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 ,观测员对毛卷层云的观测记录和编码理解很不一致 ,如云量能否记录 1 0成 ,编码是报 5或 6 ,还是报 7或 8等等。毛卷层云 (Csfil)的定义是白色丝缕结构明显、云体厚薄不很均匀的卷层云。Csfil的云量可以记 1 0 - ,也可以记 1 0。认为凡是Csfil布满天空 ,不论何种情况 ,总云量不能记 1 0 ,只能记 1 0 - 的观点是不对的 ,因为当Csfil布满天空时 ,带有毛卷云的特征 ,丝缕结构较重的部分 ,天空发白 ,丝缕与丝缕间云层较薄的部分 ,天空呈淡蓝色 ,有时误将云层较薄的部分认为是Csfil的固有空隙。毛卷层…  相似文献   

2.
丁国超 《气象》1984,10(7):26-26
在我们日常的地面气象观测工作中,一些气象要素的变化并不完全象教课书中所描述的模式那样,而是千变万化的。尤其是云,更是千姿百态。在天空只有一种云状或较简单的天气情况下,云况一般可准确地进行判定;而当云在演变过程中或在复杂天气情况下,要想准确地反映天气状况、判定云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下面仅就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的判定提出一点粗浅的看法。 卷层云和高层云既可互相演变,又有各自特征。卷层云属高云:云体结构由冰晶组成,是具有丝缕  相似文献   

3.
田茂 《四川气象》2006,26(1):27-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对云与云之间及尘一类天气现象之间相似主点的比较都有详细说明,观测判别这类现象时有据可依,而对沙尘下云的判断则无详细说明,当遇到沙尘天气,水平能见度、垂直能见度均较差的情况下,云特别是卷层云的判别就比较困难。一、有霾时卷层云的判别霾散射太阳光  相似文献   

4.
农谚浅释     
李志超 《气象》1975,1(8):9-9
天空中有薄薄的云层时,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有时会出现一个淡淡的彩色光环。有经验的老农看到了这种现象,就很有把握地说:“天气就要变坏了,你们看天上起阴圈啦!”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围绕太阳或月亮的光环在气象上称之为晕或华。晕一般出现在卷层云上,是日月光通过冰晶发生折  相似文献   

5.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语见宋朝苏洵《辨奸论》。晕,起源于月亮或太阳的光源而在卷层云上形成的光环;础,指柱子底下石墩;润,即湿润。“月晕而风,础润而雨”这句气象谚语指天气变化,本意则是月光照射在云层上而出现了光环就要刮风;础石湿润了就要下雨。为什么会出现晕?又为什么“月晕而风”呢?晕,有月晕,日晕。不同的是月晕出现在夜间,日晕出现在白天。相同的是,无论月晕还是日晕,都是伴随着天空的卷层云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6.
有几种作为降水过程前兆的卷云是许多气象员和群众所熟悉的。例如系统侵入天空的钩卷云,辐辏状的卷云或卷层云,特别是“马尾状”的(也表现为辐辏状)卷云等。据本站的经验,这里提到的三种卷云在各个季节对短期降水的指示性都比较好。这些云侵入本站天空时,大部分首先见于测站西北方地平线附近,然后逐渐扩展到全天。云条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地面气象观测中 ,对云状的判断有时较难确定 ,尤其是对相似云的判定 ,只有通过连续观测 ,充分掌握各种云的特征 ,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才能作出准确的判断。卷层云和透光高层云既可相互演变 ,又有各自特征。卷层云为较溥的云幕时 ,常有较完整的晕圈存在 ,这时与高层云并不难区别。而在卷层发展加厚演变的过程中 ,对云就要作仔细分析 ,如果晕很不完整或无晕时 ,说明其结构正发生着变化 ,云体已不完全是由冰晶组成的 ,而是由冰水混合组成的 ,所以云体可判定为透光高层云。它是由卷层云演变而来 ,或卷层云移出后透光高层云占据了原来卷层…  相似文献   

8.
卷层云分为Cs nebu和Cs fil,是根据其结构不同而判定其类别的。如果是整层云,应以测站上空的云层结构为主,结合整个儿天空状况判断是Cs nebu还是Cs fil,不能把整层云分为Cs nebu和Cs fil两种类别同时记录。  相似文献   

9.
鲍家栋 《气象》1984,10(1):26-26
1982年9月28日11时45分和12时58分前后在郑州市区观测到一次卷层云降雨,它是在卷层云和高层云互变的情况下降下的。当天云系变化如附表。由附表可见,当天11时35分开始有微一小雨,这次卷层云降雨就出现在连续降雨而云层短时抬高变薄的时候。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2003年9—12月天气过程实况风场、相对湿度场和地面气压场与实际天气状况的对比分析,得到了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预报产品制作预报时可供参考的指标。利用ω方程简要解释了300hPa或250hPa风向对天空状况预报的作用和意义,提炼的指标具有一定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王建新 《气象》1982,8(9):41-4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和有关气象书籍上都只说在我国北方和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并没有说卷层云能降雨。但是,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情况下,如刚由高层云演变为卷层云时,它是可以降少量的雨的。例如,雅安县1981年4月29日就出现了卷层云降雨。根据雅安那天航空报和补助绘图报  相似文献   

12.
雷暴天气现象的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雷暴是夏季主要的天气现象之一,并时常与闪电雷鸣相伴出现,天空乌云滚滚,其移动方向、速度较快,观测起来比较复杂。化德地区雷暴一般在3—4月开始,6—8月为强盛期,且多在午后出现,最晚到9—10月份。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观测工作中,观测员对毛卷层云的观测记录和编码理解很不一致,如云量能否记录10成,编码是报5或6,还是报7或8等等.  相似文献   

14.
李洪根 《气象》1997,23(11):57-57
洪泽湖地区冬季Ci或Cs可有少量降雪@李洪根¥江苏省洪泽县气象局洪泽湖地区冬季Ci或Cs可有少量降雪李洪根(江苏省洪泽县气象局,223100)《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指出:“在我国北方或西部高原地区,冬季卷云有时会下微量零星的雪。”“冬季卷层云可以有少量降雪”...  相似文献   

15.
在云的形态学分类法中,在界定卷层云和高层云时有一条反映厚度的直观标准,那就是看阳光透过云层后,是否有足量的直射光线到达地面,即有日照者为卷层云,无日照者为高层云。但在工作中,我们却能遇见反例。 1997年 10月 15日上午卷云转卷层云,再向高层云过渡,地物影子时有时无,从 13: 30巡视仪器到正点观测完毕,太阳轮廓模糊,地物影子偶尔可见,透光高层云特征明显,其后亦是如此,直到 15时许云层变得更厚,地物影子不再晃现。 14时云状记录为透光高层云,可日落后换下日照纸,从 11: 30许到 15时之间,日照迹线虽然很淡,且有断…  相似文献   

16.
夜间观测云时,最好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进行。进入观测点后,应停留片刻待瞳孔放大,天空状况渐渐看清以后再进行观测。掌握云的连续变化对确定夜间云状是有帮助的。入夜前,仔细观测云的分布情况,根据本地云状的一般演变规律,分析以后可能出现的云状,做到心中有数。例如,入夜前观测某方向有积云趋于减弱,入夜后演变为条状,就可考虑是否是积云性层积云。又如入夜前为卷层云,入夜后呈均匀幕状不见星月,这就可考虑记高层云。运用云的持续性识别云。有些云出现后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如A_s、C_s、N_s、S_c等,在未发生转折性天气变化前,我们可以运用它们的这一特点,来进行判辨。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天空云量的特征分析及其预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6~1998年的历史气象资料统计了湖北省天空云量,接着分析了天空云量与高空物理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使用MOS方法建立了天空云量的预报模型。经1999年9~11月试验,其初步结果表明,该预报模型可较好地反映云量变化的趋势,对阴天和晴天之间转变的趋势预报较为正确,但其在应用时仍需加强订正工作。  相似文献   

18.
在长达十多天的连阴雨刚结束不久,空气异常潮湿的情况下,9月16日20时30分,星光灿烂的天空突然下降雨滴。我们几个同志在一起进行了讨论,有的认为是卷层云降雨,有的认为是层积云降雨,但经大家仔细判断以后,确认天空无云,并且星际(包括银河)非常清楚,而此时雨点比开始还大了,到21时10分降水才告结束。这在我站历史上还是第一次遇到。常言道:“天上无云不下雨”。那么,这“无云降雨”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随着时间的  相似文献   

19.
朱云 《辽宁气象》1996,(1):34-34
1994年11月30日,在岫岩县局观测站出现了一灰霉天降小雨田天气现象:当时整个天空被大雾所掩盖,能见度非常恶劣,风速静稳,大雾持续一天,中午前后开始降小雨直到夜晚。  相似文献   

20.
李宇  吕达仁  霍娟  章文星 《气象学报》2013,71(1):134-145
在全天空红外-可见光云像观测反演方法基础上,针对已往阈值法判断高云的局限性,提出改进的算法。对可见光图像可利用以太阳-天顶为连线的主平面两边相元特性的对称性来判断云的存在,对红外成像仪可利用同一仰角扫描时所得不同方位角亮温分布的非均匀性来判断云的存在。以北京2011年1 3月观测资料为基础,选择原阈值法未能判别出来的案例进行再处理,全天空可见光成像观测仪高云判别能力最高可达73.9%,全天空扫描式红外成像仪可达70.1%。该工作为天空的高云识别提供新的复合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