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感图像融合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图像专业处理软件ENVI与ERDAS IMAGINE,对珠海市2002年的Landsat 7 ETM+遥感数据进行了图像融合方法试验,包括IHS变换、Brovey变换、K-L变换和Gram Schmidt波谱锐化等。然后利用定性和定量方法对各种方法的融合结果进行了光谱特征和统计参数等方面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Gram Schmidt波谱锐化在纹理信息、亮度信息和光谱信息等方面都优于其他几种融合方法。  相似文献   

2.
基于遥感技术的珠海市湿地动态变化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1995年TM,2002年TM、ETM+、SPOT和2009年CBERS等多源卫星遥感数据,通过对单一的遥感数据、多源遥感数据组合,得出利用多源遥感数据提取湿地信息的方法.在不同环境下,利用不同的数据源对珠海市湿地动态变化、湿地的光谱信息和纹理信息进行分析,采用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和人机交互解译结合及专家分类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陶法  胡树贞  张雪芬 《气象》2018,44(4):518-525
采用60m基线的双站可见光成像仪和扫描式红外成像仪构建地基双波段全天空测云系统,双站可见光成像仪根据双站测距原理准确地获取云底高,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全天空可见光云图,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基于大气辐射传输原理测量云底亮温,反演云底高度,通过全方位立体扫描获取全天空红外云图。结合双站可见光成像仪测得云底高,对大气温度垂直递减率进行实时订正,提高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反演云底高精度,达到双波段云底高数据融合目的;基于小波变换多分辨率分析的图像融合技术,对全天空可见光和红外云图进行图像融合,提高能见度低、以及雾、霾等天气条件下云量计算准确度;最终实现昼夜云高、云量同时观测。  相似文献   

4.
利用Landsat 7 ETM+遥感资料热红外波段定量反演晴空状态下夏季干旱区典型绿洲地表真实温度,运用影像叠加分析、直方图比对、缓冲区分析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及剖面线分析等方法,分析其热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绿洲热场分布具有显著正空间自相关特性,Moran's值为0.5489,z值为48.44,同时呈现出显著的局部空间集...  相似文献   

5.
用小波变换提取雷达回波图像中的辐合特征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小波变换的方法对滨州雷达资料的反射率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特征线增强后的图像,将其输入自动预报系统实现特征识别,可为雷暴预报提供初步资料。  相似文献   

6.
基于卫星数据提取南宁城市扩张信息及驱动力研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Landsat-TM陆地卫星数据进行南宁城市扩展及其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研究(1990年9月16日TM图像和2000年12月24日ETM 图像).通过统计及相关分析选取合适波段;取南宁市2时相TM和ETM 的NDVI差值,采用TM和ETM 遥感图像对研究区进行土地分类,研究南宁市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分析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动态变化矩阵.结果表明:10a间南宁城镇范围向其周围呈辐射状迅速扩大,且向各方向扩展的程度基本接近;最大的地物转换类型是旱地转化为城市交通用地,为27.62%,其次为城镇用地及交通用地的转换;并讨论了城市化与降水之间的可能关系城市扩展,道路面积增加可能导致城市降水减少.分析了城市扩展的驱动力,包括了人口增长,经济迅速发展,发展旅游以及交通建设等都是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基于决策树的郑州市土地利用与覆盖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Landsat-7 ETM 1-7多波段遥感影像为数据源,采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郑州市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现状进行分类研究.在分析遥感影像波段载波信息量及野外样本选择、室内对比试验的基础上,制定节点上的分类规则,形成土地利用及植被覆盖色斑图,分类精度达到94%.结果表明:决策树方法优于传统的统计学分类方法,对数据并不要求正态分布,并且可以处理来自于遥感数据中的噪音和丢失数据.决策树分类法有诸如分类准确、高效,分类标准明确,分类结构直观、精度易于控制、分类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广西遥感本底信息提取方法技术与成果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88年、1998年、2002年和2008年四个时相的陆地资源卫星TM/ETM遥感影像数据,结合1:5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野外调查数据等资料,采用光谱与纹理特征综合分析法,选择TM/ETM对各地类的最佳波段组合,建立森林、农用地、灌草、城镇、道路、水体的遥感影像判识标志,采用决策树和最大似然法分层提取,参照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利用土地利用类型、植被覆盖度、坡度等信息资料构建水土流失分类模型,采用增强比值植被指数法建立石漠化指数模型,获得了广西近20年的森林、灌草、农用地、水体、城镇、道路、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八类遥感本底信息数据。  相似文献   

9.
小波变换在信号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同时分析时域和频域方面的信息,但是传统的小波变换依赖于傅立叶变换,有大量的卷积运算,运算速度较慢.该文讨论了第二代小波变换的原理,并采用它来处理脑电信号.提升算法作为构造第二代小波的关键技术,通过预测确定高频信息,更新后得到正确的低频信息,它不依赖于傅立叶变换,大大提高了运算速度.通过分析提升算法的基本原理,用第二代小波变换实现了对脑电信号的节律(δ、θ、α、β)提取,并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利用全天空可见光图像反演天空辐亮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娟  吕达仁 《气象学报》2010,68(6):800-807
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GEO实验室研制和开发的地基全天空成像仪,可实现地基全天空自动化观测,文中首先对全天空成像仪仪器及性能进行介绍.辐亮度是气象科学研究中基础而重要的气象要素,而全天空成像仪记录的是可见光红、绿、蓝三波段辐射信息的灰度值图像,因而无法直接应用到气象研究中.为能够从灰度值图像中获取天空辐亮度信息,文中详细介绍了与亮度反演密切相关的几个重要标定实验,包括儿何标定、光学标定,以标定参数为基础并结合全天空仪器成像原理提出了一个由可见光灰度图像反演相对天空辐亮度分布的算式算法.文中还利用大气物理研究所香河观测站(39.75°N,116.96°E)同时观测的全天空成像仪以及CIMEL光度计所观测的天空辐亮度数据(440 nm波长),对该反演算式进行检验和比对,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进行天空辐亮度分布反演可行,该算法将灰度图像与天空辐亮度建立了联系,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与数值模式模拟工作的相互对比和验证,有利于观测图像数据在模式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