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胶州湾底栖生物多样性初探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21
用1991-1995年胶州湾10个监测站的资料,采用Shannon-Weaver指数,Pielous均匀度指数,种的丰盛度指数以及Sanders稀疏曲线进行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比较。结果表明,在胶州湾,粉砂-粘土混合型的沉积环境中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高于匀质的粗砂底质。 相似文献
2.
不同季节底梄生物数量的动态由其组成种的种群特点所决定。在一些生命周期短(一年左右)、生长速度快(新生个体当年可以长成)的种处于优势的情况下,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就比较显著;而生命周期长、其种群由多个年龄组的个体构成的种占优势的情况下,一年之中种群数量就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底栖生物数量的急剧改变又决定于经济种的捕食活动和优势种的生物学过程。台湾海峡系经济鱼、虾类的集中分布区,尤以上升流区范围内的集群最密集。为了便于深入研究上升流与经济鱼、虾类资源的关系,本文着重探讨上升流范围内底栖生物数量的动态特点。 相似文献
3.
4.
生物群落是自然的种的综合体,它们是有规律的在一起出现的,并且是和一定类型的地形底质,一定的水温、盐度、气体条件和其他生活条件相结合的。每个生物群落种的组成是各式各样的,但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是不变的,它们在自然地理因素的季节变化、过度捕捞、被鱼类当做饵料或被他种动物吞食的影响下可以发生变化,但也仅只能改变它们在数量上的优势关系。当某一生物群落内的种结合在一起已经很多年一直没有变化的情况下,由于某一成分的变化,可以破坏原来的生物群落的结构,而变为另一生物群落。
在每个生物群落内,不同的种具有不同的意义,有一些种数量很大,在生物群落内占绝对优势(称优势种或群集性种),它们在生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并且是代表此生物群落的特征种(或称主要的种),另外一些种在数量上显著的少,它们在底栖生物群落中占次要的地位(称次要的种);此外,还有一些比较稀见的种,虽然在生物群落内可以见到,但不是经常能见到的,这对生物群落来说是偶然的种。
主要的和特征的种是底栖生物群落的指标,然而,一个种可能在不同的生物群落内都属数量很多的、群集的、特征的和主要的种,在这种情况下它永远是与其他数量很多的种和次要的种相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这一个或那一个生物群落在海底出现的指标不是一种而是数种,因此,作为生物群落的指标种就不能只选一种而要选互相结合在一起的3-4种,这些种在某一生物群落内表现为主要的和特征的种。这一法则就是南萨哈林、南千岛水底景观图划分底栖生物群落的基础,现在用来划分胶州湾的生物群落。
胶州湾底栖动物区系的分布完全符合与地形、海底沉积及淤泥程度相依的规律,可以分为5个很显著的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东山湾潮一带底栖生物种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区系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等生态特点。共鉴定了247种,大多数种类为热带,亚热带暖水肿和广温性种类平均总生物量为213.0g/m^2,平均栖息密度为316.8个/m^2。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沉积物等环境因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海水中的悬浮体包含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主要为有机碎屑颗粒,例如植物碎屑、浮游生物等;无机物主要是无机碎屑矿物、粘土矿物,也有少量硅质生物骨骼。海水中无机颗粒物质能通过吸附作用,从海水中有效地富集有机溶解物质。海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分布、变化与浮游生物的活动密切相关,在海洋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海水中的颗粒有机物是某些游泳动物和底栖动物的食物,因此,海水中有机物的存在不仅对海洋生物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而且对海洋无机元素的存在形式和地球化学转移过程都有直接影响。
胶州湾是一个典型的半封闭海湾,平均水深7m,面积390km2,自然环境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因此胶州湾的生态环境、生物资源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研究对胶州湾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分布与变化是胶州湾生态环境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的定点观测资料,阐明了胶州湾海水中悬浮体平均含量的分布及其季节变化特征,分析了影响悬浮体含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8.
9.
2012年对围海造地后的福宁湾特殊生境海区开展春季、夏季两季的生态调查,研究底栖生物群落生态现状。两航次调查共鉴定底栖动物57种,其中软体动物24种,多毛类19种,甲壳动物9种等。总栖息密度407.5个/m2,其中软体动物占有65.6%的明显优势;总生物量为338.44g/m2,其中软体动物占有98%的绝对优势。种类数、生物密度和生物量三项指标,均为春季显著高于夏季,堤内高于堤外;聚类分析表明,季节是影响群落时空变化的主要因子;堤内外群落的差异主要与沉积物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11.
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的变化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采用1991-1995年在胶州湾10个监测站季度取样的资料用聚类和主成分分析法对胶州大型底栖生物群落进行分析,并与80年代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一些优势种如菲律宾蛤仔和细雕刻肋海胆等的数量明显减少;90年代初期与80年代相比,湾内的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到90年代中期有所回升,而湾内的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却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小型底泥食性的种类,如丝异须虫和方格独鳃虫等。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可以划分为5种类型,而不同于80年代的6种类型,且各群的优势种变化较明显。导致这种变化的潜在因素可能是对菲律宾蛤仔的过度捕捞。 相似文献
12.
胶州湾大型底栖甲壳动物数量动态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大型底栖生物调查研究方法,根据2000年2月-2002午11月共11个季度月在胶州湾10个站的综合调查资料,分析了胶州湾大型底栖甲壳动物的种类、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并与1991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甲壳动物在胶州湾大型底栖生物中是仅次于多毛类的类群,本次调查共得到了大型底栖甲壳动物75种,其中端足类32种,占整个甲壳动物种数的42.1%;获得的甲壳动物平均栖息密度为39个/m^2,平均生物量为2.4g/m^2,均超过了1991年调查结果,这可能与近年来对胶州湾生物资源实施有效保护有关。胶州湾甲壳动物的数量分布与温度关系不明显,但盐度和初级生产力对其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3.
胶州湾海湾扇贝肥满度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本文以1984—1985年在胶州湾养殖的海湾扇贝为材料进行了肥满度的研究。肥满度以干贝指数I.A.与干内脏指数I.V.表示。研究结果表明:I.A.一年有春、秋两个高峰,指数值达5以上的时间主要在中秋—冬季,最高达6以上;一龄贝的I.A.比二龄者大约1/4。I.V.的变动态势与I.A.大致相似,但略迟于后者。I.V.超过5的高峰期为4月末—6月上旬及9—10月。肉柱得率以10月—翌年4月期间较高,达10%以上,其中11月达13%以上。内脏得率一般在20%以上,临界生殖时达30%以上。从I.A.判断,胶州湾海湾扇贝的最佳收获期为养殖当年的11—12月。从I.V.判断,春季生殖期为5月中旬—7月中旬,盛期为6月,秋季者为9—10月,盛期为9月。 相似文献
14.
胶州湾中砷(Ⅴ)还原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胶州湾沉积物对砷(Ⅴ)的还原作用。结果表明:1.随泥水比增大,还原率升高,泥水比为且:1000时,沉积物对砷(Ⅴ)的还原率为16%;2.未煮沸的泥-水提取液还原率高于煮沸杀菌泥-水提取液。指示:沉积物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对砷(Ⅴ)有一定的还原作用。此外,根据胶州湾的调查结果及实验室藻类培养模拟实验结果,分析了胶州湾砷(Ⅲ)产生原因。指出:主要是由于藻类和沉积物、水体有机物的还原作用,两者的还原能力相当,但在不同季节所起的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15.
以胶州湾9个出口备案养殖基地为研究对象,调查其周边污染源情况,分析评价环境健康状况,结合青岛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运用数值模拟的手段预测区域经济发展下出口备案养殖区的健康状况变化。结果表明,受陆源排污影响胶州湾出口备案养殖基地普遍无机氮超标,位于胶州湾东北部的养殖场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到2015年,除位于胶州湾东北部的3家养殖场外,其余均达到二类标准要求,湾内备案养殖基地环境健康状况得以改善。研究结果对对养殖企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为有关部门指导出口养殖基地的监管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州湾大型底栖动物数量丰富、种类繁多、组成复杂。因此,对其数量动态研究为渔业资源补充和可持续利用及对海洋生态的研究都有重要意义。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在1980-1990年对胶州湾进行了连续长达10年的底栖生物调查,取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并发表了许多论文(刘瑞玉等,1992;孙滨等,1992;孙道元等,1990;吴耀泉等,1992;崔玉珩等,1994)。孙道元等于1991年5月-1994年2月对胶州湾10个生物监测站的底栖生物作了进一步采泥取祥调查(孙道元等,1995,1996)。为了比较多年来胶州湾底栖生物的数量动态变化,作者又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于1998年2月-1999年11月对原设的10个生物监测站(图1)做了8个季度月的大型底栖动物采泥取样调查,对种类组成、数量变动等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胶州湾位于山东半岛东南方,东经120°4''24" ,120°22''24" 与北纬35°58''30",36°14''20"之间。海湾北部广阔,南部尖狭,略呈葫芦状。其东西最宽处约29公里,南北最长处约33公里。湾口宽3.15公里,总面积(不包括岛屿)约255平方公里。
胶州湾四周有海泊河、李村河、白沙河、石桥河、红江河、杨河和大沽河等径流流入湾内。这些河流平时流量不大,但每至雨季则水位骤增,直接引起海水盐度等一系列因子的变化。此外,环境污染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水的理化性质和沿岸海洋生物的栖息分布。 相似文献
18.
胶州湾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关于胶州湾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研究,迄今未有报道,本文拟做一尝试.文中揭示了胶州湾表层沉积物的化学成分特征,对部分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对比分析了胶州湾同其它海湾沉积物在地球化学特征方面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9.
20.
胶州湾浮游植物与无机环境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科学地开发利用胶州湾水产资源,1962年我们所就开始进行了该水域磷、氮素的调查研究。1980年6月我所又继续进行了各学科周年逐月综合考查。作者曾从生物环境科学角度对该水域无机环境作了评价。本文主要根据1980—1981年逐月调查资料,从统计学观点讨论浮游植物总量与无机参数量值的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