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中国近海蔓足类(围胸目)的系统分类研究,我们已陆续报告了137种和亚种。在进一步整理标本过程中,又发现7种和1亚种,隶属于2亚目、5科,除奥氏刺茗荷Oxynaspis aurivillii Stebbing、薄壳龟藤壶Chelonibia patula (Ranzani)和耳条茗荷Conchoderma auritum (Linnaeus)外,都为我国的首次纪录。本文为补充报告。  相似文献   

2.
藤壶属(Genus Balanus)是甲壳类蔓足亚纲(Subclass Cirripedia)藤壶科(Family Balanidae)中最大的一属,它在有害海洋附着生物中是主要组成成分。许多种附着于船底、水下设施或建筑物上,致使船舰燃料消耗增加,航速减低,降低浮标浮力,缩小管道通路,侵占某些水产养殖对象的有效附着面,污损养殖架筏和绳索,加快水下金属的腐蚀等,对海防、海运交通、工业和渔业常造成一定危害,同人类的关系颇为密切。随着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附着生物防除工作的进展,对于种类的确切鉴定和生物学及生态学资料需要日益增多,只有在搞清种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种的生物学和生态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有效地进行防除工作。 中国近海的藤壶属,国内外仅有一些零星记载,缺乏全面而系统的报告。我们早在五十年代,就注意到我国沿海常见的一些主要附着生物,特别是当时作为“布纹藤壶” Balanus Amphitrite communis Darwin(=B.reticulatus Utinomi)和“克氏藤壶”Balanus Amphitrite krügeri Nilsson-Cantell(=B.uliginosus Utinomi)描记的两个类型,无论在栖息环境、繁殖习性或幼虫形态上都有显著差异,因而怀疑它们不是一个种内的亚种,而应属于不同的种。为了解决上述和类似的问题,给生态和防除研究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基本资料,我们对藤壶亚目的种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是研究报告的第一部分。根据的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集收藏的标本,共鉴定31种和亚种,分隶于7个亚属,其中有6新种,有9种在我国是首次记录(种名录见190页)。新种的模式标本均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花笼亚目(Verrucomorpha)是蔓足类中较独特的一个类群,它的左右两侧売板不对称,一侧背板及楯板与壁板愈合而不能活动。它们一般栖息于深度超过100米的较深水域,固着于岩石、泥块、贝壳、海胆棘、海绵骨针或其他物体上,分布范围较广。这类动物一般不易采到,在我国过去尚未见报道。本文是我国海区花笼类第一篇研究报告。搞清它们的种类对分析底栖生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文根据的材料是1975-1981年东海大陆架调查和1959-1960年全国海洋综合调查采集的底栖动物标本。由于深海调査采集不够,标本数量不多,共发现6种,分隶于花笼科 Family Verrucidae 花笼属 Genus Verruca 的4个亚属,皆为我国首次记录。该6种栖息的水深从110米到2150米,其中驼背花笼 Verruca( Altiverruca) gibbosa为世界各大洋的广布种;雕板花笼 Verruca(Metaverruca) sculpta为分布于三大洋的环热带种;其余4种为印度一西太平洋暖水种。  相似文献   

4.
小藤壶类除少数种为深海产外,大部栖息于潮间带,附着于岩石、码头、树木、管道、浮标或船底,是沿岸附着生物的主要种类,在潮间带岩岸生物群落中常占一定的优势。种类的准确鉴定对分析潮间带生态和附着生物的生态研究及防除工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早在1854年,Darwin就在藤壶科Balanidae下建立了小藤壶亚科Chthamalinae. Pilsbry (1916)将其提升为小藤壶科Chthamalidae,与Balanidae并列;1976年Newman& Ross对藤壶亚目Suborder Balanomorpha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分为3个总科(Chthamaloidea,Coronuloidea和Balanoide),他们将小藤壶科中壳壁带轮生副板的4属分出,建立鳞藤壶科Catophragmidae,与Chthamalidae一起置于小藤壶总科Chthamaloidea之下。 关于小藤壶类,国内仅有零星记载,缺少系统研究,特别是一些深水种尚无报道。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过去在全国沿海潮间带采集的标本写成,共报告小藤壶科9种,分隶于2亚科4属,其中有1新种,1种为我国首次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本文报告的小藤壶,分布于我国长江口以北海域的只有东方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i Hoek,它大量出现在高潮带岩石上,对温、湿度变化的适应力很强,能忍受较长时间的周期性干燥和较大的温度变化幅度。其余种类则出现在长江口以南亚热带和热带海区,其中白条地藤壶Euraphia withersi和楯形矮藤壶Chamaesipho scutelliformis分布广,数量大;中国四板小藤壶Tetrachthamalus sinensis Ren在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占优势。  相似文献   

5.
塔藤壶科 Family Pyrgomatidae 埋栖于石珊瑚内,主要分布于热帯和亚热带海域,通常称为珊瑚藤壶(coral barnacles)。珊瑚藤壶的分类对研究珊瑚礁生态及蔓足类的进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这类动物由于深理于珊瑚体内或珊瑚石中而常被忽略,过去研究不多,国内迄今尚无报道。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来采集收藏了许多珊瑚标本。其中共栖有不少珊瑚藤壶标本,主要采自广东省西沙群岛及海南岛等地的潮间带造礁石珊瑚,部分采自南海和东海的深水非造礁珊瑚。 本文共报告塔藤壶科17种,分隶于2亚科,6属,其中有4新种,9种为我国的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相似文献   

6.
绵藤壶属Genus Acasta主要是与海绵动物共栖的一类藤壶,少数种埋栖于腔肠动物,如柳珊瑚、角珊瑚、石珊瑚和海鸡头等体内。 Darwin(1854)之后的很多学者指出,绵藤壶属Acasta与膜藤壸属Membranobalanus、刺藤壶属Armatobalanus及舟藤壶属Conopsea等的亲缘关系很近,以致这些属的特征有时难以明确区分。长期以来,绵藤壶由于具有特殊的生境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很自然地被作为一属来描记,而且一直沿用到现在。 绵藤壶属这一特殊类群,国内尚无报告;搞清它们的种类对分析潮间带及潮下带底栖生物区系和群落组成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根据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调查采集的标本写成的,共报告绵藤壶属15种,其中有3新种,10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绵藤壶属Genus Acasta虽然种类很多,但迄今尚无人作过系统全面的研究,一般在一个地区仅发现少数几种;在我国近海能采到15种,数目是相当多的,很有必要作一详细的研究。绵藤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中国近海),仅少数种如栉足绵藤壶Acasta pectinipes Pilsbry,向北能分布到黄海。在我国海区,本属的垂直分布范围从潮间带至水下120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于1984年7月对南沙群岛周围水域进行了科学调查,在整理底栖生物标本中,发现蔓足类甲壳动物5种,隶属于3亚目4科,分别采自3个调查站,其中海胆藤壶Solidobalanus cidaricola为南海的新记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海洋蔓足类的定向与流、光、基物表面形状及底质的性质有关。海洋蔓足类在宿主体上有不同的定着位置,同一种类在不同宿主体上,定着的位置也不相同。海洋蔓足类定向的方式有四种:1)逆流定向(0°),2)背流定向(±180°),3)与波轴呈垂直方向定向(90°),4)不规则定向(0—±180°)。蔓足类幼虫附着后,随着水流方向的改变可改变方向。定着在蚶外壳的藤壶,壁板形状常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9.
南海北部海区有柄蔓足类的生态特点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于1986-1991年,在南海北部对17个海洋结构物进行调查,以了解有柄蔓足类的种类组成、分布状况和个体大小。结果表明,所采集的标本有2科4属8种,它们分别是茗荷属的荷、鹅荷和印度荷;条荷属的细板条荷、条荷和百条荷;软荷属的太平洋软荷及异荷属的日本异荷。荷、鹅荷和细板条荷几乎分布在所有浮标站,其附着密度随着离岸距离的增加而增大;荷和鹅行可分别在0-80m和0-75m水层中分布,而细板条荷则从表层一直分布到150m深处。该类生物属外海性种类,只附着在漂浮或能移动的物体表面,而不栖息于固定式海洋结构物。  相似文献   

10.
在整理鉴定采自我国近海有柄蔓足类(茗荷亚目Suborder Lepadomorpha)标本中,共发现47种,其中有5新种,本文为新种的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中华直铠茗荷(新种)Litoscalpellum sinense sp.nov.(图1:1—12) 正模标本 V569B-60,头部长11.0mm,宽5.7mm;柄部长7.0mm,宽3.6mm,附着于水螅体上。1978年6月10日采自东海26°15′N,125°00′E,水深为550米,底质为软泥。采集者:唐质灿。头部呈长方形、顶端尖,壳板白色14片,被透明薄膜覆盖,有细短毛,板间有窄的间  相似文献   

11.
南海北部海区无柄蔓足类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于1986-1991年在南海北部对16个海洋结构物上的无柄蔓足类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个体大小进行调查。研究表明,所采集到的标本隶属于无柄蔓足类的3科7属19种,其中藤壶科5属16种,笠藤壶科1属2种和小藤壶科1属1种。共有17种无柄蔓足类分布在珠江口东南海区;而琼东海区仅发现2种;琼东南海区有8种;莺歌海海区11种和北部湾海区10种。纵肋巨藤壶、美丽藤壶和珠江藤壶为珠江口东南海区特有种。研究无柄蔓足类在南海北部近海海区的分布及其与海流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该类生物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特点,也为海洋石油平台的设计及污损生物的防除提供参数。  相似文献   

12.
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蔓足类的种类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 1 997年 7月至 1 998年 4月在浙江北麂列岛岩相潮间带采集的样品 ,共鉴定出蔓足类 9种 ,隶属于 5科 7属 ,以东、南海及日本海南部的暖水性种占优势。描述了蔓足类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和季节变化 ,讨论了盐度、潮区和浪击作用对岩相潮间带蔓足类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的生态及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课题为1989~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及浙江省教委研究项目。本文是对舟山及南麂海域蔓足类研究的总结。生态学研究包括:种类组成与区系性质,生态分布,种群生态和群落生态,形态、结构与环境以及行为生态;生物学研究包括:繁殖、附着与生长,雄性生殖腺的组织学、组织化学和亚显微结构以及藤壶的食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近海共有枝鳃亚目、蓑海牛亚目软体动物40种,隶属于16科30属,主要分布在浙江以南的热带、亚热带海区,有些种类向北可以分布到达黄、渤海,部分种类仅分布于黄、渤海。区系性质属于印度,西太平洋区的中国,日本亚区。  相似文献   

15.
本文是中国近海蔓足类研究报告的第二部分,根据的材料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历年采集收藏的标本。共记述笠藤壶科Tetraclitidae的9种,分隶于2亚科4属,其中有一新属——星笠藤壶属Astroclita gen. nov., 2新种,另有1种为我国首次记录。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笠藤壶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口以南的亚热带和热带海区,是潮间带岩岸生物群落组成中的主要种类,特别是大型的鳞笠藤壶Tetraclita squamosa squamosa(Bruguiere)和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 Pilsbry等也可以附着于浮标、船底或码头上,有一定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东海陆架区的浮游端足类??亚目( Amphipoda: Hyperiidea),过去了解很少,迄今仅郑重、郑执中等(1965)报道细长脚?? ( Themisto gracilipes )是黄海主要浮游动物之一。陈瑞祥(1978)报道了采自江苏、浙江近岸水域和福建东南近岸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Stephensen(1925)曾报道过Amphithyrus bispinosus分布于香港一上海之间水域。入江春彦(1957)报道了日本五岛列岛一香港之间水域数种浮游端足类。 本文根据1976年调查的资料,对东海大陆浮游端足类??亚目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进行了初步报告。通过这次调查,对调查区的浮游端足类有了初步了解,为今后进一步研究东海浮游端足类的分类与生态工作提供了基本资料。但由于调查时间较短、范围较小,资料仍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鳚亚目 4 科 33 属 95 种,鰕虎鱼亚目 5 科 98 属 259 种,刺尾鱼亚目 5 科 11 属 65 种,鲈形目 19亚目 104 科 535 属 1799 种。  相似文献   

18.
中国鱼类名录Ⅸ--魣亚目、马鲅亚目、鲈亚目(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魣亚目1科1属11种,马鲅亚目1科2属5种.鲈亚目(部分)记述23科.  相似文献   

19.
桡足类是海洋浮游动物中的主要类群,由于它分布广,种类多,数量大,并且营养价值高,常为许多经济鱼类的重要饵料。无论从渔业海洋学或从海洋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无疑地,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对这一类群进行分类和生态学的研究,是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南海的浮游桡足类,过去虽有一些零星记载,但尚缺乏系统的调查。国外方面:1883年英国Challenger号调查船,曾在香港东南外海做过2个站的采集,由Brady(1883)记载过1个种;1888年Giesbrecht曾记载过香港的哲水蚤14种;1908年美国Albatross号调查船,曾在同一地区做过6个站的采集,由Wilson(1950)报导过150种,其中哲水蚤占108种;1955-1957年Rose曾报导过越南芽庄近岸浮游生物名录并记载哲水蚤类1个新科、1个新属和3个新种;1957年日本Soya号调查船,在第2航次往南极考察时,途经南海曾做过1个站的采集,由Tanaka(1960)记载过16种,其中哲水蚤占5种;1959-1960年美国Stranger号等调查船曾在南海西南作过浮游生物采集;1961年Wickstead报导过包括分布于南海南部(4°N)7个站哲水蚤90种:1971年Bowman记载过包括分布于香港的1个哲水蚤新种。国内方面:1963年沈嘉瑞与李茯香,报导过广东雷州半岛鉴江口与湛江港的哲水蚤20种;1965年郑重等的《中国海洋浮游桡足类》一书中,记载有17种采于南海,提到有49种在南海有分布记录,其中哲水蚤44种。综合以上国内、外的研究,除同物异名外,整个南海共记载过哲水蚤163种左右。 作者对1959-1960年以来海洋研究所在南海进行海洋调查所采得的样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海区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相当丰富,它们的分类研究报告将按目科陆续分篇发表。 本文是南海哲水蚤目的第一部分,共记载45种,分隶于4科,计哲水蚤科(Calanidae)9种,真哲水蚤科(Eucalanidae)11种,拟哲水蚤科(Paracalanidae)19种,伪哲水蚤科(Pseudocalanidae)6种。文中报导1新种Calocalanus monospinus sp. nov. (Paracalanidae)和9种本海区首次记录(属真哲水蚤科者1种,拟哲水蚤科者5种,伪哲水蚤科者3种)。凡属作者(1965)在黄、东海报导过的种类,其形态特征的描述,均行省略。本文承沈嘉瑞、刘瑞玉和郑执中教授提出许多宝贵意见,作者特致以衷心谢意。  相似文献   

20.
青岛南部近海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与影响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6年8月~2007年10月对青岛南部近岸海域进行的4个航次的调查,探讨了该海域浮游桡足类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出现浮游桡足类27种,占浮游动物总种类的27.85%。其中秋季种类最多,达24种;夏、春季分别为17种、10种;冬季最少,为8种。桡足类丰度年平均值为60.32ind/m3,其中秋季最高,达122.47ind/m3;春、冬季分别为68.48ind/m3、28.41ind/m3;夏季最低,为21.91ind/m3。从水平分布上看,春季桡足类丰度西部明显大于东部;夏季却呈现东部大于西部的趋势;秋季则是从近岸向远岸递减;冬季总体分布规律不明显,除站位ZD-QD255较高外,其它站位丰度相对较低。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丰富度指数的平均最大值都出现在秋季。香农-威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平均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丰富度指数平均最低值出现在春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