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明友  金景福 《矿物学报》1996,16(2):158-164
本文分析了若尔盖铀矿床含铀热液中∑CO2,碳酸盐岩脱碳化成因的CO2,热解有机碳形成的CO2的碳同位素组成,并与岩浆源碳同位素组成进行上对比,结果表明,含铀热液中∑CO2的碳同位素组成与岩浆源碳同位素组成接近,说明含矿热液中∑CO2来源于岩浆,而不是地层岩石。  相似文献   

2.
热液矿床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明友  金景福 《地质论评》1997,43(3):317-321
作者以若尔盖铀矿床为例,研究了含矿热液形成的石英脉石英的铅同位素组成,并将其作为联系母源铅同位素组成的桥梁,判别铀的来源。结果表明,矿床中石英铅同位素组成与含矿黄铁矿和中酸性构造-岩浆成因的花岗岩铅同位素组成具线性演化关系。由此提出含矿热液中的铀来自中酸性构造-岩浆岩而不是地层岩石的新见解,同时提出利用热液石英铅同位素组成判别非放射性矿床成矿元素来源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6217矿床属花岗岩型热液铀矿床。矿床方解石δC~(13)值为—7.57~—9.79‰。利用方解石包裹体成分分析数据计算得到含矿热液全碳同位素组成δC~(13)_f值为—9.75~—13.83‰,这介于深源岩浆碳δC~(13)值与地壳有机碳δC~(13)值之间,表明热液碳源与液源、铀源一样均为混合来源。据此,本文建立了热液碳-氧同位素混合模式,并估算出混合热液中深源碳与地壳碳的比例约为7:1~20:1。  相似文献   

4.
温泉CO2气体组份和碳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腾冲热海温泉的CO2气体主要来源于地幔。CO2气体的碳同位素组成重于典型幔源碳、与溶解碳呈现同位素不平衡以及幔源挥发份在研究区的聚集都表明该区地下可能存在仍在脱气的岩浆体,所排出气体供给上方水热系统。幔源挥发份在地下的积聚可能对诱发该区的地震活动有着重要作用。此外,He-C体系的结果说明热海地下岩浆可能是MORB源岩浆经历地壳物质混染作用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5.
山东沂南金铜铁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李科  顾雪祥  董树义 《矿床地质》2009,28(1):93-103
山东沂南矽卡岩-热液型金铜铁矿床位于沂沭断裂带西侧,矿床受控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与围岩的接触带及围岩中的构造薄弱带(不整合面、层间破碎带、滑脱带),矿体围绕岩体呈环带状产出.文章在成矿地质条件分析基础上,系统研究了沂南金矿床的氢、氧、碳、硫、铅同位素以及钕锶同位素的组成特征,探讨了成矿热液类型和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后期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且两者均与围岩发生了同位素交换作用;热液中碳主要为深源岩浆来源,少量来自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作用;硫化物矿石中的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硫源具有深源岩浆硫的特征;铅主要为放射性成因的"J型铅",其源区年龄(2.37 Ga)暗示了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于结晶基底(新太古代泰山群);铷锶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含矿中酸性岩体的成岩物质来源为幔壳混合型.  相似文献   

6.
河北寿王坟铜矿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研究寿王坟矿区矽卡岩型矿石和斑岩型矿石中热液成因碳酸盐矿物的碳免同位素组成,结合矿区蚀变白云质围岩地层碳免同位素组成特征,提出:1)尽管矽卡岩矿床产在碳酸盐地层与中酸性侵入体的接触带上,是碳酸盐地层受热液交代作用的产物,但矽卡岩矿石中热液碳酸盐矿物的碳同位素组成却主要反映了深部岩浆(甚或地馒)来源碳的特征,基本可以排除沉积碳酸盐的碳大规模加入的可能性。2)寿王坟矿田对应着一个与高侵位岩浆岩有关的热液成矿系列,其浅部的下渗大气降水加热环流体系和深部上升的岩浆热液体系,均能在不同部位通过系统的碳免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加以揭示。作为矿山开采主体的矽卡岩型矿体和部分斑岩型矿体都是上升岩浆热液(甚或更深的馒源流体)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安徽铜陵朝山金矿床稳定同位素、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朝山金矿床位于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属于矽卡岩型金矿床,侵入岩体为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体。成矿过程包括矽卡岩阶段、石英-硫化物阶段和碳酸盐阶段3个主要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对朝山金矿床的氢、氧、碳、硫、硅同位素组成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成矿溶液中水、碳、硅和硫的来源以及成矿溶液的演化问题。研究表明,成矿热液早期以岩浆热液为主,随着成矿过程的进行,加入的大气降水比重越来越大,到晚期可能主要以大气降水为主。该矿床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与矿区大理岩的碳、氧同位素组成明显不同,其δ^13 Cv-PDB、δ^18OV-SMOW值分别为-4.5~-5.3‰、13.9~14.0‰,与岩浆作用形成的CO2的碳、氧同位素组成一致,表明矿石中方解石的碳、氧来源于岩浆作用。硅和硫具深部岩浆或岩浆热液来源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5512—3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床产于浅变质志留系中。矿床受硅灰岩含矿层、断裂(具深断裂性质)、屏蔽构造控制。矿体成群以盲矿体为主,最大长360米,最大垂幅518米。主要矿物有沥青铀矿和铁钼镍锌铜钒汞等硫化物,沥青铀矿年龄1.173亿年~0.135亿年。 矿床硫氧碳同位素组成和矿物包体成分测定表示,成矿溶液为变质热液演化而来并有岩浆热液、壳下和慢源热流参与改造的广义热液。铀主要以碳酸铀酰络合物形式迁移。 矿床成因是地洼期强烈构造岩浆活动形成的广义热液,在开放系统中多期脉动性上升,遇屏蔽构造大量聚集,与大气源渗流交替、性质改变、缷荷的结果,多数矿体是叠加复成的。  相似文献   

9.
新田岭白钨矿床稳定同位索地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新田岭钙矽卡岩型白钨矿床为例,通过硫、碳、氢、氧稳定同位素研究所获得的成矿信息,探讨了矽卡岩白钨矿床的成因和物质来源。矿区氢氧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深溶液属以岩浆水为主的混合岩浆水,后期变为大气降水;碳主要来源于地层碳,混有岩浆碳;硫源为深源硫与地层硫的混合。稳定同位素结合地质年代学研究,表明该矿床系与燕山早期黑云母花岗岩有关的接触交代型矿床,钨主要来源于大陆地壳重熔化岗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10.
位于广西全州的铀矿床为中型铀矿床。含矿岩层主要为泥盆系四排组、东岗岭组和榴江组地层。此区域矿床受新宁?资源?灵川(麻城?广济)断裂的分枝及其次级断裂Fl、F3等控制。古花岗岩提供了铀源。在浅部环境下,碳酸根络合物[UO2(CO3)3]4-和[UO2(CO3)2]2-发生分解形成UO22+(也可能与F-结合形成UO2F42-),并最终沉淀形成铀矿床。选取穿插于四排组地层和花岗岩中石英脉或花岗岩样品,对其中的石英进行流体包裹体均一法测温和爆裂法测温。流体包裹体类型为气液包裹体、含子晶包裹体、富气包裹体和CO2包裹体。绝大部分为气液包裹体,均一法实验测得的冰点温度显示盐度较高,平均盐度为10.3%。含子矿物包裹体的存在说明流体的密度和盐度较高。包裹体均一温度差别较大,但整体集中在200℃~280℃,气液包裹体平均均一温度222℃。爆裂法实验测得爆裂温度350℃左右。较高的捕获温度和高的盐度说明成矿流体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选取样品进行碳同位素测试,得出碳的来源为岩浆碳,选取样品进行氢氧同位素测试,表明流体来源既有岩浆源,又有与岩浆热液密切相关的大气降水来源。两个矿化点样品含黑钨矿样品和白钨矿指示了钨的矿化,又由于U-W的共生进而指示了铀的矿化。结合野外观察和地球化学样品分析的数据,成矿主要和燕山期岩体有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