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FY2E卫星资料、商洛多普勒雷达资料,从环流背景、水汽、动力条件和不稳定机制等方面对2014年7月28日发生在商洛局地性较强的一次短时暴雨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这次短时暴雨过程天气的影响系统主要为短波槽、副热带高压与热低压。低层850hPa副高西侧暖湿气流北上为暴雨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对流层中高层涡旋运动增强带动低层上升运动发展加强,为对流天气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条件。短波槽后西北干冷气流与低层偏南暖湿气流形成不稳定层结,加之中低层对流不稳定层结加强,CAPE值及低层湿度显著增大,抬升凝结高度与自由对流高度降低,因此在较低的抬升条件下,触发了此次对流性天气。卫星云图和雷达图上表现为中尺度系统,生命期短,发生发展速度快。强降水主要发生在对流云团强中心西北侧TBB梯度大值区。  相似文献   

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滇东北2010年7月接连发生的三次局地暴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三次暴雨过程均发生在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其环流背景分别为两高辐合型、低涡切变型和东风波型:天气尺度辐合上升运动和低层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的小尺度上升运动协同是三次局地暴雨发生的原因;三 次暴雨均由SW-NE向短带对流回波单体产生,强回波带西南端降水强度最大;径向速度图上出现逆风区、低空急流、冷暖平流以及低层中尺度辐合线,逆风.区与暴雨落区对应较好,逆风区向上伸展高度与降水强度相对应,逆风区的出现比暴雨出现有1 h的提前期,对暴雨短时预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贵州西部2012年5月21—22日暴雨天气形势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利用NCEP(1°×1°)每6h一次的全球再分析资料,对2012年5月21日—22日发生在贵州西部地区的一次暴雨过程进行天气形势和物理量场诊断分析,结果表明:贝湖低槽后部偏北气流引导冷空气南下,与中低层偏南气流共同作用是导致这次暴雨天气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中低层低涡及地面辐合线维持产生的上升运动是暴雨发生的动力机制,低空急流为这次暴雨过程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输送和水汽辐合,强烈的上升运动使水汽能伸展到较高的高度,中高层的径向次级环流有助于水汽持续向上伸展,高低空涡度、散度的有利配置有利于暴雨的发展,模式预报的垂直速度上升区对暴雨的量级和落区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对2012年汛期(6—8月)呼伦贝尔市3次局地暴雨的成因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的环流均为径向型,整个欧亚大陆槽脊分布较明显,乌拉尔山以东的阻塞高压、西来槽以及贝加尔湖冷涡为主要的影响系统;高空急流或最大风速带与低空急流或最大风速带形成耦合,对局地暴雨过程中水汽和热量的输送以及持续强烈的上升运动的维持起重要作用。3次过程中,在雨区上空都有充沛的水汽(比湿≥10g/kg)且有强的水汽辐合,但3次过程中,水汽源地和输送路径却不同;3次过程中,大气均处于上干下湿的不稳定层结状态中,但在不稳定指数及不稳定能量上却存在较大差别;3次过程中,雨区上空存在持续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暴雨天气的产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动力抬升条件;对于3次降雨过程,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图均有较好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2004年7月18~21日广西大范围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期间的环流形势场,以及与强降水有关的物理量场的变化分析,探讨了在本次强降水过程中势力相当的副热带高压与南亚高压"两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下,低空强劲的暖湿急流轴左侧强降水天气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2021年9月16日预报夜间贵州西部将出现暴雨-大暴雨天气,实况以小到中雨、分散暴雨为主,本文利用常规及加密观测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ECMWF、CMA-GD、CMA-SH9等模式预报产品,对这次暴雨空报的原因进行探讨,结果如下:(1)本次暴雨-大暴雨空报的主要原因:副高夜间略北推增强,有利下沉气流增强,阻止切变线南下且消弱低层切变的强度;整体动力条件较差,低层辐合厚度、强度不够,且迅速转为辐散,涡度平流由正转负、上升运动较弱。(2)模式出现较明显误差:ECMWF错误预报副高夜间位置,切变线位置预报也有偏差,CMA-GD模式错误预报切变线位置;5家数值模式预报量级均偏大,其中CMA-GD、CMA-SH9及贵州WRF偏大明显,ECMWF的量级及落区预报和实况更为接近。(3)预报员过度相信ECMWF对切变线的位置预报、过度相信CMA-GD对极端降水的把握,忽视副高略北推增强、动力条件差导致的触发难度迅速加大,主观预报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7.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和实况资料,对发生在广东湛江的雷州半岛的一次典型局地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和敏感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局地暴雨是由雷暴单体所造成,ERA5资料作为初始场能较好地模拟出高分辨率局地暴雨的生消过程、降水中心和主要降水时段。通过敏感性试验进一步研究发现,雷州半岛局地暴雨的关键是大气中水汽含量。减少雷州半岛土壤湿度,导致显热通量增大,潜热通量减少,增加雷州半岛土壤湿度,导致潜热通量增大,显热通量减少,但潜热通量和显热通量之和与参照试验基本相同,局地暴雨依然触发,土壤湿度不能决定局地暴雨触发与否,仅通过显热通量的大小提前或滞后触发局地暴雨。雷州半岛三面环海的海陆分布,下垫面非均匀加热,陆地相当于热源,对雷州半岛局地暴雨触发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一次局地特大暴雨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晓平  刘凤辉  崔继良 《气象》1999,25(8):44-46
在卫星云图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常规气象资料和T106数值产品分析了北京地区1998年7月23日局地特大暴雨的成因和中尺度系统在IR云图中的特征。中尺度系统是在有利的天气北景下,水汽辐合中心和高能区中产生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10.
李靖  于波  王华  卞素芬 《气象》2008,34(Z1):74-79
利用NCEP1°×1°的格点资料分析了2007年8月1日北京地区局地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并用FY2C卫星逐小时的TBB资料,结合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局地暴雨的发生时段和落区,同时对过程发生期间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高空西来槽和东北低涡的环流形势下,有利的不稳定层结和高低空动力配置条件下,3个对流云团共同影响,在城区合并后南压造成了这次局地暴雨过程;边界层东南气流的水汽输送、城市下垫面的热力作用以及冷暖空气的剧烈交绥,是城区和南部地区出现强降水的主要原因;过程中降水的强度与TBB低值中心相对应,降水的分布与TBB值大梯度区也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流系统在城区合并、移动缓慢、维持时间长造成了北京城区和南部地区的短时强降水。  相似文献   

11.
河北2007年7月18日局地暴雨成因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杨晓亮  李江波  杨敏 《气象》2008,34(9):47-56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逐小时自动站资料、丁雎资料和NCEP再分析格点资料,对2007年7月18日河北省东北部和南部局地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影响系统作用下,河北省不同区域暴雨的形成机制却不同,高、低空急流及其耦合条件下急流和暴雨相互作用是上午东北部暴雨的成因,低空急流直接输送水汽,在FY-2C云图上表现为云顶TBB<-70℃近乎圆形的中-α尺度强对流云;而下午河北南部强降水是在高温高能、层结不稳定的有利条件下,地面冷锋及锋前低压形成的强辐合抬升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的强对流天气,对应云图上为最低丁BB在-80℃以下的准东西向带状对流云系.逐小时地面自动站资料分析的流场和计算的地面湿静力能对此类夏季强对流天气的预报具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的6 h分析资料和FY-2C卫星云顶亮温资料,对2009年7月26日陕西中部的一次局地暴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形成与低层地面中小尺度辐合系统、卫星云图上β中尺度对流系统等密切相关。深厚、稳定的低涡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垂直结构及位势不稳定特征为暴雨区强烈上升运动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3.
徐维忠 《气象》1993,19(8):56-57
1 概述 1989年8月31日20时04分(北京时,下同)—9月1日03时44分,滁州市降了局地大暴雨,降雨量为103.5mm(其中23—24时的1/小时内降雨60.0mm)。其他两个较大的降雨站,一个是定远县,日降雨量26.0mm,另一个是全椒县,日降雨量16.9mm。滁县地区其他4站以及合肥、肥  相似文献   

14.
文章对2020年6月1日发生在贵州西部地区的一次暖区暴雨过程进行暖区暴雨特征及物理量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前贵州西部处于高能、高湿区,低层以偏南暖湿气流为主,大气层结不稳定,不稳定能量积聚,地面辐合线触发中尺度对流单体发展,形成MCS云团,造成此次暴雨天气。MCS云团发展和成熟期在其西南侧云顶亮温梯度迅速增大,对应短时强降水特征明显,强回波单体集中在地面辐合线南侧呈线状排列,具有回波质心低的强降水特征。辐合线上南风的增强和地形阻挡、抬升作用对局地短时强降水有加强作用。通过对水汽、大气层结和动力条件等物理量特征诊断发现,暖区暴雨过程前低层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输送通道建立,暖区暴雨过程中500 hPa以下大气层结处于弱不稳定状态,强辐合上升高度位于700 hPa附近,斜压涡度发展明显,低层湿位涡中心大值区对强降水中心位置的确定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1年7月四川盆地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肖递祥  杨康权  祁生秀 《气象》2012,38(12):1482-1491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雷达产品和NCEP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7月3日和7月23日四川盆地出现的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的雷达回波特征、环境条件和动力触发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7.3”暴雨出现在典型东高西低环流背景下,水汽输送条件好,强降雨持续时间更长,而“7.23”暴雨出现在高空冷涡后部,对流不稳定能量大,垂直风切变较强,因此伴有冰雹、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回波强度比“7.3”暴雨要强5dBz左右,并具有低层弱回波和中高层回波悬垂等强风暴特征;大气非静力平衡强迫激发低层辐合是两次突发性暴雨的动力触发机制,大气非平衡值能提前6h左右反应暴雨的启动和演变趋势,暴雨中心出现在非平衡负值中心附近。  相似文献   

16.
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毛冬艳  乔林  陈涛  徐辉  杨克明 《气象》2008,34(2):25-32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对2004年7月10日北京局地暴雨的中尺度系统的结构特征及其发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MCS在对流层中低层表现为中尺度辐合线和低压,在其发展强盛阶段,具有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最佳配置以及暴雨区上空垂直上升运动强烈发展的结构特征;暴雨发生前,地表感热、潜热通量等边界层非绝热过程造成气温升高、气压下降、湿度增大,影响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的分布,对暴雨的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09年7月辽宁3次局地短时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自动气象站降水资料和NCEP1°×1°资料,对2009年7月辽宁省3次局地短时暴雨的500 hPa位势高度场、垂直速度场、θse场和水汽通量场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3次局地暴雨过程中,辽宁西部和北部的暴雨落区与上升速度中心对应,而辽宁东南部暴雨落区位于上升区边缘;露点锋、中α尺度低压和暖式切变线对三次短时暴雨过程起到触发作用;当T639降水产品预报降水时段内有大范围的小雨天气,说明将有弱的天气尺度强迫出现,此时应重点分析水汽辐合、高能舌和上升速度大值中心叠加的区域;如果该区域存在中尺度系统触发机制,则该区域可能是局地暴雨的落区。  相似文献   

1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5月3日发生于河源地区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本次暴雨过程是在低层暖湿气流、切变线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其中,西南暖湿气流的加强及广东西北部大风中心的存在,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和风速的辐合;暴雨区位置与低层的切变线位置相对应;水汽通量散度极大值中心对应于暴雨区;低空辐合高层辐散的高低空配置对于暴雨区的水汽垂直输送及不稳定能量的释放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秋季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天气学方法及物理量参数,对2000年9月25日贵州一次大范围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秋季暴雨的产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势及恰当配置的影响系统;还探讨了水汽条件、不稳定能量条件及动力条件等因子在暴雨产生中的重要作用。同时,通过对此次暴雨过程预报失误作各部分分析总结,以期对暴雨预报质量的提高得出一些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20.
神农架林区西南坡为局地暴雨灾害多发区。利用常规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和区域自动站资料,分析了导致神农架林区西南坡2014年8月6日至7日夜间连续两场短时暴雨过程中MCS发生发展的天气背景及结构特征,并探讨了神农架山区复杂地形构造对西南坡暴雨的增幅作用。结果表明:1)中高层天气系统强迫弱时,副高边缘地面暖低压倒槽及850 h Pa气旋性弯曲区与辐合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造成这类局地强降水天气的触发系统,地面弱冷空气的入侵有利于降水的维持和加强。2)两次局地暴雨过程均是由中β尺度对流系统影响产生的,降水历时短、强度大,雨区移动呈现局地性,具有明显的中尺度强对流系统特征,分别属前导层状云与尾随层状云中尺度对流系统型。3)第一场暴雨过程以对流降水为主,回波较强;第二场暴雨过程回波质心低且层状云特征比较突出,但维持时间相对较长,降水效率更高。4)神农架西南坡坡度大,海拔高度高,地形的动力抬升和辐合作用促使上升运动加强,地形强迫抬升作用显著不仅对局地对流触发、降水增幅有重要作用,而且会影响中尺度对流系统结构,这可能是神农架林区西南坡暴雨高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