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疆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与保护开发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黄松 《地理学报》2006,61(3):227-240
国际、国内地质遗迹保护的发展反映出地质遗迹保护理念从单一保护到保护与开发相协调的演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建立的地质公园将地质遗迹保护与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成为地质遗迹保护的最佳途径。新疆地质遗迹数量大、类型齐、等级优,复杂的地质地貌环境,造就和控制了新疆地质遗迹的类型和空间分布,主要类型为地质地貌景观和水体景观,空间分布可划分为阿尔泰、准噶尔、天山、塔里木、昆仑-阿尔金5个区,其中天山区和昆仑-阿尔金区是新疆最重要的地质遗迹区。基于首次全疆地质遗迹系统调研,指出新疆滞后的地质遗迹保护现状的根本致因是保护与开发协调性差,确定保护类型-形式-模式-级别-时序-分区六大保护步骤,提出地质公园和地质遗迹保护区及其他保护地相结合的复合型保护模式优选思路和5个优选模式,并据此建立针对新疆209个重要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备选名录。  相似文献   

2.
地质遗迹是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有其独特的地质科学意义和美学观赏价值。充分开发与利用地质遗迹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地质遗迹是人类揭示地球环境演化规律的重要窗口,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旅游景观的资源基础。保护地质遗迹对于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科研科普、推进生态建设、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黄松  李江风  胡明安 《地理研究》2007,26(2):287-297
受地质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新疆地质遗迹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本文以影响地质遗迹空间格局的关键因素--深大断裂和大地构造单元为主要依据,首次建立了包括5个地质遗迹带、13个地质遗迹区和35个地质遗迹亚区的新疆地质遗迹三级区划系统,设计了地质遗迹的数量、级别、类型、保护开发条件等4类定量表征指标和8项具体指标因子,对新疆地质遗迹的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全面刻画和定量表征,最终根据各项指标数值的优劣程度对二级区划单元进行分类,为基于地质遗迹资源与人地关系耦合的新疆地质遗迹保护开发布局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二级区划单元中北天山、西昆仑、南天山、北阿尔泰地质遗迹区为优异(Ⅰ级),吐哈、准中、塔东、东昆仑-阿尔金、中昆仑、塔西区为良好(Ⅱ级),南阿尔泰区为一般(Ⅲ级),准西、准东区为较差(Ⅳ级)。  相似文献   

4.
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评价--以洛川黄土地质遗迹为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地质遗迹资源作为一种自然遗产,一方面要对其进行积极保护,一方面要通过资源市场化来获得一定经济效益,如何协调好二者之间的矛盾将直接关系着地质遗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以洛川黄土地质遗迹资源为例,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的方法,对该遗迹分别进行了保护性评价与利用性评价,得出保护一般而利用很差的Ⅲ-Ⅴ型结论。依据该结论提出了协调洛川黄土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关系的模式,以及相应的实施措施,即明确保护内容、地质遗迹与苹果产业互动发展和建立完善管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5.
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的保护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为了更好地保护龙门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在进行多次野外考察和室内分析总结的基础上,指出推覆构造是地质公园最典型、珍贵的地质遗迹,也是必须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包括:典型的推(滑)覆构造体、与推覆构造相伴形成的区域性大型断裂及典型的构造和地层剖面、在区域上具有特殊性或者较为典型的其它类型的地质遗迹、“冰川漂砾”学说的学者所确认的有关重要地质遗迹等。还对重点保护的地质遗迹进行保护级别和范围的规划,提出了地质遗迹保护策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7.
《西部资源》2014,(6):77-77
<正>我国对于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十分重视。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多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中的一项保护内容。国土资源部负责对其实施监督管理。1984年前该项工作只是作为其他类型自然保护区的部分保护内容;1984年后,原地质矿产部着手有计划地开展调研工作、组织制定规划及规章,使该项工作纳入正轨,先后于1987年、1995年颁布了《关于建立地质自然保护区的规定》及《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  相似文献   

8.
《西部资源》2014,(6):78-78
<正>我国地质遗迹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平较低,浪费和破坏地质遗迹资源现象比较严重,人们的认识肤浅,甚至片面。因此,不合理的开采和工程活动以及缺乏自然遗产保护意识,使各种重要的地质地貌景观遭受严重的破坏并呈上升趋势,极大地降低了地质景观的自然观赏价值,有的甚至永久地消失;由于化石产地被乱采滥挖,许多重要的古生物化石被破坏,个别地方为了追求个人利益,各种走私、倒卖重要古生物  相似文献   

9.
柴达木盆地出露有大量的地质遗迹,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类和评价,可为其开发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基于系统的野外调查,采用定性描述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资源价值和开发条件两个方面选取自然完整性、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可保护性和基础服务设施等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建立多层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盆地地质遗迹类型多样,大部分较为脆弱和珍贵,目前保护措施并不完善;(2)水景类资源综合得分88.96,山石景类86.48,古生物遗迹或可疑古生物遗迹类78.22,古人类74.25,古植物73.51,冰川类68.15。根据定量分析的结果对区域内地质遗迹进行分级,提出对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分级保护的建议。本研究对柴达木盆地地质遗迹资源的保护、科学知识的普及以及促进区域地学旅游事业的发展和地质公园建设等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罗培  秦子晗 《地理研究》2013,32(5):952-964
以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为例,应用问卷调查和登门访谈的方法,对地质公园内居民的社区参与现状和意愿进行调查,分析他们对地质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认知态度,明确他们在资源开发中的利益诉求。调查表明,在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社区参与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居民参与度低,参与机会有限,有强烈的参与决策、规划、商业经营的愿望,并希望在参与中分享资源开发的利益,参与过程得到政府、企业的保障。本文在现有的经营体制下,从资源保护(含环境保护)、规划决策、商业经营、利益分配、社会参与保障等五个方面,构建了居民在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利用中的社区参与模型体系,为我国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和开发中的社区参与问题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HUANG Song 《地理学报》2010,20(3):357-374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nd its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reflect the progress in the aspect from the single protection to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The geopark established by UNESCO has closely combined the protection of geological heritages with the promo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local economy, which has become the best way to protect geological heritages. The geological heritages in Xinjiang, China,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ir large quantity, rich variety and high grade. The complicated geologic-geomorphic environment in Xinjiang contributes to the creation of various geological heritage types and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them under control. The main types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s in Xinjiang are the geologic- geomorphic landscapes and the water landscapes.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geological heritage districts: Altay, Junggar, Tianshan, Tarim and Kunlun-Altun, among which Tianshan and Kunlun-Altun are most important. Based on the first systematic investigation of the geological heritages in Xinjiang, it is confirmed that the insufficient coordina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is the primary cause for the backward situation in the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paper proposes 6 major protection steps—from determining the protection types, the protection forms, the protection modes, the protection grades, the protection sequences to determining the protection zones, brings forward the idea of optimal-selection which integrates geoparks with geological heritage protection areas and other protection areas as well as 5 corresponding modes, and makes a protection and exploitation reserve list for 209 important geological heritages in Xinjiang.  相似文献   

12.
新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分异及其地质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新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分异及成因,采集、分析和田地区51组天然水样,收集已发表的新疆其它地区天然水化学数据103组。数据说明:南疆天然水总溶解性固体(TDS)(1 589.4 mg/L)是北疆天然水(513.5 mg/L)的3.1倍;83.33%和89.59%的北疆天然水TDS和TH符合中国饮用水卫生标准,南疆天然水TDS和TH达标率分别为62.26%和70.75%。北疆天然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Ca-HCO3和Ca·Mg-HCO3·SO4,南疆天然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Na·Ca-Cl·SO4和Na·Mg-Cl·SO4。南北疆天然水化学特征区域差异与南北疆地质构造分区重合。地质构造演化的不同,为南北疆天然水提供不同物源;水文气象差异加剧了其天然水化学组分差异。  相似文献   

13.
新疆塔城黄土古土壤磁化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新疆塔城奴拉厚13 m的黄土-古土壤剖面磁化率、粒度、TOC、CaCO3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奴拉剖面粒度组成以粉砂(63~4 μm)为主,由于该区黄土磁化率受控于原生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等较粗颗粒磁性矿物,而黏粒物质吸附的铁磁性矿物及成土过程中生成的超顺磁颗粒和磁性矿物较少,磁化率与细颗粒物质成负相关,与粗颗粒物质成正相关关系; 受生物成磁、化学作用以及TOC自身磁性的影响,磁化率与TOC表现出很强的正相关性; 对磁化率与CaCO3含量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两者关系密切,CaCO3含量对该区磁化率的独特变化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近30 a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长建  张小雷  杜宏茹  汪菲 《中国沙漠》2012,32(6):1794-1802
 以新疆为例,首先运用熵值法对1978—2009年间的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与分析,然后利用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的城市化水平逐步提高,并以经济增长和土地非农化演进为主要特征,而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指标则呈现出各自的变化特征。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城市化综合水平指数是生态环境状态指数、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格兰杰原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预测期内城市化对生态环境响应趋于低水平的稳定状态,现行的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及环保投资水平还没有起到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从长期预测来看,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解释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更应理性看待以城市化发展推动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新疆艾比湖荒漠生态保护区建设条件评价及规划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李文华  郭江平  赵强 《中国沙漠》2000,20(3):278-282
艾比湖是新疆最大的咸水湖,地势低洼,荒漠地类多样,是一些珍稀的荒漠野生动植物的天然分布区,植物种群保存完整,在我国内陆荒漠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同时这里地处著名的阿拉山口大风通道,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艾比湖干缩引起的风沙灾害加剧了荒漠化进程,已危及北疆经济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快划定建立生态保护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十分紧迫的。作者着重论述了建立保护区的依据及条件,对保护区进行了区划并提出了规划意见。  相似文献   

16.
新疆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及其承载能力分析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8  
把新疆划分为伊犁河—额尔齐斯河外流区、准噶尔盆地—天山北坡经济区、塔里木盆地-塔里木河流域区和吐哈盆地诸小河流域区等4个水资源分区。系统分析估算了各分区的水资源总量、水资源可利用量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现状、水资源的潜力及其承载能力,并参考已有研究结果进行了评述。新疆社会经济可利用的水资源量为598.96×108m3,新疆生态需水量为229.31×108m3;在建立节水型社会后,可以满足新疆社会经济、生态的需水。到2050年人均GDP81697.49元时,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不低于3 250.8×104人。  相似文献   

17.
新疆旅游资源的类型、等级及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全面掌握新疆旅游资源的实查资料基础上,对全疆旅游资源做系统分类与定量评价,总结其类型、等级和空间分布特征,并从新疆地理环境变迁和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环境两方面分析新疆高品质旅游资源的成因。结果表明:新疆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与全国相比,主类、亚类齐全,基本类型占66.5%;八大类中建筑与设施和地文景观的种类较丰富;建筑与设施类景点最多,水域风光和生物景观次之;新疆旅游资源等级较高,优良级占43.6%,整体为中间大两头小的谷仓型结构;高等级集中于凸峰、观光游憩湖区、林地、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废城与聚落地、石窟、边境口岸、特色街巷、传统手工产品与制品、民间演艺等类;空间分布呈现为三带两环状和六点状集聚特征,这与新疆地貌格局和高品质景点的聚群作用有关;新疆自然旅游资源是整个地理环境演变过程的产物;而多民族、多文化的社会环境是人文类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18.
根据空间经济学理论,应用GIS技术和多元回归方法,研究2003—2013年新疆旅游经济空间分异格局,探究影响空间分异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新疆旅游经济形成了"伊宁—乌鲁木齐—库尔勒—阿克苏"核心环线辐射和以阿勒泰、喀什为两翼的"轴-点双核极化"空间格局;同时,沿极化点-轴方向向周边迅速递减。热点集聚增长迅速,冷点长期增长乏力,但变化范围都不大;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疆旅游经济发展水平与旅游基础设施呈正相关演变,同时受地域自然环境及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制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