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以标准样地设置的理论、原则为指导,依据当地农用地的具体情况,建立农用地分等标准样地设置体系,并举例说明广西农用地标准样地设置体系是运用创新的技术方法,其成果建立的理论和方法进一步发展了标准样地设置的理论与设置技术,使农用地分等成果得到拓展,实现了标准样地设置体系的总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电子政务-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标准,保障安全”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坚持的重要原则之一。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作为各种社会、经济和人文信息的时空支撑平台和基础,亟待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从整体出发,制定标准间关系合理、层次结构分明的服务于电子政务的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标准体系。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地理信息标准和电子政务标准的调查与分析,确定电子政务中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定位、设计原则,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对信息库中标准做结构化的分析,形成了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信息库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体制改革的加快、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建立和实施新的技术标准体系迫在眉睫.在管理体制的变革进程中.旧有的管理模式、作业流程、技术标准被修改或破除,而新体制下的管理模式、作业流程、作业标准体系又亟待建立和实施.特别是数字化城管对数字化技术的依赖程度非常高,如果没有各项标准作为前提.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开发、推广和应用是以标准体系的建立为前提的,没有各个阶段相应的标准规范,数字化城管新模式将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4.
信息化海洋测绘生产模式的转变需要地理信息数据标准的支撑。为支持海洋测绘从传统测绘生产模式向网络化、服务化、社会化和智能化的转变,加大海洋测绘地理信息应用广度和深度,以我国沿海交通水域海道测量数据为研究范畴,提出建立沿海港口航道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从理论上和技术上统一规范化地理信息在数据管理、数据建模、数据表达和数据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并进行应用测试。成果表明,建立的标准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地理信息框架,可满足新型生产模式下从数据采集到最终应用的标准需求,同时也可在我国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和e-Navigation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地理信息软件是地理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迫切需要加快标准化建设工作,建立一套与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完整、系统、协调的标准体系框架,推动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工作的有序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包括现行标准的适用性、系统性与先进性的不足,软件标准化与产业发展联动的缺乏,企业参与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在分析当前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路,形成了地理信息软件标准体系的基本框架,编制了体系框架图与分类表,并且展望了未来地理信息软件标准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测绘地理信息生产和技术的发展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测绘档案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日益紧迫.在自然资源档案管理的整体格局下,重新梳理和调整测绘档案技术标准已迫在眉睫.通过分析测绘档案工作需求及测绘档案标准应用现状,并研究相关标准体系,构建了测绘档案标准体系基本框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测绘档案标准体系建设的工作构想...  相似文献   

7.
构建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标准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城市地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的动因,指出标准体系的重要性,剖析其目的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深入思考了标准体系的构建原则和构建方法,从数据、技术和管理三个维度探讨了标准体系的内容结构,并给出数字深圳空间基础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工程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8.
政策     
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发布近日,自然资源部印发《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标准体系(试行)》(以下简称《标准体系》)。《标准体系》包括通用、调查、监测、分析评价、成果及应用5大类22小类。一是通用类标准。规定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活动和成果所需的基础、通用标准,包含术语、分类、质量3个小类,其中,术语、分类是基础和核心,质量类标准是通用要求,贯穿整个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活动过程的质量监管、日常质量监督、成果质量验收等。二是调查类标准。规定自然资源调查的内容指标、技术要求、方法流程等,包含基础调查、耕地资源调查、森林资源调查、草原资源调查、水资源调查、湿地资源调查、海洋资源调查、地下资源调查、地表基质调查以及其他等10个小类。三是监测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大型测绘工程的标准化工作是保障工程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工作。本文提出大型测绘工程标准化工作的分步研制、试验验证、重视反馈等一组工作方法,并提出在建立大型测绘工程标准体系时宜较多视点思考,忌太小粒度划分原则。以国家西部测图工程标准化为例,证明上述方法和原则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北海市29项勘察工程饱和砂土中标准贯入、重型圆锥动力触探和静力触探资料的分析计算,建立了标准贯入击数值地下水校正的关系式:N=N’+45。探讨了标准贯入击数值偏小及离散性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超前决策与知识创新——国家大地图集的经历和启示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1950年中国科学院成立,我就从大学调进科学院来,一直在基层工作。先后参予了几个研究机构的筹建和开拓。酸甜苦辣,一言难尽。回顾建国初期承担“国家大地图集”的任务,深受启迪和教育。联系当前知识创新的思潮,谈谈对超前决策的认识和愿望。 1.国家任务,催人奋进 建国以前的30年间,中国大型地图集的代表作,主要是申报馆出版的“中华民国新地图”。50年代初,国际上认可的则是台湾出版的五卷“中国地图集”。  相似文献   

12.
图版图件能表述项目报告书中重要的内容,并反映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该文探讨在GIS和PhotoShop环境中制作图版图件的方法,该种方法结合了GIS软件强大的数据管理功能和PhotoShop软件完美的图像编辑功能,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制作内容丰富的图版,提高图版美观性,减少制图工作量。  相似文献   

13.
以湖北省地图集编制为例,简要介绍了纪录湖北发展状况的大型综合性图集的表示内容,着重探讨了图集中各区域普通地图设计技术难点及新方法的应用,并分析了制作过程中出现的等高线综合、地貌晕渲、影像色调处理等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遥感软件有强大的影像处理功能,地理信息软件有强大的矢量功能;由于遥感软件以国外进口软件为主,与国内常用的地理信息基础不适应。通过对遥感影像专题图的制作的研究,有效地解决了遥感软件和国产地理信息软件不匹配的问题,为各类遥感专题图制作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水资源存储及治理地面沉降问题的途径,德州市国土资源局通过山东省鲁北地质工程勘察院专家及有关技术人员,在对地面沉降区大量勘查及对相关数据资料分析研究,反复论证基础上,实施了“山东省德州市城区深层地下水人工回灌试验”项目。他们根据设计要求,进一步详细收集城区地质水文资料,布置了20个动态监测点,观测分析深层地下水的变化规律。在掌握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范围的中心水位基础上,选定区域进行了地下水回灌试验,回灌时间360h,回灌量7500m3;回灌试验期间最大回灌量达31.0m3/h,水位上升16.95m,最小回灌量6.6m3/h,水位上升3.28m。表明回…  相似文献   

16.
 利用安塞油田可视化决策系统,将基础勘察数据油田基本图件和油井数据有效的管理起来,可作统计分析、档案更新、数据查询。这不仅对属性数据可采用数据库管理,而且通过空间数据对属性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属性数据、空间数据可视化  相似文献   

17.
人口多,人均土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耕地面积急剧减少,严重影响到了我国的粮食安全。作为指导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城市规划,对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明确城市规划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强调编制城市规划必须贯彻合理用地、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非标准潮汐港潮汐推算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该图不受涨落潮差和涨落潮时的限制,可以直接在图上读取任意潮高和任意潮时。  相似文献   

19.
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是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一项基本方法,用以掌握研究区内地下水流向和赋存状态。在给出地下水等水位线的概念和绘制方法的基础上,建立矿区地下水水位标高模型。该文对人工绘制、MapGIS软件绘制和sufer软件绘制地下水等水位线法进行了对比,认为sufer软件在绘制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图中效率高,曲线圆滑,疏密分布均匀,拟合效果最好,能够更好地反映模型区内地下水的流向和赋存状态。  相似文献   

20.
超前决策 开拓遥感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始于1978而止于1980年的腾冲航空遥感及其在云南腾冲资源环境考查中的应用是我国遥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重大事件。回顾这一大规模航空遥感试验活动的始末,那一幕幕团结协作、共同开拓、激动人心、催人奋进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1 国际合作背景下的腾冲航空遥感 1976年在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主持下,我国第一次遥感技术和应用发展规划在粉碎四人帮的欢呼声中在上海顺利落笔。遥感,这个对中国既陌生又熟悉的技术在中国这一十分薄弱的科技基础上开始得以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