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质灾害防治直接关乎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尽心尽责构筑地灾综合防治这一"生命工程",全面推动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综合治理体系和应急防治体系建设,地灾防治取得巨大成效:全国成功避让地灾6561起,避免人员伤亡31.6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57.4亿元。  相似文献   

2.
如何科学治避地灾,一直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难题。贵港市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已成功避让多起地灾,保护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其科学成果获得广西计算机推广应用成果奖;其经验值得在地灾防治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数字     
正12起今年第一季度全国共发生地灾165起,共成功预报地灾12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0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630万元。与前5年同期平均值相比,地质灾害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减少19.9%、69.6%和37.3%。  相似文献   

4.
数字     
正445起2015年12月10日,2015年全国地质灾害应急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截至11月底,全国共发生地灾8108起,造成226人死亡、58人失踪、138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4.3亿元。此外,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445起,避免人员伤亡19745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4.9亿元,地灾应急能力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土地整治新增耕地26.9万公顷;全国批准建设用地比上年增长44.6%;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398处;成功避让地灾209起,安全转移1.4万人4月9日,国土资源部发布《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公报》数据涵盖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国土资源调查、地质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科技与信息化、测绘管理与保障服务、国土资源管理八方面内容,重点反映了2009年我国国土资源领域国情国力、重  相似文献   

6.
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显著成效,防治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湖南省地质构造复杂,地形地貌起伏大,降雨时空变化大,地质灾害易发多发,高中易发区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77%.同时,发灾时段集中、突发性强,是全国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截止2012年底,全省已查明各类地质灾害隐患12229处,直接威胁人口数量达91.5万,潜在经济损失超过150亿元.从2005年到2012年底,全省共发生突发性地质灾害12199起,因灾伤亡485人,直接经济损失29.6亿元.同期,湖南省国土资源厅成功预报避让地质灾害317起,避免人员伤亡22727人,有力地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7.
报刊文摘     
《河南国土资源》2005,(2):42-43
四川发现特大天然气田 我国世界地质公园数量约占全球三成 国内房价增速将减缓 日本大力寻求海外金属资源 2004年全国共成功避让地质灾害707起  相似文献   

8.
日前,从国土资源部获悉,全国一季度共发生地质灾害176起,造成7人死亡、1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291.83万元,其中成功避让地质灾害9起,避免人员伤亡40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157.33万元。预计4月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中南和西南局部山区。  相似文献   

9.
正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部,地灾隐患点达209处,是典型的地灾多发区和易发区。近年来,该县狠抓群测群防和自防自治建设,建立完善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网络体系,隐患监测点成功避让率达100%,连续12年实现地灾"零伤亡"。抓责任,强化目标制度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县、乡镇分别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防灾工作领导组和应急指挥部,全县共建立县、乡镇、村级和企业防灾领导小组199个、应急指挥部27个、专业应急分队41支,实现了定人定岗定责。细化目标责任。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与基层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10.
<正>古蔺县地处四川盆地南缘、云贵高原北部,地灾隐患点达209处,是典型的地灾多发区和易发区。近年来,该县狠抓群测群防和自防自治建设,建立完善群测群防预警预报网络体系,隐患监测点成功避让率达100%,连续12年实现地灾"零伤亡"。抓责任,强化目标制度落实强化组织领导。县、乡镇分别成立了以"一把手"任组长的防灾工作领导组和应急指挥部,全县共建立县、乡镇、村级和企业防灾领导小组199个、应急指挥部27个、专业应急分队41支,实现了定人定岗定责。细化目标责任。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与基层国土资源所  相似文献   

11.
1-3月,我国共发生地质灾害413起,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起,没有发生特大型地质灾害。第一季度发生的413起地质灾害中,小型地质灾害占401起,其中210起发生在农村。地灾主要分布在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和华北19个省(区、市),因灾死亡25人,其中农村地区发生地质灾害造成20人死亡。有关人士称,与去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和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都有较大增加。  相似文献   

12.
李响 《国土资源》2014,(8):14-15
正进入7月下旬8月上旬,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七下八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就进入了最为严峻的时期。全国地灾灾情怎样?趋势如何?国土资源部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日前,部地质环境司司长关凤峻就此接受了记者专访。谈及目前全国地灾总体情况,关凤峻特别强调:"虽然上半年因灾造成死亡、失踪人数大幅减少,但全国地灾灾情同比较重。"地质环境司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5247起,造成71人死亡、25人失踪、5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9.6亿元。关凤峻告诉记者,与去年同上半年灾情较重,相较去年呈现加重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今年以来丽水市多阴雨天气,截至3月9日全市降雨量近400毫米,位居历史同期前列,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形势严峻。连续降雨在全市引发多起地质灾害,据统计。全市已发生较大地质灾害灾险情11起,由于预防措施到位,未造成人员伤亡。其主要做法是:一是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将地质灾害作为头等大事。主要领导到岗到位.分管领导抓好落实,值班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坚守工作岗位。二是全市国土资源系统齐心协力,全面动员,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防灾效果。全市已监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没有发生一起地质灾害灾情,成功避让地质灾害1起,避免了31户73人的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人民群众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大野瞭望     
<正>平南:成功避让49起地质灾害截至6月2日凌晨,强降雨期间贵港市平南县14个乡镇发生地质灾害83起,危及房屋安全49处。由于排查及时和措施有力,全县共成功避险49起,安全组织转移群众399人,没有人员伤亡。  相似文献   

15.
信息视点     
正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灾趋势预测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下半年地质灾害趋势预测,指出下半年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极端气象事件诱发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很大,必须时刻绷紧防灾这根弦,扎实做好下半年地灾防治工作。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共发生地灾1747起,造成46人死亡、8人失踪、3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地灾发生数量、造成的死亡失  相似文献   

16.
数字     
14332起据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消息,2012年全国共发生地质灾害14322起,同比减少8.6%;造成375人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52.8亿元,同比分别增加35.4%和31.7%。全年成功预报地灾3532起,避免人员伤亡39964人、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专家预测,2013年全国地质灾害较2012年会有加重趋势。33.57万2012年12月28日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的2011年度卫片执法检查电视电话会议上发布消息称,在2011年度全国新增建设用地中,违法用地7.5万宗、面积101.24万亩,其中涉及耕地面积33.57万亩。  相似文献   

17.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防治地质灾害的斗争中,横县国土人不愧为英勇善战的斗士,不愧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忠实保护者。2009、2010年,他们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依靠全县人民,团结一心,进一步筑牢群测群防网络,成功多次组织灾害点群众避让,并先后在10处实施了地灾治理工程,创造出了连续两年没有发生一起伤亡事故的佳绩。茉莉之乡人民打赢了一场场防治地质灾害的硬仗和恶仗!  相似文献   

18.
数字     
正656起日前从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了解到,今年1~9月,全国共成功预报地灾656起,避免人员伤亡23672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7.1亿元。876个近日,从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获悉,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9月全国累计出让探矿权876个,同比增长24.3%;出让价款107.34亿元,同比增长887.8%。901.8亿元在2016中国国际矿业大会绿色矿业建设分论坛上,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副司长熊自力指出,截至2014年,我  相似文献   

19.
正地质灾害,是由不良地质作用引起的对人类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造成损失的地质现象,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种。其形成因素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地质灾害隐患是指潜在的地质灾害点或区段。已经发生了的是灾害,可能要发生的是灾害隐患。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处置一般采用避让搬迁、工程治理及监测预警三种方法。地质灾害避让搬迁一般是针对稳定性差、威胁严重、工程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对  相似文献   

20.
连续6年全县无一人因地质灾害而伤亡——临桂县防治地质灾害工作成果令人振奋。2006年以来,该县多渠道筹措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县22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工程治理,实施搬迁避让7处,使361家农户、2770人解除了地灾的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