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结分析以往大量野外观测资料和室内试验资料的基础上,本文论述了上海地面沉降机理和土层的变形规律。文中通过对各土层单位变形量的分析,将各土层的变形量根据含水层的水位变幅予以规格化,并运用“胀缩比”的概念,以此判断上海各土层的残余变形特征。一、上海复盖层的地质概况上海第四纪沉积物一般厚达300米。按水文、工程地质特征可划分为五个承压含水层和13个工程地质层(图1)。  相似文献   

2.
我国东部广阔的滨海平原中存在着浅埋的硬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即浅部硬土层,是淤泥质软土地区的良好的地区性持力层。本人曾对其区域特征作过讨论(见1980年第二期“上海地质”),在上海地区其基本特征有三: 1.上部以暗绿色为主,故有“暗绿色硬土层”之称。下部变黄。总厚约十米。上细下粗,由亚粘土渐变为亚砂土或粉砂; 2.多呈硬塑状态,土的固结程度和强度指标较好。如上海港集装箱码头:  相似文献   

3.
南通渔轮厂位于江苏省南通市芦泾东港,地处长江堤外滩地,占地面积12.8公顷。原始地面标高2—4.5米,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微微倾斜,东北部原为农田,地下水埋深0.5米左右,西南部原为江滩,常被潮水淹没。厂区内土层分布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图。表一。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上海市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发展迅速,工程地质钻孔的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进展。从而发现了一些以往占探工作中所未见到的工程地质现象,为正确评价勘探区工程地质条件,提供了丰富的基础地质资料。埋藏于地下的“古河道边岸滑坡”的发现,即是其中一例。以往大量地质资料都充分说明,上海第四系土层的正常产状平缓,而滑坡土体土层的层理产状,则表现为近于直立的高角度异常产状。今就所见到的一些“古河道边岸滑坡”现象介绍如下: 一、崇明县南门港南水道钻孔: 图1为原状土样的横断面。左侧小部份为褐黄色亚粘土(almQ_4~3)。右侧大部分为灰色粘土(mQ_4~2)有较多的砂性土夹层,亮色调为粘土,灰色调含砂量较多,较粗糙的为砂性土夹层,土层呈“千层饼状”结构,二者呈不整合接触,可能反映沉积间断的存在。由图1可见  相似文献   

5.
上海地基土厚150~400米,属第四系沉积物,土质大多松散。地面以下80米深范围内的土层,尤其中上部30米。与工程建设关系密切;80米深以下盖复在第三系上新统玄武岩面上的土层也影响着建筑场地的地震效应。从抽取地下水所引起的各土层的变形促使地面沉降,更引起了一系列的工程问题。对上海地基土性质的研究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已经开始,但是应用工程地质的观点和岩土工程的方法进行较具体的分析只是近一、二十年来的事。竹淑贞等将上海地区第四系沉积层划分为十二个大的沉积单元,下限从崇明寒冷期开始,为复盖层底部灰绿色硬土层,苏州河寒冷期暗绿色硬粘土层为更新统上限,此层之上为全新统地  相似文献   

6.
一、溶岩塌陷因原的分析 1.塌陷与土洞有关 经大量勘探资料统计表明,严重塌陷区溶洞集中发育在50米内,岩溶串占47%其中19—28米、33—35米两段溶洞最集中发育,沿灰岩顶面及浅部形成大小不一、深度不同的溶洞、漏斗、落水洞,导致上覆的土层发育串珠状“土洞”,土洞中软泥充填,具有极差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构成岩溶塌陷的物质基础。土层厚度变化悬殊,尤其在灰岩与非灰岩接触带上最大厚度达49.41米,使地基产生不均匀下沉,也促使产生集中的塌陷。若地下无土洞咸溶洞发育在深郎,情况就不一样。如观21孔。在71—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暗绿色硬土层”基本特征有三: 1.上部呈暗绿色,故有现称。下部渐变为黄色。上细(亚粘土为主),下粗(轻亚粘土、亚砂土等)渐变过度。总厚5—10米。 2.土的固结程度较高,多呈硬塑状态,物理力学指标较好。 3.在市区,正常分布时,顶板标高略低于-20米(吴淞标高系统),顶面起伏不大,略向东倾斜。  相似文献   

8.
我队勘探的是一个埋藏很深的磁铁矿,钻孔深度大部份为800-1000米,开孔角度为90°。钻杆开始弯曲的部位,一般在300-400米以下,我们称这种钻孔为“直斜孔”(见图1)。如何对这种钻孔进行弯曲测量,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利用。有些钻孔开  相似文献   

9.
安徽大别山东部北麓,霍邱——淮南——定远以南的“合肥凹陷”内,广泛分布着中生代上侏罗——第三纪的红色碎屑沉积和部分(上侏罗——白垩纪)火山碎屑沉积物——红色、紫红色砂及砂砾岩,它们组成了所谓的“红层”。其厚度达千米以上。这些巨厚的红层,多为数米乃至数十米的第四纪粘土所复盖,局部地区仅有部分零星出露。无论红层或粘土层,其中裂隙、孔隙均不太发育,储水容积小,加之地形岗沟起  相似文献   

10.
王士强 《水科学进展》2002,13(1):128-129
该文提出“根据利津-清6河段多年冲淤量与利津相应来水量的关系推得,对于汛期,在不挖河条件下,相应于1998年来水量9327×104m3的河道淤积量约为600×104m3”,图1即为该文所列参考文献[3]中给出的关系,图中虚线A为笔者根据此图各点据群绘出的冲淤量与利津水量的平均关系,据A线,1998年汛期此河段冲淤量平均为零左右,与600万m3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1.
按Voronoi算法分析不均匀土层上的桩筏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桩筏基础分析方法仅能利用地基分层考虑土层的竖向不均匀性,对土层水平向不均匀性的分析却是无能为力。为了改进现有方法,首先计算地基多个勘察孔在水平面上的Voronoi图,利用Voronoi图最近影响范围特性,通过把多边形范围内土层按最近勘察孔的土层资料替代的方法,近似分析水平向不均匀土层上的桩筏基础。分析时按Bowyer-Watson算法计算Delaunay三角形,然后用间接法得到Voronoi图,借助C++计算机语言编制程序分析桩筏基础。通过一个桩筏基础计算模型,对比分析采用多个勘察孔和一个勘察孔土层资料桩筏基础的分析结果,发现土层水平向差异较大时,基础沉降、桩顶反力分布,筏板弯矩等结果差别较大。故对土层不均匀性较明显地基上的桩筏基础设计,宜采用Voronoi图算法应用全部勘察孔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于漧同志提出的“竹弓提錘”碎样法 (見地質与勘探1958第3期),对于仅有极簡單设备的预查或普查队在矿样加工工作上,的确比用手提錘碎样省时省力,效率增高。但由于在操作时,必需手持“弓背”不停的作功,还是易于疲劳。我們在野外普查时曾利用农村里的“椿米坎”(南方农村皆有)碎样,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椿米坎”之式样与構造如图1所示。一般“杵”与  相似文献   

13.
以2019年贵州水城“7.23”滑坡为例,采用现场调查、无人机航测和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滑坡的运动过程和冲击铲刮特征,结果表明:(1)水城“7.23”滑坡属典型的高位远程滑坡,滑体高位启动后冲击下方凸起山脊,铲刮地表残坡积土层,并解体形成碎屑流,最大铲刮深度可达11 m;(2)模拟结果显示,滑坡运动最大速度为30 m?s-1,最大动能达8 900 kJ,铲刮体积达46×104 m3,最终体积为116×104 m3,灾害放大效应明显;(3)水城滑坡的冲击铲刮过程可分为冲击嵌入→剪切推覆→裹挟混合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4.
上海地面沉降工程地质分区及地面沉降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市区地面沉降研究中,根据在抽水条件下,各处不同的土层组合及其压缩性质的差异,将地面以下75米以上的土层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经过十几年的观测检验,证明这种分区基本上反映了上海地面沉降的规律,为控制地面沉降和城市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河大堤蚌埠段位于淮河中游,历年汛期最大流量为11600米~3/秒,最高洪水位为22.18米,高于淮河一级阶地,两岸防洪大堤高8—10米。本区大部份为第四系所覆盖。南岸的阶地及山麓丘陵地带,第四系厚10—40米。北岸的第四系厚度,东部一般小于200米,西部为300—500米,最厚达800米。据勘探资料,淮河两岸广泛分布着粉土、粘土、亚粘土以及粉、细砂层。淮河大堤蚌埠段的堤基土层长期处于地下水位以下,在地震作用下,有液化的可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第四系的工程地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20余项工程代表性的钻孔岩芯分析,对比了上海市120m以浅晚第四纪各沉积层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岩性及其物理力学性质,并按地基工程要求。编制了“地基土层次名称表”。表中将沉积层划分为12个工程地质层及众多亚层。在此基础上,参照已有2000多项工程勘察资料,编制成多时段1:5万古地理图,从而摸清了本区各土层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结构变化特征。根据地层结构差异,编制了 桩基工程地质分区图”,阐述了天然地基和三个不同桩基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及应用中需注意的事项,为上海市工程勘察、设计和麓工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 盘县煤田(图1)廿余年的煤田地质工作以及贵州省地层古生物工作队(1977)对该区二叠与三叠系的划分界线没有明确的具体位置。实际工作中有将晚二叠世含煤地层称宣威煤系的,近几年又改称龙潭组的(包括滇东,沈玉蔚,1975)。含煤地层上覆早三叠世早期地层,有沿用滇东“卡以头层”的名称,亦有叫绿色砂岩层和“P·T”过渡层等等。 盘县地区相当“卡以头层”这段地层总厚在70—150米之间,可分上部的绿色砂岩层和下部的粉砂岩、砂质泥岩过渡岩性段。下部一般厚30—40余米,二者在地貌上分界明显,大比例尺填图曾单独  相似文献   

18.
等值线图是研究地基土层发育分布规律的最主要方法,但是通过地质钻孔进行地基土空间插值的精度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天津滨海新区全新统中组第Ⅰ海相层为例,对地基土层埋深及厚度进行了空间插值对比研究;采用验证法对普通克里格法、距离倒数权重法和薄板张力样条函数法的插值精度、插值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重点探讨了空间尺度变化、钻孔数量变化对插值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滨海新区地基土层空间插值的最佳钻孔间距、钻孔数量。在2000 m×2000 m及原始数据尺度下,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对不同工程地质分区内的地基土层埋深及厚度各等级分布面积进行了统计,分析了地基土层埋深和厚度的空间插值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新区地基土层埋深及厚度的空间插值总体以2000 m×2000 m空间尺度下的OK法插值效果最好,能准确地揭示出地基土层的空间发育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9.
以中蓝置业住宅地块项目为例,通过对“橡皮土”地层成因机理分析,得出“橡皮土”性状的出现与土层的粘粒含量和含水率相关性较高的结论。分析认为处理“橡皮土”的措施,就是改变“橡皮土”的流塑性状,降低土层的含水率。改变土层流塑性的措施有置换土质、深层搅拌添加水泥、生石灰等,增强其固结性能,或者压入碎石、卵石等增加其稳固性。改变含水率的措施,有置换土质、挖渠抽水晾晒、抽水降水等。本项目选择搅拌置换和抽水降水的作业方式,都达到了消失“橡皮土”性状的目的,满足了其作为施工作业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一、摆动箱出渣法(一)适用条件:用于粘性较大或泥水混合的复土层中出渣,以深度不超过一米为宜。如遇上述条件,在深槽中亦可用于掌子面倒渣,或添设绞车装置作提渣用。(二)使用设备:(1)四角架,用直径0.04米,长约4米的园木制成。(2)滑轮,用直径为0.08—0.1米的滑车,固定于四角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