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本文利用Kent和Gunn提供的COMA团天区414个星系的视向速度资料,以及关于团成员的统计判别结果,确定了COMA团的维里质量并就若干运动学问题进行了讨论,分析表明COMA团是一个经历了一定时间的动力学演化,然而尚未达到充分弛豫阶段的星系团。就现有观测资料来看,COMA团星系的质量分层效应并不显著。由大概率成员星系确定的COMA团维里质量为产μ_V=2.63×10~(15)μ_⊙,总光度L=1.45×10~(13)L_⊙,质光比μ_r/L=182,光度质量μ_L=3.43×10~(14)μ_⊙。  相似文献   

2.
大质量恒星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光度和高质量损失率等特性,大质量恒星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等现代天体物理学的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自上世纪中叶以来,恒星物理研究揭示了大质量恒星内部结构和演化的主要特性,并且构造了一些大质量恒星的演化模型。然而,近年来对大质量恒星的观测表明,已有的这些理论演化模型与观测结果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在主导大质量恒星演化最主要因素(即质量损失、内部对流等问题)的处理上,现有的理论有很大的缺陷。综述了目前对上述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疏散昨团NGC2286天区内250颗恒星的相对自行及成员概率判定资料,首次对该星团的半径、光度函数以及内部运动等做较深入的研究,分析表明对NGC2286这个中等年龄的星团,正处于动力学演化的初级阶段,在空间和速度上都没有表现出象年老疏散星团M67那样较为明显的分层效应。  相似文献   

4.
评述了球状星团系统研究中的比频、金属度和质量谱三大问题,就目前的认识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不同星系球状星团比频之间的差别表明了需要有各种不同的球状星团形成模型;球状星团金属度的分布表明球状星团可能有三个形成时期,分别与三类形成模型效应;尽管对数正态初始质量的数值模拟初步结果与观测结果符合得更好,然而幂函数的初始质量谱在物理上能很好地与球状星团形成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5.
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变质量天体力学方法研究了太阳质量变化对小行星轨道根数的影响,质量变化包括因光子辐射和太阳造成的质量损失以及因太阳吸积周围星际物质造成的质量增加两个联合因素,利用Gylden-Meshcherskii(G-M)型变质量天体轨道根数变化方程的一阶和二阶解对7颗小行星轨根数的长期和周期性的影响作了数值计算,在一阶解中太阳质量流失对小行星轨道半长轴,轨道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产生增大作用,而质量吸积起减小作用,在二阶解中两者起到增大作用,不过质量流失不大于质量吸积的作用,故总的趋势是使半长轴,偏心率和近点辐角的变化率增大。  相似文献   

6.
7.
8.
9.
Virgo星系团的光度函数和质量函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论述了图象质量的各种定量测度、包括连续和离散的形式。着重讨论了基于视觉特性的图象质量测度,它们与主观评价具有很好的相关性;提出了用图象信息量作图象质量测试的方法。这些测试在图象压缩、图文传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图象质量的测试是对图象质量的评价,它对复原算法优劣的评价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由Titan,Rhea和Iapetus轨道数值改进求解土星质量和形状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Titan、Rhea和Iapetus由数值改进产生轨道,并拟合1967-1988年的4514个星对的照相观测以求改进自由参数。土星系的质量Msa和形状参数J2,以及卫星的质量mIa,mRh作为自由参数参加求解。归算得:Msa=1/3498.0±0.14Msun(太阳质量)(2.858780×10-4±0.00010),J2=0.016473±0.000110,mIa=3.35×10-6Msa,mRh=4.44×10-6Msa。归算表明,由于选择了由Titan、Rhea、Iapetus组成的较合理的动力学系统进行数值积分和采用了不同星对(Iapetus-Titan,Rhea-Titan)观测资料作拟合改进求解,其结果显然要好。由地面观测资料归算的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空间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朱镇熹  杭恒荣 《天文学报》1999,40(3):247-255
在1995 年至1997 年,用2 .16 米望远镜,50?/m m 色散观测了仙后座1995 新星的光谱.1995 年的光谱以Fe Ⅱ及H Ⅰ的发射线为主要特征,所有发射线呈PCyg 轮廓,1996 年光谱主要是H Ⅰ及He Ⅰ的发射,1997 年光谱呈现很强的[Fe X] 、[Fe VⅡ] 、[O Ⅲ] 发射,表明新星已进入星云阶段.以观测谱的连续谱估算了抛射物质的有效温度,算得1995 年10 月14 日温度为21300K、1996 年10 月26 日为9700K、1997 年12 月16 日为10200K.以测量谱线的流量估算抛射物质总质量约4 .7 ×10 - 5 M⊙,氦的丰度为NHe/NH= 0 .047 .  相似文献   

18.
19.
20.
在多年的太阳光谱观测中,通过观察各种天气条件的变化对光谱仪成像质量的影响,初步总结出使像质优良的几条规律:1)在连续刮风过程中当风突然停止或减弱的短暂时间内像质明显变好;2)当夜间通宵有风而次日天气晴朗时像质变好;3)多云过后的短暂晴天成像优良;4)连接阴雨几天后的开始晴天像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