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CH972056 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的初步尝试/许才军(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测绘学报.—1997,26(2).—95~100 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是利用大地测量观测值及其函数值作为一种边界约束参与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结合青藏高原地质、地球物理条件,利用有限单元法,初步建立了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三维线弹性数值分析模型。用地表水准和GPS资料提供的位移值作为地表边界约束条件,反演计算了青藏高原应变场和应力场。数值计算表明,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以南北向挤压为主,东西向拉张为辅,欧亚板块与印度板块相撞作用仍控制着高原现今的构造应力场。图8表1参9  相似文献   

2.
结合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背景及大地测量观测值特点,讨论了青藏高原区域地壳运动模型的建立,提出用大地测量资料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反演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结合青藏高原地质构造背景及大地测量观测值特点,讨论了青藏高原区域地壳运动模型的建立,提出用大地测量资料结合地质,地球物理资料反演青藏高原构造应力场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地测量反演线弹性构造应力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基于地表大地测量位移观测值,提出用大地测量监测资料反演线弹性构造应力场方法。讨论了大地测量监测点分布式、观测随机误差以及岩体介质参数对边界力系数反演值的影响,为实际应用大地测量资料反演线弹性构造应力场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概念,分析了地表位移值作为构造应力场反演的约束条件的合理性,以及介质参数对构造应力场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大地测量反演构造应力场的概念,分析了地表位移值作为构造应力场反演的约束条件的合理性,以及介质参数对构造应力场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及地球动力学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改进的Runcorn模型 ,利用布格重力异常计算了青藏高原及邻区地幔对流应力场。数值结果显示 ,青藏高原中部、北部和天山为应力发散区 ,对应地幔上升流 ,而塔里木、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则为应力汇聚区 ,对应下降区。地幔对流形态与地表特征之间的相关性表明 ,青藏高原下小尺度地幔对流可能是控制该区区域性构造过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原地壳东-西向拉张及力学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GPS观测约束下的数值模拟结果 ,分析了青藏高原内部的应力状态 ,然后利用重力异常计算了青藏高原下上地幔对流产生的应力场 ,进而分析了地幔对流应力场对青藏高原区域构造过程的作用 ,并讨论了高原东_西向拉张的动力学机制及背景。  相似文献   

9.
以最小二乘配置为基础,推导了基于观测信号的自适应融合算法。对渤海湾地区航空重力、陆地重力和卫星测高3类实测数据进行了基于观测信号的自适应融合处理,提高了融合区域重力观测数据精度。采用融合后的重力异常数据反演了渤海湾地区构造应力场,并结合地震历史资料进行初步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构造应力场的总体特征。反演结果表明,渤海湾地区构造应力场方向整体上呈现朝北方向,构造应力场清晰显现出郯庐断裂带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分布,并且在郯庐和张家口-蓬莱断裂带唐山至张家口段构造应力聚集程度高、构造应力值也较大,表明该地区构造运动活跃,与该地区地震活动历史资料相符。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及其邻区地壳应力场数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利用地应力主方向和 GPS资料联合反演与之相关的地球动力学参数及数值模拟地壳应力场的方法 ,建立了中国及其邻区的四节点有限元模型 ,解决了有限元数值解算中节点位移不连续的问题。提出了在利用随机反演求得全局最优解基础上通过高斯 -牛顿法等局部迭代算法精化反演解的解算思想。其数值模拟解算获得的中国及其邻区的地壳应力场结果基本反映了该区的地壳应力场特征。  相似文献   

11.
利用GPS复测资料研究华北地块旋转运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 GAMIT和GPSADJ软件对华北地区 GPS监测网和首都图 GPS监测网在 1992、1995、1996年观测的3期GPS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估算了华北地区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以此反演块体旋转运动参数,讨论了华北地块旋转运动情况,并与地质、古地磁结果作了比较,最后初步分析华北地块运动的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12.
依据渭河盆地活动构造特征及深部地层结构,以高精度GPS成果为边界条件,构建了区域三维有限元模型,并将模拟断裂运动性质及区域构造应力场,与地质地球物理的结果对比检验了模型模拟结果合理性。数值模拟结果更加精细地揭示出,陇县-马昭与韩城-华县断裂是渭河盆地中部与东、西部构造应力场差异的明显分界带,两条断裂夹挟的盆地中部区域是拉张应力(NW-SE向)集中带,陇县-马昭断裂以西则呈显著挤压应力(近E-W向),韩城-华县断裂以东以NE-SW向挤压应力为主;而礼泉-蒲城-合阳断裂又为盆地中部区域南、北两侧构造应力场差异分界带,断裂南侧较北侧呈现出更显著的NW-SE向拉张应力,该特征与断裂南侧构造地裂缝较北侧更为发育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利用局域复测GPS网研究中国大陆块体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利用1992年以来我国进行的6项不同规模高精度GPS地壳监测网的资料,采用统一的数据处理策略,重新进行了数据处理,并统一进行了平差,归算到相同的ITRF97坐标框架基准之下,获得了中国前覆最广、测站最多的一个较为完整的、框架统一的GPS地壳运动图像和速度场,并对结果作了初步的地学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地球内部物质分布决定地球外部重力场,探索地球内部的构造动力学机制,关键在于研究地球内部因素。通过地球重力场模型得到其构造应力场,可用于研究地球内部构造运动的驱动力。本文利用EGM96参考重力场模型及DTM数据,采用PALGrav1.0软件,获得参考重力场元中的重力异常和垂线偏差,分别计算同一区域的构造应力场,对比分析两种数据获得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15.
用拉萨点大地测量资料检测青藏高原地壳的增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藏高原地壳的隆升与增厚,是一个复杂的热点问题.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导致地壳的隆升与增厚,已被地质、构造学等方面资料证实,但利用大地测量资料定量确定高原地下地壳增厚速率的很少.基于此,利用高精度绝对重力测量资料及GPS结果定量检测高原拉萨点地下地壳增厚速率((3.9±0.8)cm/a),并给出简单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有限单元法为基础,将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模型与固体力学方程求解构造应力场结合起来,在四维整体大地测量方程中加入了由地壳构造运动产生的地面点重力变化的观测方程,其中包含测点的位移参数,边界结点上待求以数利用有限单元法在四维整体大地测量平差过程中推估,采用统一的插值函数。  相似文献   

17.
基于全球板块运动模型分析大西洋扩张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空间测量技术SLR、VLBI和GPS实测资料,解算出大西洋中脊海底扩张速率,其中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35mm/a,赤道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度分别为20-25mm/a,南大西洋东西向扩张速率为22-28mm/a,证实全球板块运动的存在及大西洋扩张学说,并基于全球几百万年地质模型NNR-NUVEL1A,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24.3mm/a,基于最新全球板块运动模型ITRF2000VEL,北大西洋的东西向扩张速率平均为20.8mm/a,总体上大西洋实测东西扩张速度与根据地学资料推出的地球板块运动模型和最新ITRF2000VEL模型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