   

8.
在进行南海北部浮游硅藻的研究过程中,曾见到5种细胞壁极薄、外观非常晶莹透明的圆盘状硅藻。经在相差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进行详细研究,发现它们都是尚未描述过的新种圆筛藻: 1.细束纹圆筛藻 Coscinodiscus minutifasciculatus sp.nov. 2.薄壁圆筛藻 Coscinodiscus tenuithecus sp.nov. 3.汕头圆筛藻 Coscinodiscus shantouensis sp.nov 4.海南圆筛藻 Coscinodiscus hainanensis sp.nov. 5.平壳圆筛藻 Coscinodiscus planithecus sp.nov. 它们都分布在南海北部的近岸水域,数量相当可观,是该海区近岸性浮游植物组成的重要成分,其数量变动及密集区的位移都与沿岸水的消长情况相关。它们又是海洋动物的基础饵料,是海洋中的原始生产者,而且还是重要的微体化石和造岩藻类。近年来在石油探测中,圆筛藻又被用做鉴别地层的依据。因此为使圆筛藻能更好地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首先必须了解这些种类的形态特征与分布情况,否则在应用于生产实际时就会遇到困难。  相似文献   

9.
罗源湾口柱状沉积物中的甲藻孢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时福建罗源湾口海域KMZK5柱状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分析,共鉴定出15属30种甲藻孢囊,对比发现这30种甲藻孢囊是该湾以前未被记录的种类.其中12种是附近海域也未曾发现的种类,6种为有毒种类:缘亚历山大藻、小型亚历山大藻、塔玛亚历山大藻、具剌膝沟藻、链状裸甲藻、锥状斯氏藻,同时对甲藻孢囊的主要属种和有毒种类的丰度、分布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南海诸岛的中沙群岛位于西沙群岛的东南侧,由许多隐伏于海面以下的大小珊瑚礁组成。中沙群岛的有孔虫,过去尚无报道。 本文是根据1975年采自中沙群岛的三份珊瑚砂样品进行研究的,尽管现有样品数量不多,但其所含有孔虫种类却相当丰富。经鉴定,共212种(包括亚种),分隶于43科122属。其中有1个新属、23个新种。在这212种中,除14种属于浮游种类外,其余198种均属底栖种类。在198种底栖有孔虫中,砂质胶结型种类约占14.6%(29种),钙质无孔型种类约占28.3%(56种),钙质有孔型种类约占57.1%(113种)。从种类组成看,中沙群岛的有孔虫区系与西沙群岛的大体相似。不过,中沙群岛有52种底栖有孔虫尚未在西沙群岛发现,且其中的一种大型有孔虫剌浆果拟白垩虫Baculogypsinoides spinosa Yabe and Hanzawa大量出现,由此看来,中沙群岛的有孔虫区系与西沙群岛的还是有一定差别的。 本文仅对作者等在“西沙群岛的现代有孔虫Ⅰ”和“西沙群岛的现代有孔虫Ⅱ”两文中尚未报道过的52种底栖有孔虫加以描述和图示,而对在上述两文中已报道过的种类不再重述。 所有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对山东半岛东部、北部及渤海海峡地区的地方性天气-冷流低云,作了初步的分析。着重分析产生这种低云的环流特点及殊地理环境,分析归纳出这种低云的预测方法及判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太平洋北部海盆表层和柱状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分析鉴定,讨论了该调查区处在溶跃面以下表层沉积物中钙质超微化石的种数与水深变化的关系,推测出本调查区中Ⅰ区的碳酸盐补偿深度约5300米。根据地层中出现的标准化石,对柱状岩芯M_(14)进行了地层年代划分。最上部地层年代约为27万年前,向下1米处年代约为44万年前,3.66米处年代约为122万年前。  相似文献   

13.
根据大量田间试验和调查资料分析,作者提出烟单14号玉米生长过程中,小喇叭口期土壤中全氮、大喇叭口期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与产量相关密切。并据此建立了产量及构成三因素与土壤养分间的最优相关模型。  相似文献   

14.
波浪对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一个稳定海湾形成过程的实验,研究了以波浪侵蚀为主的沙质海岸,在人工岬控制下海岸变形与波浪特性的关系。从而为海岸蚀退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开放实验室IAP-AGCM(二层大气环流模式),针对黑潮弯曲时的北太平洋冬季表层海温(SST)异常进行八个月的数值积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潮弯曲时北太平洋冬季SST异常对大气低频振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30-60d振荡的特征;在北半球的30-60d振荡,大部分地区为向西传播,在南半球则为向东传播;其经向传播较为复杂,在120°E剖面上以向南传播为主;热带地区受此SST异常的影响以西太平洋、印度洋大气加热场的30-60d振荡为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统计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统计分析了1949—2000年共52年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时空分布特点及ENS0、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影响黄、渤海的热带气旋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平洋热带气放以四种主要路径影响黄、渤海,其影响时间、频数及强度均有不同。ENSO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位置将影响热带气旋对黄、渤海影响的路径和频数。  相似文献   

17.
冲绳海槽是一个正在扩张的年轻弧后海盆。对这个海盆的研究在地层学、古海洋学、构造学、地震学及海底资源勘探等方面均具重要意义。这个海槽处在大陆地壳向大洋地壳转化的过渡性地壳域,许多人试图从冲绳海槽的研究中,获得关于洋盆早期演化的知识。本文根据反射地震资料(图1)就该海槽成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作者利用在渤海进行的不同时距的平均风速观测值,经统计分析求得1秒、2分和10分钟平均风速间的线性关系。同时根据风速梯度观测值给出风速指数廓线的指数值,并且给定风速对数廓线的特征值:海面摩擦速度和海面粗糙度。此外,作者还提出了海面风应力的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9.
付克忖 《海洋学报》1980,2(3):51-58
本文讨论了南黄海北部海域及青岛近海海水激光(6328Å)衰减系数的垂直分布与温跃层的相关性。依据三个年度不同季节(春、夏、秋)现场实测结果,叙述了衰减系数垂直分布的季节变化,并对现场测量方法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2000-2001年冬季(12-2月)大气环流特征的分析,尤其关于东亚大气活动中心的位置,强度的不同会造成渤海海域气候与冰情的差异,表明由于乌拉尔山和北太平洋两大高压脊的变化,造成亚洲极涡与东亚大槽的加强和减弱,并对渤海气温变化和海冰生消的影响起着直接作用。此外,分析还表明,前期拉尼娜现象可能是造成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