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日本大学文理学部教授力武常次著的《日本各地的地震危险性》一书由日本“科学社”于1981年4月10日出版发行。该书为“科学社”出版的《科学丛书》的第18本。全书共分9章。第1章为《何谓地震危险性》,谈了地震危险性的定义及其评定方法;第2章为《袭击日本的破坏性地震及其成因》,以板块构造理论为依据,阐明了日本列岛大地震的发生机制;第3章和第4章是《地震发生概率的推算》,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论述了巨大地震重复发生时间间隔的统计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日本地震调查研究推进总部(HERP)使用1498~2007年日本烈度的记录数据绘制出地震最大烈度图,并用于对概率地震危险性图(PSHM)进行检验。假定为泊松分布(50年10%),将历史烈度图与475年重现期的可能最大烈度危险图进行了比较。我们注意三种情况:所有的地震情况、只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情况和不包括俯冲带地震的所有地震的情况。俯冲带上的大逆冲型地震造成了沿太平洋海岸一侧的高烈度带,而内陆地壳型地震造成高烈度是在整个日本零散分布的。对于所有地震的情况以及俯冲带地震的情况,过去500年记录的最大烈度图和源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500年重现期的最大预测烈度图非常相似。然而对第三种情况,即只包括陆地地壳地震时,其相关性很弱。如果我们只考虑面积的大小,而不是具体位置,对于所有三种情况来说,在日本气象厅(JMA)烈度大于4时,记录烈度图和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用最大地震的情况下)有高度的相关性。从统计上来说,日本目前的危险性图似乎与过去的烈度分布相一致。即使危险性图可能强烈依赖于概率地震危险性图的不确定性模型参数,但可以被认为是比较合适的危险性图。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76年2月召开了政府间地震危险的评定及减缓会议。会后出版了《正式报告》等资料汇编,1978年又出版了《地震危险的评定与减缓》论文集,内容分四个部分(详见本刊本期对此书的介绍),其中《正式报告》中的“一般讨论”等章节,已在本刊第8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61~1978年地震计划和活动概况》一文中摘用,现再将“地震危险的评定”一节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4.
引言一旦震源释放地震波,其传播方式及场地影响就能确定,只要知道相关的衰减规律便可得到任何地面运动参数的危险性图。通常的作图方法包括三部分,即震源地震活动性模型、衰减模型和危险评定模型。所有利用到以上所述三个步骤的各种方法均可用于评定地震危险(Merz and Cor-  相似文献   

5.
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不同地区地震活动的强度和频率是不同的.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研究在综合了地震烈度、位置、复发时间等因素的基础上,考虑了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时空分布的特点,可以有效地应用于潜在地震滑坡危险区区划.以汶川地震灾区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地震活动特点等划分出灾区的潜在震源区,对该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指标法做出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所得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按照滑坡危险程度分为高危险、较高危险、较低危险和低危险四级,表示未来一段时间内研究区在遭受一定超越概率水平的地震动作用下,不同地区地震滑坡发生的可能程度. 本文给出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结果中,汶川地震滑坡崩塌较发育的汶川、北川、茂县等部分区域均处于高危险或较高危险区域;在对具有较高DEM精度的北川擂鼓镇地区所作的地震滑坡危险性区划中,汶川地震中实际发生的地震滑坡灾害与地震滑坡危险区划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对区域范围而言,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地震滑坡区划,可为初期阶段的土地规划使用及重大工程选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1979年9月的日本地震学会秋季大会上,名古屋大学教授青木治三曾介绍了该校为监视可能发生的东海地震而扩建的地震和地形变观测台网,现根据《日本地震学会讲演预稿集》刊载的这一报告摘要,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7.
日本《东京新闻》6月8日刊登一条消息,题目是《为预防东海地震可能造成的空前灾害而全力以赴》,摘译如下(小标题是原有的):东海地震究竟会在什么时候发生?震级有多大?对此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8.
美国地质调查局2000年1月将发布第一张全球地震危险性定量图。这张图西半球部分的协调者、美国地质调查局的一位名叫谢德洛克(KayeShedlock)的科学家说:“有了这张图,我们可以有史以来第一次将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地震危险值与其它地区的危险值直接进行比较和对比。这将有助于对所有国家的了解,将他们的相对危险性与公认的世界最危险地区相比较。”例如,这张图表明,土耳其北安纳托利亚断层与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这个长期以来公认的地震热点相比,实际上面临着遭受更多地震的危险。这张图是《全球地震危险性评估计划》的一项成果,该…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供一项有关美国大震易发的城市地区的震源、震级、发生频度及地震物理效应方面的全面综合性研究,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减轻地震灾害计划中制定了区域地震危险性评定分项目。为了在地方一级实施具体的损失减轻措施,需要开展综合研究和地震危险性评定。该项目要求把集中、协调的注意力放在一两个城市地区,并进行多学科力量和技能的综合研究,而不需要在一些地区同时开展小范围的工作。这种信息的用户(如与应急反应、建筑安  相似文献   

10.
日本《每日新闻》1980年9月8日在第12版“大地震警报时代的开始”的专栏中登载一篇题为《向地震实用化阶段进军的一百年》的文章,摘译如下:“地震预报,不是一个学者所研究的范围。学者应该致力于基础研究。”这种论调在过去非常强烈。现在怎样了呢?认为地震预报不是学问的人已经基本上没有了。根据地震预报  相似文献   

11.
日本财团法人地震预报综合研究振兴会于1981年1月22日成立。现将该会成立宗旨、研究内容、组织等情况作一介绍。一、宗旨日本是世界上届指可数的地震国之一,历史上曾屡次遭受严重地震灾害。尤其是在最近,正如在宫城县近海地震中所看到的那样,近代城市的新型地震灾害的因素正在不断增加。日本大多数大城市都建立在地震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12.
《美国地震学会通报》1979年1月第69卷1期299页刊载克洛德(W.K.Cloud)写的《地震危险的评定与减缓》的书评,译载如下:  相似文献   

1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球科学司司长富尼埃·达尔贝博士于1978年10月应邀来华访问,曾在我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了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1961~1978年地震计划要点》的学术报告,同时并赠送了一些有关资料。现根据这次报告的打字手稿,以及1976年政府间地震危险评定和减缓会议的《正式报告》等资料,综合汇编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孟潭 《地震学报》1993,15(3):347-352
目前,在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和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危险性评定中,所使用的分析模型都是针对场点的.尽管在地震区划和地震小区划中进行了多场点的分析,但最终结果并未考虑场点之间的地震危险性关系.研究表明,仅从场点的地震危险性结果并不能得到一定空间区域总的地震危险性.因此,在考虑展布在空间的特定系统的总的地震危险性时,针对孤立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就显得不够了.作者讨论了系统地震危险性和组成系统单元的地震危险性的区别与联系,并以具有简单串、并联关系的空间线性展布系统为例,给出了系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系统抗震设计和防灾对策中,除了考虑系统单元的地震危险性外,还应当考虑系统整体的地震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PSHA)中的主要不确定性是地震活动发生率和地面运动预测方程(GMPE)。我们探索了地震学和地面运动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认识对加拿大东部和西部地区地震危险性评估的影响。更新的信息包括地震活动发生率的重新估计、震源区的说明条款及新地面运动预测方程的应用。由于我们只说明了主要不确定性的影响,并没有全面处理所有的不确定性,因此我们将我们的模型称为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根据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我们获得了加拿大4个大城市的一致危险谱(UHS)并与加拿大地质调查局基于1995年地震危险性模型编制的当今加拿大地震危险图(2005/2010)的一致危险谱做了比较。敏感性分析显示了中低地震活动区域(加拿大东部)地震活动平滑的显著影响,而地面运动预测方程对所有地区的影响都是显著的。此外,我们的暂时更新地震危险性模型可以很容易地绘制地震危险性曲线及给出各种场地条件和多种概率水平的地震危险性分解结果,这种功能对进行进一步的地震工程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回顾[伊朗]米尔扎依引言地震危险性分析可以分成经验的-统计的、确定性的和概率的等几类方法。经验的方法直接根据历史地震资料和古地震资料来确定地震活动性和评定场点的地震危险性;在确定性分析方法里,表示第四纪或近代地壳活动证据的断层或者...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日本等国家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海啸防灾减灾机制,对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也做了很多的工作,而我国目前在这方面尚属空白。本文首次对我国的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借鉴我国成熟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建立了我国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的主要步骤。在根据我国一些历史地震海啸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统计的方法对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海啸危险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了空间光滑地震活动性模型,该模型无需潜在震源区划分,同时发展了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新方法。根据三种地震目录资料建立了三种地震活动性模型,利用高斯光滑函数获得了湖南区域内的比值分布特征,使用了两种典型的衰减模型,计算了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分布。其分析结果显示PGA分布特征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大体一致,部分区域PGA提高,PGA达0.05g的区域显著扩大,其中包括邵阳、湘潭、吉首、怀化等重要城市,而这种PGA分布特征与该地区地震活动性特征是一致的。概率危险性曲线的结果表明常德等地区的潜在地震危险性比湖南区域内其他城市高。表明此模型用于地震危险性计算中是简便易行的,且具有较高的精度。尤其对于地质和地震构造信息缺乏的弱震区和中强震区,该方法作为替代方法并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发生之前采取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重要措施之一。地震灾害预测是在地震危险性分析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设施的分布情况以及使用情况,预测位于具有潜在地震危险地区由于地震造成的破坏分布,以及地震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进而综合评估地震危害的程度和社会影响。地震灾害预测可为有关部门编制防震规划,制定减轻地震灾害对策和应急计划,提供必要的基础技术资料和科学依据,从而更有效地减轻地震灾害。《加利福尼亚地震的损失估计》一书是  相似文献   

20.
日本《气象厅研究所报告》1972年第23卷1期刊载高木撰写的题为《地震的发生是应力的作用吗?》的文章,提出岩浆冲击是地震成因的假说,从而向地震学界一般公认的应力引起的地震假说提出挑战。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