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8月30日以来,在伊豆半岛以东近海持续发生了令人不安的震群。大岛和静冈县的网代等地每天都感觉到摇晃,如果把无感地震包括在内,到9月12日为止,两周内所发生的地震多达4,500余次。实际上,在包括该震群发生区域在内的伊豆半岛东侧,多年来震群活动一直频繁地发生。其中有几次并接着发生了酿成灾害的大震。因此,日本气象厅以及地震学者们加强了对该区域震群活动的监视。这  相似文献   

2.
据日本《每日新闻》等报刊1980年6月30日至7月4日的报道,日本伊豆半岛震群从6月25日开始,直到7月7日仍在不断发震,平均每天发生有感地震26次以上。6月29日下午4时20分发生了这次震群中的最大地震(M=6.7),震源区在伊豆半岛东方的川奈崎近海,震源深度大约10公里。日本东部相当广泛的地区受到了此次地震的袭击。它仅次于1978年伊豆大岛近海地震(M=7.0)和宫城县近海地震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1948年5月23日17时13分18秒,威海市西北海域(北纬37.7度,东经121.9度)曾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1985年我们对这次地震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由于地震距今近四十年,对震前的宏观异常现象很难搜集到,调查中只是搜集了一些震时烈度和有关地质方面的材料,结合以往的资料写成此文。  相似文献   

4.
一般情况1989年6月末,在近年来几乎每年都有震群发生的日本伊豆半岛以东近海,继5月下旬持续约3周的震群之后,又出现了频繁的震群活动。从6月30日到7月11日凌晨,地震总数超过21000次,其中有感地震464次,最大震级5.5(7月9日,两次),其次还有一次5.3(7月7日),一次4.9(7月5日),一次4.7(7月7日),震源深度5—10公里,最高烈度(静冈县伊东市)为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的5度,属近10年来最大的震群。在近一个月  相似文献   

5.
1986年2月6日05时59分,在西藏芒康县境发生一次5.0级地震,波及打热、盐井、左贡和四川巴塘等地,有感面积达1万余平方千米。经现场考察,震中位于芒康县城北北西方向10千米处(29.8°N;98.6°E)。震中烈度Ⅵ度。震时除死羊1只外,无其他人畜伤亡。 1.烈度及震害极震区主要包括芒康县城。城内1980年后新建的砖木结构房屋损坏较为严重。一些房屋  相似文献   

6.
4次破坏性地震所伴随的震磁变化用压磁效应作了解释,这些变化是在日本中部伊豆半岛东部观察到的。大部分数据由重复测量获得。虽然这些数据受到电力火车噪音的影响,但在靠近地震断裂的测点上观测到了有意义的地磁变化。1978年伊豆半岛附近地震(M7.0)与1980年伊豆半岛东部近海地震(M6.7)的同震变化都可由压磁模型得到很好的解释。在靠近1976年河津地震(M5.4)震中的一个测点上观测到高达5nT的总强度变化。该变化不能由单断裂模型解释,由此提出了一个双断裂模型。对于1978年东伊豆地震(M4.9),在KWZ台观察到显著前兆性的与同震的总强度变化。KWZ台很靠近伊豆大岛附近地震(M7.0)的隐伏分支断裂,M7.0地震发生时此断裂存在无震移动。M4.9地震的前兆磁变化被描述为是这条隐伏断层的无震断裂。而M4.9地震的同震回弹扩大了断层滑动面。这意味着我们通过磁场观察到了地震成核带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7.
1988年3月18日晨5时34分,发生了震源在东京都正下方的大地震。在千叶、宇都宫、馆山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4(日本气象厅烈度标度,中震),在东京、横滨、水户、甲府等地记录到的烈度为3(弱震),以关东地方为中心,从东北至近畿地区,均有大幅度晃动。据气象厅的观测推断,震源在东京都东部北纬35°42′、东经139°42′,震源深度为90公里,震级6.1。据说这是自1926年以来第一次清楚地记录到东京都中心正下方6级以上的地震。由于该地震的影响,东海道新干线东京—  相似文献   

8.
据日刊《科学》1980年第5卷第11号“科学时事”栏报道:1980年9月24日上午4点10分左右,在日本关东地方发生了强烈地震,震源在茨城县西南部,深度约60公里,震级约为5.4。宇都宫、水户地区烈度为四度(日本烈度表,下同);东京、横浜、千叶、前桥、甲府等地区烈度为三度。9月25日凌晨2点54分在千叶县中部又发生了 M~6.1的地震,震源深度为70公里。东京、横浜、千叶、熊谷、宇都宫、馆山、网代等地区烈度为四度。  相似文献   

9.
永胜地震是我省发生时间较早而又较强的一次地震,过去一直很少研究。最近见邓瑞生和韩慕康等同志相继发表有关永胜地震的文章,作者觉得很有意思,并提出个人几点看法:1.永胜地震发生时间应为1511年(明正德六年)而不是1515年。2.永胜地震强度不应小于10度(M≥7 1/2)。3.过去与永胜地震相混淆的两次地震,其中1514年大理地震烈度不小于9度(M≥7),1515年鹤庆地震烈度可能是8度(M=6 1/2)。4.永胜地震发震构造是受南北向断裂控制,并受近南北向压应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一) 1981年1月24日05时13分49秒,我州道孚县发生了6.9级强烈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30.9度,东经101.3度。震中烈度为8度强,震源深度约10公里。地震使长约75公里,宽约20公里的震区人民生命财产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失。这次地震,是我省西部经过四年相对平静,发生的一次破坏性较大的地震,也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继  相似文献   

11.
1990年2月20日伊豆大岛地震时,通过东京东阳町的实验楼证实了竹中工程公司开发的能动减震装置(AMDS)在中等强度地震中的有效性。下午3时53分左右发生的地震震级为6.6级,东京的烈度为4度(日本气象厅标度)。据说,该公司技术研究所对安装了 AMDS装置的高22米(相当于普通六层楼)的实验楼楼体部分的晃动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为,与没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2022年6月10日1时28分四川阿坝州马尔康市(32.25°N,101.82°E)发生6.0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后约7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质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对于发震断层的孕震构造给出了初步约束。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松岗断裂附近,位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块体东部的阿坝次级地块;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是一次走滑型事件,余震与主震性质整体一致。余震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70km2;Ⅷ度及以上区域面积约734km2,涉及7个乡。  相似文献   

13.
泾阳Mem>Ssub>4.8地震的发震构造与破裂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卫东 《地震学报》2002,24(5):552-555
1998年1月5日,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附近发生了MS4.8地震.震中位置:34.5(N、108.9(E,发震时刻:北京时间09时36分,震源深度:14 km,震中烈度:Ⅵ度强,西安等地震感强烈.陕西省关中东部地区是国家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强烈地震,此次地震是陕西省近40年来最大的一次地震,受到了省内外地震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1975年中国发生了海城地震(M7.3),其前兆现象非常明显且表现范围较广。1978年日本发生了伊豆——大岛——琴海地震(M7.0),其前兆现象较海城地震相对微弱且表现范围狭小。造成这两次地震前兆观象不同的原因是由于这两个地区不同的地壳结构及应力变化。本文根据室内实验的结果,将讨论可能主要是由于应力变化过程的不同影响了前兆现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零讯     
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1992年3月13日和15日,在土耳其东部埃尔津詹一带3天内发生两次强烈地震,造成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据报道,这是自1939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破坏最严重的地震。1.第一次地震的震源参数(1)发震时间 1991年3月13日格林尼治时间17时20分;当地时间19时20分;北京时间3月14日01时18分。(2)震中位置据报道,该地震发生在埃津詹省,震中位于埃尔津詹市附近,距首都安卡拉约650公里。中国地震台网测定为北纬39,2度,东经38.6度。  相似文献   

16.
莫斯科时间1981年11月13日12时07分发生了一次震源位于罗马尼亚境内多瑙河三角洲(格奥尔基耶夫斯克河叉)的强震,距伊兹马伊尔30公里,地震参数如下:(?)=45.25°,λ=28.89°,h=33公里,m_(pu)=5.3.敖德萨地区的整个西南部及摩尔达维亚南部都有感,根据震动的强度该次地震在已知的历史资料中称得上是最强的“地方”震了.居民点上的烈度分布示于图1.在伊兹马伊尔,烈度最高,许多建筑物和结构物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整个城市的平均震动强度为6度.  相似文献   

17.
高州水库建于广东省鉴江上游,由两个水库经人工渠联通而成,总库容量约11亿立方米,两座土坝坝高分别为52.5米和43.2米。60年代初建库时未能认真考虑地震影响,蓄水后二十余年库区地震平静,但到1983年中,距北库主坝4公里左右开始出现区震活动,至翌年中约一年时间共发生≥1.0级地震一百余次,(最高震级ML3.6)。从而引起工程部门严重关切,为此委托我们进行三方面研究工作: 1.判断1983年以来地震的性质(是诱发地震抑或天然构造地震)。 根据我们的工作结果,此水库发生诱发地震的概率仅为1.012,初步判断这次震群为构造地震(小震群);即使从诱发地震考虑,其最大震级也不会超过4级,不会对大坝构成威胁。 2.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和地震危险性分析。 根据地震基本烈度的传统评定方法,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均为Ⅵ度。根据地震危险分析,以使用年限为100年,超越概率为1.1计,两个坝址的基本烈度也为Ⅵ度(相应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1091和0.0921)。因此,无论用传统的确定性烈度评价方法或是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方法,高州水库的基本烈度宜为Ⅵ度。 3.大坝抗震稳定性分析。 虽然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但发生更大地震的小概率事件也不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例如坝受Ⅷ度影响的超越概率分别为0.0083和0.0055)因此必须了解大坝的最大抗震能力。  相似文献   

18.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北京时间),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了M6.0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用时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并开展余震监测和统计。同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各有关单位,对台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出10类19种数据产品。产品结果显示:四川长宁M6.0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Ⅶ度,为一次逆冲型为主的事件,余震呈NWW向展布。据主震和余震分布方向,由区域地震构造图可初步推测,发震断层为NW向隐伏断层。  相似文献   

19.
西藏地震史料汇编记载1932年8月14日西藏林芝发生过一次X度地震.据仪测资料,同日只有12时(北京时)在缅甸境内发生一次7级中深源地震.二者相距300多公里.它们是二次地震还是一次地震呢?认真分析了仪测资料,并重新修定震中,确认该日只有一次7级地震,震中在缅甸境内.再通过对历史记载的仔细分析,认为林芝地区的破坏,评为Ⅷ度比较合适.从而可考虑林芝的破坏受缅甸影响的可能性比较大.而Ⅶ度的高烈度可以深震常有的远距离异常区给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1982年2月25日8时39分,在江西龙南县境,东经114.8°,北纬24.7°发生一次5.0级地震。由于江西是一个少震、弱震活动区,龙南5.0级地震又是近四十余年来省内发生的一次震级最高的地震,因此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 龙南地震的有感范围较大,东到福建长汀,南到广州,西到湖南郴州,北到赣县。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区最高烈度VI度,面积约270平方公里。长轴呈东西向,长27.5公里,南北宽11.0公里。V度区范围较大,呈北东向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