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电解液作为电池中离子运输的载体,对电池的综合性能如阻抗、容量、循环寿命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特别是电池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时,电解液会发生严重的氧化分解,造成电池的高阻抗、低容量,进而影响电池的长循环过程。在优化电池性能的诸多方法中,使用添加剂作为一种更加经济、高效的方法,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应用于电解液中的部分添加剂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能够稳定电极—电解液界面,达到优化电解液的目的。在诸多添加剂的研究开发中,用来改进电池性能的含硼添加剂被广泛报道。主要综述了锂盐型、硼酸酯类和硼基杂环类这三种锂离子电池硼基电解液添加剂,分别阐述了它们的电化学性质、正负极成膜的作用机理以及对电池的影响。最后对电解液添加剂用于提高锂离子电池综合性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概况,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分类,并重点介绍了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特点,讨论了聚合物电解质中锂盐、聚合物、增塑剂和无机添加剂对电解质的影响,指出通过各组分性能的互补,是获得高导电性及机械性能聚合物电解质的有效手段,并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液的研究日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电解液作为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状况。从优化电解质锂盐的种类、优化电解液有机溶剂、寻找新型添加剂三方面分析了如何改善和提高电解液性能。  相似文献   

4.
锂离子二次电池电解质的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要介绍了锂离子电池和其电解质的发展概况 ,并重点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分类以及各自的性能特点 ,展望了锂离子电池电解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5.
锂离子二次电池及其电解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发展以及与其它二次电池性能的比较,并对影响锂离子二次电池性能的几个问题作了阐述。着重论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电解质及其导电性能,以及制备六氟磷酸锂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锂离子电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海春 《盐湖研究》1994,2(4):54-59
在简述当前二次锂电池技术发展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介绍近几年出现的可充电池技术,即“摇椅式”或“或离子”电池.这种电池技术是以能可逆插入Li+离子的材料作负极而代替不安全的金属锂,正极则是另一种高电压插入化合物.这类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是Ni—Cd电池的2—3倍)和长的循环使用寿命,远比锂电池安全,自放电极低.国外已有商品并已用于蜂窝式移动电话及个人计算机中,国内开发研究正在积极进行.  相似文献   

7.
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锂离子正极材料的发展概况及贵重金属回收利用现状。着重概述了钴酸锂正极材料的预处理方法、回收提纯钴元素的工艺技术现状。总结了多种从废旧锂离子电池中浸出和提纯工艺技术的优缺点,对下一步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尖晶石锂锰氧化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旭村 《盐湖研究》1997,5(1):69-75
由于“非核能能源”开发的需要,多年来,世界各国政府对高能二次锂电池的研究与开发极为重视,并为其投入巨大资金和人力。特别是自1992年,日本索尼能源公司首次推出了以碳作负极以过渡金属氧化物作正级的所谓新一代二次锂电池──锂离子电池(摇椅电池),并迅速上市以来,由干这种锂电池是分别用两种不同的理插层化合物作正负极,而不用金属钾,使得一直困扰锂电池的问题得以解决,高能锂电池的发展进入新的时期。目前,钾离子电池已成为国际电池界商品化开发的热点和重点。锂离子电池在主要性能指标上远优于其他电池;能量密度>300Wb…  相似文献   

9.
张利 《盐湖研究》2012,20(1):64-72
硅是青海省储量丰富的资源之一,因其储锂容量高、安全性能优越,而成为锂离子电池理想的负极材料,但由于硅在深度嵌脱锂时体积效应大,易与导电介质、集流体失去电接触,造成电极循环性能迅速下降。对抑制其体积效应、增加其电导率的"低维化"和"复合化"两种技术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非化学计量氮化锂基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论文为硕士学位论文 ,于 2 0 0 1年 5月在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完成。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全新的绿色化学电池。它不仅保持了锂电池的主要优点 :工作电压高 ,是MH/Ni、Cd/Ni的三倍 ,以及质量轻、体积小、比能量高、无毒无污染等 ,有利于用电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 ,同时由于不存在金属锂 ,大大提高了电池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锂离子电池的开发与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的活性材料上。开发锂离子电池的主要任务之一 ,是寻找一种特殊的阳极材料来取代金属锂 ,它应具有尽可能低的工作电压 ,同时又具有足够高的锂嵌入量、很好的锂脱嵌可逆…  相似文献   

11.
库仑法和电化学阻抗法测量LiFePO4锂离子扩散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库仑法和电化学阻抗法是测量锂离子扩散系数有效的测量手段。以实验室自制的LiFePO4为实验电池正极材料,介绍如何用库仑法和阻抗法测试并计算电极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库仑法计算得到锂离子扩散系数由Li1-xFePO4(x=0)的9.6×10-9cm2.s-1变化为Li1-xFePO4(x=0.7)的1.1×10-11cm2.s-1。用阻抗法的两种模型,分别计算了Li1-xFePO4(x=0.65)的电池材料的锂离子扩散系数,结果分别是8.5×10-11cm2.s-1和3.1×10-12cm2.s-1。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接近。  相似文献   

12.
回顾了EIS的基本理论。综述了等效电路设计、锂离子扩散系数理论计算和EIS在LiFePO4研究中的具体应用。EIS在测量LiFePO4时,频率必须大于临界值才能满足EIS的线形基本条件。等效电路设计思路源于基本的Randles等效电路。锂离子扩散系数计算源于对等效电路的数理推导。EIS谱图可以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到电极动力学信息与界面信息。  相似文献   

13.
以库仑滴定法测定了实验电池Li/DME+EC—LiPF6/LiMn2O4的EMF曲线,有三个放电平台分别位于4.08V、3.97V及2.98V,4V区平台较宽。800℃烧结的样品初始放电容量为126mAh/g,低温样品的容量衰减较小。应用交流阻抗法测定LiMn2O4的电导率,在室温下为10(-7)S/cm;超细LiMn2O4粉材具有较大的扩散系数(10(-9)10(-8)cm2/s),且随插入锂量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4.
低温胁迫下巴旦杏的形态生理变化及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莎车1号、英吉沙2号和莎车18号是新疆喀什地区巴旦杏的主栽品种。通过测定低温胁迫下细胞膜透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对巴旦杏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行了冻害分级。结果表明,随处理温度降低,相对电导率逐渐增加,枝条细胞膜受损程度在加重。引起巴旦杏品种低温伤害的临界温度范围为-24~-27 ℃,3个品种枝条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4.9 ℃、-29.3 ℃、-27.7 ℃,英吉沙2号的抗寒性较强。随处理温度降低,巴旦杏枝条基础荧光(Fo)值逐渐上升,至某一温度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光系统(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值呈明显下降趋势。-24~-27 ℃左右的低温会造成PSⅡ结构的损伤,且品种抗寒性越差,PSⅡ结构受损越明显。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3个巴旦杏品种中, 英吉沙2号抗寒性较强,莎车18号次之,莎车1号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15.
北疆地区1961~2010年极端气温事件变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1961~2010年北疆地区34个气象台站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定义高温和低温的阈值、频率及其强度,并采用线性趋势、EOF等方法对其研究分析。研究表明:北疆地区的高温阈值研究发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基本呈现从东南向西北规律变化趋势。时间变化趋势分析发现该地区高温阈值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夏季上升幅度最小,冬季上升幅度最大。频数分析发现天山山区极端高温频数变化要高于其他地区变化频数。北疆地区的低温阈值研究发现空间分布变化特征基本也呈现从东南向西北规律变化趋势。频数分析发现夏季频数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通过线性趋势和EOF分析表明北疆地区高温和低温事件强度、频数呈现增加的趋势。由于北疆属于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极端气温趋势的增加会影响到该地区的水文、工业和农业管理。  相似文献   

16.
低温对百合鳞茎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翊华  安丽萍  李彬  谢忠奎 《中国沙漠》2011,31(5):1208-1214
以东方百合Siberia和Tiber为试验材料,进行恒温和变温的低温处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在不同冷藏解除休眠时期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ZT)4种内源激素含量。结果表明,恒温处理Tiber先解除休眠,同样处理同期种植的百合鳞茎,Tiber比Siberia一般早出苗7 d左右;变温处理比恒温处理ABA含量降低,说明变温处理对百合鳞茎解除休眠有促进作用,可以缩短解除休眠需要的时间,一般变温处理的比恒温处理的早8 d出苗,且变温处理有利于百合生长量的增加,Tiber茎粗和株高分别增加了23.1%、10.1%,同时Siberia分别增加了5.9%和16.6%。变温处理GA3含量Tiber高于恒温处理,Siberia低于恒温处理,品种之间对温度处理的响应有差异。百合鳞茎休眠的解除与IAA/ABA、ZT/ABA、GA3/ABA比值有关,变温Siberia和Tiber的3种比值都在60 d后逐渐升高,说明冷藏60 d可作为鳞茎解除休眠的临界点,为进一步研究百合鳞茎的休眠机理提供了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