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对农作物高度测量的几点建议植株高度是衡量作物生长速度的标志之一,是农作物生长状况测定的一个主要方面,农业气象条件对其影响极其显著;新的《农业气象观测规范》对原《农业气象观测方法》中高度观测作了较大修订,减少了观测次数,使之更科学。通过一年多的实际观测...  相似文献   

2.
金沙江河谷甘蔗生长的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熊志强  刘建清 《气象》1994,20(11):51-54
通过甘蔗旬生长高度递增量与气象因子的关联度及因子筛选分析,在气温日较差很大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面最低温度对甘蔗生长速度制约最大;夏季旺长期,生长速度还与前3候降水量密切相关;而与日照的关联度最小。因此,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干热河谷地区的农业综合开发中,不仅要看到这一区域的光照条件,重视农业灌溉条件的改善,更要重视温度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选用三江源地区甘德县1994-2006年牧草及其气象资料,利用SAS统计软件,分析了甘德县牧草生长特性与气象因子的变化规律以及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牧草千株鲜重、株数和产量跟年降水量变化趋势相似,其中牧草株数与降水量呈正相关,且相关性较高;牧草生长特性中受气象影响最敏感的因子首先是株数,其次是千株鲜重;而气象因子按照影响力的大小依次为:年降水量、平均气温、年日照时数。  相似文献   

4.
利用安装在新疆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的作物生长自动监测系统2011—2012年拍摄的棉花生育期图像,采用现代图像处理技术进行阈值分割,自动获取棉花作物覆盖度(Ccp)数据,经对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的Ccp值与棉花人工观测的叶面积指数(LAI)、植株高度之间关系进行分析,建立棉花Ccp与LAI、植株高度之间的关系模型。使用建立的关系模型,由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的Ccp数据,反演2012年棉花的LAI和植株高度,并与人工观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应用棉花Ccp数据反演的LAI与人工实测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和反演精度,说明通过自动观测棉花Ccp的方式进行LAI反演的方法是可行的;Ccp与株高的关系模型虽相关性高,但反演的株高精度较低,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甘蔗农业气象人工观测问题和行业服务需求,基于开放式、模块化思想,采用现场总线技术和数据采集技术,设计了适应光纤/4G/Wifi等多种通信方式、农电/太阳能等多种供电方式的集甘蔗生长特征、田间小气候、土壤水分和环境安全警示等高度集成化的甘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样机,提出了样机的选址和仪器架设实施方法并投入实践应用,为推进甘蔗农业气象自动观测体系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气象》1993,19(12):60-63
综合评述卡尔曼滤波在天气预报中的应用···············……用卫星资料估计降水方法的评述···············……大尺度形势对中尺度对流风暴影响的研究···……CO:浓度增加对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影响……(4一3)(5一3)(7一3)(7一8)科技政策对人工彤响天气科学技术现状和发展的着法和建议—中国气象学会科技政策声明·········……(l2一3)研究论文用多层非线性平衡。方程分析“91.7”梅雨锋暴雨 ........···....··.....·.·.·····..·····...··.··.·..·……(1一3)多类气象探测…  相似文献   

7.
利用地面、高空常规观测资料、怀化CB雷达数据以及NCEP 1°×1°再分析数据,采用天气学分析方法,对2016年4月2日和4月15日影响怀化的两次飑线过程(前者简称“4·2”过程,后者简称“4·15”过程)的特征和差异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两次飑线过程均具有飑中系统的典型特征(出现雷暴高压、尾流低压、飑线前低压和飑锋,飑线过境时气温骤降、气压涌升、相对湿度和风速增大)。(2)“4·2”过程属于低层暖平流强迫类配置形势(暖区飑线),“4·15”过程属于斜压锋生类配置形势(冷锋型飑线)。“4·2”过程CAPE超过1 000 J/kg,融化层高度较“4·15”过程低,出现大冰雹;“4·15”过程下沉对流有效位能较大,产生雷暴大风的站次多,强度强,K指数大于32 ℃,整层比湿积分也更大,短时强降水明显。(3)垂直风切变强弱与雷达回波组织形态有密切关系。“4·2”过程为拖尾型(TS型),“4·15”属于“平行型”(PS型)。弓形回波、强中层后侧入流、中层径向速度辐合和低仰角速度大值区等特征是产生雷暴大风的典型雷达回波特征,“V”形缺口、弱回波区等是典型的雹暴特征。  相似文献   

8.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CMWF ERA-Interim逐小时0.25°×0.25°再分析资料,对2021年4月16日、5月6日通辽市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从天气概况、气候背景、高低空环流形势和单站地面气象要素、高低空急流配置、垂直速度、大气稳定度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过程前期均具有干旱少雨的气候背景;高低空斜压锋区、地面冷高压和蒙古气旋是发生大风沙尘过程的环流形势;两次过程高低空急流配置有所不同,“4·16”过程高、低空为西风和西北风急流,“5·6”过程高、低空为一致西南风急流,且低空急流位置较“4·16”过程偏北,故造成“5·6”过程沙尘暴更强,地面气象要素变化也更为剧烈;垂直速度对两次沙尘暴过程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两次大风沙尘天气过程均存在锋区后冷空气较强且下沉气流区随高度向西北倾斜;两次过程大气层结均呈现弱不稳定或中性,但“5·6”过程基础气温和能量较“4·16”更高,也是造成大风沙尘强度较“4·16”过程更强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FY 2H静止卫星以及双偏振雷达数据,对发生在2020年5月25—26日、29—30日及6月2—3日浙江省的3次暴雨过程(简称“5〖DK〗·25”、“5〖DK〗·29”和“6〖DK〗·2”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比较了3次暴雨的落区、强度、成因及云团等差异。结果表明:①3次暴雨均发生在高空槽前的低空切变线上,高空槽深浅、中尺度切变线位置、南部急流脉动强弱等因素是造成3次暴雨落区和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②暴雨落区位于湿辐合带西侧,700 hPa湿〖WTHX〗Q〖WTBZ〗矢量散度场负值区对暴雨落区有较好的示踪作用。③3次暴雨过程均存在锋生作用和冷暖中心对,“5〖DK〗·25”过程中层锋生先于低层,有弱温度平流,为短历时强降雨,其降水效率低,“5〖DK〗·29”和“6〖DK〗·2”过程则有强冷暖平流,为长历时强降雨,降水效率高。④“5〖DK〗·25”过程暴雨云团尺度相对较小且生命史较短,降水稳定;“5〖DK〗·29”过程云体密实、云顶亮温低、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混合性降水;“6〖DK〗·2”过程主要为α中尺度对流云团,冷云盖尺度大、存在柱状对流回波、回波质心高度高且偏向于对流性降水。  相似文献   

10.
1引言地面气象观测工作同其他行业的测量技术一样,所获取的资料必然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其误差的大小,关系到测量结果的精确程度。要想获得一定的测量精确度、首先要考虑仪器构造的条件和观测方法,另外也要分析产生误差的巨日和特占.确宋诗兴的朴理方法。2误差的产生及处理万法2·1系统误差这种误差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仪器误差、条件误差和读数误差3种。2·1·1仪器误差。指感应元件物理性能的变化。例如气压计空盒的弹性不仅感应气压变化,又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气压值的变化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这种变化是非线性的。因此,要求气…  相似文献   

11.
利用常规地面和高空观测资料及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数据,对2021年12月25—27日(21·12)、2022年2月21—23日(22·02)发生在湖南的两次暴雪过程进行诊断分析。两次暴雪过程有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暴雪落区较为重合的特点。两次暴雪过程也表现出明显差异,21·12过程的累计降雪量小于22·02过程,但21·12以干雪为主,22·02以湿雪为主。分析差异的成因发现:(1)22·02过程水汽辐合强度强、延伸高度高、厚度厚,动力条件由南支槽和低涡提供;21·12过程水汽条件相对弱,动力条件由冷锋强迫抬升提供。(2)21·12过程冷空气从低层南下,云中冰相粒子比例大,温度层结满足干雪条件;22·02过程中层气温下降,云中冰相粒子与水相粒子共存,地面气温在0℃以上,故以湿雪为主。  相似文献   

12.
夏玉米生长季气候影响评价方法宋晓红,武建华(驻马店地区气象局·463000)1气候影响评价的目的夏玉米生长季气候评价的目的,一方面为有关部门总结良玉米生产经验提供客观的农业气象资料;另一方面可以直接提供历史的借鉴,从中总结出规律,提高总结、计划、决策...  相似文献   

13.
安昕  孟鹏  廖国进  孙福义 《气象科学》2012,32(S1):145-148
通过对沈阳近半个世纪10℃ 活动积温不同尺度的年际间、年代际间、极值等数量变化、升幅变化、降幅变化、形态变化的特征分析,得出了若干具有农业生物学意义的、带有标识性意义的不同级别的气候特征值。首次详细地分析了沈阳不同等级的积温数量、积温振幅、积温极值等,从宏观趋势形态特征到微观数值解析,解释了具有不同农业潜力、不同热量潜势及不同类型、不同气候组合的、多极化的高热量年、低热量年及他们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50 a的长时间序列中,1998年为典型的高热量年,当年的积温量值4 010.6℃·d为历史第一,积温正距平值502.6℃;积温垂直升幅635.9℃为历史第一;积温升幅极差598.7℃·d为历史第一;当年创12万hm2水稻平均产量7 935 kg/ hm2的大丰收记录。1972年为典型的低温冷害年,其积温量值2 923.8℃·d为历史最低,积温负距平值584.2℃;积温垂直降幅684.9℃·d为历史最低;积温降幅极差647.3℃·d为历史第一。当年全市大面积水稻大歉收,平均只达2 954 425 kg/hm2。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株型因素的相关性及其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我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的技术思路 ,以两优培九 (培矮 6 4S/931 1 )、6 5396、931 1、E32、汕优 6 3、培矮 6 4S、399等 7个株型特性不同的品种 (组合 )为材料 ,测定了 4类 2 0项株型因素并作相关分析。认为株高和叶角是超高产育种和栽培的两项最主要的株型因素。通过对生态条件和两优培九株高变化关系的分析 ,有平均株高的 1 2 .6 %是由温度引起的 ,并建立了株高的生态预测模型。通过对抽穗后顶部三叶的 8种叶角度配置的单位受光量的理论模拟计算证明 ,理想的株型应以剑叶与倒二叶距离 ( d1 2 )为 1 5cm,倒二叶与倒三叶距离 ( d2 3)为 2 5cm,叶角配置应以 4°~ 6°(剑叶 ) ,9°~ 1 1°(倒二叶 ) ,1 4°~ 1 6°(倒三 )为宜。这些结果可以为超级杂交稻株型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夏玉米发育进程分析和生育期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农业气象试验观测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咸阳地区夏玉米发育进程模式:N=ea·Tb·Sc和夏玉米生育期预报模型:Nt=ea·(T·n0)·(S·n0)c。二模型精度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6.
·论述试论气象管理改车的若干间题·····················。··················。·············……张家宝(2 .1)合理利用新疆气候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探讨····································……徐德原(9 .1)未来10年气象部门为农业服务工作的设想·······································……王润之(9 .6)提高人工影响天气能力为目治区农业再上新台阶作出贡献···············……高子…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为了搞好人工防雹增雨作业 ,更好地为喀左县农业结构调整服务和适应民兵完成“急、难、险、重”抢险救灾任务 ,喀左县人民武装部于 1 999年组建了人工防雹增雨应急分队 ,今年扩编到 1个连、4个排、2 3个班 ,于 5月 9~ 1 2日 ,举办了为期 4天的防雹增雨应急分队炮手培训班 ,共有 80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首先学习了“三·七”高炮人工防雹增雨作业原理 ,冰雹云识别和作业方法 ,“三·七”高炮构造原理、使用和常见故障排除方法 ,组织了“三·七”高炮分解组合和实弹射击表演 ,评出了 3个训练优秀单位 ,进行了表奖。朝阳军分区首长对…  相似文献   

18.
用二维非静力完全弹性的中-γ尺度数值模式模拟了移动性热岛的大气边界层特征。试验中,热岛移速取为4m·s^-1,热岛强度取△θg=60K和30K两种。△θg=60K时,在热岛后方出现了强烈的垂直运动并形成了水平尺度为3-5km的局地环流,最大上升速度100cm·s^-1,出现在低层300-400m高度;△θg=30K时,移动热岛的边界效应比前大为减弱,且不再出现闭合的局地环流。  相似文献   

19.
以黔西南州1971-2000年的太阳总辐射资料为基础,对全州甘蔗的光合生产潜力作出估算,并探讨了影响甘蔗产量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黔西南甘蔗光合生产潜力为485.72--528.20t/hm^2之间。为提高产量,应该提高甘蔗生长前期的温度,建立以喷灌或滴灌为主的灌溉系统,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和抵御风灾。  相似文献   

20.
狄勉祖 《气象》1977,3(3):29-30
太阳辐射测量仪器,根据其测得数值的单位可分为绝对的和相对的两大类别。所谓绝对日射仪器系指通过观测即可直接获得以卡/厘米~2·分为单位的日射强度值;而相对日射仪器则是需要通过换算系数将所测得的数值,例如电流、电压或其他单位换算成卡/厘米~2·分的仪器。也就是说相对仪器需要通过直接或间接地同绝对仪器的比较、标定,才能给出具体数值。 一、绝对日射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