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无论出差旅游还是探亲访友,往往无可避免地需要地图的帮助。地图已经是大众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于是人们或多或少地会与地图发生一些故事。这些故事可大可小,大到也许因为读图失误或地图本身有误,使绝尘千里的游侠误入歧途而孤苦无助,小到也许只为在城市里找一所可解燃  相似文献   

2.
“地图”也称“舆图”。地图之重要中国古人即知,历史上最著名的地图传奇故事是春秋战国时期,荆轲向秦王献地图,图穷而匕见,荆轲刺秦王。清代两广总督琦善不会看地图,上奏道光皇帝,昏言香港是“一叶扁舟,孤悬海外,无甚地利,无甚人烟”,成了擅行割让香港的千古罪人。  相似文献   

3.
《地图》2003,(3)
什么样的地图最让人喜爱?是对地图这一工具的使用认可与向往,还是对地图纯粹的欣赏与关注? 怎样的地图会打动图友的心,成为你希望拥有的地图? 带着这样的好奇心和对这个时代地图的关注,《地图》杂志在读者中进行了“我最喜爱的地图是……”的读者调查活动。现在,答案即将揭晓, 从No.1到No.12,在《地图》读者心目中产生的地图榜单里,你会和我们一起发现,喜爱地图是一种个人化的感情。它在大声地说: 我们要的,是这样的地图! 让我们为这些地图喝彩! 为所有令人喜爱的地图,也为那些正在为地图而努力的地图工作者们!  相似文献   

4.
张燕燕 《地图》2003,(2):1-1
每幅地图的里面都有故事。事实上,地图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因为在地图这样一个精密空间里,盛满了历史的信息。从1876年的吴淞铁路示意图到2002年的中国铁路分布示意图,地图记录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在火车与铁轨上,你可以触摸到文明冲突的烙印以及文明提升的轨迹。  相似文献   

5.
引内行入胜 领外行入门──看“全国首届地图展览会”地图知识展区河北省测绘局李建军地图可以让你“坐地日行八万里”,足不出户神游四方;也可以带你回归历史,走向未来。地图已更多地介入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普及地图知识,责无旁贷地要曲则绘和...  相似文献   

6.
百年国图的地图故事 地图作为我国浩繁典籍中的一个重要门类,自20世纪初京师图书馆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国家图书馆(下文简称“国图”)收藏的重要一项.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国图的地图收藏规模在国内的公藏机构中无出其右者.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国家、民族的兴衰转折,而一次次历史的波动,都让国图站在了历史舞台的前面,百年国图的地图故事也在这个舞台上一幕幕地上演.  相似文献   

7.
地图是一件美妙的事物,关于她的故事连绵不绝,版本万千;她其实是一片资源丰沛的永远的“芳草地”,是人类创造发明的能够长期为自身服务的赏心悦目的为数不多的科学与艺术的结晶之一。所以,我十分钟爱和关注她。陆陆续续,我收集和书写了一些与地图息息相关的故事。历史文化中的地图著名学者、教授季羡林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这就是中国的敦煌。”在敦煌,在大名鼎鼎的“藏经洞文物陈列馆”,有一幅显示全球敦煌文物…  相似文献   

8.
大城市地区,地籍信息及城市设施信息需要经常地更新是很自然的。就传统的地理信息系统(GIS)而言,在这个问题上面临两种困难的选择:是设法修改这些空间结构,仅仅是为了获得一张现行的“地图”,而在这张地图上所有过去情况的资料被删除了呢;还是试图克服存储上的困难,保存规定时间间隔的“快照”,并能在不同的“快照”之间做出比较呢?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土地测图源远流长,古籍中不乏记载。地图被视为权利归属的象征,战败国向战胜国割让土地,就是以献地图表示臣服和进贡的。荆轲刺秦王“图穷匕首见”的故事,就说明了当时土地与地图关系。封建王朝对臣下的国内分封也是以地图为根据的。地图也用于作为土地诉讼的证据,故周代有“地讼,以图正之”之说。西汉著名经学家匡衡,就因为“郡图误,招坐免”。匡衡是汉元帝时丞相,封乐安侯。司隶校尉王尊以他多占四百顷封地为由,在成帝时弹劾匡衡,以致罢了官。后来重新查对郡图,才发现是由于地图有误,使匡衡先生白白吃了一场冤枉官司。由此可见古代的土地地图已具有法律文书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地图》2005,(3):8-9
在收到这些地图的那一刻,我就被它们在纯粹形式上的美感所深深吸引。我用读“画”的逻辑在读它们,而不是在地理上对“地图”进行判读。钱钟书先生在《通感》一文中,极其精彩地论述了在文学审美中“视觉和触觉向听觉的挪移”。如果放到这里感受一下,不用串通五官,只是从视觉到视觉,从主观创作出的视觉美感,变成工程技术偶然制作出的视觉美感,这里,怕也是另一种“通感”呢!  相似文献   

11.
一种构成邻接统计地图的新方法[俄]S.M.Gusein-Zade;V.S.Tikunov一、引言邻接统计地图是一种从传统地图上获得的图像,其比例尺随变量值而变化,在这种地图上变量值是其基础。“变形地图”、“变换图”和“伪统计地图”常用于描述邻接统计地...  相似文献   

12.
北方的兰     
李方 《中国测绘》2004,(2):54-57
翻开欧洲特别是北大西洋周围的地图,我们会发现那里有很多“兰”(land),从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直到“冰兰”即冰岛、北美洲的格陵兰,所有这些带“兰”的地名,都显示出抹不去的北欧海盗维京人的烙印如果找一个话头,也许我可以从圣诞老人的故乡拉普兰谈起  相似文献   

13.
近日,国家六部门发出联合整顿规范地图市场秩序的“号令”。在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焦点访谈》等栏目里。广东几次成为地图盗版问题的“采访对象”。情况到底如何?记者日前暗访广州市场,发现“报摊地图”、“水货地图”真是令人咋舌……  相似文献   

14.
“一村一镇一地图”是全国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计划的基本内容。通过对基础高清正射影像、数字高程模型、数字线划数据的矫正、叠加,利用Arcmap软件给这些点、线、面数据赋予属性,结合专题信息,选择性地将有社会经济价值的内容呈现到一张图上,为今后村镇地图的制作和应用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版图像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向阳 《地图》2001,(1):54
2000年第2期《地图》杂志发表了赵志欣先生的文章《中国版图不该像鸡》,该文认为把中国版图比喻为雄鸡不合适,说“中国的国土形状近似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并建议多出版陆地与海洋同一比例尺的地图。无独有偶,2000年第3期《中国方域》杂志发表了常生禾先生的文章《“中国领土”当更为“中国领域”》,该文章说中国像一只“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同时也建议出版“陆海一体不切割的中国地图,停止使用旧版中国地图”。对这个问题,我也想谈谈我的看法。   通常形容一个国家的领土像什么都是指陆地,不包括海洋。比如说日本像蝙蝠,墨西哥像鱼,印度像牛头,斯里兰卡像梨,意大利像高跟皮靴(也有人说意大利像足球鞋,撒丁岛是足球),所有这些都是指陆地,不含海洋,这似乎是“国际惯例”。产生这种习惯与地图的色彩运用有密切的关系。在地图上,陆地与海洋的色彩区别很明显,而领海、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的颜色是一致的。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色彩运用会使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公海混在一起成为背景色,处于注意的边缘,而陆地成为注意的中心。所以人们在形容一个国家版图像什么时,往往忽略了海洋国土。要加强人们对海洋的注意力,可以把陆地边界线沿伸到海洋中,使国界线成为一条完整的闭合曲线。由于中国与周边国家存在领土纠纷,这条闭合曲线目前还难以画出。   将中国比作一只雄鸡,应当是外蒙古独立之后的事,大体上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由于前文所述的原因,加上当时人们的海洋国土意识不强,所以很自然地把中国比作雄鸡。在这个比喻中还包含着中国人的精神寄托,希望中国像雄鸡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形容中国版图像什么时,如果强调指出中国陆地版图像雄鸡,我看是可以的;笼统地说中国版图像雄鸡,那就不合适了。赵先生说中国版图像倒立的三角形,我认为有点勉强。如果以帕米尔高原、乌苏里江口和南沙群岛为顶点画一个三角形,中国周边的十几个国家都要被全部或部分地划在这个三角形以内,而中国新疆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反而被划在三角形之外了。毕竟三角形是由三条直线构成的图形,而中国边界是很不规则的曲线。这种想象有点生硬,缺乏浪漫的情调,也容易引起周边国家的误会。常先生把中国版图比作和平鸽,东北是头,云南是尾,新疆,西藏是左翅,南海是右翅。这种想像不错,只是这只鸽子头太大,尾太短,两翅也缺乏力量感。不如反过来,云南是头,东北是尾,南海是左翼,新疆、西藏是右翼。从这个角度看,两翼比较有力度,有振翅高飞的感觉,中国版图更像一只翱翔云端、俯瞰大地的雄鹰。   关于中国地图的印制方式,常先生建议“停止使用旧版中国地图”,这也太绝对了。其实陆海分割的地图在国外也很普遍。日本地图常将琉球群岛缩小比例尺印在地图一角。再说美国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群岛与美国本土48州相去甚远,如果美国地图采用同一比例尺将它们绘在同一幅地图内,这几乎是一张北美洲和东北太平洋地图了,这还不包括关岛、东萨摩亚等美属太平洋岛屿。要将这些岛屿也印在同一比例尺的美国地图上,那几乎把赤道以北的太平洋全包括在内了。美国人能接受这样的美国地图吗?所以美国地图也常常以本土48州为主,把阿拉斯加、夏威夷群岛等放在边角。法国在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都有岛屿,假若大范围地在同一比例尺下表达,则更糟。好在中国海洋国土离中国陆地较近,印制陆海一体不分割的中国地图比美、法、英等国要方便得多。实际上陆海一体的中国地图并不鲜见,很多办公室里就挂着这种地图,只是价格较贵,不太普及。  相似文献   

16.
每天我们打开电视机,都会在中央台新闻联播和天气预报中看到中国地图。地图作为一种信息载体,在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精明的商人把地图与日常生活用品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很多看似与地图毫不相干的东西经过“联姻”。就会使这些物品功能倍增。地图制品琳琅满目,俯拾皆是,趣味横生。1.地图烟标缅甸果敢卷烟一厂出品的PEACE牌香烟,就是以地球和缅甸地图为背景,和平鸽飞行其上。福建龙岩卷烟厂出品的“福建”牌香烟则是在红色的福建省轮廓地图上画着一片金色的烟叶。广西柳州卷烟厂出品的“甲天下”牌香烟,图案…  相似文献   

17.
石涛 《中国测绘》2003,(2):41-41
谈起地图,人们通常认为一定是精确依照客观事实绘制出来的。但《地图的力量》一书的作者丹尼斯·伍德可不这么认为,他用整整一本专著来修正人们的传统看法。他斩钉截铁地说:“地图作为一种神话,……贩售价值与野心。”这话猛一看会吓一跳,但只要深入想想,就会发现伍德先生说的一点不错。我曾经在笔记里写下这样的文字:“地图必然是一个历尽沧桑的人不想说话时的交谈对象。”写下这句话时,我刚刚结束了一次在英国北部湖区的旅行,在离奥斯湖不远的小镇潘雷斯的一家旅馆里下榻。在旅馆餐厅吃饭时,我看到旁边的墙上挂着一张手绘的彩色地图,继而…  相似文献   

18.
何彬 《中国测绘》2005,(3):72-73
民俗地图,指从民俗学记录及研究的角度出发,运用各种符号标示民俗事项的类型、数量、形态以及某种民俗的特性、变迁规律等信息及研究内容的地图。民俗地图是自然地理学与民俗学方法论链接的结果,是地理学方法在民俗学科的延伸。在今日的民俗研究论文或田野作业报告里,常常可以见到运用各种表格、照片、示意图等对文字表述进行辅助性提示。运用这些辅助方法可以使民俗记述视觉化、条理化。表格与照片、示意图类可统称之为“民俗图表”,地图、分布图、变迁图等则一般归入“民俗地图”类。“民俗图表”、“民俗地图”都是民俗论文经常使用的辅助性论述方法,它不仅仅是帮助读者清晰地理解理论论述或民俗记述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民俗图表和民俗地图首先是辅助研究者整理、分析民俗资料,构建民俗理论的重要工具、方法。  相似文献   

19.
成一农 《地图》2014,(1):68-75
“马王堆地图”、《禹跻图》、《华夷图》和《广舆图》,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地图,而“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也是为我们所熟悉的绘图方法。正是由于中国古代存在这些看上去绘制准确的地图以及这两种当时领先于世界的绘图方法,因此我们往往在中国古代地图的研究和评论中,津津乐道于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0.
地图的味道     
张燕燕 《地图》2003,(5):1-1
周末在家整理,被冷落了多日的纪念品又一次唤起我的记忆,这幅庐山地貌素描图是大学时的实习作业,看着它,那个暑假美丽而生动的日子又像在水晶球里呈现一样向我微笑:这几张北京地图,比我的年纪还要大许多,这是一位未曾谋面的朋友寄过来的纪念品:卷在抽屉里的那幅影像地图,边上的笔迹若隐若现,使我仿佛又置身于那个江南小镇……哦,还有挂着的这些各式与地图有关的钥匙链,望着它们,一个个朋友的面容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