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关于气象事业综合成本效益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本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磨损和劳动力支付等。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种类:接生产过程与产量增减的变化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从成本的概念及其应用的情况,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实际应用成本;从成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从成本核算程序.可分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从经济角度考察成本的效益责任关系,可分为宏观经济成本和微观经济成本等。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产品价格不变,降低成本则利润会相应增加。改善经营管理,提高…  相似文献   

2.
1引言成本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磨损和劳动力支付等。在实际工作中,成本从不同的角度可分成不同种类:按生产过程与产量增减的变化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变动成本;从成本的概念及其应用的情况,可分为理论成本和实际应用成本;从成本的范围,可分为全部成本和部分成本;从成本核算程序,可分计划成本和预计成本;从经济角度考察成本的效益责任关系,可分为宏观经济成本和微观经济成本等。成本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产品价格不变,降低成本则利润会相应增加。改善经营管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气象事业成本效益的探讨缪旭明(中国气象局,北京·100081)1引言成本是产品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生产资料、劳动工具磨损和劳动力支付等。成本从不同角度可分成不同种类:按生产过程与产量增减的变化关系,可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  相似文献   

4.
法律的制定同产品生产一样,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这就是生产法律的成本(也就是立法成本)。随着立法实践以及立法研究的深入,立法成本问题逐渐引起重视。成本分析虽然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是在立法中引入这一概念有着其特殊的意义,在立法中研究成本核算,是立法走向科学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结合气象立法的工作实际,从气象立法的成本构成、影响和制约气象立法成本的主要因素入手,着重分析降低气象立法成本和提高气象立法质量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气过程可预报性问题的一些讨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卞建春  杨培才 《高原气象》2003,22(4):315-323
从非线性角度重新解读了von Neumann提出的大气运动三个分类,指出大气过程预报问题中存在两类不确定性——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和外强迫条件的不确定性,它们分别成为第一类可预报性与第二类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对象。强调了大气过程可预报性的客观存在性,由于大气过程的复杂性及人类观测手段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只能给出这些可预报性的估计,逐日天气预报存在上限(2周左右)。分析了预报误差产生的来源是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和预报模式的不完善性,但根本原因是大气过程的混沌本质;还分析了混沌系统误差增长理论,但由于实际大气过程包含很多显著不同的时空尺度以及不同尺度间的相互作用,人们对大气过程复杂的误差增长规律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最后讨论了动力学数值模式中不同的空间分辨率会改变系统的性质,指出可预报性问题的研究必须考虑空间分辨率的影响。而在讨论初值不确定性对预报的影响时,不需要考虑控制参数微小变化产生的影响,当然条件是控制参数的微小变化不会引起系统性质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用GPS可降水量资料对一次大一暴雨过程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利用2002年9月10~20日GPS的可降水量资料与实况降水场做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每30分钟的可降水量连续观测资料对实际降水预报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首先,可降水量第一次达到及最后一次出现50mm的时间与实际降水的开始、结束时间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而可降水量≥50mm的持续时间越长,实际降水量也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其次,可降水量的3小时及24小时变化对预报未来降水区域和雨量分布有着一定的指示作用;最后,可降水量在降水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趋势变化反映了500hPa流场、700hPa水汽通量场的变化,这为实际降水预报中水汽的来源及输送提供了更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氢能是中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选择之一。根据原料来源可以将氢分为绿氢、蓝氢和灰氢,其制备成本和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大差异。文中以中国氢能生产现状为基础,建立基于学习曲线的平准化制氢成本(LCOH)模型,测算不同制氢技术从2020年到2060年的成本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现阶段灰氢成本最低,绿氢成本最高;到2030年绿氢成本将下降至20~25元/kg;2050年后,绿氢将成为成本最低的制氢方式(含碳排放成本),而且PEM(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的成本将低于AE(碱性)电解水制氢,光伏+PEM电解水制氢成本将下降至12元/kg。电解槽和电力成本下降是未来绿氢成本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敏感性分析表明,运营维护成本和关键技术学习率是影响绿氢成本下降速度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8.
刘希林  晏敏 《广西气象》2007,28(1):74-77
分别从温度,压力,电解质以及电解液浓度等方面因素在水电解过程中对电解电压的影响进行分析,并在实际工作加以应用,从而达到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家诚 《气象》1980,6(9):4-5
地球表面是人类栖息活动的场所,也是人类和气候关系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大体说来,自然形成的大陆面可按植被分为三大类:即森林、草原、荒漠;人为形成的大陆面可分为两大类,即农田和非农业用地。这五类下垫面各具有不同的物理特征、不同的生产潜力和不同的环境保护作用。合理地利用它们,就可以得到最多的自然财富,又能保护自然环境。因此,从气候的角度研究这五类下垫面的特性及其结构、比例等,是气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冷空气活动的特征及其与欧亚大陆积雪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1951—1989年38个冬半年的冷空气活动的资料,分为寒潮、强冷空气、弱冷空气三级,并按候、月、年研究其统计特征。结果指出:1.寒潮逐月累计频数表明,以11月和3月最多,2月最少。2.寒潮和强冷空气总和的强过程的年频数存在很大的年际变化,不但有2~5年变动,而且有约20年的气候变动。自1970年以后,强过程总的趋势是逐渐减少的。另外,本文还初步探索了冬季欧亚大陆积雪与侵入我国冷空气的关系,冷空气是经过数据化处理的。得到的初步结果是,两者同期关系很差,而冬季积雪与春季冷空气有很好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木公 《广东气象》1995,(1):30-31,28
生姜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作一年生栽培,原产于印度尼西亚热带多雨森林区。以往连县只有零星种植,近年来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种植面积不断扩大,1993年全县生姜种植面积达1000公顷,年产生姜17300多吨,产值达4150多万元。为充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进一步做好发展当地“三高”农业的气象服务工作。本文从气候角度分析生姜生产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工生善生长发育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生姜在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气候条件下,在其物种形成的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喜温;怕高温不耐寒;喜明,怕强光;喜湿,怕旱怕涝的特点。1…  相似文献   

12.
熵的演化与暴雨形成和落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任承  符长锋  吴万素 《气象》1995,21(3):11-16
应用耗散结构理论,提出了大气中“湿滴”的具体计算公式和“相对湿滴”的概念,推导了便于在大气中实际应用的总熵流表达式。结合湖北省两次暴雨及特大暴雨天气过程,初步分析归纳了熵的演化与强对流暴雨和落区的关系;熵的演化与台风低压引发的暴雨和落区的关系,指出了两种暴雨过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对台风低压的移动规律得到了某些有益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暴雨降水强度和历时的面积分布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马力  沙拉买提 《高原气象》1993,12(4):432-436
暴雨的历时,面积和深度的关系(时、面,深)是水文气象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近年来,从熵最大原理的角度曾推导出其中的两个负指数关系,并被大量的观测所证实。本文通过对5个个例的分析发现,降水过程的另外两组变量也服从负指数关系。即不同的降水历时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和不同的降水强度与其占有的面积之间都遵从负指数关系。而这两组新关系显然对暴雨预告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平  马渝勇 《四川气象》2001,21(3):61-62
从技术角度阐述了四川省市州局及县局气象信息网络系统的构成、气象数据信息流程,结合具体情况,介绍了实际应用的几种不同的网络间互联及网络通信模式。  相似文献   

15.
北欧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24,自引:8,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熊安元 《气象科技》2003,31(5):314-320
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对气象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影响,如何进行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代表性和准确性,是气象资料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气象观测资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各国均不相同,北欧5国的合作研究成果具有先进性和很好的代表性。简要介绍了北欧国家对实时和非实时气象资料进行质量控制的流程,所采用的方法、技术等。北欧气象资料从观测台站到资料中心经历了QC0、QCl、QC2和HQC 4个级别的质量控制流程;质量控制方法可分为单站质量控制和空间质量控制两大类,每类方法又分为不同的检查方案;质量控制标识根据用户对象的不同在北欧各国有不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总被引:44,自引:11,他引:33  
孙继松  陶祖钰 《气象》2012,38(2):164-173
大量的预报业务人员对强对流天气中的大多数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即熟悉、又陌生",这是造成强对流分析、预报过程中许多概念和理论被滥用,预报思路不清晰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预报实践的角度讨论了与强对流有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以及它们在实际强对流预报中的应用问题。内容包括:湿度与水汽质量的关系,冷空气在降水过程中的作用,与静力不稳定、动力不稳定有关的基本理论,探空分析与不稳定参数,螺旋度、湿位涡理论与不稳定的关系,抬升速度、辐合线与对流垂直运动的关系,天气系统空间结构与强对流现象之间的内在关系等。  相似文献   

17.
98.7湖北特大暴雨的天气分析与降水模拟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齐艳军  程明虎  仪清菊 《气象》2004,30(3):12-16
1998年7月20~23日,湖北省南部发生了一次持续性特大暴雨过程,采用双向嵌套的非静力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对这次强暴雨过程进行初步模拟试验。结果表明,粗、细网格均能较好地模拟出雨带的走向和变动以及武汉地区的暴雨中心,尤其是嵌套域(细网格)模拟的降水强度比粗网格有明显改进,和实际观测结果更接近;另外,对引发这次特大暴雨的对流层低层的中尺度系统也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来。  相似文献   

18.
情景是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工具。为了科学支撑气候变化科学评估和研究,2010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提出了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SPs)。作为从社会经济变化视角构建的气候情景,SSPs促进了气候变化科学基础、影响、脆弱性、风险、适应和减缓等学科的综合研究。本文介绍了SSPs情景研发与应用过程;阐述了全球和中国的人口经济、土地利用、能源和碳排放的模拟和预估主要成果;探讨了全球和中国碳排放路径及其与“双碳”目标的关系;并展望了SSPs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总结了山东省气象局实施目标管理以来,坚持以目标管理为总龙头,积极推进气象事业发展的做法和体会;论述了目标管理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科学管理方法和手段,并从主要目标的唯一性、横向目标的合理性、考核标准的明晰性、考核方式的科学性和考核结果应用的客观性等五个方面对目标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GPS遥感大气可降水量在暴雨天气过程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利用北京市气象局地基GPS监测试验网遥感大气可降水量(PWV)数据,分析2004年汛期暴雨天气过程PWV的变化特征及其与降雨量、降雨强度的关系;通过分析地面、高空的位势高度场、风场,以及比湿外水汽通量Q及水汽通量散度AQ等物理量诊断场分布,研究天气系统与大尺度水汽输送、辐合的关系,大尺度水汽输送、辐合与PWV变化的关系;探讨GPS遥感大气水汽资料在预报强降雨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得出:PWV的增长方式受当地天气系统的支配和制约,对于明显降雨过程,当地面、高空天气系统有利于暖湿空气的输送时,在北京附近形成等湿度线密集区,PWV逐渐增长(降雨开始前的13-24h)的趋势;当地面、高空有辐合系统东移或生成,或有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时,PWV显著增长(降雨开始前的3~4h);当PWV大于某阈值后出现较强降雨,PWV值及增量的大小与降雨量的大小没有明显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