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4月12日夜间至13日凌晨,利用卫星云图、雷达监视天气变化趋势,抓住有利天气过程,开展人工影响天气,此次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效果十分明显,对久旱的黔西南州有一定的缓和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本文对此次人工影响天气过程进行较为详细的统计分析,为以后的人工增雨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MICAPS资料、自动站实况资料及NCEP/NCAR FNL再分析资料,对2016-2020年发生在贵州省黔西南州的12次特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大尺度天气背景,对强降水发生前后的动力、热力、水汽等条件进行量化对比,对动力条件、水汽条件在空间和时域上的耦合和配合进行分析,探讨当地复杂下垫面对特大暴雨可能的增减幅作用,得出如下结论:(1)2016-2020年特大暴雨只在6、7、9月出现过,其中6月最多;特大暴雨的致灾率达83%,其中兴义受灾频次最多。(2)特大暴雨发生时200 hPa南亚高压稳定存在,500 hPa贵州附近多为高空槽,其次为两高切变线和低涡,700 hPa及850 hPa均配合有切变线,地面系统多为地面辐合线。(3)强降水发生前平均K指数为39℃,发生时增大至40℃,结束后继续增大至41℃;SI指数表现为不稳定度逐步增大,强降水结束后趋于稳定;700 hPa散度表现为辐合先加强再减弱,强水汽辐合时段超前于强降水发生,850 hPa在暴雨发生前多为辐散,暴雨发生时辐合强度迅速加大,700 hPa比湿平均11 g/kg, 850 hPa 16 g/kg。(4)...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1906-2015年武汉月平均最高与最低气温资料,重建了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平均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其年代际尺度的变化特征。主要结论为:①过去110年武汉市经历了“暖—冷—暖”3个多年代际波动,其中1906-1946年与1994-2015年气候相对温暖,1947-1993年则气候相对寒冷;②在多年代尺度上,武汉市存在多次显著增温和降温过程,其中增温速率最快的30年和50年分别出现在1980-2009年和1960-2009年;最快降温速率则出现在1928-1957年和1925-1974年;③过去110年武汉市年均温发生了3次跃变,其中由冷转暖的跃变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和90年代中后期,而由暖转冷的跃变则出现在40年代;④武汉市年均温变化与全球/北半球和中国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变幅偏大。此外,全球增暖停滞现象在武汉市最近十几年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NCEP\NCAR1°×1°资料、实况观测资料及黔西南州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2年4月19日傍晚发生在黔西南州的一次冰雹天气进行了诊断分析。分析表明:低层切变和地面辐合线是本次冰雹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北部发生在对流性不稳定层结中,0℃层高度满足冰雹发生的环境;偏北路径弱冷空气南下激发了地面辐合线锋生,促使对流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对流;在多普勒雷达图上发生冰雹时出现了有界的弱回波及悬垂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过去2000年温度变化看20世纪增暖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以重建的过去2000年中国东部地区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为基础资料,从温度程度,冷暖变化速度和历史相似型3个方面,对20世纪增暖在过去2000年中的位置予以了详细分析。结果发现:虽然20世纪暖期的温度程度非常明显。但至目前为止,其温度程度和波动幅度均没有超过过去2000年曾经出现过的最高水平,20世纪增暖实质上是气候从寒冷阶段(小冰期)向温度阶段转变的快速升温过程,速率虽非常大(1.1℃/100年),但这一升温过程与过去2000年中其它气候由寒冷阶段向温暖阶段转变的过程相似,并不是唯一的。其中从百年际波动看,20世纪暖期的温度距平不但低于世纪暖期后期温暖时段(1200′s~1310′s),也低于隋唐暖期(570′s~770′s)及中世纪暖期前期的温暖时段(930′s~1100′s),从30年际变化30年相当;从年代际变化看,20世纪最暖年代的温度距平与中世纪暖期前期的最暖年代极为接近,另外,从中国过去2000年的冷暖阶段变化过程看,20世纪暖期的最可能相似型为隋唐暖期(570′s~770′sAD),而不是中世纪暖期,同时可能是由于受到195′s以后因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效应作用日益增大的影响,1980′s以后的升温速率明显加快。  相似文献   

6.
云南1971—2006年暖冬的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暖冬的频繁发生已经对农业生产、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产生直接的影响。根据云南省1971~2006年冬季平均气温观测资料,采用概率气候事件划分方法确定单站暖冬阈值和暖冬强度等级标准,得到全省逐年暖冬指数,分析云南省“暖”冬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云南省冬季普遍增暖,1971~2006年共出现13个暖冬年,暖冬年在时间分布上很不均匀,在1997年以后呈现明显变暖趋势。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开荒扰动下的三江平原近45年气候变化   总被引:83,自引:2,他引:83  
闫敏华  邓伟  马学慧 《地理学报》2001,56(2):159-170
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近45年来,经过大规模的开荒,农田已取代原来的沼泽和沼泽化湿地,成为现今三江平原的主要景观类型,其下垫面发生了巨大变化,采用1955-1999年三江平原地区21个气象台站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和气压4个要素的资料,分析近45年来三江平原的气候变化和发展趋势:用Yamamoto法和Mann-Kendall法对5年滑动平均的区域季节和年时间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定量地认述了三江平原地区的气候变化事实,对于各气候要素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的突变事实,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阶梯式的持续变暖事实,认为三江平原区域气候系统内部的变化可能是引起这些突变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8.
白鹏  蔡常鑫 《地理学报》2023,(11):2750-2762
蒸散发(ET)是水循环的关键变量之一,其长期变化直接影响区域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格局。近几十年来,中国气候和下垫面特征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这些变化如何影响ET的时空分布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基于Penman-Monteith-Leuning模型和驱动要素去趋势实验定量揭示了降水、净辐射、水汽压差、风速和叶面积指数对中国陆地ET变化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1982—2019年中国陆地ET呈显著增加(p <0.05)趋势,趋势值为1.25 mm a-1。水汽压差、降水和叶面积指数主导了中国陆地ET变化,三者对ET趋势的贡献度分别为44%(0.54 mm a-1)、29%(0.36 mm a-1)和25%(0.31 mm a-1)。ET变化的主导因素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异规律,西北地区(干旱和半干旱区)ET变化受降水主导,长江大部以及东北北部(湿润区)受水汽压差主导,而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部分地区受叶面积指数主导。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水资源的差异化管理和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近45年日照时数变化特征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根据阿克苏地区8个气象站近45年(1961-2005)逐月日照时数资料,建立阿克苏地区年日照时数序列,利用3年滑动平均、一元线性回归、Mann-Kendall、灰色预测等方法,全面分析阿克苏地区近45年来日照时数变化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年日照时数呈现增加趋势,其变化的倾向率为3.9 h/10 a;年日照时数近45年来极低值出现在1985年,最高值出现在2005年;春季和夏季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但是夏季变化趋势不明显,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其变化倾向率分别为-0.4 h/10 a和-11.0 h/10 a,秋季未能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年日照时数在1974年发生了突变,日照时数逐渐减少。建立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阿克苏地区2006-2010年的年日照数进行预测,发现在今后几年阿克苏地区的年日照时数将会有所增加,年日照时数在2010年达到2 923.2小时,但未能超过近45年来的极大值。  相似文献   

10.
利用树轮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 初春温度变化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刘洪滨  邵雪梅 《地理学报》2003,58(6):879-884
采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利用秦岭地区树轮长年表资料重建秦岭地区历史时期初春温度,表明各气象站点重建序列与器测序列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重建序列与实测记录的相关系数最高可达0.7以上,其他站的相关系数取值也均接近或超过0.6,说明重建序列能较好地反映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对重建序列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00年来秦岭地区的初春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冷暖时段:1715~1740年、1773~1804年和1893~1958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分别为26年、32年和66年;而1741~1772年、1805~1892年、1959~1992年三个时段的初春温度相对较低,持续时间分别为32年、88年和34年,在整体上具有升温快速降温缓慢的特征。重建结果的变化趋势与其他相关研究结果极为一致。但是在20世纪后期,无论是在重建序列还是在器测序列中至少到1992年均未反映出明显的增温趋势。秦岭西部地区初春季节变冷与增暖的幅度均大于秦岭中东部地区。此外,秦岭地区初春温度变化具有100年左右、50~60年、7~8年以及2~3年等准周期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贵阳木本植物始花期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物候期的温度敏感度反映了植物是怎样及在何种程度上响应气候变化,研究不同物种物候期的温度敏感度有利于鉴别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物种。现有关于始花期的温度敏感度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带地区,在亚热带地区研究仍较少。本文以位于亚热带的贵阳为研究区,利用1980-2014年60种典型木本植物的始花期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植物始花期变化趋势及对气温变化的敏感度,评估了样本量大小对敏感度估计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研究时段内贵阳发生了明显的气候变化,年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其中春、秋季的增温比夏、冬季显著。②绝大多数植物(88.3%)的始花期在研究时段内呈提前趋势,其中显著提前的占物种总数的21.7%(P<0.05);60种植物始花期总体的提前趋势为2.89 d/10 a。③绝大多数(88.3%)植物始花期的年际变化与最优时段内平均气温呈显著负相关(P<0.05),所有植物始花期的总体敏感度为-5.75 d/℃。④样本量大小对温度敏感度估计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15年长序列能将敏感度估计结果的波动范围以99%的概率控制在2 d/℃之内。  相似文献   

12.
依据清代陕县万锦滩志桩水位记录和阿尼玛卿山祁连圆柏树轮,分别重建器测资料之前的三门峡和唐乃亥黄河汛期径流量,得到1766~2000年河源与中游年际分辨率的汛期径流量序列。中游与河源段流量都存在着具有明显阶段性的4~6 a周期和50 a周期,前一周期在1820年代前后与1960年代前后一致,而后一周期则基本贯穿两流量序列的置信区间之内。交叉小波分析显示,两者在年代际尺度上相关性最好,而在年际尺度上,则有非常明显的中游变化滞后于河源3~5 a的现象。年代际规模上黄河上中游的枯流首先是自然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近50年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的代际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海波  吴正方  李明 《地理科学》2011,31(9):1144-1150
以吉良(Kira)的热量指数(温暖指数WI和寒冷指数CI)和徐文铎的湿度指数HI为指标,以10 a为尺度定量研究1961~2007年东北地区4条主要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东北地区生态地理界线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东北地区1961 ~ 2007年整体上纬向生态地理界线向高纬(垂直带向上)移动,经向生态地理界线向东移动,但阶段性上表现出波动性移动。东北地区生态地理区域界线从整体上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和阶段性位置、移动速度的变化都很好响应气候变化。它们对水热等生态气候基本要素十分敏感。  相似文献   

14.
新疆伊犁地区近250年冷暖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树木年轮年表可重建过去的气候,扩展对气候变化的全面估计,本文利用伊犁地区22个树轮年表,重建了该地区250年平均温度序列,并对周期冷暖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对未来趋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58~2015年疏勒河出山口昌马堡水文站径流资料以及同期流域气象资料,揭示了疏勒河出山径流及其对流域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总体上,疏勒河出山径流量呈现增加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出山径流增加趋势更为明显,但近几年,疏勒河出山径流量缓慢回落,21世纪初暂时成为代际变化的拐点。研究亦显示,疏勒河出山径流对河源处高海拔山区气候变化的响应更为敏感,出山径流年际变化实际受到山区气候因素的共同影响,不同时段各因素影响强度具有一定差异;降水是出山径流变化的主控因素,但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是近年来出山径流增长较快的重要原因。定量分析表明,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等对径流影响比重超过60%,而降水约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16.
近45年青藏高原土壤温度的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文纲  李述训  庞强强 《地理学报》2008,63(11):1151-1159
利用青藏高原60 个气象站1960-2005 年的土壤温度观测资料, 采用Mann-Kendall 法和功率谱方法对不同深度土壤温度的时间变化进行趋势突变和周期检验, 并以主成分方法考察 其空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发现青藏高原浅层土壤温度自1970 年以来升高趋势明显, 1969-1970 年为明显的突变点; 40~320 cm 的深层土壤温度存在3.25 年的显著周期变化; 浅 层土壤温度空间特征则主要体现为全区一致型和南北反向变化型。同时以浅层土壤温度梯度 (10~20 cm) 的变化特征讨论了青藏高原地气间能量的交换关系以及浅层土壤温度梯度对高原 多年冻土的响应, 认为高原地气温差和浅层土壤温度梯度之间存在一种涨落机制, 体现的是 高原地气间的耗散结构关系; 而浅层土壤温度梯度分布特征对高原多年冻土有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17.
北半球春季植被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区域差异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利用1982年到2000年的探路者NDVI资料,采用奇异值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北半球春季NDVI对温度变化响应的空间差异,前7对模态对总的协方差平方的解释率高达91%以上,反映出NDVI和气温的相关性非常高,第一对模态解释率达42.6%,显示北半球最显著的NDVI响应中心在西西伯利亚,其次是北美大陆,中心在其中东部,第三对及以后的模态反映的是次一次的空间特征,分析表明这些NDVI一温度的耦合模态受大尺度的大气环流系统的显著影响,9个重要的大气环流指标能解释整个北半球NDVI方差的55.6%,其中对欧洲、北美东南部,北美西北部,亚洲高纬以及东亚地区的影响最突出,因此,研究未来植被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的区域特征时,必须要考虑到这些环流系统的可能变化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重建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清代地方志中的异常初、终霜记载,根据器测时期华北初、终霜的早、晚与温度变化的关系,重建了1646-1910 年华北地区时间分辨率为5 年的冬半年温度距平序列,分析了期间的冷暖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清代华北地区气候以寒冷为主要特征,冬半年温度平均较现代(1951-1980 年)约低0.55℃,最冷5 年(1656-1660 年)较现代约低1.42℃;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气候存在“冷-暖-冷”的世纪波动,两个寒冷时段起讫时间分别为1646-1700 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77℃)和1781-1910 年(平均较现代约低0.58℃),1701-1780 年虽然相对较暖,但冬半年温度仍较现代略低(平均较现代约低0.36℃);从更高时间分辨率看,清代冷暖时段内同样存在较小的波动,清后期寒冷时段出现了两个“冷谷”.  相似文献   

20.
近47年环渤海地区不同级别降水事件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1961~2007年逐日降水资料,分析了环渤海地区不同级别降水日数、降水量和降水强度的气候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年及四季雨日均呈减少趋势,雨日的减少主要体现在微雨和小雨日数的显著减少;降水强度略有增加,但主要是源于微雨和小雨降水强度的增加;20世纪90年代以来,小雨和中雨雨量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较大,极端强降水频率和降水量减少,其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偏小,造成环渤海地区年降水量减少,气象干旱加重;雨日的减少使连续无降水事件频率加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干旱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