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曾祥波  黄邦钦 《海洋学报》2008,30(6):140-146
为了研究小型浮游动物对近岸浮游植物藻华的摄食调控作用,于2005年7月,应用"稀释法"并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光合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台湾海峡船基围隔实验条件下浮游植物生长率及小型浮游动物摄食率的日变动。结果表明:由于营养盐添加的影响,迅速形成了以尖刺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pungens)为优势种的藻华,生物量(叶绿素a)从实验初始7月6日的1.45μg/dm3迅速增加到7月8日的29.80μg/dm3,随后消退。镜检和光合色素分析的结果显示,实验期间一直以此硅藻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在藻华峰值(7月8日)前保持了较高的生长速率(>1.0/d)且大于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小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也逐渐增加,7月7日时达到0.86/d,显示有57%以上的浮游植物现存量被摄食。7月8日后,水华迅速消退,摄食率除13日外,均大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小型浮游动物主要由急游虫(Strombidium spp.)、侠盗虫(Strobilidium spp.)等无壳纤毛虫、异养甲藻-螺旋环沟藻(Gyrodinium spirale)及砂壳纤毛虫等组成,其对浮游植物的生长迅速作出了反应,各类群的丰度在水华峰值后的7月9日均几达最大值,水华后期(11日)大型的无壳纤毛虫达最大值。小型浮游动物的这种组成及变动特点是其保持较高摄食率及一定程度上控制和促进藻华消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2004年7~8月在台湾海峡南部的5个站位,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率及其生产力.微型浮游动物主要为无壳纤毛虫,尤其是急游虫类和侠盗虫类.浮游植物的生长率为0.52~0.72/d,浮游动物的摄食率为0.45~1.33/d,相当于每天摄食浮游植物现存量的36%~74%和初级生产力的88%~141%.微型浮游动物的次级生产力(MP02)为初级生产力的28.5%~58.4%.表明微型浮游动物在台湾海峡夏季海洋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有害赤潮对浮游动物摄食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洋  颜天  周名江 《海洋科学》2005,29(12):81-87
藻华是指水体中藻类大量繁殖的一种现象,有时这种浮游植物的爆发性增殖会造成海洋生物死亡,生态环境恶化,通过藻毒素污染海洋产品,从而对人类健康甚至生命构成威胁,国际科技界目前称这类藻华(赤潮)为有害藻华(harmful algal blooms HABs),也称有害赤潮。近年来,有害赤潮爆发的频率和规模都在逐渐增加,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赤潮现象有在全球蔓延的趋势。赤潮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世界各国也相应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5年7月在台湾海峡南部4个站位应用“稀释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色素分析技术研究了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及微型浮游动物对其的摄食死亡率.结果表明,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生长率(k)和摄食死亡率(g)分别为0.52~ 1.34 d-1和0.25 ~ 1.10 d-1,微型浮游动物对不同色素类群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和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分别为22%~ 66%和40%~ 151%.通过比较不同类群浮游植物的g/k值,发现颗粒较大的浮游植物(硅藻和甲藻)的净生长率要大于那些微型藻类(蓝细菌、隐藻和定鞭金藻等)的净生长率,说明本次研究中微型藻类更易受到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控制.  相似文献   

5.
浮游动物现场摄食压力的研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武昌 《海洋科学》1998,22(5):17-19
在海洋食物链中,浮游动物联系着生产者浮游植物和鱼类等高层消费者,处于中枢的地位。它的摄食决定了食物链的能量传递效率,从而影响鱼类的产量。浮游动物的摄食也是影响海洋碳通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介绍4种估计浮游动物现场摄食压力的方法,并进行评价。1 饵料浓度差减法培养实验动物,根据培养前和培养后饵料浓度的变化估计动物的摄食率,这就是饵料浓度差减法。海上调查时,用现场的海水培养浮游动物,就可以估计现场的摄食率。Frost(1972)首先提出了这种方法并给出了计算方法:对照瓶中饵料浓度的变化为C2=C1ek(t2-t1)。C1,C2为培养前和培养…  相似文献   

6.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对浮游植物群落的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洋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浮游植物种群的变化,控制着海洋初级生产力的节律、规模和归宿。从海洋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有害藻华的控制、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机制、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的研究方法和中型浮游动物的选择性摄食模型四个方面探讨了中型浮游动物选择性摄食对控制浮游植物种群演替的贡献,为进一步预测和控制有害藻华发生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渤海微型浮游动物及其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   总被引:29,自引:8,他引:29  
张武昌  王荣 《海洋与湖沼》2000,31(3):252-258
1997年6月在渤海的5个站位采样分析了微型浮游动物的空间分布,用稀释法研究了浮游植物的生长率和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压力。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微型浮游动物主要是砂壳纤毛虫和桡足类幼虫。Codonellopsis spp.是砂壳纤毛虫的绝对优势种,只在1、3、5号站有分布。表层分布为:1号站981ind/L、5号站200ind/L、3号站30ind/L;垂直分布为上层多、下层少。桡足类幼虫密度  相似文献   

8.
李超伦  孙松 《海洋与湖沼》2000,31(6):657-663
于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利用稀释培养实验进行了微型浮游植物的摄食场现实验研究,同时对微型浮动物的氨氨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一同型浮洲 物的日摄食量为5.1-25.0mgC/(m^3.d),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0%-65%,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34%-100%)。利用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推算得出其氨产生率为0.44-1.75mg/(m^3.d),达到维持现场初级生产所需氨氮的6.8%-53.6%,由此可见,微型浮游动物在南极季边缘浮冰区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对浮植物的生产和归宿起着十分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对虾养殖围隔生态系浮游动物对细菌的摄食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渤海海洋》2000,18(1):45-49
  相似文献   

10.
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及其氮的排泄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于1998–1999年夏季在南极普里兹湾边缘浮冰区利用稀释培养实验进行了微型浮游动物对浮游植物的摄食现场实验研究,同时对微型浮游动物的氨氮产生率进行了推算。结果表明,微型浮游动物的日摄食量为5.1–25.0mgC/(m3*d),占浮游植物现存量的10%–65%,对初级生产力的摄食压力也较大(34%–100%)。利用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推算得出其氮产生率为0.44–1.75mg/(m3*d),达到维持现场初级生产所需氨氮的68%–536%。由此可见,微型浮游动物在南极夏季边缘浮冰区海洋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对浮游植物的生产和归宿起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Phytoplankton group-specific growth and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were determined seasonally using the dilution technique with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 the Xiamen Bay, a subtropical bay in southeast China, between May 2003 and February 2004.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owth rates of phytoplankton ranged from 0.71 to 2.2 d^-1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ccurred in the inner bay in May. Mierozooplankton grazing rates ranged from 0.5 to 3.1 d^-1 with the highest value occurred in the inner bay in August. Microzooplankton grazing impact ranged from 39% to 95% on total phytoplankton Chl a biomass, and 65% to 181% on primary production. The growth and grazing rates of each phytoplankton group varied, the highest growth rate (up to 3.3 d^-1 ) was recorded for diatoms in August, while the maximum grazing rate ( up to 2.1 d ^-1 ) was recorded for chlorophytes in February in the inner bay. Among main phytoplankton groups, grazing pressure of microzooplankton ranged from 10% to 83% on Chl a biomass, and from 14% to 151% on primary production. The highest grazing pressure on biomass was observed for cryptophytes (83%) in August, while the maximum grazing pressure on primary production was observed for eyanobacteria (up to 151% ) in December in the inner bay. Net growth rates of larger phytoplanktons (diatoms and dinoflagellat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smaller groups ( prasinophytes, chlorophytes and cyanobacteria). Relative preference index showed that microzooplankton grazed preferentially on prasinophytes and avoided to harvest diatoms in cold seasons (December and February).  相似文献   

12.
海洋浮游细菌生长率和被摄食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武昌  赵丽  陈雪  赵苑  董逸  李海波  肖天 《海洋科学》2016,40(5):151-158
海洋浮游细菌利用海水中的溶解有机碳合成自身物质,是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二次生产者。微型浮游动物是细菌的主要摄食者,也是细菌生产向较高营养级传递的中介。研究海洋浮游细菌的生长率和被(微型浮游动物的)摄食率对理解海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利用改变海水中生物类群组成(或功能)的培养方法研究海洋浮游细菌生长率和被摄食率的历程和现状,为我国的同类研究提供借鉴。改变海水中生物类群组成(或功能)进行培养的方法有海水分粒级培养、海水稀释培养和添加选择性抑制剂培养。这些方法各有其局限性,应用并不广泛。细菌及其主要摄食者异养鞭毛虫群落在自然海区和实验室内都有生长周期,鞭毛虫的生长周期落后于细菌,因此细菌的生长率有时会小于被摄食率,有时会大于被摄食率。我国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落后,应值得引起重视,建议从海水稀释培养法入手开展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3.
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亮氨酸氨肽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夏季,在台湾海峡南部上升流区调查了亮氨酸氨肽酶活性(LAPA)的分布,跟踪分析了上升流过程中该酶活性的变动规律,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该海区LAPA的影响及水华过程中亮氨酸氨肽酶的应对机制。结果表明,台湾海峡南部近岸区的IAPA明显高于浅滩区和陆架边缘区,推测溶解有机氮(DON)是影响LAPA的主要因素。上升流过程中,LAPA呈现递增趋势(尤其是表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总体表现为表层〉10m〉15m以深,随着水华的发展,LAPA逐渐升高,浮游植物水华后期产生的大量DON,可诱导亮氨酸氨肽酶表达至最大值。  相似文献   

14.
台湾海峡夏季海水及某些营养盐水平通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寿景  黄自强 《台湾海峡》1998,17(3):275-277
根据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1984-1985年“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综合调查”历史资料和1994-1995年“台湾海峡碳及生源要素通量研究”课题的现场调查资料,计算出台湾海峡南、北两个断面夏季海水、铵、硝酸盐、亚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水平迁移通量。  相似文献   

15.
台湾海峡南部夏季的颗粒有机碳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叶翔  李炎  黄邦钦  陈坚 《海洋学报》2009,31(6):87-99
根据2004年夏季、2005年夏季和2006年夏季3个航次观测的颗粒有机碳(POC)数据,表层POC含量的分布表现出近岸高、远岸低的特点,表层和次表层POC含量的高值区出现在东山以东以及南澳附近上升流区。沿岸流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航次具有相对丰富的总悬浮颗粒物(TSM)含量。浮游植物是该区POC的主要来源。各航次的POC含量与叶绿素a(Chl a)含量正相关,所有航次统计的Chl a/POC与Chl a呈正相关,上升流区Chl a/POC偏小,上升流较强的航次高Chl a区的Chl a/POC也偏小,反映了上升流与高营养转换效率浮游生物生态在空间和时间上的联系。根据Chl a/POC~Chl a关系图判断,台湾海峡南部海域1988年、1998年和2004年夏季航次的浮游生物营养转换效率受到相对抑制,而在上升流信号较强的2005年和2006年夏季航次,上升流区的浮游生物高营养转换效率状态得以强化。各航次的POC含量和Chl a/POC比值与TSM含量正相关,POC/TSM比值与TSM负相关,沿岸流带来的陆源悬浮颗粒物通量波动,并没明显干扰台湾海峡南部以海洋浮游生物生态主导的颗粒有机碳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格局。  相似文献   

16.
In June and November 1988 samples were collected by the improved Manta neuston net at 18 station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Strait.One hundred and two species and variations of phytoneuston are identified.Total individuals of phytoneuston in June are more than those in November.The horiwntal distribution of phytoneuston is that the dense area occurs in the southern Taiwan Bank in June, while it appears in the western Taiwan Bank in November.The diet variations of phytoneuston are very obvious.The.abundance of phytoneuston occurs in the afternoon (16:00),and the minimum at midnight which is opposite to zooneuston.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toneuston and environment, and between phytoneuston and zooneuston are also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第四纪晚期沉积速率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许志峰 《台湾海峡》1996,15(3):223-228
本文利用台湾海峡西部海域第四纪晚期沉积物的沉积速率,研究了沉积速率随环境和年代不同而变化的规律,指出第四纪晚近时期沉积物沉积速率上升的趋势和原因,说明人类的活动,尤其是不合理的开发是引起学积物沉积速率与日俱增的重要原因,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