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桑红 《海洋世界》2008,(4):70-75
大西洋位于欧洲、非洲、美洲和南极洲之间,是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有多条国际航线,连接欧洲、美洲、非洲的沿岸国家,货运量居各大洋第一位。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大西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世界战略资源及国际重要水上通道最密集的地区,美国、西欧和亚洲国家所需的大部分石油,都必须经过大西洋。世界许多重要的海上战略通道都在大西洋,成为西方大国争夺最激烈的地区。“因此,大西洋成为了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的超级战略大洋。”  相似文献   

2.
施征 《海洋世界》2005,(8):26-27
二战中的海战,基本上分为两大战场,一个是在太平洋,一个是在大西洋。另外还有半个战场主要是在地中海,地中海这个地方打的仗并不是非常多,主要是英国跟意大利。大西洋海战主要是围绕德国潜艇进行的潜艇战和反潜艇战。更为波澜壮阔的是在太平洋战场,本文简要回顾其中一些经典战役。  相似文献   

3.
自从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横渡大西洋就成了人类向极限运动挑战的一项壮举。500多年来,划小船渡过的有,乘热气球渡过的有,个人横渡有“护游船”在一旁“保驾”的也有。可是在1994年前,从来还没有一个人能单独游泳横渡大西洋。大西洋波涛汹涌澎湃,是世界上沉船最多的大洋,只身横渡大西洋看来是人体体力极限无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北大西洋海温场与东亚各月温带气旋个数的相关。发现相关区的分布特点是大西洋西部、南部以正相关为主,东北部以负相关为主。相关的季节分布特点是大西洋海温对东亚温带气旋的影响从秋季开始增大,到2月达到最大。相关区有很强的持续性,有的有系统性位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正>冲绳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上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行动,也是美军在太平洋战争中伤亡最大的战役,因此,英国首相丘吉尔认为"冲绳岛战役将以史诗般的战斗,列入世界上最激烈、最著名的战斗而流传后世"。冲绳诸岛位于九州岛西南约320英里,台湾东北约350英里,中国大陆以东约450英里。尽管中国从来没有试图去获得其岛屿的完整主权,但1368年,琉球国王亲自宣布主权属于中国并请求朝贡。琉球国也保持着和日本的关系,但至少从某种程度上设法不依附于占支配地位的  相似文献   

6.
仅次于太平洋的世界第二大洋——大西洋,是古罗马人根据非洲西北部的阿特拉斯山脉命名的。大西洋也是最年轻的海洋,它是由大陆漂移引起美洲大陆与欧洲和非洲大陆分离后而形成的。虽然现在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大西洋早在1~1.2亿年前就已存在,但大多数科学家都承认,美洲大陆是在近2亿年内随着大陆漂移才开始与欧洲和非洲大陆分离的。分离的中心点位于冰岛  相似文献   

7.
<正>硫黄岛1945——星条旗在折钵山升起作者:德里克·赖特著吉姆·劳里埃绘图译者:李瑾ISBN:978-7-5027-9066-0/E.106定价:32.00内容简介:硫黄岛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上具有决定性的战役之一。太平洋舰队陆战队司令、海军中将霍兰·史密斯称其为"陆战队历史上进行的最野蛮并且是付出代价最大的一次战役"。陆战队员殊死拼搏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战役。硫黄岛位于B-29超级堡垒轰炸机飞往日本本土航线的中间位置,因而对  相似文献   

8.
对1958—1997年美国NCEP逐日高度场再分析资料进行低通滤波,利用滤波后的资料统计分析了北半球的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的地理位置分布、年际变化、季节特点等,又对大西洋、太平洋和乌拉尔山地区3个阻塞多发地的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活动特点进行比较,发现偶极子阻塞的纬度主要活动带比孤立子阻塞偏北5~10个纬度;孤立子阻塞主要在大西洋地区和乌拉尔山区活动,偶极子阻塞主要发生在太平洋地区,无论孤立阻塞还是偶极子阻塞在60°W~140°W(即美洲地区)都是最少的;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都有明显季节变化,孤立子阻塞活动的纬度峰值区是春季、秋季和冬季一致,夏季最偏北;偶极子阻塞活动的纬度峰值区是夏秋季位置最偏南,冬季发生区最偏北。孤立子阻塞经度的季节性要比偶极子阻塞更显著,但夏季经度位置最偏东和冬季最偏西的特点一样;太平洋地区无论孤立子阻塞还是偶极子阻塞活动纬度区都比大西洋和乌拉尔山地区偏北5~10个纬度;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天数都是冬季最多,春季次之,孤立子阻塞天数夏、秋数量相差不多,秋季稍多,偶极子阻塞秋季最少;孤立子阻塞和偶极子阻塞都有逐年减少的趋势,两者具有相反的年际变化等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与太平洋和印度洋不同,全球变暖下热带大西洋变化的研究较少。本文使用地球系统模型CESM(Community Earth System Model),发现全球变暖后热带大西洋在秋季的升温类似大西洋尼诺(Atlantic Niño)的正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小于东部;在夏季类似大西洋尼诺的负位相,即大西洋西部增暖幅度大于东部。利用覆盖(overriding)技术,分离了风应力、风速和CO2的直接热效应对海洋升温的作用,探讨了大西洋尼诺本身和全球变暖作用下类似大西洋尼诺正位相(下文简称“类大西洋尼诺升温”)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这两种情况下的形成机制基本相同,风应力的变化是导致大西洋东部暖异常的主要机制。但两者之间也存在区别:1)全球变暖下海表温度的季节变化振幅减小,而大西洋尼诺时变化不大;2)全球变暖下西风异常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东部,而大西洋尼诺时主要集中在大西洋中部;3)除风应力外,CO2的热效应对类尼诺升温的变化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冬季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上空风暴轴特征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48—2007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选取850,700,600,500,250hPa层风场(u,v)、垂直运动场(ω)、位势高度场(H)和温度场(T),对北半球冬季(12、1、2月)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空风暴轴的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北半球冬季风暴轴最强中心位于北大西洋上空,北太平洋高空急流的强度明显大于大西洋高空西风急流的强度。通过诊断分析北太平洋与北大西洋上空风暴轴的影响因素,发现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上空风暴轴强度的影响因素具有明显的差异:在北太平洋上空,涡度平流随高度的变化和厚度平流项对风暴轴的作用较大西洋而言更明显,而涡动能量的向上输送对北大西洋风暴中心的作用更大。对风暴轴年际变化的分析发现,两大洋风暴轴在1980年代之后均有明显的增强现象,而在空间分布的时间演化上,两大洋风暴轴有着相反的演化:太平洋风暴轴有向西南方向移动的趋势,而大西洋风暴中心则略微向东北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11.
从海洋战略的整体性和海上利益拓展的长远性来看,大西洋海域对于中国未来的海洋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对大西洋战略意义和当前战略形势的分析,提出拓展大西洋战略空间的建议,从经济贸易、海上安全、外交合作和科研调查等方面对其战略目标进行分析。基于此,进一步探索大西洋战略的实施路径,对我国在大西洋的已有基础进行梳理和剖析,同时从深化与大西洋国家的海洋经济与贸易合作、推进大西洋海洋科考、加快大西洋国际海底矿区的申请步伐、适度加强在大西洋海上力量的存在和积极参与国家管辖范围以外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约的谈判5个方面提出了拓展大西洋战略空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诺曼底登陆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登陆战役,它为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解放整个欧洲奠定了基础。此次战役是二战中欧洲战场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在这次战役中,德军损失40多万人,其中被俘一半。盟军损失20多万人,其中阵亡3.6万多人。作战中,盟军有800艘舰艇被狂风抛上海岸,数十艘舰艇葬身海底。然而,诺曼底战役以盟军的胜利告终。诺曼底战役最初是在1943年1月的美英最高级军事会议上提出的。发动此次战役的目的是:盟军从英吉利海峡渡海登陆作战,在法国西北沿岸夺取战略登陆场,然后向德国西部发动进攻。但实际上,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美英两国除组成了联合参谋部从事战役计划的制订外,并未采取积极行动。主要原因是:当时德国还  相似文献   

13.
北方海航道是联系亚、欧、美三大洲潜在的最短航线,在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地区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运输价值;北方海航道是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重要军事通道,是战略导弹核潜艇的隐藏区,在军事侦察方面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老海 《海洋世界》2011,(3):48-50
世界上有3大知名海角,一是非洲南部的好望角,二是智利南部的合恩角,还有一个就是葡萄牙的罗卡角。罗卡角(Cape Roca)在葡萄牙里斯本大约40千米的地方,位于大西洋岸畔北纬38度47分,西经9度30分,是葡萄牙境内一个毗邻大西洋的海岬,一处海拔约140米的狭窄悬崖,也是整个欧亚大陆的最西点,故被称为"欧洲之角",也有人把这里称作"天涯海  相似文献   

15.
基于该系列文章前文研究中构建的海气耦合气候模式和所揭示的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振荡机制,针对海气要素对该振荡机制的影响问题进行了重点的探讨。为细致准确的研究北大西洋海洋要素同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振荡的关系,有针对性的定义了副极地海区表层密度指数和北大西洋暖流强度指数并对模式结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副极地海区表层密度变化领先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MOC)变化7 a,北大西洋暖流的变化领先 MOC变化4 a,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强度(包括丹麦海峡溢流水和法鲁海峡溢流水,是北大西洋深层水的重要来源)的变化领先 MOC的变化3 a;北大西洋大气要素变化对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年代际振荡有非常重要的调制作用,当副极地流环和北大西洋暖流(NAC)达到最强的2 a之前,高纬度地区大气为气旋式环流异常,中纬度地区大气为反气旋式环流异常,海表热通量在大西洋副极地海区是负异常,这都有利于副极地流环和NAC的加强,更多高盐度的北大西洋水进入格陵兰-冰岛-挪威海(GIN)海域,由此可以导致GIN海域表层密度上升,使水体的层结稳定性减弱,有利于深层对流的发生,同时大气变化通过风应力旋度和海表热通量也直接影响GIN海域深层水的生成,进而导致格陵兰-苏格兰海脊溢流水的强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海洋世界》2009,(4):8-8
当大西洋鲱鱼相互靠近时,它们最终会形成一个极为庞大的团体。最近,科学家利用海洋成像技术发现:一个大西洋鲱鱼的“超级团队”中有几亿个成员,而整个团队的覆盖面积可达几十平方千米。这项研究的带头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海洋学家尾古拉斯·马克里斯表示,目前,大西洋鲱鱼的数量正在减少,了解它们的群体特征将有助于人类对其进行保护。大西洋鲱鱼聚集在一起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更容易找到配偶,  相似文献   

17.
格陵兰海豹     
格陵兰海豹Pagophilus groenlandicus生活在白海、格陵兰海和西北大西洋三个不相连的海区,估计有225—300万只,由于其毛皮昂贵,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幼兽被捕杀。 西北大西洋中的多数格陵兰海豹都是在纽芬兰和  相似文献   

18.
大眼金枪鱼的资源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眼金枪鱼的分布很广 ,在南、北纬 4 0°以内的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均有分布 ,是金枪鱼渔业的重要捕捞种类之一。本文分别论述了大眼金枪鱼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渔业概况、生物学特性、资源状况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近20a(1993—2011年)卫星高度计的实测数据分析了年平均海浪的空间特征及海浪的多年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海浪的大值分布路径与风场的大值分布有明显的一致性,风场是影响海浪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浪在北太平洋有明显的减小趋势;在东北大西洋有弱的减小趋势,与此相反,西北大西洋的海浪有明显的增加趋势;海浪在印度洋、大西洋的低纬度区域及太平洋东岸的低纬度区域有弱的增加趋势;在30°S~45°S的南太平洋区域增加趋势较强。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和海洋力量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大西洋的海外利益不断延伸,这对中国的海洋战略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出台背景下,提前谋划中国的大西洋海洋战略十分必要。文章系统阐述了大西洋的全球战略地位,从政治与外交、军事与安全、经济与贸易、科技与环保等方面分析其对中国的战略意义,探讨大西洋海洋战略布局的目标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西洋战略布局进行现实考量,提出全面构建大西洋伙伴关系,提升大西洋资源调查、勘探和开发能力,中国海警加快融入国际海上搜寻救助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